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统计学符号的书写

关键词:统计学符号, 英文, 算术平均数, 相关系数, 卡方检验, 国家标准, 自由度, 中位数, 检验值, 标准误, 标准差, 样本, 书写, 名词, 概率
摘要:按照国家标准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仍用M);(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4)t检验用英文小写t;(5)F检验用英文大写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字2;(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μ;(9)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字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同步加速调强放疗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同步加速调强放疗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本院45例于2010年1月-2012年12月接受保留乳房手术切除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23例采用全乳放疗并同期加量放疗,1.8~2.4 Gy/d,每周5次。全乳腺照射45 Gy/25F,瘤床区总剂量60 Gy/25 F;对照组22例采用全乳放疗后局部瘤床加量,2 Gy/d,每周5次,全乳腺照射50 Gy/25 F,瘤床区局部加量10 Gy/5 F,总剂量60 Gy/30 F。按RTOG标准评估放疗反应,复发转移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中位随访18个月,研究组23例患者中,1例患者出现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例出现骨转移,复发转移率为8.70%。患者的放疗反应为1~2级,中位住院放疗时间为30 d。对组照22例患者中1例肝转移,其余均未出现复发和远处转移,复发转移率为4.55%。放疗反应为1~2级,中位住院放疗时间37 d。两组复发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8)。结论:同步加速调放疗治疗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缩短了治疗时间,临床疗效良好,放疗反应轻微,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及应用。

    作者:曾灵芝;段训凰;龚敏勇;熊超;廖立潇;王璐;潘颖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蛋白磷脂酶A2及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Lp-PLA2和HCY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到本院进行治疗的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试验组,选择同期在本院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受试者30例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血清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活性水平测定,采用生化技术法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进行测定。对两组研究对象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试验组Lp-PLA2水平测量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PLA2与各项变量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P<0.05);试验组血清HCY检测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LP-PLA2水平的变化与血压的变化呈正相关,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以及发展过程;血清LP-PLA2水平和HCY检测在高血压疾病的诊治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作为参考的依据对高血压的风险层次进行判断。

    作者:莫国新;李广志;邓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持续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在颅脑损伤术后的应用

    目的:观察颅脑损伤开颅术后患者颅内压(ICP)的变化,探究持续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在颅脑损伤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颅脑损伤并进行大骨瓣开颅手术的患者80例,应用硬脑膜下压力测定法,进行持续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根据观察结果,判断颅内伤情、脑水肿情况和指导临床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80例患者在颅内压监测下,7例再次手术;ICP越高,GCS越低;ICP越高,预后越差,6个月后有6例患者死亡。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术后持续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有助于监测继发性脑水肿、及早发现颅内再出血,指导及时调整治疗措施,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炳森;关健雄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前列地尔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硫辛酸与前列地尔联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抽取本院2010-2012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采用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为86%,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等改善情况较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硫辛酸与前列地尔联合进行临床治疗,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宋乐芹;吴丽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血栓通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血栓通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诊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96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48例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为对照组,48例患者采用血栓通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为观察组,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治疗效果、心脑血管事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B型脑钠肽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明显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治愈率,心脑血管事件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寸继霜;李恩元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健康青年人群血尿酸、血脂水平调查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广东省惠州市健康青年人群血尿酸、血脂水平情况及相关性。方法:对广东省惠州市1398名健康青年人群血尿酸(Uric acid,UA)、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18~30岁年龄段人群UA显著高于31~40岁年龄段人群(P<0.05);18~30岁年龄段人群TC显著低于31~40岁年龄段人群(P<0.05)。高UA检出率在(429~600)μmol/L范围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TC和高TG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健康青年人群中,两年龄段高UA和高TG的同时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高UA和血脂水平组合,18~30岁健康人群检出率均显著低于31~40岁年龄段人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具有年轻化的趋势,与运动、饮食等因素呈高相关;高血脂随着年龄的增加的可能性不断加大,对此需要加强健康青年人群的日常饮食教育,注重身体保健,科学地安排好工作及运动量,以减少青年人群高尿酸高血脂症的发生。

