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坦度螺酮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焦虑症伴失眠患者的临床对照

张子盈;詹潮勇;李华静

关键词:坦度螺酮, 奥氮平, 焦虑症, 失眠
摘要:目的:探讨坦度螺酮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焦虑症伴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焦虑症伴失眠症状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坦度螺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小剂量奥氮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及失眠症状的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MA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的HAMA及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的HAMA及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且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的HAMA及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且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坦度螺酮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焦虑症伴失眠具有明显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及失眠症状,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感染CoxA16与EV71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流行特征对比

    目的:探讨感染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16型(CoxA16)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者80例.根据粪便样本结果分为CoxA16组(n=56)和EV71组(n=24).比较两组临床特点(发热天数、高体温、心率、流涎、咳嗽、呕吐、腹泻、嗜睡、肌震颤、易惊、出疹部位、脑膜脑炎)、生化指标水平(WBC、IgA、IgG、IgM)、流行特征(发病年龄、地区分布及时间分布).结果:两组发热天数、高体温、心率、流涎、咳嗽、呕吐、足底部及臀部出疹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A16组腹泻、肌震颤、易惊发生率均高于EV71组,嗜睡、手掌心出疹、脑膜脑炎发生率均低于EV7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WBC、IgA、IgG和IgM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病年龄段与发病地区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V71组发病多发生在4~9月份,且发病率高于CoxA16组(P<0.05).结论:感染CoxA16与EV71手足口病的年龄段及地区分布特征基本相同,但是临床特点及发病时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而WBC、IgA、IgG、IgM对于感染肠道病毒CoxA16与EV71手足口病的区分、鉴别无明显意义.

    作者:李林祖;黄诚花;梁秀琼;吕波;陆燕珍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帕金森病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PD-MCI)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6月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20例PD患者,作为PD组,同期选择来院的功能性疾病患者108例为对照组,根据认知功能评定量表将PD组分为3个亚组:PD不伴认知功能障碍(PD-NCI)组42例、PD-MCI组56例和PD伴痴呆(PD-D)组22例.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ys-C水平.比较PD组及各亚组与对照组血清Cys-C水平的差异;同时比较PD-MCI亚组中不同认知损害的血清Cys-C水平.结果:PD组、PD-MCI组及PD-D组的血清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NCI组血清Cys-C水平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MCI中不同认知损害组的血清Cys-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患者血清Cys-C水平升高,在PD-MCI时血清Cys-C水平即升高明显,不同认知功能损害区域血清Cys-C水平无差异,血清Cys-C水平可作为PD认知功能发生发展及病情监测的参考指标.

    作者:朱海兵;欧阳桂兰;赖燕蔚;钟善全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神经外科长期昏迷患者VAP发生率及改善其预后的价值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预防神经外科长期昏迷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改善其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4月于本院神经外科长期住院并长时间使用呼吸机的昏迷且并发VAP的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将其分为循证组(n=40)及常规组(n=37).循证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使用呼吸机期间口腔健康状况、每天排痰量、VAP发生时间、发生及病死情况,以及随访3个月后两组预后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循证组使用呼吸机期间口腔异味及溃疡的发生情况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每天排痰量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使用呼吸机期间VAP发生及病死情况均明显低于常规组,且VAP发生时间明显长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循证组死亡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均明显低于常规组,且预后良好情况明显高于常规组(χ2=5.564、19.927、4.784,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减少导致患者发生VAP的危险因素,在降低患者VAP发生率的同时还能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小飞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91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复发影响因素Cox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91例卵巢交界性肿瘤(BO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复发影响因素Cox回归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12年4月-2016年6月收治的91例BOT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类型不同将其分为浆液性卵巢交界性肿瘤(SBOT)组(50例)与黏液性卵巢交界性肿瘤(MBOT)组(41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Cox回归模型探讨影响患者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出院后平均随访时间(24.91±8.64)个月,出现9例(9.89%)复发,无死亡;两组患者的发病年龄、累及侧卵巢、微浸润及腹膜种植等临床病理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BOT组患者肿瘤大直径小于MBOT组(P<0.05);两组的肿瘤形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OT组的肿瘤标志物CA199含量低于MBOT组,CA125含量高于MBOT组(P<0.05);两组的FIGO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发现病理类型、手术方式、术前肿瘤标志物水平、术后化疗、肿瘤大直径等因素与患者肿瘤的复发无关(P>0.05);而FIGO分期、微浸润和腹膜组织种植与复发有关(P<0.05);采用多元逐步Cox对有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微浸润、腹膜组织种植、FIGO分期(Ⅲ期)均是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分析发现FIGO分期及微浸润组织、腹膜种植均属于BOT的复发危险因素.

