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猛;王翠琴;吴新科
目的分析安庆市65岁以上人群的主要死因.方法利用1988~1997年安庆市10年死亡报表资料,按ICD-9进行死因分类.用ERR分析软件处理.结果 65岁以上老年人口年均死亡率为6 246.59/10万.其中,男性为7 882.46/10万,女性为5 186.32/10万.两者差异有显著性(u=5.1642,P<0.002).前5位死因依次为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损伤和中毒.呼吸道疾病中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为主要死因占91.09%.脑溢血、脑栓塞为脑血管病的主要死因.恶性肿瘤以胃癌、食管癌、肺癌为主要死因.心脏病以冠心病和心肌梗塞为主要死因.损伤和中毒中以自杀和交通事故居多.结论呼吸道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死亡率有下降趋势.脑血管病和交通事故死亡有上升趋势.
作者:光文伟;李生龙;李贤相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为开展人卡氏肺孢子虫的病原学形态观察、免疫化学、分子生物学特性以及药物治疗的研究建立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大鼠模型.方法给SD大鼠腹股沟皮下注射醋酸可的松,6~12周后,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制作肺组织印片,组化染色,镜下观察.结果实验大鼠的肺印片肺孢子虫病原学染色阳性率为96%(24/25),在24只肺孢子虫病原学染色检查阳性的大鼠中,11只大鼠BALs沉淀涂片阳性.本次诱导实验包囊检出时间早的为用药40天,且随用药时间的延长,感染程度逐渐加重.对照组均未检出阳性.结论建立了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大鼠模型.
作者:颜苹苹;严延生;何似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药物流产是一种安全、简便的非手术终止妊娠的方法,流产后出血时间过长的原因除不全流产外,主要是蜕膜排出缓慢.我们对流产后6小时内及1周后子宫出血的病人进行超声检查,并与临床病理检查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全民普服甲苯哒唑糖片控制肠道线虫感染的疗效.方法全民普服甲苯哒唑糖片,辅以健康教育.结果试区人群蛔虫、钩虫、鞭虫和蛲虫感染率和感染度显著下降.经3年化疗,感染率分别从防治前的50.47%、26.38%、6.83%和24.67%下降至13.85%、3.87%、2.04%和6.43%.结论甲苯哒唑糖片驱虫效果可靠、群众性普服控制农村肠道线虫感染方法可行.
作者:毛爱玉;陈季然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表达生长抑素的树突状细胞(Somatostatin+ DC)在寻常型银屑病中的免疫表达.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对2例正常人头皮、1例正常人上肢皮肤和银屑病皮损及自身非皮损部位各6例皮肤进行研究,了解Somatostatin+ DC的分布及其复合表达情况.结果 6例银屑病皮损真皮中可见明显增多的Somatostatin+ DC,数量为每毫米16~52细胞,比正常皮肤和自身非皮损皮肤明显增多.连续切片染色结果显示这种细胞不表达CD1a、S-100,部分表达HLA-DR.结论 Somatostatin+ DC与银屑病的发生和演变密切相关,由于Somatostatin+ DC不表达CD1a,因此可能是DC的一个亚型,提示神经-分泌-皮肤免疫可能存在双向调节机制.
作者:夏青;张学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线粒体中呼吸链产生的自由基是体内自由基主要来源.在一定的生理(如年老)或/和病理条件下,自由基可以突破人体防御机制,损伤机体.由于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 mtDNA)结构功能特殊性,导致其成为自由基攻击的主要脆弱的靶目标,从而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终造成细胞的衰老与死亡.在此将探讨mtDNA氧化损伤的形成、防御及修复机制.
作者:王琳琳;凌文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慢性肝病患者医院内感染情况.方法从近10年住院的2 600例慢性肝病中采用分层抽样,抽取肝硬化220例、慢性肝炎轻度140例和中度160例,进行医院内感染的调查分析.结果总医院内感染率为33.08%(172/520),以肝硬化患者医院内感染率53.64%(118/220)高.感染常见部位依次为上呼吸道、腹腔、下呼吸道和肠道.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92.31%).医院内感染与住院时间长短和各种侵袭性诊疗操作有关.结论慢性肝病患者医院内感染率较高,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作者:李家斌;李劲松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电焊烟尘对机体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对39名电焊工及63名对照者的血清MDA含量及SOD、GSH-Px活性进行对照.结果接触组MDA含量、SOD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中GSH-Px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MDA、SOD、GSH-Px在不同工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与工龄组间相关性较小(P>0.05). 结论电焊烟尘可引起脂质过氧化和SOD活性的改变.
