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昆明
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药物流产是一种安全、简便的非手术终止妊娠的方法,流产后出血时间过长的原因除不全流产外,主要是蜕膜排出缓慢.我们对流产后6小时内及1周后子宫出血的病人进行超声检查,并与临床病理检查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表达生长抑素的树突状细胞(Somatostatin+ DC)在寻常型银屑病中的免疫表达.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对2例正常人头皮、1例正常人上肢皮肤和银屑病皮损及自身非皮损部位各6例皮肤进行研究,了解Somatostatin+ DC的分布及其复合表达情况.结果 6例银屑病皮损真皮中可见明显增多的Somatostatin+ DC,数量为每毫米16~52细胞,比正常皮肤和自身非皮损皮肤明显增多.连续切片染色结果显示这种细胞不表达CD1a、S-100,部分表达HLA-DR.结论 Somatostatin+ DC与银屑病的发生和演变密切相关,由于Somatostatin+ DC不表达CD1a,因此可能是DC的一个亚型,提示神经-分泌-皮肤免疫可能存在双向调节机制.
作者:夏青;张学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至今尚无特效治疗.1994年7月~1997年9月乙脑流行季节,我们对病毒唑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乙脑的疗效进行了观察.1 临床资料
作者:朱孝武;刁联硕;阮怀定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快速分离血液中的细菌.方法葡聚糖凝聚红细胞后,等密度离心,上清液用0.22 μm微孔滤膜过滤截留细菌、培养.结果 110例血标本采用离心膜滤法和常规血培养法细菌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25,P>0.05);该两法检验结果有相关关系(χ2=61.64,P<0.05), r=0.8288;离心膜滤法的细菌检出时间平均为(24.55±9.08) h,明显快于常规血培养法(75.27±12.11) h(t=16.54,P<0.001).其阳性似然比为75.43,阴性似然比为0.22.结论离心膜滤法能快速诊断败血症,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作者:金嵘;李向阳;李方去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深圳市宝安区以三资企业为主,工人占总人口的73.7%,工人频繁变换工种,这就产生了较多的待业人员.了解HBV在上述两种人群中的感染情况,对于我区确定乙型肝炎的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为此,1998年我们随机抽取松岗镇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熊登晃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广东省35~44岁居民吸烟情况.方法 1996年10~12月和1997年3~5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样本.结果调查35~44岁居民1 554人,其中男性752人,女性802人,吸烟率分别为81.4%和4.1%.城市居民786人、乡村768人,其中男性吸烟率分别为78.1%和84.8%.同时还调查了吸烟者文化程度、职业等与吸烟的关系,对吸烟量也进行了分析.结论应在广东省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控烟运动.
作者:王志瑾;李志斌;陈维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农村群众艾滋病基本知识、态度和个人性行为.方法对某地五个县(市)的农村群众进行分层随机抽样,用匿名调查表收集有关个人背景、艾滋病知识、态度和个人性行为资料.计算不同文化程度群众的艾滋病知识正确率和不同态度的分布情况及危险性行为.结果共调查495名农村群众.三条传播途径知识正确率为46.25%~93.46%,非传播途径知识为49.18%~71.09%,两条预防方法知识为54.62%~55.22%,非预防方法知识为56.98%~75.56%.62.6%的人认为检测艾滋病抗体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认为应该公开感染者身份和允许感染者继续工作的人分别占54.64%和20.16%.艾滋病基本知识和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正确态度同文化程度呈正相关.未婚者与至少2个人发生过性行为占6.9%,已婚者过去6个月发生婚外性行为占4.93%.结论农村群众的艾滋病基本知识比较低,不正确认识较高,应开展形式多样、符合农村群众需求的预防艾滋病宣传工作.
作者:柔克明;张云同;徐臣;计国平;吴尊友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国产BRD Ⅱ株风疹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观察风疹疫苗接种后临床反应,抗体动态变化和发病情况.结果该苗接种后低、中度发热率分为18.7%和4.12%,未发现其他严重反应.用不同代次(DⅡ-28、DⅡ-31和DⅡ-26)液体风疹疫苗免疫不同年龄组的抗体阳转率为96.67%~100%,GMRT为59.82~84.64,各年龄组或疫苗组的差异无显著意义.用冻干风疹疫苗免疫8~11月、1岁、2~3岁儿童,免疫后各年龄组抗体阳转率和GMRT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液体风疹疫苗免疫成功后1、2、10~11年的HI抗体阴转率分别为2.69%、1.49%、4.55%,免疫后10~11年的疫苗保护率为100%.冻干风疹疫苗应急接种后,2周内即可控制疫情,疫苗保护率78.88%.结论国产BRD Ⅱ株风疹减毒活疫苗反应轻微,培养26~31代的疫苗均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免疫效果至少维持11年,该苗还可用于应急接种和对8月龄儿童接种.
作者:徐福根;黄诚孝;姚怀芳;许二萍;陈康凯;蒋金香;李励;黄利明;祝水芬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线粒体中呼吸链产生的自由基是体内自由基主要来源.在一定的生理(如年老)或/和病理条件下,自由基可以突破人体防御机制,损伤机体.由于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 mtDNA)结构功能特殊性,导致其成为自由基攻击的主要脆弱的靶目标,从而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终造成细胞的衰老与死亡.在此将探讨mtDNA氧化损伤的形成、防御及修复机制.