    作者:戴伟超;郑志群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高龄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出现认知障碍的护理策略

    目的:分析高龄关节置换术患者出现术后认知障碍(POCD)的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高龄关节置换术后POCD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0例.护理组给予全面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分、护理满意度、认知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情况.结果:护理后,护理组HDS及MMSE评分、护理满意度分别为(26.5±1.8)及(25.7±1.4)分、95.00%,均高于对照组的(21.9±3.1)及(20.4±2.5)分、75.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认知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3.8±1.2)、(20.8±4.3)d,均短于对照组的(4.7±1.5)、(27.6±6.7)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关节置换术后POCD患者给予全面护理能改善认知功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速患者康复进程,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郑丽明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社区健康教育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2月本社区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观察比较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不良情绪、生活质量评分、高血压知识知晓以及用药依从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均明显优于干预前,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为93.33%(56/60),明显高于干预前的68.33%(4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02,P<0.05).干预后患者用药依从性良好率为95.00%(57/60),明显高于干预前的65.00%(3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75,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改善不良情绪,同时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程度、生活质量以及用药依从性,值得推广.

    作者:吴春凤;祝路;胡欢平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DSA联合超声引导下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硬化治疗肾囊肿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DSA联合超声引导下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硬化治疗肾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7月收治的肾囊肿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引导手段将其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44).对照组给予超声引导下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硬化治疗,观察组给予DSA联合超声引导下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硬化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及治疗后疾病的2年累积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8,P=0.02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2,P=0.047).随访2年后,观察组疾病复发有4例,复发率为9.09%(4/44);对照组有5例,复发率为13.89%(5/36).两组治疗后疾病的2年累积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0.405,P=0.525).结论:DSA联合超声引导下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硬化治疗肾囊肿的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田云飞;邹嵩;宋于生;谢可平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尼卡地平联合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对子痫前期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研究尼卡地平联合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子痫前期患者的母婴结局.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子痫前期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选择的治疗方法不同可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尼卡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尼卡地平联合低分子量肝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尿蛋白水平以及妊娠延长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妊娠结局、新生儿Apgar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蛋白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妊娠延长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剖宫产率和阴道助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阴道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分娩结束后卧床休息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尼卡地平联合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子痫前期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和尿蛋白发生情况,延长妊娠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而且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提高顺产率,减少患者分娩后卧床休息的时间,同时还可以增加新生儿Apgar评分,因此,在临床上应该大力推广.

    作者:赖文霞;单丽兴;陈秀提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究冠心病应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32例.按照信封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炎性因子、内皮功能、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心功能指标、炎性因子、内皮功能、血脂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出现恶心、头晕、心悸等不良反应,经正确处理,均有效缓解,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患者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对改善患者心功能、炎性因子、内皮功能、血脂水平均有积极作用,且在用药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经正确处理后可有效缓解,临床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潘冬梅;刘青平;阳成俊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垂体后叶素联合注射用蛇毒血凝酶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效果及对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注射用蛇毒血凝酶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效果及对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3月本院就诊的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并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蛇毒血凝酶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的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36,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7,P>0.05).治疗后,两组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联合注射用蛇毒血凝酶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有确切疗效,并对凝血功能指标有改善作用,可以进一步推广于临床.

    作者:章玉坤;何佩娟;刘子林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后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术后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与术后单纯静脉化疗对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46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分为联合化疗组(n=25)和静脉化疗组(n=21),联合化疗组行腹腔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静脉化疗组行单纯静脉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ALT)、肾功能(Cr)、血细胞(RBC、WBC、PLC)、腹腔引流时间及胃肠功能平均恢复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复发率、转移率、3年生存率.结果:术前1 d和术后3、7 d,两组的ALT、Cr、RBC、P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d和术后7 d,两组的WB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 d,联合化疗组的WBC低于静脉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腹腔引流时间及胃肠功能平均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化疗组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率、腹腔广泛转移率均低于静脉化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71、4.654,P=0.042、0.037);两组的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化疗组的3年生存率高于静脉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行联合化疗安全可靠,联合化疗可显著降低局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局部复发率、腹腔转移率,并延长患者生存率.

    作者:刘煌;梁小芳;黄丽;席银华;卢秋良;李绍员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HELPERR口诀在我国肩难产防治中的应用进展

    肩难产指的是胎儿胎头娩出后,其前肩嵌顿于产妇耻骨联合处,通过常规助产手法无法顺利娩出胎儿的一种难产.近年来,国内外肩难产发生率呈现出不断升高趋势,若不对肩难产展开及时、有效地处理,可能会导致母婴发生严重并发症,包括产道损伤、新生儿锁骨或上肢骨折等,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新生儿死亡,影响母婴结局.HELPERR口诀来源于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是当前推荐的对肩难产进行处理的专业方法之一,HELPERR口诀可促进胎儿顺利娩出,减少母婴并发症.本文对近年来我国肩难产防治中HELPERR口诀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蒙金华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表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使用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表后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重症监护室(ICU)、神经内科重症病房、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心脏病重症监护室(CCU)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护理1组与护理2组,各50例.护理1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表配合集束化护理模式展开护理,护理2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后肠内营养达标、中断营养输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前后的体格指标水平以及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护理1组肠内营养达标率为98.0%明显高于护理2组的84.0%,中断营养输注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0%、2.0%,均明显低于护理2组的14.0%、1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护理1组体重指数(BMI)、臂肌围(MAMC)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护理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29、2.327,P=0.000、0.022).护理1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8.0%,明显高于护理2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3,P=0.014).结论:将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表应用于使用肠内营养的重症患者时,能准确判断出患者是否出现不耐受情况,能及时调整输注剂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苏观富;易瑜华;杨依玲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对白内障术后眼表损伤的修复作用

