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玲;綦素霞;张庆;华坚;周涛;张芳
目的:探讨清胃方在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胃炎实证治疗中的应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Hp相关性胃炎实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仅给予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胃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Hp转阴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Hp转阴率为86.67%,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在Hp相关性胃炎实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显著,Hp转阴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武科选;田耀洲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应用注射用盐酸川芎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AECOPD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盐酸川芎嗪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变化和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57例,明显大于对照组的44例(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PaO2、pH分别为(80.8±12.6)mm Hg、(7.40±0.02),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PaCO2为(43.9±6.4)mm Hg,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FVC、FEV1以及FEV1%分别为(2.20±0.08)L、(1.86±0.33)L、(66.7±13.4)%,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注射用盐酸川芎嗪在AECOPD的治疗中的应用可明显提高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了更广泛途径。
作者:刘瑜 刊期: 2014年第30期
芪苈强心胶囊是运用络病学说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药复方制剂,主要针对阳虚血瘀型患者。“瘥后防复”是中医“治未病”理论之一,以“扶助正气、强身健体、防止疾病复发”为指导思想。中医体质辨识是对中医辨证的发展与简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体质以阳虚质和血瘀质为主。芪苈强心胶囊可以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阳虚质、血瘀质或两者兼夹的体质,从而预防慢性心衰的复发,符合中医治未病中“瘥后防复”的理论。
作者:庞庆荣;陈守强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合并负性情绪的情况及其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于某三级医院呼吸内科诊治的CAP患者387例,登记一般人口学资料,进行PSI肺炎严重度评分,住院72 h时采用医院抑郁焦虑量表(HADS)测量相关变量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72 h时109例患者存在负性情绪,占28.16%,其在文化程度、PSI评分、疗效、付费方式和家属负性情绪方面与其他278例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AP患者合并负性情绪的比例高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作者:方桂桔;焦维克;薛青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Cook 宫颈扩张球囊应用于妊娠晚期人工引产方法终止妊娠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在本院住院,妊娠42周前而未临产,或妊娠晚期由于母亲或胎儿原因,需要通过人工的引产方法终止妊娠,宫颈评分2~6分,自愿选择应用Cook宫颈扩张球囊的妊娠晚期初产妇患者100例,其中宫颈长度小于1 cm的50例为A组,宫颈长度大于1 cm的50例为B组。比较两组产妇引产情况及产痛情况。结果:两组取囊时宫颈扩张到1~2 cm、2~3 cm例数、临产时间、第一产程潜伏期、活跃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失败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长海痛尺为标准,两组产妇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引产成功率与引产术宫颈管长度呈负相关(r=-0.36, P<0.001),与取囊时宫颈扩张情况呈正相关(r=0.52,P<0.001)。结论:Cook宫颈扩张球囊的置入可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的产痛,尤其对宫颈长度小于1 cm的产妇效果更好。
作者:孙霞;李莹;孙红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观察缬沙坦胶囊联合小剂量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0月本院住院及门诊治疗的6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加用小剂量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5.0 mg/d,疗程1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血压及尿素氮、血肌酐及尿蛋白定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1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均有明显降低,且治疗组的尿蛋白定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治疗前后的尿素氮、血肌酐均未见明显改变,不良反应也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小剂量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晶伟;王保永;周晓峰;季青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分析比较硝苯地平与硫酸镁治疗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120例先兆性早产孕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试验组采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早产的临床效果、新生儿的体重及产妇服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显效时间(40.01±19.93)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8.12±18.96)min,保胎成功率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孕龄延长≥48 h和孕龄延长≥7 d的比例分别为36.67%和55.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33%和36.67%,新生儿体重(25.59±8.26)g明显大于对照组的(22.03±8.74)g,且不良反应发生率1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与硫酸镁对孕妇都有帮助孕妇保胎的作用,硝苯地平在推迟患者生育时间、新生儿体质、用药不良反应都比硫酸镁临床效果好。
