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辉
目的:探讨情境模拟教学法在骨科临床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骨科临床实习生85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3名和对照组42名,试验组在实习过程中采取情境模拟教学法进行带教,对照组采取传统实习的教学方法进行带教。出科前对两组进行理论操作考核评分及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理论和技能出科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境模拟教学法为医学教学提供了安全实践的机会,并且能够有效地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实践应用情况。情境模拟综合教学法增强骨科实习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加快实习生掌握理论和操作技能的速度,提高了实习生对骨科带教的满意度,有利于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
作者:郑力峰;叶君健;林建华;谢昀;陈春永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探讨高龄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预防性应用氟康唑抗真菌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本院确诊为HAP的高龄患者资料,利用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WVUH)建立的真菌感染危险因素评分系统(Multi-disease Risk Assessment Program,MDRA)进行评分,筛选出MDRA评分≥25分的患者共68例,根据是否预防性应用氟康唑抗真菌治疗,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程、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E)发生率、继发真菌感染发生率、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预防组病程为(14.20±2.87)d,对照组为(16.70±3.9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2例发生MODSE,对照组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真菌感染发生率9.6%,对照组为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1例患者死亡,对照组7例死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预防组2例在停氟康唑前出现了血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46~80 mmol/L),及时停用氟康唑后,未予特殊治疗,谷丙转氨酶均恢复正常。结论:对高龄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预防性应用氟康唑抗真菌治疗可以使患者病程缩短,预后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伟;李尔然 刊期: 2016年第29期
平衡功能下降是影响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通过科学的运动提高老年人平衡功能,降低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是我国社区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本文作者回顾了近5年国内外老年人平衡功能研究的新进展,从人体平衡功能的生物学机制,影响老年人平衡功能的因素,老年人平衡功能的衰减,以及主动运动对老年人平衡功能的干预等方面来探讨老年人的平衡功能,为我国社区工作者指导老年人科学运动,提高老年人的平衡功能提供科学参考。
作者:杨慧平;吕强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总结静脉麻醉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术患者的精准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6年1月532例行静脉麻醉下EBUS-TBNA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患者采用喉罩辅助呼吸下完成操作,其余患者均为面罩通气自主呼吸。其中331例(精准护理组)为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制定精准护理方案,并对患者行个体化宣传教育,术中快速准确医护配合,术后细致观察,精准护理。余201例(对照组)仅实施基础常规护理,未予精准护理病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5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与对照组比较,精准护理组平均手术时间短、淋巴结穿刺取材满意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准的护理配合,能提高静脉麻醉下EBUS-TBNA术穿刺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谭祥秀;谭慧;徐雯娇;李莉;陈颖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比较PFNA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和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6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股骨近端与粗隆间骨折患者120例,信封法随机分为髓内钉-螺旋刀片组(PFNA组)与锁定钢板内固定组(内固定组),各60例。术后72 h,观察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手术输血量、隐性失血量、术后48 h引流量、输血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负重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采用Harri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超声检查患肢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及褥疮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前后,PFNA组平均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平均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与内固定组手术输血量、隐性失血量、术后48 h引流量、输血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内固定组明显缩短,负重时间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与内固定组比较,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率、肺部感染率、脑血栓形成及褥疮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内钉-螺旋刀片钉系统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和粗隆间骨折对髋关节功能影响相当,但PFNA内固定方式具有微创、损伤小、术后愈合快、术中及术后临床不良反应少等特点,临床疗效优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圣犬;吐尔洪·拉扎克;宋杰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探讨黛力新对中青年高血压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本院收治的中青年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两组均进行基础降压治疗,试验组在基础治疗同时给予心理治疗和黛力新。