    目的:探讨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贝复舒)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对白内障术后眼表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Ⅲ级以下晶体核硬度的老年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患者80例(80眼).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贝复舒.比较两组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基础泪液分泌、眼部不适症状评分.结果:术前,两组BUT、FL评分、基础泪液分泌、眼部不适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2周和1个月,研究组BU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基础泪液分泌水平均低于对照组,FL及眼部不适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复舒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对白内障术后眼表损伤修复作用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璐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系统与传统钉板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系统与传统钉板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来本院就诊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两组均行前路椎间减压融合术,对照组应用传统钉板系统,观察组应用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系统,对比两组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分数(JOA评分)、手术指标、术后吞咽困难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两组JOA评分均明显高于手术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为9.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0,P<0.05).结论:与传统钉板系统相比,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更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JOA评分,并降低吞咽困难的术后并发症,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赖子云;李广海;黄灏;喻琴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片治疗,研究组在给予丙戊酸钠片治疗的基础上联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在治疗前和治疗第2、4、6、8周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价抑郁状况,并以HAMD减分率评定临床疗效,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项)评价生活质量状况,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药物安全性,并记录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4、6、8周末,研究组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第2、4、6周末,研究组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第2、4周末,研究组的HAMD减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8周末,研究组的抗抑郁总有效率为71.11%,和对照组的66.6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心理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心理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联合丙戊酸钠对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具有一定的疗效,两者联合可加快起效速度,同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华艳红;张忠东;诸春明;彭光海;王姝珊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腹腔镜下不同固定术式治疗年轻子宫脱垂的效果和对生活质量影响的对比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不同固定术式治疗年轻子宫脱垂的效果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82例年轻子宫脱垂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SSLF组和HUS组,各41例.SSLF组采用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HUS组采用腹腔镜下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POP-Q分度、并发症发生情况、PFIQ-7和PISQ-31评分以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出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POP-Q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10、-0.205,P=0.912、0.837);与手术前相比,手术后两组患者POP-Q分级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7.648、-7.758,P=0.000、0.000).两组患者手术近期并发症、远期并发症和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PFIQ-7和PISQ-31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PFIQ-7评分均显著降低、PISQ-31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结论:腹腔镜下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和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年轻子宫脱垂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时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作者:何君怡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坦度螺酮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焦虑症伴失眠患者的临床对照

    目的:探讨坦度螺酮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焦虑症伴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焦虑症伴失眠症状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坦度螺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小剂量奥氮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及失眠症状的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MA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的HAMA及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的HAMA及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且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的HAMA及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且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坦度螺酮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焦虑症伴失眠具有明显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及失眠症状,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子盈;詹潮勇;李华静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术中首次切缘阳性再切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术中首次切缘阳性再切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2月-2018年4月本院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125例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术中常规行冰冻病理检查评估切缘情况,其中109例术中冰冻病理切缘阴性无需行再切除(无再切除组),16例因术中冰冻病理切缘阳性需行再切除(再切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结果:本组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术中切缘阳性再切除率为12.8%(16/125),其中13例再次局部扩大切除后成功实施保乳手术,3例再次局部扩大切除后无法达到美容效果的要求或切缘仍为阳性而改行全乳切除术;再切除组患者年龄低于无再切除组,肿瘤大径大于无再切除组,多灶性病变、临床触诊阴性、并存导管原位癌患者例数均多于无再切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病灶部位、肿瘤组织病理学类型、病理N分期、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状态、HER-2表达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轻、临床触诊阴性病灶、肿瘤较大、多灶性病变、并存导管原位癌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术中出现首次切缘阳性而需再切除的可能性增加.

    作者:刘佳慧;周立新;盛建辉;吴松龄;詹巧惠;陈冰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2015-2017年沈阳某教学医院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临床标本分离出的175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科室分布特点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在痰标本中检出率高,共165株,所占比例为94.29%;呼吸内病房检出率高,共检出70株,所占比例为40.00%;2015年哌拉西林、庆大霉素耐药率均明显较高;2016-2017年基本所有药物的耐药率均呈现整体上升现象.结论:本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以上呼吸道为主,同时可引起多部位感染,其耐药性高,应规范临床用药,应加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监测,有效控制感染.

    作者:陈咏君;陈咏玫;张立群;夏莉;吴丽霞;郎华 刊期: 2018年第35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