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睿
目的 分析探讨新医改形势下社区护理管理的现状及相应对策.方法 该次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新医改形势下社区护理管理的现状进行剖析,进一步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提高新医改形势下社区护理管理的整体水平.结果 新医改形势下社区护理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包括:卫生资源配置不够合理;护理管理人才短缺;护理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社会支持力度低等.结论 新医改形势下社区护理管理的现状问题较多,因此有必要合理配置社区卫生资源,同时加强培训努力提高护理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此外,还有必要完善护理管理制度体系,加强沟通交流,提高社会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社区护理管理整体质量水平.
作者:姜开莲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定位管理急救配合法培训在儿科急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在该院儿科急诊治疗患儿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对象,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间在该院儿科急诊治疗患儿50例,将其作为实验组观察对象.对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急救护理管理,对实验组患儿则应用定位管理急救配合法进行急救护理管理,对两种不同护理管理模式下两组患儿的急诊抢救成功率和患儿家属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急诊抢救成功43例,成功率86%,工作总满意度86%;实验组急诊抢救成功47例,成功率97%,工作总满意度96%.实验组急诊抢救成功率和患儿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实验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位管理急救配合法培训在儿科急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有效促进医护间的密切配合和应急处理能力,同时也提高患儿急诊抢救成功率和患儿属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进一步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薛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在PICC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6月—2016年8月收治的PICC置管患者共计13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2014年5月以前患者64例作为实施前组,2014年5月以后患者70例作为实施后组,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PICC案例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安全管理问题的原因,并对其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从而提升PICC教学及操作水平,同时对根本原因分析法应用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施前患者置管成功率为65.63%,患者满意度为62.50%,低于实施后置管成功率92.86%,患者满意度9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1、20.435,P<0.05).实施前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高于实施后并发症发生率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3,P<0.05).结论 根本原因分析法对PICC进行安全管理,有效地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了医疗及护理的质量,极大地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赵军燕;陈士凤 刊期: 2018年第20期
随着社会的转型发展,社会矛盾开始滋生,而医院成为了其中的矛盾交汇点之一.主要因为医院承担救死扶伤的重要责任,社会对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要求逐渐提升,且在看病难与看病贵的问题约束之下滋生了医患矛盾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从根源分析可以看出医患矛盾问题的发生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改革不当,不能针对医护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缺乏合理的协调控制体系,因此,为了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医院应合理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与方案,在严格协调的情况下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质量与水平,为其后续发展与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陈贵东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从而在大程度上提升护理管理质量.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来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50例,使用电脑软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为75例,对于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对于观察组患者实行风险管理模式,即通过进行危险评估,分析危险的来源,制定符合特定患者的护理方案,对比对照组,统计观察组患者发生护理风险的概率以及对照组与观察组护士的知识技能评分.结果 经过实验研究发现,对于护理管理人员的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风险发生率,观察组为1.3%,对照组为8.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行风险管理模式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护理管理具有良好的效果,减少了风险发生的几率,适合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凤敏 刊期: 2018年第20期
临床路径是一种现代化的医疗服务与管理模式,在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临床路径的制定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过程,文章通过对临床路径的制定与实施进行回溯研究,希望能够为临床路径的制定提供支持.
作者:夏伟;李鹃;董富国 刊期: 2018年第20期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执业药师作为药学技术人员,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国执业药师在配备率和提供药学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仍然很突出,该文从执业药师管理制度、执业药师数量、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等方面探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监管部门、零售药店、执业药师本身3个方面提出建议,促进执业药师制度的完善,保证公众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徐红;朱珺珂;郝东亮;曹贞风;邢文召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造成献血服务部无偿献血不足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及控制对策.方法 统计该献血服务部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采集的31224名无偿献血者的资料,以供对比分析.结果 2015年1月—2017年12月31224名无偿献血者中,共计123名患者出现献血不足量情况,其中,与<200 mL无偿献血不足者相比,无偿献血采血不足<400 mL者较多,占比分别为0.163%和0.230%.导致无偿献血采血量不足的原因主要有各种献血反应,占比例为94.3%(116/123),而血管细、血流慢等血管因素占比为5.7%(7/123).献血反应的相关因素为初次多次献血、性别、体重、年龄及是否空腹.结论 导致无偿献血采血不足的原因较多,其中以献血反应为主要因素,只有分析不足量的原因,才能够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对策,进而减少无偿献血不足量的发生率.