作者:翟金霞;胡刚;侯俊;余红娥;张振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农村群众艾滋病基本知识、态度和个人性行为.方法对某地五个县(市)的农村群众进行分层随机抽样,用匿名调查表收集有关个人背景、艾滋病知识、态度和个人性行为资料.计算不同文化程度群众的艾滋病知识正确率和不同态度的分布情况及危险性行为.结果共调查495名农村群众.三条传播途径知识正确率为46.25%~93.46%,非传播途径知识为49.18%~71.09%,两条预防方法知识为54.62%~55.22%,非预防方法知识为56.98%~75.56%.62.6%的人认为检测艾滋病抗体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认为应该公开感染者身份和允许感染者继续工作的人分别占54.64%和20.16%.艾滋病基本知识和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正确态度同文化程度呈正相关.未婚者与至少2个人发生过性行为占6.9%,已婚者过去6个月发生婚外性行为占4.93%.结论农村群众的艾滋病基本知识比较低,不正确认识较高,应开展形式多样、符合农村群众需求的预防艾滋病宣传工作.
作者:柔克明;张云同;徐臣;计国平;吴尊友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芜湖市1993~1998年性病发病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性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报告性病8种,9 699例,年均发病率为266.78/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以淋病为主,占71.65%,但其构成比逐年下降,非淋菌性尿道炎发病快速增加,逐渐成为主要的性病,梅毒、尖锐湿疣也在上升,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生殖器疱疹等少见性病也有发生,尤其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经出现.结论加大性病防治工作力度十分紧迫.
作者:杨小祥;吴瞬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21世纪的疾病控制既面临挑战又充满机遇.已控制的传染病卷土重来,新的传染病不断涌现以及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非传染病的发病不断增多,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意外伤害与精神障碍也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并对社会造成巨大负担;人口老化、环境污染、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及病原体的演变等等,使疾病控制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人口素质的提高,健康教育的促进,医学的发展,新疫苗的不断问世及新的有效的预防措施的实施,又使21世纪的疾病控制充满机遇.预防为主是新世纪疾病控制的主旋律.
作者:叶冬青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我站从1996年7月建立结核病专科门诊,到1998年12月共接诊病人420例,经过检查确诊为肺结核259例,痰菌阳性125例,结果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
作者:顾敏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本文较为详细地叙述了核酸疫苗的优点、作用机理,简略介绍了核酸疫苗在疟疾、血吸虫病、囊虫病和利什曼原虫病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作者:沈际佳;蒋作君;余新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两起麻疹爆发的原因,探讨有效的防疫措施,为进一步控制麻疹发病率、尽早实现江苏省加速控制和消灭麻疹的目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爆发调查和个案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大量易感人群的积累、接种质量不高以及疫情上报不及时是导致这两起麻疹爆发的主要原因.结论应不断加强麻疹接种质量、提高麻疹的接种率并建立健全快速敏感的监测系统.
作者:倪川;沈谨;陆敬忠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庚型肝炎病毒(HGV)在献血员中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597名献血员(包括职业献血员297例和无偿献血员300例)和721例正常人群血清标本.结果职业献血员、无偿献血员、正常人群抗-HGV阳性率分别为2.69%(8/297),0.33%(1/300),0.70%(5/721),抗-HGV阳性者HGV RNA阳性率分别为75%(6/8)、100%(1/1)、60%(3/5).结论大连地区存在HGV感染.职业献血员为HGV感染的高危人群.
作者:贾秀岩;吕作芝;徐萍;刘丹;刘玉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广东省35~44岁居民吸烟情况.方法 1996年10~12月和1997年3~5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样本.结果调查35~44岁居民1 554人,其中男性752人,女性802人,吸烟率分别为81.4%和4.1%.城市居民786人、乡村768人,其中男性吸烟率分别为78.1%和84.8%.同时还调查了吸烟者文化程度、职业等与吸烟的关系,对吸烟量也进行了分析.结论应在广东省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控烟运动.
作者:王志瑾;李志斌;陈维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1958年8月湖南长沙县首次报告了本病,之后每年均有病例发生,而且是发病率较高的省份,90年代以来一直名列全国各省市前1~2名.41年来共计报告病例174 905例,病死5 512例,病死率在3%左右.湖南也是一个洪涝灾害十分频繁的省份之一,现就水灾与钩体病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郭绶衡;李庆俊;李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笔者于1993年8月~1999年5月采用利美达松和醋酸泼尼松龙对3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进行局部注射治疗研究,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
作者:赵云猛;王翠琴;吴新科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全球气候变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许多传染病的传播过程.积极发展疾病预防战略,减少气候变化对传染病传播的可能影响,是当前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学任务.
作者:童世庐;吕莹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铅烟、铅尘主要经呼吸道吸入,也可经胃肠道吸收,铅易在体内蓄积引起急慢性铅中毒.因此,为了保障职工身体健康,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我站对本市工人铅接触情况进行了调查.1 材料与方法
作者:赖先月;孙新霞 刊期: 200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