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王浪;李红;王青龙;陈华更;庞晓丽
目的 探讨信息化平台管理在中医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对50例肿瘤患者开展信息化中医延续性护理,比较延续护理前后调查问卷、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等方面的评分,分析延续护理前后的差异.结果 经过信息化的中医延续性护理后,患者在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应用合理的信息化中医延续性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水平,并且能改善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徐蕾;张春艳;鞠秀波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尿管留置患者发生尿路感染(CAUTI)的影响因素,分析护理干预对患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住院治疗的尿管留置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了解患者性别、年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集尿袋更换时间、是否有其他基础疾病等因素对CAUTI发生的影响,将35例尿管留置患者分为护理干预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比较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35例尿管留置患者中19例发生了尿路感染,发生率54.3%;性别、患者年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集尿袋更换时间、是否有其他基础疾病对CAUTI发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CAUTI的5个因素影响大小依次为:集尿袋更换时间(OR=5.37)、患者年龄(OR=4.76)、抗菌药物使用情况(OR=4.71)、是否有其他基础疾病(OR=3.94)、性别(OR=1.79).结论 影响尿管留置患者发生尿路感染(CAUTI)的影响因素依次为:集尿袋更换时间、患者年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是否有其他基础疾病和性别.对尿管留置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CAUTI的有效控制.
作者:张素琼;赵晓燕;寇琼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心理疗法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痛苦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33例采用心理疗法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痛苦水平以及焦虑、抑郁情况.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在情感负担、医生相关痛苦、人际关系相关痛苦方面的评分低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心理疗法能够减低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心理痛苦水平,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沃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同事支持系统在减轻重症监护室(ICU)中年护师工作压力及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9月~2016年12月在岗的ICU中年护师51名.比较实施同事支持系统前后的工作压力来源(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管理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工作量以及时间分配问题、工作环境方面的问题、患者管理方面的问题、阳性项目数)、SCL-90量表各个因子(敌对性、偏执、恐怖、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精神病性、阳性项目数)及工作满意度等参数指标.结果 实施同事支持系统前后ICU中年护师在工作环境方面的问题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管理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工作量以及时间分配问题、患者管理方面的问题、阳性项目数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同事支持系统前后ICU中年护师在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其他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同事支持系统后ICU中年护师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同事支持系统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事支持系统在减轻ICU中年护师工作压力中的应用价值比较高,同时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吴慧;王延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情景式健康教育对母婴同室产妇育婴技能及产妇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2016年1~12月选取孕妇及其新生儿500例,根据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50例.对照组产妇产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产后实施情景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及产妇满意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产妇在母乳喂养、乳房护理及新生儿护理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妇对新生儿健康教育、新生儿日常指导、母乳喂养指导、母婴安全管理及护理技术操作等方面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情景式健康教育能提高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提高产妇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凌宏芳;张桂芳;刘婷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该院ICU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护理干预前后,分别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可得与本组护理干预前各项评分以及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各项评分以及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满意度调查与评估,实验组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应用于ICU临床护理中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有效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珊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双心护理模式在慢性心衰合并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双心护理.护理前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LVEF、LVEDD、LVESD、CO、SV)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及6 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HAMD和SDS评分较护理干预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心衰合并抑郁症患者实施双心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抑郁程度,缓解其负面心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双英;刘双凤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本科护生学习倦怠与学业自我效能、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该院320名本科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学习倦怠量表、学业自我效能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进行测量.结果 本科护生学习倦怠总得分为(53.95±10.69)分,学习倦怠检出率为28%,且不同专业志愿、是否为班干部的学习倦怠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倦怠与学习能力自我效能、学习行为自我效能、积极应对倾向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倾向呈正相关(P<0.01).结论 本科护生学习倦怠处于中等水平,护理教师应根据不同专业意愿、是否担任班干部的本科护生学习倦怠的特点,针对性地开展培养和指导工作,提高其学业自我效能感及积极的应对方式,以提高本科护生学习质量.
作者:赵丽;王浪;李红;王青龙;陈华更;庞晓丽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0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教育组和常规组,各54例.常规组采用随机宣教的方法,教育组实施健康教育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并对其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教育组患者饮食、咯痰、氧疗、用药及生活知识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前者对疾病知识掌握总分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组与常规组患者满意等级数据比较,教育组的总满意率为100.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能全面改善患者对该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和掌握情况,提高满意度和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翟燕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为了保护男性外生殖器手术后的外生殖器,方便患者操作,提高患者舒适度,保护患者隐私.方法 男性外生殖器手术后患者体验防护裤,具体操作参考使用方法.结果 患者体验后普遍感觉良好,无不适反映.结论 男性外生殖器术后防护裤可以有效保护患者外生殖器,便于操作,成本较低,具有较强实用性.
