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59例结核病专科门诊病例分析

顾敏

关键词:肺结核, 登记, 分析
摘要:我站从1996年7月建立结核病专科门诊,到1998年12月共接诊病人420例,经过检查确诊为肺结核259例,痰菌阳性125例,结果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相关文献
  • 肾茶治疗多囊肾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应用

    肾茶又名猫须草,在闽南地区常用于治疗血尿.本研究采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提供的肾茶口服液,治疗多囊肾慢性肾功能不全,以初步探讨其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黄昆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用Phage88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

    目的建立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致病性分枝杆菌的检测及药敏试验方法.方法应用可表达荧光素酶的结核分枝杆菌噬菌体Phage88,采用生物发光方法对不同细菌的发光反应和药敏试验进行检测.结果 Phage88特异地对各种分枝杆菌发光,对非分枝杆菌发光值很低,两者差异有显著性,不同的分枝杆菌发光值有差异:卡介苗的发光值高,结核杆菌的发光值低;在含抗结核药物的培养基中,耐药结核杆菌的发光强度比非耐药结核杆菌强,其强度有明显差异.结论用Phage88噬菌体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快速、敏感的检测和药敏试验方法.

    作者:吕斌;徐顺清;周宜开;陈志飞;符志军;李开赏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某地区农村群众艾滋病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

    目的了解农村群众艾滋病基本知识、态度和个人性行为.方法对某地五个县(市)的农村群众进行分层随机抽样,用匿名调查表收集有关个人背景、艾滋病知识、态度和个人性行为资料.计算不同文化程度群众的艾滋病知识正确率和不同态度的分布情况及危险性行为.结果共调查495名农村群众.三条传播途径知识正确率为46.25%~93.46%,非传播途径知识为49.18%~71.09%,两条预防方法知识为54.62%~55.22%,非预防方法知识为56.98%~75.56%.62.6%的人认为检测艾滋病抗体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认为应该公开感染者身份和允许感染者继续工作的人分别占54.64%和20.16%.艾滋病基本知识和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正确态度同文化程度呈正相关.未婚者与至少2个人发生过性行为占6.9%,已婚者过去6个月发生婚外性行为占4.93%.结论农村群众的艾滋病基本知识比较低,不正确认识较高,应开展形式多样、符合农村群众需求的预防艾滋病宣传工作.

    作者:柔克明;张云同;徐臣;计国平;吴尊友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1994~1998年某大学入校新生HBsAg和ALT检测分析

    目的分析大学入校新生HBV感染情况,供制订预防对策作参考.方法采用现况调查对入校新生进行HBsAg及ALT调查.结果 5年内HBsAg平均阳性率为10.41%,且呈逐年上升趋势.HBV感染在城乡之间、性别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民族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在大学生中乙肝疫苗的接种.

    作者:姚应水;文育锋;王金权;芮光来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检测

    目的为开展人卡氏肺孢子虫的病原学形态观察、免疫化学、分子生物学特性以及药物治疗的研究建立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大鼠模型.方法给SD大鼠腹股沟皮下注射醋酸可的松,6~12周后,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制作肺组织印片,组化染色,镜下观察.结果实验大鼠的肺印片肺孢子虫病原学染色阳性率为96%(24/25),在24只肺孢子虫病原学染色检查阳性的大鼠中,11只大鼠BALs沉淀涂片阳性.本次诱导实验包囊检出时间早的为用药40天,且随用药时间的延长,感染程度逐渐加重.对照组均未检出阳性.结论建立了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大鼠模型.

    作者:颜苹苹;严延生;何似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电焊工体内脂质过氧化水平及相关酶活性

    目的探讨电焊烟尘对机体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对39名电焊工及63名对照者的血清MDA含量及SOD、GSH-Px活性进行对照.结果接触组MDA含量、SOD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中GSH-Px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MDA、SOD、GSH-Px在不同工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与工龄组间相关性较小(P>0.05). 结论电焊烟尘可引起脂质过氧化和SOD活性的改变.

    作者:翟金霞;胡刚;侯俊;余红娥;张振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伤害--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伤害作为威胁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将同传染病、慢性病一并成为下个世纪中国疾病控制的重点.目前我国每年大约有70万人死于各类伤害,伤害已成为我国1~14岁人群的第1位死亡原因.我国伤害预防与控制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在政府主导下形成全社会关注和居民参与的局面,把专家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

    作者:殷大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高脂血症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与饮食及其它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211名自愿者的血脂及饮食等情况.结果调查者高脂血症患病率为30.81%,其中男性为36.36%, 女性为24.75%.吸烟、肥胖、缺少体力活动、血压升高、脂肪、肉类摄入过多及蔬菜摄入少等为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应针对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以减少高脂血症的发生.

    作者:谢娟;来则民;黄国伟;木村美惠子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先天性疾病的人群筛选

    先天性疾病筛选是当前公共卫生项目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人群筛选的目的就是要鉴别那些确实有先天性疾病的新生儿,以便采取措施.所以,人群筛选和产前诊断是很重要的措施.母亲年龄作为一个危险因素,被用于先天性疾病的筛选.某些产前诊断技术,如母血清筛选,涉及到胎儿标志物的应用.同时在许多方面,应用母血中胎儿甲胎蛋白、游离雌三醇、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的检测,作为先天性疾病的危险性评价,这就是所谓的三联标志物筛选.从母血中检测胚胎细胞的无创伤性产前诊断技术和基因检测技术也已用于人群筛选项目.

