童志才;徐元勇;沈善峰;李诚让;郝加虎;尹婧;叶冬青;张学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现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为使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工作走上科学、规范化轨道,提高决策水平,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建了以中心为枢纽,以信息管理系统为核心,覆盖全市各镇区的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网络,以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效能,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也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作者:汪涛;李炳烈;谈晔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了解某市各型肝炎患者重叠感染HCV状况,为肝炎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自1994年6月至1996年12月,对某市市级医院住院的2 938例各型肝炎患者进行了抗-HCV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彭崇;李秋;朱慧远;徐广阔;张继华;徐广慧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安徽省妇幼卫生合作项目县的基本状况,为项目计划和实施提供建议.方法采取抽样和普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安徽省七个妇幼卫生合作项目县1995~2000年的妇幼健康状况、妇幼服务机构和妇幼人员服务能力、妇幼服务利用等基本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项目地区的孕产妇、婴儿死亡率、5 a以下儿童死亡率接近于1992年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可避免的死亡如产科出血、新生儿窒息等仍占相当大比例;项目地区妇幼保健设施比较薄弱、服务人员素质不高、妇幼卫生服务的利用不足等问题比较突出.结论建议将改善项目地区的妇幼保健设施、提高服务人员素质、推广适宜技术、提高项目地区群众自觉利用妇幼卫生服务等方面作为项目工作的优先考虑的领域.
作者:张业武;尹惠萍;张松卫;陶芳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煤工尘肺结核是煤工尘肺与结核混合存在的疾病,由于存在双重免疫损害,以及部分肺部小血管闭塞,药物难以在局部达到有效浓度,因而治疗效果差,进展快[1],且易引起耐多药肺结核的出现.氧氟沙星(ofloxacin,OFLX,O)作为新型的抗结核药物,其临床疗效已获得广大临床工作者的认可,但它对煤工尘肺的疗效至今无相关文献报道.本文对我院75例复治煤工尘肺结核给与含氧氟沙星方案进行18月、12月不同方案治疗,观察它们的临床疗效.
作者:贾维;胡杰贵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是婴儿期常见的维生素缺乏性疾病,其颅内出血发生率高,预后不良,大多数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现就31例晚发维生素K缺乏症病例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俞艳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安庆市郊区农村卫生服务的基本状况.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安庆市郊区农民2 266人.结果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两周就诊率均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两周未就诊率、年住院率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接近.就诊单位构成比基本与各级医疗机构功能吻合.医疗服务费用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结论农民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医疗需要量大,医疗费用较高,加重了病人的负担,因此推行合作医疗势在必行,同时要完善健全三级医疗网.
作者:李光琳;张贤惜;王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本文通过对杭州市西湖区1988~2001年的性病疫情进行分析,了解其流行特征,探讨导致性病大幅度上升的因素,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缪梓萍;戴苡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服装面料不断出新,对洗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干洗业因而得以迅速发展.但作为干洗剂主要成分的四氯乙烯(perchloroethylene, PCE)对人体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慢性中毒可引起功能性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以及对肝、肾、心脏和皮肤的毒作用;急性中毒可使人昏迷,严重时可致死[1].我们对合肥市具有代表性的三家大型干洗店进行了现场采样调查,以了解干洗从业人员所处的工作环境中四氯乙烯的含量情况.
作者:陈文军;张海燕;童英;朱云涛;王雅琳;杨步财;左登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几年,国际上以活性氧在信号转导中显著作用为代表的自由基生物学研究,已经有长足的发展[1,2].研究表明,一氧化氮(NO)是重要的活性氧分子,在许多生物学作用的信号传导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1998年,NO作为血管活性信号因子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因而倍受学术界的关注[3].活性氧、自由基与许多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和治疗有关,如心血管疾病、老年性痴呆、肿瘤、衰老糖尿病等.大量人群和实验研究表明,采取有效预防手段,特别是合理服用抗氧化剂或自由基清除剂,均可有效控制这些疾病的发生,发挥良好的预防作用[4].
