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娅莉;顾志娥;王加凤;曹文学
目的 建立一套科学、实用、全面的急诊鼻出血住院患者危险因素评估表.方法 采用Delphi法对护理专家进行两轮问卷咨询,终确立急诊鼻出血住院患者危险因素.结果 两轮专家咨询的问卷回收率均为100%,急诊鼻出血住院患者危险因素评估表内容包括10个一级指标:年龄、填塞方式、进食情况、睡眠质量、出血时间、血红蛋白、贫血貌、ADL评分、局部原因、全身原因,下设28条二级指标.各指标的重要性评分为4.23~4.96分,两轮专家的权威程度均为0.88,专家意见的变异系数均≤0.21.结论 采用Delphi法构建急诊鼻出血住院患者临床危险因素评估表,专家对指标评价结果的意见一致程度较高,显示指标体系的可信度较高,可为指导鼻科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莉;肖克珍;白丽娜;杨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对造口患儿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1月于该院就诊并行肠造口的患儿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可有效提高造口患儿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雒胜男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腹膜透析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70例腹膜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35例.常规组患者采用一般透析服务,干预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提供早期心理干预.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焦虑评分及满意度调查结果,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AS评分结果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出院后家庭角色、社会功能、情绪、健康状态、疾病自护能力等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组患者满意度为68.57%,干预组患者满意度为91.43%,干预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生为腹膜透析患者做好一般透析治疗服务,同时加强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患者生活状态较好.
作者:芮静娟;史兰英;朱珏;童丽春;许建国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同事支持系统在减轻重症监护室(ICU)中年护师工作压力及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9月~2016年12月在岗的ICU中年护师51名.比较实施同事支持系统前后的工作压力来源(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管理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工作量以及时间分配问题、工作环境方面的问题、患者管理方面的问题、阳性项目数)、SCL-90量表各个因子(敌对性、偏执、恐怖、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精神病性、阳性项目数)及工作满意度等参数指标.结果 实施同事支持系统前后ICU中年护师在工作环境方面的问题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管理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工作量以及时间分配问题、患者管理方面的问题、阳性项目数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同事支持系统前后ICU中年护师在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其他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同事支持系统后ICU中年护师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同事支持系统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事支持系统在减轻ICU中年护师工作压力中的应用价值比较高,同时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吴慧;王延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家庭联动式延续护理对Wagner2、3级糖尿病足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周边对口社区的老年糖尿病患者46例开展医院-社区-家庭联动式延续性护理服务,3个月后观察患者糖尿病足愈合情况及运用中文版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评价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46例糖尿病足Wagner2、3级老年患者中,41例患者糖尿病足愈合无复发,3例患者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2例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41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结论 医院-社区-家庭联动式延续护理对促进Wagner2、3级糖尿病足的愈合,降低其复发率,增强医院与社区的合作关系,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美兰;彭献莹;钟慧荣;林丽婵;邹小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全面护理对胆石症患者术后康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胆管结石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和胆管取石术治疗.术后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接受全面护理干预,主要包括术前心理疏导、围手术期饮食管理及术后切口和胆道保护.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患者出院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排气时间〔(13.4±2.54)h〕及住院时间〔(6.44±2.14)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满意度较高,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胆石症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全面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增强疗效并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功能互补式多途径延续护理模式在食管癌术后患者营养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以常规定期电话随访途径实施延续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功能互补式多途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各相关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的饮食遵医度评分和延续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SGA评分和营养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功能互补式多途径延续护理模式对食管癌术后患者提供营养管理,可显著提高该类患者的术后饮食遵医度,改善营养不良状况,并获得患者的高度评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秋霞;张立君;朱伟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产前全程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分别选取该院2015年9月~2017年2月及2014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首次确诊为GDM的单胎孕妇为研究组(76例)和对照组(69例).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孕妇在对照组孕妇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产前全程护理干预.结果 研究组孕妇产前先兆子痫、糖尿病并发症、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及其他妊娠期合并症总发病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孕妇自然分娩、剖宫产及产钳分娩数量与对照组孕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孕妇巨大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正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院对孕妇实施产前全程护理干预,GDM孕妇妊娠结局积极作用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芳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术后加压冷疗对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术后疼痛及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86例行关节镜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行骨科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术后应用加压冷疗循环系统行加压冷疗24 h,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72 h肢体疼痛及肿胀程度,并于术前及出院前应用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及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价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48 h、72 h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肿胀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HSS总评分及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WHO-QOL-BREF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关节镜术后加压冷疗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及肿胀感,有利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张艳;金莉;李姗姗;张海静;蔡洁;滕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双维度四位一体式协同化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实施双准度四位一体式协同护理前(2015年1~12月)与实施后(2016年1~12月)各34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双维度四位一体式协同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状态与特质焦虑评分、再出血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类出血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和抢救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类出血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双维度四位一体式协同化护理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干预,可显著改善该类患者的焦虑负面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抢救成功率,降低再出血风险.
