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RS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再开通术疗效的评估

张志强;王奕;邹南安;丁绍纯;崔甜甜;刘峰

关键词:MRS,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摘要:目的:对MR波普(MR spectroscopy,MRS)在介入再开通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评估中的作用与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依据随机双盲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观察组给予MRS检查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及常规保守治疗.随访9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MRS检查灵敏度为98.87%.观察组治疗成功率为96.43%,对照组为6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06,P<0.05).治疗后9个月,观察组再次闭塞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3,P<0.05).结论:MRS是评估介入再开通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的有效手段,安全、无创、准确,推荐使用.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产妇阴道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产妇阴道产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的2928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产妇为研究对象,统计其阴道产率,并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居住情况、经济状况、社会支持程度、孕期知识认知度、自身生产认知度、家属对生产知识认知度、顺产紧张度及阴道分娩史者的阴道产率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因素与阴道产率的关系.结果:2928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产妇中,阴道产者为861例,阴道产率为29.41%,且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居住情况、经济状况、社会支持程度、孕期知识认知度、自身生产知识认知度、家属对生产知识认知度、顺产紧张度及阴道分娩史者的阴道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述因素均与阴道产有密切的关系(P<0.05).结论: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产妇阴道产率较低,较多个人及家属因素均可对顺产率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应根据这些因素给予产妇及家属进行针对性的干预.

    作者:熊海燕;付朝霞;杨新凰;黄燕芬;邓玉泉;黄为群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及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颈动脉粥样斑块及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确诊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治疗前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B超探查,60例患者中,24例存在颈动脉斑块,根据颈动脉斑块阳性、阴性情况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高通量透析组(HFHD组)和普通血液透析组(HD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无急慢性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未服用降脂药及口服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药物.选择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均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感染、心血管事件,近两周未服用任何药物.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行颈动脉B超及心脏B超检查,并检测治疗前、后脑钠肽(BNP)的变化.结果:治疗前60例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HD组和HFHD组BNP、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颈动脉内径及颈动脉血流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Vd)、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V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HD组和HFHD组两组上述指标及舒张早期及晚期大血流比(E/A)、射血分数(EF)、左心室心肌重量(LVMI)、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HFHD组颈动脉斑块面积、IMT均变小(P<0.05),颈动脉内径、颈动脉血流较治疗前无变化(P>0.05),BNP、cTnT、LVPWT、IVST、LVMI均降低(P<0.05),EF升高(P<0.05);LVDd、LVDs、LVVd、LVVs、E/A较治疗前无变化(P>0.05).治疗后HD组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动脉血流、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颈动脉内径、IMT较治疗前无变化(P>0.05),BNP、LVPWT均降低(P<0.05);cTnT、LVDd、LVDs、LVVd、LVVs、IVST、E/A、EF、LVMI较治疗前无变化(P>0.05).HFHD组治疗后BNP下降、LVPWT减轻均较HD组更显著(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能有效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及心功能,从而能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MHD患者死亡率.

    作者:唐玲;邓晓风;吴欣;肖恒芬;曹仙娥;蒋旻;韦灵;王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中的应用

    在现代高等教育过程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趋势.针对广州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构建多种教学方法和多种教学资源(平台)相融的多元化教学模式.除了传统教学模式外,有PBL模式、合作学习,还利用精品教学资源网站、MOOC平台和微信平台,初步探讨了多元化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作者:杨萍;李芳建;吴建军;王培席;雷毅雄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前应用替罗非班对后期血液灌流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本院急诊部收治的9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5例(行PCI术治疗)、观察组46例(替罗非班+PCI术治疗),比较PCI术后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随访,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统计随访期患者不良事件(再次梗死、心绞痛、死亡、心功能不全)发生情况.同时对PCI术前后患者TIMI血流情况进行比较,使用超声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功能指标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变化情况.结果:PCI术前两组LVESD、LVDD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左心室功能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使用不同诱导剂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心功能不全、死亡、心绞痛、再次梗死)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82.2%,且观察组术后再灌注及TIMI血流分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前使用替罗非班,能提高血管再通率,避免术后血小板聚集,促进左心室功能恢复.