    作者:李华;罗军;何双喜;华金生;傅钦珊;李秀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经胃镜止血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经胃镜止血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62例经胃镜止血钛夹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护理之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13%,明显高于治疗组的0,且患者满意度80.65%明显低于治疗组的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胃镜止血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其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不仅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礼婷;潘秀娟;李爱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医特色疗法在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总结中医特色疗法在妇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应用与护理经验。方法:将67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采取西医治疗,观察组37例在西医治疗的同时应用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针灸等中医特色疗法与护理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肠功能恢复、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优于对照组90.0%。结论:中医特色疗法与护理治疗妇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确切。

    作者:杨玉真;赵传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剖宫产术前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和产褥感染的意义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前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和产褥感染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本院产科收治的198例剖宫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9例,对照组采用术后抗生素治疗3 d,观察组采用术前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切口感染和产褥感染的发生率,测定术前、术后1 d、术后3 d血浆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1%,且产褥感染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浆CRP和PCT在术后均有明显升高,对照组术后1 d和3 d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观察组术后1 d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观察组血浆CRP和PC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3 d,观察组血浆CRP和PC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预防应用抗生素可以明显降低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和产褥感染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金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12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组)治疗前后及10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于晨起空腹时采肘静脉血4~5 mL,分离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应用尿酸检测试剂盒(尿酸酶法)检测血清尿酸水平,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CHF组的尿酸值(390.2±56.2)mmol/L;健康对照组尿酸值(224.3±24.5)mmol/L,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组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功能Ⅰ级尿酸值(225.7±19.4)mmol/L;心功能Ⅱ级尿酸值(364.2±24.2)mmol/L;心功能Ⅲ级尿酸值(461.0±l1.8)mmol/L;心功能Ⅳ级尿酸值(597.3±33.9)mmol/L,检测结果表明心力衰竭程度越重,血清尿酸水平升高越明显。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心功能分级有相关性。高尿酸血症是患者发生心力衰竭、不良事件和死亡的一个良好预测因子。血清尿酸检测可用于基层医务人员判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作者:宋志刚;孙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艾塞那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体重及体质成分的影响

    目的:应用艾塞那肽治疗口服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评价其降糖疗效、对体重及全身各部位体质成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6月本收治的15例口服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原有口服降糖药基础上,联用艾塞那肽皮下注射3个月,用药前后分别通过人体成分分析仪测定体重、体重指数、体脂百分数、腰臀脂肪比率及内脏脂肪区域,通过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上肢、下肢、躯干及全身脂肪量及脂肪百分比、肌肉及骨矿物盐含量,并进行统计。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患者HbA1c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72,P<0.01);腰围、臀围及腰臀比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体重、体重指数、体脂百分比及内脏脂肪区域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体重=4.424,P<0.01;t体重指数=4.337,P<0.01;t体脂百分比=4.426,P<0.01;t内脏脂肪区域=4.025,P<0.01);腰臀脂肪比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下肢、躯干、全身脂肪量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下肢脂肪量=4.008,P<0.01;t躯干脂肪量=2.914,P<0.05;t全身脂肪量=3.474,P<0.01);下肢、躯干、全身脂肪百分比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下肢脂肪百分比=2.405,P<0.05;t躯干脂肪百分比=2.756, P<0.05;t全身脂肪百分比=2.281,P<0.05);上肢脂肪量及脂肪百分比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上肢、下肢、躯干、全身肌肉及骨矿物盐含量无明显改变;治疗后体重下降幅度与躯干和全身脂肪量下降幅度高度相关(r=0.860、0.819,P<0.01);治疗后全身脂肪量下降幅度与下肢和躯干脂肪量下降幅度高度相关(r=0.834、0.955,P<0.01)。结论:口服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加用艾塞那肽治疗,在有效地控制血糖的同时,可减轻体重,减重以脂肪量减少为主,主要减少下肢、躯干脂肪,对肌肉和骨矿物盐含量无影响。

    作者:卢林娜;高政南;朱珠;罗兰;刘羽晗;王冰;李欣宇;牛敏;侯桂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气管切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本院在2010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90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率及HA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各项临床症状,有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巩固,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红艳;杜增利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手术患者的安全性与手术室工勤工作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安全性与手术室工勤工作的相关性。方法: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共有工勤人员22名,笔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1人。干预组给予专业的培训后上岗工作,对照组只给与常规的专业指导,对两组人员进行满意度的调查比较,并对不满意的原因进行分析整理。结果:手术患者对干预组工作人员的总满意率为98.5%,对照组为8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患者的不满意原因调查,发现干预组工作人员的问题明显少于对照组。干预组语言交流差和服务态度差的工作人员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工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可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性,提高手术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丁文雅;朱秋萍;倪文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2011-2013年我院老干部患者疾病构成分析

