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丹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在甲状腺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抽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118例甲状腺患者,按照随机均匀分配的原则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患者.给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比较后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38.98%,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00%,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的总有效率为91.5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的总有效率为71.2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围手术期护理在甲状腺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有针对性.
作者:张丽静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PBL教学法联合CP教学模式在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7年6月—2018年1月于该院心血管内科实习的59名护理实习生作为调查对象,将其随机纳入联合组(n=30)与参照组(n=29).参照组应用常规带教方法,联合组应用PBL教学法与CP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的考核得分情况,护理实习生的满意率及学生的自主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与参照组护理实习生比较,联合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得分较高,组间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护理实习生的学习满意率为96.67%,参照组护理实习生的学习满意率为79.31%,数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护理实习生中多数认为联合教学方式下能够增强自身的知识掌握能力,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护理实习生的数量显著多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法联合CP教学模式在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护理实习生的学习能力,建议在护理实习生教学期间推广应用.
作者:陈美彤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探析品管圈模式在新生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院产科收治的86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品管圈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护理人员新生儿知识掌握、工作效率、家长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4.66%低于参照组的1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属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满意度97.67%高于参照组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安全护理知识的掌握、工作效率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品管圈模式在新生儿安全管理中应用能够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素养,增加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宋晓东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健康信息素养现况和影响因素.方法 在山西某高校通过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描述、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高校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为(76.75±10.42)分,性别、父母受教育程度、自评健康状况、每月生活费、学习成绩都会对大学生的健康信息素养有影响.结论大学生的健康信息素养整体较高,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选修课及网络新媒体进一步提高其健康信息素养.
作者:李树峰;张海明;郭雨晨;许婷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5月该院化疗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患者8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患者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9.09%,对照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56.81%,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显著降低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
作者:金曼;杨帆;高立娜;张莹莹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探究肺癌放化疗后采用呼吸道护理管理预防患者肺部感染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肺癌放化疗后肺部感染患者12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给予呼吸道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及肺部持续感染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20.00%,对照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53.33%,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感染持续时间(12.46±4.59)d,对照组患者感染持续时间(18.57±5.82)d,实验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肺癌放化疗患者采用呼吸道护理管理,显著降低了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减少了肺部感染发生的时间,减少患者痛苦,促进患者舒适.
作者:高立娜;张莹莹;金曼;杨帆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应用PDCA循环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2016年10月—2017年12月,基于电子病历系统和杏林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的监测数据,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通过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计划拟定、对策实施等步骤对病原学送检情况进行全过程干预,比较PDCA循环管理前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的情况.结果 应用信息化软件,通过PDCA循环管理模式,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由8.90%提高到62.95%,限制级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由19.89%提高至74.11%,特殊级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由92.36%提高至9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于信息系统数据收集,运用PDCA循环管理工具能有效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可以将其推广应用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其他领域.
作者:张丽红;姚敏;李玉婷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护理管理对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 以该院2016年4月—2018年5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260例妇产科病人为例,根据双盲法随机将其分为接受护理管理的干预组(n=130)和未接受护理管理的对照组(n=130).评价观察期内,两组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情况,同时由患者或其家属对住院期间健康教育、护理安全、护理环境、护理服务、护理态度情况进行满意度打分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观察期内发生5例不良事件,对照组发生15例不良事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628,P<0.05).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护理安全、护理环境、护理服务、护理态度等方面满意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管理是指系统利用医护人员和设备、环境等资源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为目的的过程,妇产科实施护理管理后,对于提高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减少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许宝玉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临床教学路径在消化内科护理带教中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2月在该院消化内科实习的92名护生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6名)和观察组(46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教学路径方法,对比两组护生实习效果.结果 入科时,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考核分数及技能操作考核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科时,观察组学生的理论知识考核分数及技能操作考核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对于关心学生、要求严格两个方面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于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记忆、理论联系实践、内容充实、方法新颖等方面的满意度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教学路径在消化内科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显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邓小荣 刊期: 2018年第29期
该文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约谈方式对学生、实训指导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中职卫校实训中心管理片面追求大而全,造成重点特色专业实训室发展不突出,实训教师队伍缺乏规范培养机制等.提出相关建议包括:采取加强实训室管理,调整实训室布局,建设高水平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等手段提高中职实训教学水平.
作者:林艳华 刊期: 2018年第29期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医中药将起到关键的作用.中药作为中医治病的物质基础,其供求数量和质量将直接影响中医治疗作用的发挥.浏阳自然条件优越,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因地制宜,结合浏阳产业结构特点和经济发展热点,有序发展中药种植产业.
作者:李足意;孔祥柏;周玲芝;谢宗明;潘娟;熊丹;袁淼;刘浩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生理学是每个医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好后续课程的基础.针对学生反映生理学学习难度大,学习效果不佳等问题,该文结合该校具体情况,提出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教学方法、评价体系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生理学的教学效果.
作者:范超 刊期: 2018年第29期
高校差旅费管理必须要将财务信息化建设统一纳入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进程,秉承数据思维,做好数据标准规范,打破各部门间的信息孤岛,实现全校各部门间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该文其于差旅费管理方法实施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作者:吴自宏 刊期: 2018年第29期
详细分析并总结医用耗材采购及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关解决方案及措施.由该院设备处作为主要总结者,在自我检查的基础上结合医院其他科室总结出的医用耗材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统一汇总,对该院近年来医用耗材采购及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作者:柯建锋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连续性排班模式与层级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观察.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来该院接受经神经外科治疗患者90例以及20位医护人员.运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连续性排班与层级管理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0%,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4%,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采用连续性排班模式与层级管理护理效果显著,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价较高,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积极推广.
作者:雷明芬 刊期: 2018年第29期
该文对学校食源性疾病进行了概述,对学校食源性疾病成因实行分析,制定了食源性疾病影响因素的控制措施.旨在明确学校食源性疾病的危害和特征后,对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以此契合实际情况,构建相关处理措施,切实做好学校食源性疾病的防控工作.
作者:赵琳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综合护理管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预后及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94例脑梗死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7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管理,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D)、Barthel指数及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的NF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Barthel指数及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在进行康复及神经功能恢复时采用综合护理管理显著降低了脑梗死患者的死亡率,使患者的神经功能能够快速的恢复,同时降低患者疾病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帆;高立娜;张莹莹;金曼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情景式模拟教学在急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间选取该院急诊科的实习医护人员,共60名,采用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模拟教学,观察组采用情景式模拟教学,对比两组医护人员的闭卷知识测试和临床信息反馈.结果 观察组闭卷知识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信息反馈优良率也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教学中通过采用情景式模拟教学,有助于促进实习医护人员急救技能、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显著提高,现代急诊教学的需要也可以得到更好的满足,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吴超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内科护理管理中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评价.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内科2016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8例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家属以及患者本人同意的情况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4例)与对照组(54例),对照组2016年3月—2017年3月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2017年3月—2018年3月给予优质护理管理.结果 实验组住院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4.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出院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0.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科收治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金梅 刊期: 2018年第29期
高校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组织作用,社团文化活动实现着文化育人的基本功能.该文从医学院校构建大医文化的现实需要出发,结合医学生社团的特点和功能,从提高社团文化感染力、塑造力为突破口,探讨了社团文化与大医文化的深度融合的主要方式,以及如何在大医文化的系统构建中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李久东;王彬;闻铭;张宝林;张华 刊期: 2018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