    作者:刘秀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注射mNGF治疗危重型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及对患儿体液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研究注射mNGF治疗危重型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及对患儿体液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6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危重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双黄连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注射mNGF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儿相关临床数据[包括免疫球蛋白M(IgM)、IgG、IgA及CD4+、CD8+、CD4+/CD8+水平]并进行比较,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IgM、IgG和Ig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gM、IgG和IgA三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比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4+、CD8+、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比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肝肾等脏器功能的异常,观察组1例患儿出现注射部位轻微疼痛,停药后症状自行消失.结论:对于危重型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注射mNGF能明显改善患儿体液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的水平,表现出效果显著和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戴上康;余洽超;周逢洽;吴元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糖尿病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评价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足(DF)的相关性,为DF的早期基因诊断提供循证医学的证据.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70例T2DM患者(40例DF患者,30例无慢性并发症患者)和48例健康对照者的ApoE基因多态性,比较T2DM患者中并发DF(DF组)与无慢性并发症DM(DM对照组)患者及健康组的ApoE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并利用Logisitic回归分析ApoE基因多态性与DF之间的相关性.结果:DF组ε3/4基因型和ε4等位基因均高于其他两组;ε2/4、ε3/4两组TCH、LDL、oxLDL、HbA1C均明显高于ε2/3、ε3/3两组,HDL则低于上述两组;各等位基因之间比较:ε4组TCH、LDL、oxLDL、HbA1C均显著高于ε2、ε3两组,ε2组TG明显高于ε3、ε4两组;ε3/4基因型和ε4等位基因与发生DF明显相关.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与T2DM患者DF的发生相关,基因型ε3/4和等位基因ε4可能是T2DM患者并发DF的危险因子,其机制可能通过血脂代谢紊乱及促进脂质氧化而影响DF的发生.

    作者:叶炳华;孙筱晔;蒋泽;戚文群;唐宝康;倪云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体内硒水平与胃癌相关性的Meta分析

    目的:本项研究采用Meta分析,研究体内硒的水平与胃癌(GC)患病风险和死亡风险的相关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MEDLINE、SCI、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通过优势比和95%可信区间来评估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本Meta分析纳入7项研究,共16652名受试者.共7个研究报告了硒的水平与胃癌患病风险分析,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低血清水平患者的胃癌患病风险高于高血清水平患者[OR=1.51,95%CI(1.24,1.84),P<0.001].共7个研究报告了硒的水平与胃癌的死亡风险分析,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低血清水平患者的胃癌死亡风险高于高血清水平患者[OR=2.13,95%CI(1.52,2.98),P<0.001].结论:硒的水平与胃癌的患病风险与死亡风险之间呈负相关性.

    作者:徐策;陈君茂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个性化术前访视在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患者围术期心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性化术前访视对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患者围术期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4月本科住院手术的50例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术前访视.对比分析两组术前1 d、术前即刻焦虑及抑郁程度,术前1 d睡眠质量影响及术后3 d护理满意率情况.结果:两组访视前焦虑及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访视后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1 d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及PSQI总分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访视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术前访视解除了患者对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效果的顾虑,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缓解了患者心理压力,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护理治疗并顺利完成手术.

    作者:严鹏;杨丽芳;欧碧仪;袁秀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产后42d早期盆底康复对盆底功能障碍预防的超声评估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产后42 d盆底康复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本院行阴道分娩的196例初产妇,均于产后42 d入院复查,根据是否进行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指导和盆底训练,n=98)与观察组(进行早期盆底康复,n=98),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分别于产后42 d、产后3个月对盆底功能进行评估,观察两组康复效果.结果:产后3个月,观察组BND、PUVA-S、PUVA-R及UVJ-M均显著小于产后42 d,而BSD-S显著增大(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Ⅰ、Ⅱ类肌纤维肌力均显著升高,平均肌电压亦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尿失禁、尿道内口漏斗形成、膀胱膨出、子宫脱垂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均显著要低(P<0.05);产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下腹酸胀、阴道松弛、尿频、尿急、阴道干涩等症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产后42 d进行早期盆底康复治疗,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观察到盆底功能有效改善,且可有效减少和预防盆腔器官脱垂和尿失禁的发生,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苏锡梅;冯庆艺;宁欣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降压和/或降Hcy的时间疗效及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多态性对疗效的修饰作用

