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萍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原有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发展的需要.把原来的纸质档案进行重新分组与加工,用现在的新技术重新整合并实行数字化存档是大势所趋,在很大程度上将会给实行新型档案管理模式的单位节约很多的人力、物力.那么如何做好纸质档案向数字档案的合理转换、更替,将是重中之重.该文分析了影响事业单位数字档案管理的12点问题,并提出为加强档案化管理的相关措施.
作者:刘绪亮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护理标识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40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比较意外风险事件、护理管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意外风险事件总发生率(1.50%)更低,护理管理质量中可靠性评分(94.64±1.21)分、及时性评分(95.59±2.14)分以及护理满意度(100.00%)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风险管理工作中灵活应用护理标识可以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积极预防风险事件.
作者:包文艳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在甲状腺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抽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118例甲状腺患者,按照随机均匀分配的原则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患者.给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比较后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38.98%,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00%,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的总有效率为91.5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的总有效率为71.2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围手术期护理在甲状腺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有针对性.
作者:张丽静 刊期: 2018年第29期
临床实习带教环节是医学生以后,是否能独立实施临床业务的必要保障,也是将医学内容与临床实际操作,相联系的纽带,该环节明显关乎到医学生以后的医学事业进展,而怎样才能改进临床实习带教,效果是相关人员需深入思索的课题.该院对中西医结合科医学生的主要带教方法是开展医学生入科教育,加强儿童中西医结合诊疗专业意识,制订带教计划,确保总体带教效果,注重教学查房工作,强调医学生能力锻炼,掌握医患沟通技巧,防范和化解医患纠纷.临床带教要适应目前的局面,考虑学科与临床实际状况后,调整带教模式,主动探求彰显该科特色、有益于训练综合性医学人才的带教模式.
作者:韩霏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该文主要研究Sandwich教学法在眼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5月间于该院眼科生产实习的医学专业学生96名,将入组学生按数字随机表法的分配方法均分为两组,包括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8名.对观察组进行Sandwich教学法进行实习带教教学,对照组运用常规传统带教教学模式,对比分析两组学生理论课考试成绩及自我学习效果评价等内容.结果 经不同方法进行眼科实习带教教学9个月后,观察组学生执业真题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及前沿知识掌握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47、6.751、7.342,P<0.05);观察组学生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21,P<0.05).结论 Sandwich教学法在眼科实习教学中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实习带教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助于推进眼科教学方式的改革,值得在临床教学中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盛莉杰;吴兢;宫学武;张志长;董铎 刊期: 2018年第29期
该文对我国公立医院面临的经济发展新形势进行展望,对中国经济新常态、公立医院经济运营新常态的概念进行剖析,针对新常态下公立医院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给出积极应对措施.
作者:姚天;于淑环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生理学是每个医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好后续课程的基础.针对学生反映生理学学习难度大,学习效果不佳等问题,该文结合该校具体情况,提出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教学方法、评价体系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生理学的教学效果.
作者:范超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计算机辅助分层诊疗模型对提高H型高血压控制率的效果.方法 以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H型高血压门诊就诊的H型高血压患者1198例入组,按照病例纳入标准入组及登记,进行实验室检查、量表评估,根据患者门诊测量的血压控制情况,分析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采用PDCA四步法创建计算机辅助分层模型.分析每一位患者的血压无法控制的风险(OR),根据分层采取不同的管理干预策略,根据干预的方法、风险因素分布情况,安排相应的管理干预.6个月后进行复查.结果 管理后血压管理分层显著下降,血压控制率79.8%高于管理前4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社会支持度评分、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管理前,脑卒中危险因素个数、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出现1例脑出血、13例脑梗死,10例全因死亡.管理前模型对血压控制预测灵敏度87.8%(502/572)、特异度83.5%(523/626)、符合率85.6%(1025/1198),管理后模型对血压控制预测灵敏度86.2%(824/956)、特异度86.8%(210/242)、符合率86.3%(1034/1198).结论 计算机辅助分层诊疗模型明显提高H型高血压控制率;模型对于血压控制的预测效果较好,可作为分层管理的依据.