作者:黄菊花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不同中药材挥发油含量与提取时间及出油高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技术对12种中药挥发油含量进行提取,并研究其提取时间及出油高峰的关系。结果:12种中药中八角茴香的挥发油含量高,木香和佛手的含量低;丁香挥发油的提取时间长,苍术的短;丁香的出油高峰持续时间长,而佛手的短。结论:水蒸气蒸馏技术是一种提取中药材挥发油的主要方式,通过对花椒等12种中药材挥发油提取的实验研究,发现不同中药材挥发油的含量及提取时间差异较大,其含量与提取时间无绝对相关性。
作者:刘继鑫;刘伯阳;刘秀财;孙艳;孙艳宏;郭家;张浩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观察人羊膜联合生物骨粉(Bio-Oss)引导骨再生术应用于牙种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骨量不足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各16例。两组植入种植体同时植入Bio-Oss与自体骨的混合物,A组表面覆盖人羊膜,B组表面覆盖金属钛膜。术后1、3、6、12个月通过临床检查及X线检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植骨区新骨形成均良好,牙槽嵴外形丰满,种植体无松动脱落,均完成了冠修复。长期随访示A组骨吸收量更小,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羊膜及金属钛膜联合引导骨再生术应用于种植区骨量不足的患者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人羊膜组效果更佳。
作者:汪文丰;翟幼文;王鑫;黄啸林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研究茯苓与生姜组合物的抗癌止呕作用。方法:通过顺铂、硫酸铜所致水貂呕吐模型观察茯苓与生姜组合物的止呕作用;观察茯苓与生姜组合物对小鼠S180肉瘤、小鼠肝癌H22、小鼠艾氏腹水瘤的抑制作用。结果:茯苓与生姜组合物对顺铂、硫酸铜所致水貂的呕吐反应均有对抗作用,对小鼠S180肉瘤、小鼠肝癌H22、小鼠艾氏腹水瘤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结论:茯苓与生姜组合物可抗癌止呕,是天然、低毒的药物。
作者:李晓玲;綦素霞;张庆;华坚;周涛;张芳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索理实一体化教学在心肺复苏授课中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笔者授课的班级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心肺复苏授课时,试验组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纯理论知识采用多媒体技术授课,实操知识部分采用老师做中讲、做中教,学生做中学、做中练,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对照组沿用理论讲授-操作示范-实验3步式教学,对比分析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授课总时间:试验组小于对照组(P<0.01);学生实训时间:试验组大于对照组(P<0.01);学习成绩、师生互动率:试验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实一体化教学节约了教师授课总时间,增加了学生实训时间,师生互动性好,课堂氛围浓厚,学生好学、乐学、学好。
作者:江美兰;罗志方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观察妊娠后期核苷类抗病毒药物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效果。方法:对于HBV DNA≥10×5e拷贝/mL的孕中妇女,经知情同意服用药物的作为治疗组,于妊娠28周以后加用替比夫定600 mg,1次/d,用药期间监测CK变化;不能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新生儿于出生后6 h内采血,检测HBsAg、HBV DNA,比较新生儿的阳性率。结果:治疗组产前HBV DNA水平较初检明显下降(t=8.14,P<0.001),并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新生儿HBsAg、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14%、0,低于对照组(χ2=4.19、5.09,P<0.05)。治疗组1例发生CK一过性升高。结论:核苷类抗病毒药物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有良好的效果,并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用药期间要加强CK监测,注意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江珍云;蔡云峰;高美红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诊治现状,以发现诊治过程中的不妥之处,为提高基层医院诊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益阳市20个乡镇医院医师(医师组)作为研究对象,了解其对DVT的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同时对2011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DVT患者(患者组)发放调查表,了解其就诊过程和诊断治疗方法,并进行随诊。结果:调查发现广大乡镇医院医师对LDVT非常陌生,诊断仅靠下肢水肿、疼痛等临床症状(93.5%,447/478);治疗上仅予以中药活血化瘀治疗(99.2%,474/478),基本未采取预防肺栓塞的措施,后期亦未穿弹力袜和抗凝治疗,使PTS发生的几率和时间提前。绝大部分患者首次就诊于中医科(83.7%,170/203),耽搁了就诊时间,遗留PTS。其中患者组中小于3 d组12个月PTS发生率(4%,1/23),大于7 d组(60%,15/2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层医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误诊率高,诊断方法单一,治疗不规范,导致死亡率增加,PTS发生率明显增加,亟待改善诊治水平。