    目的:对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降压和/或降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时间疗效及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 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对疗效的修饰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再给予观察组患者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分析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降压和/或降Hcy的时间疗效并从基因角度探讨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多态性对疗效的修饰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Hc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TT型患者治疗前血浆Hcy水平以及治疗后的血浆Hcy下降水平均高于CC、CT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有着较好的降Hcy疗效;在MTHFR C677T基因中,其对TT型患者的疗效显著.

    作者:邹小秋;谭启林;何梅珍;吴湖兰;甘斌修;刘青平;房勇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剖宫产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分析及围产期护理干预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及围产期护理干预在这一并发症预防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2月在本院施行剖宫产术的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两组临床指征、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在临床指征方面,观察组症状较轻,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抑郁及焦虑评分方面,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等方面,观察组3例(3.00%),对照组12例(12.00%).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产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应予以深入研究推广.

    作者:李洁萍;苏庆红;易翠兰;周水金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细致化护理在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生存质量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观察细致化护理在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生存质量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9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缺血性卒中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则采用细致化护理进行干预.统计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同时间的SS-QOL量表、WHOQOL-100量表及SCL-90量表评分结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S-QOL量表、WHOQOL-100量表及SCL-90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不同时间观察组的SS-QOL量表、WHOQOL-100量表及SCL-90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致化护理在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生存质量中的效果较好,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董霞;李红;程文蕾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床边支纤镜吸痰与灌洗联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对有创机械通气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床边支纤镜吸痰与灌洗联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对有创机械通气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于本院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重症肺炎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床边支纤镜吸痰与灌洗联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分别比较治疗前后两组PCT、hs-CRP、PaO2、PaCO2水平,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及病死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CT、hs-CRP水平分别为(0.2±0.1)μg/L、(6.0±5.3)mg/L,低于对照组的(0.5±0.3)μg/L、(10.3±8.1)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而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分别为7.32%、2.44%,均低于对照组的29.27%、17.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边支纤镜吸痰与灌洗联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可有效改善有创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者的炎症反应以及肺通换气功能,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预后较好.

    作者:陈文标;潘淘涛;老成暖;江美嫦;关健明;汤爱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经颅超声、激光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与肢体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经颅超声、激光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与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2月来本院治疗的82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经颅超声、激光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Barthel评分等级,TG、心率、血压变化以及洼田饮水分级、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1%,对照组为72.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G、血压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洼田饮水分级、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以及Barthel评分等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采取经颅超声、激光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智文;尹德铭;方向延;李志强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82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氢氯噻嗪治疗,观察组采用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观察两组降压效果、血钾、血尿酸指标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2、4、6周后,观察组SBP和DBP指标水平[(141.24±10.35)、(131.02±10.03)、(128.35±8.02)mm Hg,(111.24±11.34)、(90.25±10.24)、(84.96±6.57)mm Hg]均低于对照组[(149.24±11.02)、(139.57±11.23)、(136.98±9.47)mm Hg,(120.14±8.17)、(108.24±12.04)、(91.47±5.24)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钾(4.33±1.02)mmol/L、血尿酸(344.64±52.03)μmol/L水平与对照组[(4.25±1.34)mmol/L、(348.57±49.71)μmol/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血钾、血尿酸指标水平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07%)略高于对照组(12.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临床疗效可靠.