    作者:王滨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芜湖市1993~1998年性病监测资料分析

    目的了解芜湖市1993~1998年性病发病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性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报告性病8种,9 699例,年均发病率为266.78/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以淋病为主,占71.65%,但其构成比逐年下降,非淋菌性尿道炎发病快速增加,逐渐成为主要的性病,梅毒、尖锐湿疣也在上升,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生殖器疱疹等少见性病也有发生,尤其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经出现.结论加大性病防治工作力度十分紧迫.

    作者:杨小祥;吴瞬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HCV体外感染多种细胞株的观察

    目的寻找HCV体外感染的细胞培养系统.方法选用HCV RNA阳性血清感染人单核细胞株(U937)、人T淋巴细胞株(Molt-4)、人胆囊细胞株(Kirlich)、猪肾细胞株(PK15)、鼠睾丸细胞株(STE)、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Hep3B)等7种细胞.应用RT-PCR法检测HCV RNA在这7种细胞中的感染和复制情况.结果 7种细胞中均能检测到HCV RNA正链,并且在U937、Molt-4和HepG2细胞株中发现HCV RNA负链.结论 U937、Molt-4和HepG2细胞株可以作为HCV体外感染的细胞培养系统.

    作者:叶进;曾令兰;刘微;郭劲松;罗端德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全球气候变化与传染病

    全球气候变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许多传染病的传播过程.积极发展疾病预防战略,减少气候变化对传染病传播的可能影响,是当前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学任务.

    作者:童世庐;吕莹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国产风疹疫苗的近期和远期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国产BRD Ⅱ株风疹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观察风疹疫苗接种后临床反应,抗体动态变化和发病情况.结果该苗接种后低、中度发热率分为18.7%和4.12%,未发现其他严重反应.用不同代次(DⅡ-28、DⅡ-31和DⅡ-26)液体风疹疫苗免疫不同年龄组的抗体阳转率为96.67%~100%,GMRT为59.82~84.64,各年龄组或疫苗组的差异无显著意义.用冻干风疹疫苗免疫8~11月、1岁、2~3岁儿童,免疫后各年龄组抗体阳转率和GMRT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液体风疹疫苗免疫成功后1、2、10~11年的HI抗体阴转率分别为2.69%、1.49%、4.55%,免疫后10~11年的疫苗保护率为100%.冻干风疹疫苗应急接种后,2周内即可控制疫情,疫苗保护率78.88%.结论国产BRD Ⅱ株风疹减毒活疫苗反应轻微,培养26~31代的疫苗均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免疫效果至少维持11年,该苗还可用于应急接种和对8月龄儿童接种.

    作者:徐福根;黄诚孝;姚怀芳;许二萍;陈康凯;蒋金香;李励;黄利明;祝水芬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核酸疫苗与寄生虫核酸疫苗的研究进展

    本文较为详细地叙述了核酸疫苗的优点、作用机理,简略介绍了核酸疫苗在疟疾、血吸虫病、囊虫病和利什曼原虫病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作者:沈际佳;蒋作君;余新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某喷金车间工人铅接触情况调查分析

    铅烟、铅尘主要经呼吸道吸入,也可经胃肠道吸收,铅易在体内蓄积引起急慢性铅中毒.因此,为了保障职工身体健康,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我站对本市工人铅接触情况进行了调查.1 材料与方法

    作者:赖先月;孙新霞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259例结核病专科门诊病例分析

    我站从1996年7月建立结核病专科门诊,到1998年12月共接诊病人420例,经过检查确诊为肺结核259例,痰菌阳性125例,结果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

    作者:顾敏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21世纪疾病控制前景的展望

    21世纪的疾病控制既面临挑战又充满机遇.已控制的传染病卷土重来,新的传染病不断涌现以及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非传染病的发病不断增多,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意外伤害与精神障碍也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并对社会造成巨大负担;人口老化、环境污染、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及病原体的演变等等,使疾病控制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人口素质的提高,健康教育的促进,医学的发展,新疫苗的不断问世及新的有效的预防措施的实施,又使21世纪的疾病控制充满机遇.预防为主是新世纪疾病控制的主旋律.

    作者:叶冬青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用葡聚糖离心膜滤法快速诊断败血症

    目的快速分离血液中的细菌.方法葡聚糖凝聚红细胞后,等密度离心,上清液用0.22 μm微孔滤膜过滤截留细菌、培养.结果 110例血标本采用离心膜滤法和常规血培养法细菌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25,P>0.05);该两法检验结果有相关关系(χ2=61.64,P<0.05), r=0.8288;离心膜滤法的细菌检出时间平均为(24.55±9.08) h,明显快于常规血培养法(75.27±12.11) h(t=16.54,P<0.001).其阳性似然比为75.43,阴性似然比为0.22.结论离心膜滤法能快速诊断败血症,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作者:金嵘;李向阳;李方去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26785例工人HBV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深圳市宝安区以三资企业为主,工人占总人口的73.7%,工人频繁变换工种,这就产生了较多的待业人员.了解HBV在上述两种人群中的感染情况,对于我区确定乙型肝炎的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为此,1998年我们随机抽取松岗镇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熊登晃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献血员中庚型肝炎病毒血清流行病学

    目的研究庚型肝炎病毒(HGV)在献血员中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597名献血员(包括职业献血员297例和无偿献血员300例)和721例正常人群血清标本.结果职业献血员、无偿献血员、正常人群抗-HGV阳性率分别为2.69%(8/297),0.33%(1/300),0.70%(5/721),抗-HGV阳性者HGV RNA阳性率分别为75%(6/8)、100%(1/1)、60%(3/5).结论大连地区存在HGV感染.职业献血员为HGV感染的高危人群.

    作者:贾秀岩;吕作芝;徐萍;刘丹;刘玉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