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焦虑抑郁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试验组血压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焦虑抑郁情况无改善(P>0.05),而试验组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和7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对控制中青年高血压伴有焦虑抑郁患者的焦虑抑郁安全、有效,同时可以放松紧张和焦虑情绪,克服负性心理,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高血压症状,而且使患者心理功能与社会功能有所改善,对提高降压疗效辅助作用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晓东;钟德福;钟海燕;朱有勤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研究三明地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HR-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三明地区HR-HPV总体感染情况和宫颈病变患者HR-HPV感染情况及基因型分布情况。结果:HR-HPV总感染率26.93%。感染率排名前三的依次为HPV52、HPV16、HPV58。CINⅠ、Ⅱ、Ⅲ、宫颈麟癌、宫颈腺癌患者HR-HPV感染率分别为73.91%、83.02%、87.80%、87.76%、33.33%。宫颈病变感染的主要亚型为HPV52、HPV16、HPV58。HPV31感染率与宫颈病变级别呈正相关。结论:三明地区应重视HPV52、HPV16、HPV58、HPV31感染的防治,HR-HPV感染率与宫颈病变级别基本呈正相关。
作者:陈春经;陈海云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了解新疆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胃癌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状况,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并对营养干预策略进行探讨,旨在为该类人群制定个性化营养护理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这个调查工具对225例胃癌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体质指数的测定,依据营养状况受损、疾病严重程度和年龄三个方面的内容对营养风险进行综合评定,NRS总评分≥3分判定为存在营养风险,并对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接受此次调查的胃癌住院患者中,Ⅰ、Ⅱ期胃癌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52.00%,Ⅲ、Ⅳ期的胃癌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92.67%。而营养不足的发生率为25.33%。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概率与年龄、肿瘤分期及病程等因素有关。结论:对胃癌患者应该进行常规性地营养风险筛查,开展营养教育和膳食指导工作,在确切的抗肿瘤治疗过程中,重视和规范营养支持治疗,并对患者营养状况的变化趋势实施监测,呼吁尝试以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站相结合的多层次多方位的服务体系,以期达到增强抗肿瘤治疗的耐受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结局的目的。
作者:赵智华;张翠萍;尹哲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研究TRAIL联合顺铂对卵巢癌耐药细胞COC1/DDP生长的影响,以及联合用药对TRAIL死亡受体(DR4、DR5)、凋亡相关基因Smac、Survivin表达的影响,揭示TRAIL联合顺铂可能逆转COC1/DDP细胞耐药性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TRAIL蛋白与DDP联合用药对COC1/DDP细胞生长的影响,用Annexin V-FITC法检测COC1/DDP细胞凋亡,用RT-PCR方法检测DDP对TRAIL受体(DR4、DR5)、凋亡相关基因Smac、Survivin表达。结果:TRAIL蛋白对COC1/DDP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DDP与TRAIL蛋白联合作用后细胞生长抑制率显著升高(P<0.05)。DDP使COC1/DDP细胞的DR5表达水平显著增强,为正常对照组的3.45倍(P<0.001);Smac表达为对照组的2.82倍(P<0.001);DR4水平无明显变化;Survivin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01)。结论:TRAIL蛋白对COC1/DDP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DDP与TRAIL联合增强了对COC1/DDP细胞生长抑制;TRAIL逆转COC1/DDP细胞对DDP的耐药性可能与DDP导致TRAIL受体DR5水平升高、Smac表达增加,通过线粒体途径促进了肿瘤细胞的凋亡有关。
作者:庄良武;林岚;陈捷;陈丽笙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了解口服药健康教育中内科护士的认知现状及住院患者对口服药健康教育的需求现状。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2015年10-11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科、心内科、消化科、血液科的115名护士和118名内科住院患者分别进行调查。结果:内科护士对口服药健康教育的认知与护士的年龄、职称有关(P<0.05);内科住院患者对口服药健康教育需求与其住院次数、住院科室有关(P<0.05);内科护士提供的口服药健康教育内容与患者对口服药健康教育需求存在差异(P<0.05)。结论:口服药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内容应当满足患者需求;护理管理者应重视药学知识的培训,护士应加强自身药学知识,协同药师、医生共同完成好药物知识宣教。
作者:王嵘;张文光;陆欣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气管肿瘤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尤其是呼吸介入治疗,提高该病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5年本院收治的15例原发性气管肿瘤的诊疗经过。结果:15例患者中,13例表现为逐渐加重的吸气相为主的呼吸困难,多数被误诊为支气管哮喘或慢性支气管炎。所有患者均行胸部CT检查与支气管镜检查,12例经支气管镜检查确诊,3例通过外科手术确诊。除1例为乳头状瘤外,其余14例均为恶性肿瘤,其中鳞癌8例,腺样囊性癌3例,恶性肌周细胞瘤、肉瘤样癌及类癌各1例。8例患者以呼吸介入治疗为主,方法主要有电圈套、氩气刀和支架置入;另5例患者接受外科根治性手术,其中3例合用呼吸介入治疗;1例患者仅接受放射治疗。结论:原发性气管肿瘤早期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对于持续性呼吸困难且常规治疗无法缓解的患者应高度怀疑气管肿瘤的可能,应及时行颈、胸段CT和支气管镜检查。外科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呼吸介入技术在根治气管良性肿瘤、姑息治疗恶性肿瘤和术前开放气道、降低麻醉风险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林晓萍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国产伊曲康唑冲击疗法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月本院门诊收治的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16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81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口服国产伊曲康唑0.2 g,2次/d,连用7 d,对照组口服伊曲康唑0.2 g,1次/d,连用14 d后改为2粒,1次/周;两组同时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2片,3次/d,连用12 d,外涂复方氯柳酊干燥后再涂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2次/d,连用14 d。1月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观察治疗第1、3、6个月疗效、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第1、3、6个月疗效及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伊曲康唑冲击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安全有效,治疗有效率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无边;黄桂新;肖扬;莫小春;黄秀荣;陈霞;韦淑珍 刊期: 2016年第29期