作者:卢星杉;赵涛;代维斯 刊期: 2018年第29期
详细分析并总结医用耗材采购及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关解决方案及措施.由该院设备处作为主要总结者,在自我检查的基础上结合医院其他科室总结出的医用耗材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统一汇总,对该院近年来医用耗材采购及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作者:柯建锋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内科护理管理中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评价.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内科2016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8例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家属以及患者本人同意的情况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4例)与对照组(54例),对照组2016年3月—2017年3月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2017年3月—2018年3月给予优质护理管理.结果 实验组住院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4.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出院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0.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科收治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金梅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情景式模拟教学在急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间选取该院急诊科的实习医护人员,共60名,采用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模拟教学,观察组采用情景式模拟教学,对比两组医护人员的闭卷知识测试和临床信息反馈.结果 观察组闭卷知识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信息反馈优良率也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教学中通过采用情景式模拟教学,有助于促进实习医护人员急救技能、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显著提高,现代急诊教学的需要也可以得到更好的满足,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吴超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肾内科护理风险相关因素,探讨护理风险管理的策略.方法 选取该院肾内科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护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根据风险管理策略的实施情况,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0%、5.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6.0%、14.0%,观察组在并发症发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人员因素、专业疾病因素、患者自身因素是神内课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策,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范巍 刊期: 2018年第29期
[提要]会计管理体系决定会计监督模式,而会计监督模式又反映会计监管体系.就我国而言,会计管理体系是由国家强制推行的,这决定了目前的会计监督模式带有强制性.该文着重研究会计管理体系与会计监督模式的关系,并通过探讨改善我国现行会计监督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寻求合理的会计监督模式,促进会计信息的有效运用,使会计信息的质量得到保证.
作者:何堃 刊期: 2018年第29期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主要负责各个科室医疗器械及用具等物品的清洗、灭菌、消毒、回收、发放等工作,对医疗服务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医院消毒供应管理在医院感染的控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医学各界人士不断增加对医疗用品、器械及器具卫生、安全问题的关注,因而如何有效提高灭菌物品的合格率及消毒工作的质量已然成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重点工作内容.PDCA循环法中,P即plan(计划),D即do(执行),C即check(检查),A即action(处理),其与基本工作流程的逻辑相符,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合理运用可以使整体管理质量提升.
作者:董墨林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应用PDCA循环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2016年10月—2017年12月,基于电子病历系统和杏林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的监测数据,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通过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计划拟定、对策实施等步骤对病原学送检情况进行全过程干预,比较PDCA循环管理前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的情况.结果 应用信息化软件,通过PDCA循环管理模式,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由8.90%提高到62.95%,限制级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由19.89%提高至74.11%,特殊级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由92.36%提高至9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于信息系统数据收集,运用PDCA循环管理工具能有效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可以将其推广应用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其他领域.
作者:张丽红;姚敏;李玉婷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了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带教情况,挖掘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今后改进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方法 采取便利整群抽样方法,对某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169名住院医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对临床带教各方面认可度均低于50%.结论 带教老师指导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积极性及对教学质量关注度不高,建议建立激励机制,把带教工作纳入绩效、职称晋升的评价体系中.
作者:齐艳;孙丽娟;周宪春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急诊科输液患者中对提高输液质量的作用.方法 随机筛选该院2015年8月—2018年5月期间急诊科收治的448例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224)和对照组(n=224).对照组患者仅接受该院急诊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护理模式.评价两组患者的输液质量,统计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5.80%显著低于对照组15.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可显著提高急诊科输液质量,识别、预防护理风险事件,值得推广.
作者:相宏艳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健康信息素养现况和影响因素.方法 在山西某高校通过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描述、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高校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为(76.75±10.42)分,性别、父母受教育程度、自评健康状况、每月生活费、学习成绩都会对大学生的健康信息素养有影响.结论大学生的健康信息素养整体较高,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选修课及网络新媒体进一步提高其健康信息素养.
作者:李树峰;张海明;郭雨晨;许婷 刊期: 2018年第29期
高校差旅费管理必须要将财务信息化建设统一纳入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进程,秉承数据思维,做好数据标准规范,打破各部门间的信息孤岛,实现全校各部门间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该文其于差旅费管理方法实施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作者:吴自宏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在妇产科临床护理带教中使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效果.方法 收集该院2016年6月—2017年8月50名临床护理实习学生,根据电脑随机分配将学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使用人性化带教模式,比较两组学生实习后的综合考核成绩、自评结果及带教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带教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综合考核成绩及各项调查内容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产科临床带教中使用人性化带教可有效提升学生综合成绩、实践积极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雷荣 刊期: 2018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