    作者:卢智胜;刘武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等数据库,纳入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紧张型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质量、提取资料,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RCT,包括77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养血清脑颗粒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7.08,95%CI(4.77,10.51),P<0.00001].养血清脑颗粒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62,95%CI(0.32,1.22),P=0.17].结论:现有研究表明,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紧张型头痛有效,且安全性较好.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的文献数量有限、质量较低,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作者:张忠胜;刘双凤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Ubc9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化疗药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

    目的:研究小泛素相关修饰物泛素结合酶9(Ubc9)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化疗药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及癌旁新鲜标本50例,腺瘤30例,免疫组化法检测Ubc9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原代培养结直肠癌细胞,MTT法检测不同结直肠癌组织对顺铂及5-氟尿嘧啶的药物敏感性,分析Ubc9蛋白的表达与药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Ubc9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和腺瘤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bc9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分化程度均无关(P>0.05),与肿瘤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0.05);Ubc9蛋白的高表达与顺铂的耐药呈正相关(r=0.323,P<0.05),Ubc9蛋白的表达与5-氟尿嘧啶药物敏感性无显著相关性(r=0.283,P>0.05).结论:Ubc9蛋白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与患者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与顺铂的耐药性呈正相关.

    作者:张建伟;郑绘霞;梁建芳;肖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小鼠胚胎心动脉囊的发生发育

    目的:探讨小鼠胚胎动脉囊的发生发育及其与第二生心区的关系.方法:对胚龄9~13 d(ED9~13)小鼠头胸部切片做HE和免疫组织化学PAP法染色.结果:ED10,动脉囊出现于心流出道远端,管壁主要由胰岛素增强子结合蛋白-1(ISL1)阳性内皮和间充质细胞构成,可见第二生心区、原始咽腹侧壁内胚层的ISL1阳性细胞增生并迁移至动脉囊壁.ED11~12,心动脉端向尾端移位、心包腔向头端及背侧扩展及ISL1阳性细胞的添加使动脉囊大部降入心包腔.ED12~13,含有ISL1阳性细胞的主肺动脉隔与流出道嵴愈合,将心包内动脉囊分隔为升主动脉和肺动脉干;动脉囊壁ISL1阳性细胞分化为大动脉相邻及游离壁的平滑肌细胞.结论:小鼠胚胎动脉囊是第二生心区细胞添加在流出道远端形成的.动脉囊壁ISL1阳性细胞分化为流出道心肌和主肺动脉干的平滑肌.

    作者:张洁;张涛;李海荣;杨艳萍;崔慧林;曹锡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保留髌下脂肪垫的膝关节镜高位前侧入路在膝关节镜手术中的效果

    目的:分析保留髌下脂肪垫的膝关节镜高位前侧入路在膝关节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11月78例膝关节镜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入路进行膝关节镜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保留髌下脂肪垫的膝关节镜高位前侧入路进行膝关节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膝关节镜手术治疗优良率,手术平均操作时间、关节腔平均引流量、术中平均出血量,干预前后患者膝前疼痛VAS评分、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感染、出血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膝关节镜手术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手术平均操作时间、关节腔平均引流量、术中平均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膝前疼痛VAS评分、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试验组膝前疼痛VAS评分、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感染、出血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留髌下脂肪垫的膝关节镜高位前侧入路在膝关节镜手术中的效果肯定,可缩短操作时间,减少创伤出血.该手术能有效减轻患者膝前疼痛,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对改善膝关节功能和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作者:廖永平;彭琴香;徐保生;翁佳斌;彭斌斌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丁苯酞序贯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丁苯酞序贯治疗方法对急性脑梗死合并有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前瞻性连续入选2016年1月-2017年1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及全科医学科6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观察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和丁苯酞软胶囊.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3个月观察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并观察两组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结果:(1)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4 d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试验组NIHSS评分下降明显(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后14 d下降(P<0.05),试验组下降明显(P<0.05).(2)治疗前两组MMSE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4 d两组MMSE评分均较治疗增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试验组增高明显(P<0.05).(3)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序贯治疗可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认知功能障碍,安全性相对较好.

    作者:胡坤;马婷婷;陈建红;于博;刘金芳;杨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