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连续性排班模式与层级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观察

雷明芬

关键词:连续性排班模式, 层级管理, 神经外科, 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 研究连续性排班模式与层级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观察.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来该院接受经神经外科治疗患者90例以及20位医护人员.运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连续性排班与层级管理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0%,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4%,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采用连续性排班模式与层级管理护理效果显著,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价较高,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积极推广.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模式在新生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析品管圈模式在新生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院产科收治的86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品管圈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护理人员新生儿知识掌握、工作效率、家长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4.66%低于参照组的1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属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满意度97.67%高于参照组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安全护理知识的掌握、工作效率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品管圈模式在新生儿安全管理中应用能够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素养,增加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宋晓东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论如何提高肿瘤科临床见习带教的质量

    在肿瘤科临床带教中遇到诸多新的难点,需要带教教师持续探索新的业务技能,改进以往的带教模式.要提高肿瘤科带教的质量,应当课前做好必要的准备,创造有利的见习带教条件,并形式灵活地开展带教,不断激发医学生的见习兴趣,同时要通过介绍肿瘤特殊病例,便于学员形象地理解各肿瘤临床特征,帮助学员巩固基本知识,增强临床诊疗的思维能力.作为科室的带教教师,必须要丰富本身的知识架构,增强操作水平,切实掌握带教技能和本领.

    作者:刘东刚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基于信息化应用PDCA循环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

    目的 探讨应用PDCA循环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2016年10月—2017年12月,基于电子病历系统和杏林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的监测数据,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通过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计划拟定、对策实施等步骤对病原学送检情况进行全过程干预,比较PDCA循环管理前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的情况.结果 应用信息化软件,通过PDCA循环管理模式,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由8.90%提高到62.95%,限制级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由19.89%提高至74.11%,特殊级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由92.36%提高至9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于信息系统数据收集,运用PDCA循环管理工具能有效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可以将其推广应用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其他领域.

    作者:张丽红;姚敏;李玉婷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基于会计管理体系的会计监督模式研究

    [提要]会计管理体系决定会计监督模式,而会计监督模式又反映会计监管体系.就我国而言,会计管理体系是由国家强制推行的,这决定了目前的会计监督模式带有强制性.该文着重研究会计管理体系与会计监督模式的关系,并通过探讨改善我国现行会计监督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寻求合理的会计监督模式,促进会计信息的有效运用,使会计信息的质量得到保证.

    作者:何堃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医疗大数据平台开发的必要条件

    目前医疗大数据呈孤岛状,未形成共享平台,只有医疗大数据共享平台的开发和运用,才能从本质上下降信息不对称性、医疗不确定性、关系复杂性,将对大数据大监管、合理医疗、医保控费、医疗数据研究起到关键作用.该文以福建医疗市场为例分析共享平台建立的必要条件.

    作者:林晓莹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生活饮用水与水源水微生物检验结果探讨

    目的 为了检测生活饮用水和水源水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分析水质量安全,为水质量控制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该地区管辖范围内的90个采集点作为样本来源,其中生活饮用水45个采集点,水源水45个采集点.分别在2017年度的丰水期和枯水期对90个采集点进行水样取样,样本共计360份.检验360份水样样本中的微生物种类和含量,对比不同样本间的检验结果.结果 两种来源的水样本统计结果均表现为丰水期的各项指标合格率较低,枯水期指标合格率较高,且丰水期与枯水期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来源的水样本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源水低于饮用水.结论 在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丰水期,生活饮用水和水源水的污染程度较高,高于枯水期,且水源水相较于生活饮用水的污染程度较高,需加强对水源水和生活饮用水的质量监控和管理,同时注意丰水期的水质量控制,提高生活饮用水和水源水的安全性.

    作者:王凤红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亲情护理模式的分析

    目的 研究在手术室管理过程中实施亲情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纳入2016—2017年间在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患者(n=60)和观察组患者(n=60),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亲情护理服务医治,对比两组患者管理前后SAS、SDS、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SDS、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管理过程中采取亲情护理服务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症,提高满意度,临床具有广泛使用意义.

    作者:何倩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新形势下医院药学发展和临床药师培养模式探讨

    探讨结合美国药师培训体系符合医院药学发展的医院药师的要求来对国家深化医疗体制进行改革,并且提出建立针对性的我国临床药师的培训模式.指出为了有针对性地为不同药师群体提供培训教学,为促进医院药学发展储备力量,为了提供高质量的医院药学服务奠定基础,需要尽快落实和落完善临床药师培训计划.

    作者:李洁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该院儿科全体医护人员中随机选取28名护士,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行为、整体护理质量评分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4.29%,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人性化管理应用于儿科护理管理,能减轻儿科患者的疼痛,有效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促进患儿尽快康复,提高患儿及家属满意度.

    作者:任洪瑛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免管理的方法探讨

    常规乙肝疫苗接种是防治新生儿乙肝的核心方法.由于近年来该地区产妇数量基数较大,而各大医院、主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人手和精力有限,导致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保障效果有限,这就要求加强对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的重视,完善纳入计划免疫管理的方法.