作者:万蕾;李瑞玲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为了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各种差错的发生率,分析和探讨实施PDCA循环的价值.方法 将该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7年1—12月管理质量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管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模式,而观察组则采取PDCA循环模式,比较不同管理模式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各种差错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研究表明,对照组差错发生率为12例(0.35%),观察组差错发生率为5例(0.15%),观察组差错发生率明显降低,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PDCA循环应用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仅可以能够降低各种差错的发生率,还可以预防医疗风险的发生,增加临床用药安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郭冬梅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电子信息技术逐渐在医院行政管理中被应用,对医院的行政管理工作进行控制和处理,以高效、安全、准确的优点被医院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认可,同时也使得医院其他管理工作进展的更为顺利.该文就电子信息工程在医院行政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析,并提出需要注意的问题.
作者:吕雅丽 刊期: 2018年第20期
基于儿童保健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围绕大儿科的发展,探讨管理模式构建,创建现有儿童保健部管理模式.该文分享了这一管理模式方法及成果.中心或大部制改革后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大大地提高了知名度,促进临床与保健有效的结合.具有创新性,可供同行借鉴.
作者:曾才秀;袁海斌;徐艳娇;周钗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在习惯性自然流产患者的护理中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价值.方法 该次抽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在青州市人民医院医治的习惯性自然流产患者(100例)作为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50例.此次研究乙组是常规护理,研究甲组是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对患者的满意度、依从性、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护理质量进行总结.结果 甲组总满意度大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总依从率大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焦虑评分小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抑郁评分小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习惯性自然流产患者的护理中,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价值很高,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同时显著改善焦虑与抑郁情况.
作者:冯静;张爱云 刊期: 2018年第20期
手术是一种应激源,无论手术大小,均会对患者心理状况产生不良影响,使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产生,严重情况下会使手术风险增加,甚至无法顺利进行手术治疗,因此,需在围手术期中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尤其是开展有效的护患沟通,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况,使患者勇敢面对手术,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汪珊珊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分析冠心病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护理管理的效果,为冠心病临床护理管理制定健康教育护理管理办法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7—12月来该院心内科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38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1—6月来该院心内科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38例作为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护理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和患者总满意度,进而分析健康教育管理在冠心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对照组有效48例(42.03%),总有效率77.54%;实验组有效67例(48.55%),总有效率86.23%,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表2可以看出,两组数据总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81.88%,实验组总满意度为91.30%,实验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护理管理,护理效果明显增加,患者满意度增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永侠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妇产科护理引入PBL教学法对提升护士核心能力的作用.方法 选取该校2016级本科护理专业学生78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名,对照组使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观察组使用PBL教学法教学.结果 观察组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及教学考核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可显著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思维判断能力、自学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较之于传统教学方法更高效优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闫红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拉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现况,分析卫生人员配置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 数据来自2017年拉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信息中心执业医师及医疗机构数据库,对拉萨市城关区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拉萨市7县区中只有城关区有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人员共有133人,男性33人(占24.81%),女性100人(占75.19%);医生48人(占36.06%),护士26人(占19.55%);高级职称0人(占0.00%),中级职称19人(占14.29%),初级及以下职称114人(85.71%).结论 拉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级及以上职称卫生人员所占比例相对较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业医护人员较少.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卫生人员数量及职称水平.
作者:白国霞;于跃 刊期: 2018年第20期
将精细化管理模式引入到医院教学管理中,能够改善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中的不足,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对促进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该文立足于精细化管理内涵,强调了医院教学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其有效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作者:肖颖;肖凡;曾燕兰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6月将该院在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实施精细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跌倒、褥疮、坠床等不良事件共15例,对照组不良事件共70例,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服务态度、技术操作、健康教育以及护理管理等方面的满意度明显由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科护理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比较显著,能够提升内科护理的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应该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作者:毛洪娥 刊期: 2018年第20期
氢氧化钙是临床口腔科常用药物,特别是在根管消毒中的应用广泛,该文总结了氢氧化钙根管消毒中的作用,探讨了氢氧化钙在根管消毒中对细菌的作用机制,分为对细菌的直接破坏作用、氢氧化钙对细菌毒力因子的降解作用和氢氧化钙对细菌生物膜的破坏作用,后总结了氢氧化钙对细胞炎症因子的降解作用.
作者:邱建 刊期: 2018年第20期
随着我国社会综合领域的快速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速度也不断加快,医院做好经济管理工作对提高医院市场竞争力、优化医院社会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且做好财务分析工作不仅对医院经济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还能为医院各项经营发展活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该文对医院经济管理中财务分析的重要性进行探析,提出优化财务分析的相关措施,旨在提升医院经济管理工作水平,促进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发展.
作者:于晓睿 刊期: 2018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