作者:王琳琳;凌文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铅烟、铅尘主要经呼吸道吸入,也可经胃肠道吸收,铅易在体内蓄积引起急慢性铅中毒.因此,为了保障职工身体健康,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我站对本市工人铅接触情况进行了调查.1 材料与方法
作者:赖先月;孙新霞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了解HBsAg携带者补硒对HBV转归的影响.方法对HBsAg携带者2 065例随机分为补硒组和对照组,连续服药观察3年.2组随机抽检各500例HBV五项指标.结果服药前补硒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服药后1年,补硒组HBsAg转阴率10.8%,抗-HBs阳性率为5.6%,两组均出现显著性差异(P<0.001);同时补硒组HBsAg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4%(P<0.005),抗-HBs检测率补硒组亦显著高于对照组1%(P<0.001).结论补硒对改善HBV感染、促使HBsAg转阴与抗-HBs的产生及预防肝癌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文广;颜晓文;倪正平;张启南;朱健;诸亚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肾茶又名猫须草,在闽南地区常用于治疗血尿.本研究采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提供的肾茶口服液,治疗多囊肾慢性肾功能不全,以初步探讨其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黄昆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全球气候变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许多传染病的传播过程.积极发展疾病预防战略,减少气候变化对传染病传播的可能影响,是当前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学任务.
作者:童世庐;吕莹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为开展人卡氏肺孢子虫的病原学形态观察、免疫化学、分子生物学特性以及药物治疗的研究建立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大鼠模型.方法给SD大鼠腹股沟皮下注射醋酸可的松,6~12周后,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制作肺组织印片,组化染色,镜下观察.结果实验大鼠的肺印片肺孢子虫病原学染色阳性率为96%(24/25),在24只肺孢子虫病原学染色检查阳性的大鼠中,11只大鼠BALs沉淀涂片阳性.本次诱导实验包囊检出时间早的为用药40天,且随用药时间的延长,感染程度逐渐加重.对照组均未检出阳性.结论建立了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大鼠模型.
作者:颜苹苹;严延生;何似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全民普服甲苯哒唑糖片控制肠道线虫感染的疗效.方法全民普服甲苯哒唑糖片,辅以健康教育.结果试区人群蛔虫、钩虫、鞭虫和蛲虫感染率和感染度显著下降.经3年化疗,感染率分别从防治前的50.47%、26.38%、6.83%和24.67%下降至13.85%、3.87%、2.04%和6.43%.结论甲苯哒唑糖片驱虫效果可靠、群众性普服控制农村肠道线虫感染方法可行.
作者:毛爱玉;陈季然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1958年8月湖南长沙县首次报告了本病,之后每年均有病例发生,而且是发病率较高的省份,90年代以来一直名列全国各省市前1~2名.41年来共计报告病例174 905例,病死5 512例,病死率在3%左右.湖南也是一个洪涝灾害十分频繁的省份之一,现就水灾与钩体病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郭绶衡;李庆俊;李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浙江省流行性喘憋性肺炎进行长期监测,剖析其在我国首次流行的特征、病原、临床表现及控制.方法用流行病学观察法进行监测.实验用人胚肾细胞培养方法分离病毒.结果 1971~1997年共登记报告151 935例,死亡669例.1971年发病131 615例,死亡524例.流行多发生于夏秋季,以农村、山区为重.3岁组发病率高达15 337/10万.病人起病急,有发热、咳嗽和喘憋等症状.用人胚肾细胞培养方法,从41份标本中分离、鉴定14株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结论流行性喘憋性肺炎由RSV引起.
作者:徐关仁;孙颂文;徐旭卿;何南祥;罗晴寰;王任;罗肃伟;泮起潜;谢忠俭;张忠灏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芜湖市1993~1998年性病发病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性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报告性病8种,9 699例,年均发病率为266.78/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以淋病为主,占71.65%,但其构成比逐年下降,非淋菌性尿道炎发病快速增加,逐渐成为主要的性病,梅毒、尖锐湿疣也在上升,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生殖器疱疹等少见性病也有发生,尤其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经出现.结论加大性病防治工作力度十分紧迫.
作者:杨小祥;吴瞬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寻找HCV体外感染的细胞培养系统.方法选用HCV RNA阳性血清感染人单核细胞株(U937)、人T淋巴细胞株(Molt-4)、人胆囊细胞株(Kirlich)、猪肾细胞株(PK15)、鼠睾丸细胞株(STE)、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Hep3B)等7种细胞.应用RT-PCR法检测HCV RNA在这7种细胞中的感染和复制情况.结果 7种细胞中均能检测到HCV RNA正链,并且在U937、Molt-4和HepG2细胞株中发现HCV RNA负链.结论 U937、Molt-4和HepG2细胞株可以作为HCV体外感染的细胞培养系统.
作者:叶进;曾令兰;刘微;郭劲松;罗端德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了解555名性病门诊就诊者HBV感染状况.方法 HBsAg、抗-HBs、抗-HBc、HBeAg和抗-HBe的检测采用ELISA法,性传播疾病的诊断与检查参照卫生部<性病防治手册>.结果性病患者HBsAg感染率(22.55%)高于对照组(14.44%),二者差异有显著性(χ2=5.14, P<0.05).梅毒患者HBsAg感染率(23.51%)高于对照组(14.44%),二者差异有显著性(χ2=5.58,P<0.05);淋病患者HBeAg感染率(17.65%)也同样高于对照组(4.81%),二者差异有显著性(χ2=4.64,P<0.05);随着感染性病种类的增多,其HBsAg阳性率有上升的趋势.结论性病患者存在较严重的HBV感染,患多种性病比患一种性病HBV感染危险性要高.
作者:刘电力;孔永生;叶宏;杨怡姝;黄桂蓉;滕国兴 刊期: 200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