淤积性皮炎是临床常见的下肢皮肤病变,其特点是病情反复、迁延难愈,治疗较为棘手,给患者带来不少痛苦。传统中医、西医以及中西医结合疗法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广泛,是治疗淤积性皮炎较为可靠的方法。
作者:赵德杰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观察及比较不同黄体酮剂量在先兆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150例早孕先兆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20 mg/d)、B组(30 mg/d)和C组(40 mg/d),每组50例,比较三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液相关指标。结果:B组与C组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A组,A组与B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组,B组与C组治疗后1、3 d血清抑制素A(INHA)、蛋白A(PAPP-A)及孕酮(P)均高于A组,血清Th1/Th2指标均好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 mg/d黄体酮在先兆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对先兆流产患者疾病相关血液指标的调节作用也更好,因此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作者:胡艳红;徐忠芳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鼓膜成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行耳内镜鼓膜成形术患者157例作为研究对象,围手术期均采取合理护理措施,总结其疗效。结果:经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除4例鼓膜有前下小穿孔外,其余153例鼓膜均愈合良好,听力均较术前有所改善,无面瘫等手术并发症。结论: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耳内镜下鼓膜成形术的愈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冼玉微;甘蔚明;马志华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探讨COPD患者肺康复知识和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肺康复知识、行为问卷对广州市105例COPD患者进行调查。结果:COPD患者肺康复知识总分为(15.32±3.86)分,总体得分指标为63.83%。COPD患者肺康复行为总分为(43.01±7.01)分,总体得分指标为63.25%。肺康复知识和行为总分及各维度之间呈正相关(r=0.274~0.883,P<0.05)。结论:COPD患者肺康复知识与肺康复行为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患者的肺康复知识水平越高,其肺康复行为也越好,医护人员应寻求有效的干预策略提高COPD患者的肺康复知识,从而提高其肺康复行为,改善其生存质量。
作者:李荣华;黎海阳;李希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探究侧入路微创椎间融合结合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段骨折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后椎弓根钉短节段固定联合外侧植骨融合方法治疗,试验组采用侧入路微创椎间融合结合后路短节段固定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伤椎高度比值、脊柱后凸成角(Cobb角)、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手术前后JOA评分。结果:试验组伤椎高度比值、Cobb角、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12个月JO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入路微创椎间融合结合后路短节段固定应用在胸腰段骨折患者治疗中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椎体稳定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游辉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评价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环(Ni-Ti CAC)在消化道吻合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ENTRAL、CBM、CNKI和万方等中英文数据库有关Ni-Ti CAC在消化道吻合术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在客观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ev Man 5.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1283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Ni-Ti CAC组在术后排气时间[WMD=-0.12,95%CI (-0.46,0.23),P=0.51]、手术总并发症发生率[RR=0.51,95%CI(0.25,1.01),P=0.05]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RR=0.68,95%CI(0.20,2.36),P=0.55]方面与对照组效果相当;吻合时间[SMD=-2.99,95%CI (-5.11,-0.88),P<0.05]和术后患者住院时间[WMD=-1.25,95%CI(-2.42,-0.07),P=0.04]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Ni-Ti CAC、传统金属钉吻合器及传统手工吻合法应用于消化道吻合术均安全有效,但Ni-Ti CAC较传统方法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尹剑辉;张力君;徐林;刘乐阳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调查山西省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儿科护士在职培训需求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儿科护士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使用自制儿科护士在职培训需求调查表,对全院434名儿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儿科护士在职培训需求总分为(3.95±0.57)分,各维度中排前三位的为急危重症技能、儿科护理知识及药物应用、安全管理;学历、所在儿科三级学科科室是儿科护士培训需求的影响因素,不同工龄、婚姻状况、职称、能级需求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理者在制定培训方案时,针对不同培训内容及不同背景的儿科护士,采取针对性策略,提高培训效果。
作者:邵晴晴;何淑贞;陈琳;郭晓燕;李斌霞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观察分析PCS椎弓根螺钉治疗脊柱创伤相关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2例脊柱创伤相关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椎弓根螺钉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PCS椎弓根螺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两组患者Coob’s角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且研究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两组患者VAS评分与ODI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且研究组患者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后脊髓神经损伤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柱创伤相关疾病采取PCS椎弓根螺钉治疗效果显著,术后恢复快,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晏波;李春芳 刊期: 2016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