    作者:张淑新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综合护理管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预后及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综合护理管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预后及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94例脑梗死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7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管理,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D)、Barthel指数及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的NF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Barthel指数及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在进行康复及神经功能恢复时采用综合护理管理显著降低了脑梗死患者的死亡率,使患者的神经功能能够快速的恢复,同时降低患者疾病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帆;高立娜;张莹莹;金曼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PBL教学法联合CP教学模式在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PBL教学法联合CP教学模式在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7年6月—2018年1月于该院心血管内科实习的59名护理实习生作为调查对象,将其随机纳入联合组(n=30)与参照组(n=29).参照组应用常规带教方法,联合组应用PBL教学法与CP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的考核得分情况,护理实习生的满意率及学生的自主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与参照组护理实习生比较,联合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得分较高,组间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护理实习生的学习满意率为96.67%,参照组护理实习生的学习满意率为79.31%,数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护理实习生中多数认为联合教学方式下能够增强自身的知识掌握能力,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护理实习生的数量显著多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法联合CP教学模式在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护理实习生的学习能力,建议在护理实习生教学期间推广应用.

    作者:陈美彤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规范化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中的作用,对该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用相应措施,建立和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完善相关的护理管理制度,做好医务人员医院预防和控制感染管理知识的教育培训.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肝病科、呼吸科等感染管理相关科室的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消毒灭菌物品进行采样与检测,评价2016年与2017年2年合格率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7年1—12月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表面、 消毒灭菌物品等监测指标合格率分别为97.00%、95.00%、98.00%,与2016年1—12月(89.00%、84.00%、88.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155、6.4379、7.6805,P<0.05);2016年医院感染率为0.22%(4/1825),2017年医院感染率为0.17%(4/23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085,P<0.05);2016年护理管理满意度为85.00%(85/100),2017年护理管理满意度为96.00%(96/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369,P<0.05).结论 通过对医院护理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医护人员预防医院感染整体意识提高,有效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医疗服务整体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张海燕;刘怡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CCU静脉治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的 探讨CCU静脉治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保证静脉治疗的安全.方法 选取2017年4—6月CCU收治的286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分析讨论静脉治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286例患者共行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522例,中心静脉导管穿刺64例.其中导管接头/接口处消毒方法不规范表现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中有13例(20.31%),表现在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中有61例(11.69%);中心静脉导管封管液浓度配制不规范17例(26.56%);导管固定维护不到位,接头或管壁内有积血表现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中有11例(17.19%),表现在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中有54例(10.34%);皮肤消毒范围不规范表现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中有9例(14.06%),表现在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中有38例(7.28%);通过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注腐蚀性、高渗性药物有43例(8.24%)等.结论 CCU护士在静脉治疗管理中存在违反《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的护理操作,增加了护理安全隐患,无法保证患者静脉治疗安全的顺利执行,静脉治疗质量有待迅速提高.

    作者:李丽萍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妇产科护理带教中人性化带教模式的应用

    目的 观察在妇产科临床护理带教中使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效果.方法 收集该院2016年6月—2017年8月50名临床护理实习学生,根据电脑随机分配将学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使用人性化带教模式,比较两组学生实习后的综合考核成绩、自评结果及带教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带教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综合考核成绩及各项调查内容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产科临床带教中使用人性化带教可有效提升学生综合成绩、实践积极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雷荣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人性化带教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人性化带教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4月在该院妇产科实习的118名护生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59名)和观察组(59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人性化带教模式方法,对比两组护生的临床实习考核分数、带教依从性以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生的理论知识考核分数、技能操作考核分数及综合能力考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依从性为98.31%,高于对照组的8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生对于关心护生、要求严格两个方面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于激发学习兴趣、沟通能力、理解理论知识、自学能力、方法新颖等方面的满意度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带教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显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曾敏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临床技能大赛在高职高专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探析

    医学生和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较,见习和实习的时间特别多.由于医学生未来从事的临床工作,关乎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能够胜任临床工作,就要求医学生拥有扎实过硬的实践能力,这既是对医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患者疾病诊治的负责.该文分析了高校在临床实践能力教学当中的不足,同时分析了临床技能大赛对于各级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作用.

    作者:于凤秀;杜林;闫婷婷;王红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基于抗高血压药物的药物管理

    高血压是目前发病率极高的疾病,抗高血压药物种类较多,合理使用降压药物从而有效的降低血压,同时减少并发症是有效治疗高血压的关键.该研究针对抗高血压药物的药物管理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作者:许云亮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呼吸道护理管理在预防肺癌放化疗后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究肺癌放化疗后采用呼吸道护理管理预防患者肺部感染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肺癌放化疗后肺部感染患者12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给予呼吸道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及肺部持续感染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20.00%,对照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53.33%,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感染持续时间(12.46±4.59)d,对照组患者感染持续时间(18.57±5.82)d,实验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肺癌放化疗患者采用呼吸道护理管理,显著降低了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减少了肺部感染发生的时间,减少患者痛苦,促进患者舒适.

    作者:高立娜;张莹莹;金曼;杨帆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方法浅谈

    儿童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和希望,保障我国儿童的身体健康,帮助其健康成长成才是各级卫生主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各类传染病对儿童的身体健康有严重危害,做好儿童预防接种工作能够有效减少传染病在儿童群体当中的传播,是防治传染病行之有效的办法.放开二胎政策后,我国儿童数量迎来了增长的小高峰,传统的预防接种管理方法越来越跟不上信息管理的发展趋势.因此,开展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了儿童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儿童免疫规划管理,提高目标儿童疫苗接种率,降低传染病在儿童群体中的发病率.该文对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的作用、面临的问题以及实际管理方法等进行浅析.

    作者:杨宇晨 刊期: 2018年第29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