作者:陈慧;王良梅;傅巧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该院诊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35例)及常规护理联合中医护理(观察组35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胰腺炎改善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尿胰蛋白酶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独立性能力、社会关系、个人信仰、周围环境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4.3%,对照组为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医护理方式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干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症状,且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临床价值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飞燕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改善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肝癌介入治疗患者10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3例.比较两组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情绪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53.67±6.88)分、(47.23±6.11)分、(47.42±5.13)分、(39.78±5.62)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为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提供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更有效地预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运用.
作者:黄惠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优化分组考核模式在总责任护士技能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50名总责任护士竞聘制自由练习后考核的技能操作成绩作为对照组,50名总责任护士进行优化分组练习考核的技能操作成绩作为实验组.将两组的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做比较,同时对实验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考核成绩为(95.48±1.77)分,明显优于对照组(93.20±1.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优化分组考核模式在总责任护士技能操作考核中能够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增强各科护士间的协作性和团队荣誉感,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胡娅莉;顾志娥;王加凤;曹文学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客观化临床考试在新护士培养中的效果,为新护士的培养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4~2015年进入该院工作的新护士83名分成研究组(42名)和对照组(41名).研究组采用客观化临床考试进行培训2个月,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培训2个月,对两组护士培训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新护士过程性评分及结果性评价得分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93.28±3.43)分vs(78.89±3.65)分,(88.62±2.71)分vs(75.36±2.3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35,0.029);研究组新护士对培养模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85.71%vs 5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结论 客观化临床考试有利于提高新护士的临床能力和素质,同时可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夏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太极拳运动及心理护理对肺尘埃沉着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肺尘埃沉着病60例患者进行6个月太极拳运动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肺尘埃沉着病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情况;检测心搏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心率(HR)、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时间肺活量(FEV1)的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后肺尘埃沉着病患者SAS、SDS得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患者CO、SV、EF、FVC、FEV1均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后患者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太极拳运动及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缓解老年肺尘埃沉着病患者焦虑、紧张抑郁等负面情绪,维持患者心理健康,对心功能、肺功能均有一定程度改善,是肺尘埃沉着病患者较好的锻炼方式和护理模式.
作者:苑云杰;周燕;张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护理服务质量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350例孕产妇进行SERVQUAL问卷调查,找出理想与实际感知之间的差距,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孕产妇对产科护理总的服务质量得分(-7.57±12.84)分,与期望值相比,孕产妇感知的护理服务质量整体水平较低.结论 产科护理服务质量需进一步提高,应在保证有形性的基础之上,优先改进可靠性和保证性方面的护理质量,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服务质量的改进.
作者:张亚茹;康凤英;毛怡君;贺建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双维度四位一体式协同化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实施双准度四位一体式协同护理前(2015年1~12月)与实施后(2016年1~12月)各34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双维度四位一体式协同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状态与特质焦虑评分、再出血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类出血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和抢救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类出血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双维度四位一体式协同化护理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干预,可显著改善该类患者的焦虑负面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抢救成功率,降低再出血风险.
作者:叶燕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平衡积分卡评价体系对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2016年1~6月应用平衡积分卡评价体系对该院60名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并与未实施前进行比较.实施前后向护理人员发放《护理质量调查问卷》对护士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同时,向该科收治的134例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以了解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后,护理人员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护理差错率、护理投诉率和护理纠纷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平衡积分卡评价体系可有效提高护士绩效及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平;孙银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病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0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51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时的病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出院6个月时对疾病认知、药物使用、服药依从性、症状管理、情绪管理、生活行为方式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均P<0.05);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动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出院后的病情管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静;张琳;王淑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纽曼系统模式在提高护理本科生心理韧性方面的作用.方法 选取某护理学院490名护理本科生开展基于纽曼系统模式的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2个月以及3个月,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所有学生开展调查,以测量该模式对护理本科生心理韧性水平的效果.结果 490名护理本科生心理韧性总分(97.69±13.49)分,干预后2个月,学生心理韧性得分较干预前出现显著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本科生心理韧性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基于纽曼系统模式的一系列措施在改善护理本科生心理韧性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李亚琴;班玉莹;王晓荣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