作者:叶燕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护士对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护理认知和活动现状.方法 选取该院神经内科8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从护理知识、护理态度和护理能力3个方面分析护士康复护理认知和活动现状,并分析年龄、婚姻状态、职称、学历等4个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 该院神经内科护士对偏瘫康复护理相关知识得分为(67.16±7.22)分,康复护理态度得分为(82.11±7.21)分,康复护理活动情况得分为(52.31±8.42)分,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态、职称、学历均是影响护理知识、护理态度和护理能力的因素(均P<0.01).结论 该院的神经内科护士对护理相关知识掌握的程度较好,但缺少康复护理实践活动,导致康复护理活动得分较低.外界因素对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作者:张小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住院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痛苦的影响.方法 使用患者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心理痛苦温度计(DT),对2015年3月~2016年12月肿瘤内科住院的268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调查.结果 治疗前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痛苦得分为(3.74±2.19)分,其中有心理痛苦者122例占45.52%(DT评分≥4分);治疗后得分为(3.09±2.05)分,其中有心理痛苦者87例占32.46%(DT评分≥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治疗后,患者的学历、治疗次数是影响其发生心理痛苦的因素(P<0.05);具体问题中经济问题、情绪问题、身体问题是影响患者发生心理痛苦的因素(P<0.05).住院治疗后,患者为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学历为影响患者心理痛苦的保护性因素;具体问题中抑郁、悲伤、进食为影响患者的危险因素.结论 住院治疗可明显降低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痛苦,心理痛苦温度计(DT)是一种简单方便的心理痛苦筛查工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玉芬;廖常菊;温晓平;晏军;周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病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0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51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时的病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出院6个月时对疾病认知、药物使用、服药依从性、症状管理、情绪管理、生活行为方式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均P<0.05);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动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出院后的病情管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静;张琳;王淑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为了保护男性外生殖器手术后的外生殖器,方便患者操作,提高患者舒适度,保护患者隐私.方法 男性外生殖器手术后患者体验防护裤,具体操作参考使用方法.结果 患者体验后普遍感觉良好,无不适反映.结论 男性外生殖器术后防护裤可以有效保护患者外生殖器,便于操作,成本较低,具有较强实用性.
作者:陈慧;王良梅;傅巧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普适化与个性化互补舒适护理在妇科术前阴道灌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3月于该院接受妇科手术并行术前阴道灌洗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阴道灌洗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普适化与个性化互补式舒适护理干预,对两组阴道灌洗者干预后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分与舒适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普适化与个性化互补式舒适护理对妇科术前阴道灌洗患者实施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该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其阴道灌洗舒适度与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小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128例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延续护理方法.采用用药依从性问卷对患者用药依从性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依从性(96.80%)明显优于对照组(8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30%)明显高于对照组(7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用药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德莲;阮明军;郑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信息化平台管理在中医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对50例肿瘤患者开展信息化中医延续性护理,比较延续护理前后调查问卷、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等方面的评分,分析延续护理前后的差异.结果 经过信息化的中医延续性护理后,患者在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应用合理的信息化中医延续性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水平,并且能改善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徐蕾;张春艳;鞠秀波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该院ICU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护理干预前后,分别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可得与本组护理干预前各项评分以及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各项评分以及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满意度调查与评估,实验组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应用于ICU临床护理中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有效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珊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情景式健康教育对母婴同室产妇育婴技能及产妇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2016年1~12月选取孕妇及其新生儿500例,根据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50例.对照组产妇产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产后实施情景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及产妇满意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产妇在母乳喂养、乳房护理及新生儿护理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妇对新生儿健康教育、新生儿日常指导、母乳喂养指导、母婴安全管理及护理技术操作等方面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情景式健康教育能提高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提高产妇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凌宏芳;张桂芳;刘婷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训练在新入职护士NIS系统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消化内科轮转的新入职护士60名,按照入科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名.对照组护士采用传统培训模式,以带教教师口头讲述、示范操作为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引入情景模拟训练.比较两组护士出科考核成绩并设计调查问卷对情景模拟训练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护士出科考核平均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30名新入职护士进行培训效果问卷调查显示,90%的护士接受并喜欢情景模拟训练培训模式,86.67%的护士认为该模式能够拓展工作思路,迅速提升自己的实践水平和操作能力,90%的护士认同该模式有助于提高沟通技巧和水平,93.33%的护士认为培训后个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结论 在新入职护士NIS系统培训中应用情景模拟训练能够提高其专业技能素质,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主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护理风险,保障护理安全.
作者:马敏敏;张玉;郭晓丽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