    目的:了解本院老干部患者疾病发病谱的变化,为老干部患者疾病的诊治提供思路。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1-2013年收治入院的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干部患者的疾病构成和病种分布,比较疾病的发病率的变化及疾病谱的变化。结果:老干部患者疾病构成以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营养代谢、泌尿系统为主要疾病。结论:加强慢性病的防治工作,以预防为主,加强健康教育,多宣传,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刘永兰;黄玉胜;吴铁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3种三联方案治疗消化道溃疡的成本-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7月收治的11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组各38例,A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肠溶片+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片,B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片,C组给予泮托拉唑肠溶胶囊+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片,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对3种方案进行分析。结果:3组的治疗效果中,A组总有效率94.7%高,其次为C组89.5%,B组86.8%低,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9.83、3.97、5.42。结论:3种治疗方案中,奥美拉唑联合两种抗菌药物治疗消化道溃疡的方案较优,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韩春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对心脏搭桥术后镇痛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用于心脏搭桥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6月在本院心外科择期行心脏搭桥术的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单一用药组,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方法相同。联合用药组:氟比洛芬酯+地佐辛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单一用药组:芬太尼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术后评价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和镇静效果,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组不同时点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单一用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不同时点镇静评级与单一用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总不良反应率为11.6%,显著低于单一用药组的4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用于心脏搭桥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具有较好的镇痛和镇静效果,能够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申素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吡格列酮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源性胰岛素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辅助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及对外源性胰岛素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A、B组,每组各43例。A组主要予以胰岛素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辅以吡格列酮治疗,均规律治疗8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血糖、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外源性胰岛素用量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A、B组的FPG、2 h PPG、HbA1c、Homa-IR均较治疗前改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B组的FPG、2 h PPG、HbA1c、Homa-IR均低于A组水平,平均胰岛素用量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74%、93.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低血糖反应率分别为4.65%、6.9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控制了血糖水平,改善了胰岛素抵抗,且减少了胰岛素的用量,未增加低血糖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董革;王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医院核心服务流程的优化研究

    目的:了解医院核心服务流程中的主要问题,探讨、实践行之有效的优化措施。方法:采用电话回访收集患者对医院核心服务流程中的意见和需求。结果:通过优化门诊窗口服务流程、。通住院患者入院出院通道、改进医疗、护理业务流程等多种举措,持续不断优化医院核心服务流程,促进了医疗服务的规范、文明、优质、高效。结论:未来医院的竞争是细节的竞争、是服务的竞争,医疗行业需转变服务理念,重视服务流程的优化,着重解决瓶颈问题,才能以优质的服务让医院赢得更广阔的医疗市场占有份额。

    作者:舒德喜;何立;杜梅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来曲唑和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来曲唑(LE)与枸橼酸氯米芬(CC)促排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本院2011年7月-2013年10月19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分为LE组和CC组。比较两组的排卵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多胎妊娠率和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排卵率、自然流产率及多胎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LE组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CC组,OHSS发生率明显低于CC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促排卵更接近于人体的自然周期,与传统CC促排卵相比可有效提高临床妊娠率,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发生率。在相同促排卵效果下LE在预防自然流产及多胎妊娠方面优于CC。

    作者:李怡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低张水灌肠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及应用

    目的:探讨低张水灌肠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提高结肠癌的CT诊断及临床分期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结肠镜活检病理证实的结肠癌45例,讨论其CT表现。结果:结肠癌CT表现为结肠壁增厚,软组织肿块,管腔不规则狭窄,管壁僵硬及局部管壁的异常强化;可清晰地显示病变的部位、大小、肠壁侵犯的深度、周围组织侵犯及淋巴结或远处脏器转移;定位准确率100%,定性准确率95.6%。结论:低张水灌肠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结肠癌的诊断、术前分期、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估计预后等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卜庆丰;张杰;胡平;符福文;林建团;陈敏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