作者:海春旭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50(carbohydrate antigen 50,CA 50)、CA 19-9、CA 125和细胞角蛋白片段21-1(cytokeratin fragment 21-1, CYFRA 21-1)水平对老年肺癌患者辅助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和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结果腺癌以CEA和CA 125阳性检出率高(60%),鳞癌以CYFRA 21-1高 (80%).肺癌Ⅲ~Ⅳ期CEA、CA 125和CYFRA 21-1阳性检出率(分别是55.6%、66.7%、81.5%)比Ⅰ~Ⅱ期(分别是20%、20%、30%)增高.结论血清CEA、CA 125和CYFRA 21-1检测可作为肺癌组织学分型、临床分期和预后判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陈萍;洪波;林美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了解和掌握金寨县碘缺乏病现状与防治措施效果, 于2001年11月进行了碘缺乏病病情监测评估,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俞亮;陈科;彭良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评估结核病抗体(PPD-IgG)和活动性结核标记物(ATM)在痰涂阴肺结核诊断上的可靠性,笔者选择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痰涂阳36例和痰涂阴42例患者,进一步检测PPD-IgG和ATM,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尹东明;刘先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应用链酶亲和素-生物素化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ABC)技术,对晚期血吸虫肝内IFN-γ表达和分布与肝纤维化的关系进行研究.
作者:邓芝阳;曾令兰;袁新汉;袁耀明;罗端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早产是导致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几年来,早产一直居江门市新生儿死亡原因的第一位,本文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发生早产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降低早产发生率的策略提供依据.
作者:彭晓珊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影响银屑病发病的环境危险因素.方法运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使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合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OR=3.21)、居住地潮湿(OR=2.60)、食鱼虾(OR=1.35)、嗜酒(OR=2.99)、精神紧张(OR=2.19)、喜食辛辣(OR=3.99)、饮酒(OR=5.71)、精神紧张(OR=4.19)、感染(OR=5.83)、居住地潮湿(OR=4.73)是银屑病发病可能的危险因素.结论吸烟、嗜酒、精神紧张、感染、居住地潮湿等环境因素在银屑病发病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作者:童志才;徐元勇;沈善峰;李诚让;郝加虎;尹婧;叶冬青;张学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2002年3~5月,对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对池州市城区15所学校的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池州市城区学校15所,其中小学4所、中学4所、中专(职高)6所、普高1所.
作者:苏权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肝硬化病人胆囊声像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超声波检查了解胆囊声像的改变,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价值.结果 121例肝硬化病人中胆囊声像发生改变的占 90.9%,改变类型有胆囊体积的增大或缩小,囊壁增厚与粗糙,囊壁的双重影,囊内结石、息肉、胆泥、胆固醇结晶等.其中以囊壁增厚与粗糙为常见(88/121),而以囊壁双重影临床价值大,它同肝硬化门脉高压程度及肝硬化严重并发症的产生有较紧密的联系.结论对肝硬化的胆囊声像进行检查了解,有助于肝硬化的诊断,对病情和疗效的估测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金树;张磊;李邦库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了给机车乘务员、运转车长的合理营养提供科学依据,预防营养缺乏病的发生,从而保证铁路运输生产的安全正点,笔者于2001年9月17日至2001年9月23日在吐鲁番公寓食堂进行了膳食状况调查.
作者:孙慧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索大学生结核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某市高等院校大学生结核病现患病人79例和对照87例,进行成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单因素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的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卡痕直径、独立生活每年月数、独立生活年月积、领悟性支持量表的负性分值、卡痕的有无、结核病接触史、母亲文化程度、入学前是否独立生活、入学前独立生活方式、入学前独立生活月经费、社会交往疲劳,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多因素分析卡痕直径、身高、体重、BMI、母亲文化程度、家庭居住地、住房面积、家庭人均收入、入学前独立生活方式、吸烟年限、社会交往疲劳、领悟性支持负性分值进入方程模型.模型有统计学意义(χ2= 52.08,P<0.01).家庭居住地(OR=3.252,P< 0.05)、入学前独立生活方式(OR=2.283,P=0.05)、吸烟年限(OR=1.183,P< 0.05)、社会交往疲劳(OR=3.734,P<0.01)、领悟性支持量表负性分值(OR=1.206,P<0.01)可能是易患危险因素.卡介苗的接种、高体重、母亲高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高可能具有保护意义.结论在非暴发流行的情况下,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不良个人行为、社会交往可能与结核病发病相关.
作者:史清明;倪进发;陶芳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现有的灭菌方法(物理、化学)如真空压力蒸气灭菌、环氧乙烷熏蒸灭菌等是已经确认的灭菌方法,但是达不到快速灭菌的要求.针对医疗机构的手术、急救、口腔诊疗和军队野战中对灭菌工作的要求,笔者对快速灭菌器进行了试验观察.
作者:石志林;胡光春;王永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