作者:熊建明;李卫民;李定军;曹俐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穴位按摩联合综合性心理干预对甲亢失眠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1月收治的62例甲亢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穴位按摩联合综合性心理干预项目,对照组选用镇静催眠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54%,高于对照组的67.74%(P<0.05);两组SAS和SDS评分均比心理干预前低,且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亢失眠患者实施穴位按摩联合综合性心理干预可提高睡眠质量,有效改善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促进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作者:汪巧玉;林彩云;王列平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适应证、消化道重建方式及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132例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治疗经验。结果:术中无死亡病例。消化道重建方式均为Child术式,其中胰肠吻合方式:传统胰腺空肠端端吻合术11例;捆绑式胰腺空肠吻合术24例;胰腺空肠端侧吻合术84例;胰腺空肠导管对黏膜吻合13例。132例全部经病理学确诊,其中胰头癌72例,壶腹部周围癌28例,胆总管下段癌15例,十二指肠癌5例,慢性胰腺炎3例,胰头浆液性囊腺瘤6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3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4.1%,其中术后出血6例(4.5%),胰瘘22例(16.7%),肺部感染8例(6.1%),胆瘘5例(3.8%),胃排空障碍4例(3.0%)。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腹部外科较复杂的手术,是胰头癌患者有效的治疗手段,应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证。出血、胰漏、胆漏和腹腔感染等是PD术后主要并发症,术中仔细操作并采用合适的吻合方法,术后密切观察和积极处理并发症是减少PD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孙康;崔磊;谢嵘;瞿建国;黄润生;张建新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研究经络催眠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本院确诊为失眠的门诊及住院患者60例,按照完全抽样法1:1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予安定片口服,研究组30例患者行经络催眠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睡眠指标与多导睡眠图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3.33%较对照组70.00%高,PSQI评分(7.54±1.42)分与REM%(12.57±3.87)%较对照组(10.25±1.37)分、(17.08±5.41)%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治疗后的SDS、SAS评分均比治疗前及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觉醒次数、REM期时间、NREM%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络催眠法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作者:王笃桂;周波;左晖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旨在为解决农村卫生人力资源短缺问题提供新思路。方法:本文通过分析新农合背景下我国农村卫生人力资源面临的问题,提出构建服务农村卫生医疗为宗旨卫生行业低龄老年志愿者组织“仁爱夕阳”的意义、可行性与运行模式。结果:“仁爱夕阳”是的新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为农村基层提供卫生服务,可以继续发挥卫生行业老年人的知识与技能优势,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结论:构建以农村卫生服务为主旨“仁爱夕阳”新社会组织为新农合人力资源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作者:石镁虹;章桦;鞠梅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生殖医学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与生殖医学研究相比,我国生殖医学教育明显滞后,各院校的课程体系各异,制约了我国生殖医学教育的发展。文章从培养目标的确立、课程体系的构建和专业课程的设立,论述了生殖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对生殖医学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李质馨;王柳行;任旷;徐冶;田洪艳;潘晓燕;林冬静;窦肇华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加西药治疗癫痫全身性发作型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癫痫全身性发作型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穴位埋线加西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χ2=13.7813, P=0.0002);随访6~12个月,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满意度为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715,P=0.0005)。结论:穴位埋线加西药治疗癫痫全身性发作型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左健 刊期: 2014年第30期
口腔组织胚胎学是口腔组织病理学的组成部分,也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由于课时紧,内容繁杂、抽象,教学难度较大。实践证明,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带动学生学习,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作者:夏平;徐邦生;王晓冬 刊期: 2014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