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士对不同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创伤应激障碍的表现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

曹梦如;贺海丽;武超

关键词:传染病, 职业暴露, 创伤应激障碍
摘要:目的 探讨护士在不同病原体职业暴露后的创伤应激障碍表现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发生职业暴露的护士86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平民版( The PTSD Cheeklist- Civilan Version,PCL-C)进行调查,并分析与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职业暴露病原体不同,护士产生的PTSD发生率不同,护士的年龄、不同编制和文化程度是职业暴露后PTSD的影响因素.结论 职业暴露病原体不同对护士产生的创伤应激障碍程度不同.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护理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

    喉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早期诊断率的提升及以显微外科为主,放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喉癌患者的生存率得到很大提高,但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发音功能、吞咽功能、气道功能、心理因素和社会支持等.对影响喉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因素及相关护理干预策略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喉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活信心,使其大限度地回归社会.

    作者:郭文俊;孙利兵;王斌全;于文永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风险管理流程体系在小儿静脉输液护理中的构建及其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流程体系在小儿静脉输液护理中构建及其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受静脉输液的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102例患儿接受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纳入对照组;98例患儿接受风险管理流程体系护理管理模式,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风险意识评分、护理工作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风险管理意识、风险因素意识、风险管理态度、风险管理意向、处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操作熟练程度、操作规范性、服务态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风险管理流程体系可显著提高小儿静脉输液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改善服务态度,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张玉;李枝国;袁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同伴支持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同伴支持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 年1~8月在该院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抗精神病药物、心理和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同伴支持训练,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6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量表、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 SSPI) 、阴性症状量表(SAN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ADL、SSPI 、SANS、NOSI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ADL、SSPI SANS、NOSIE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同伴支持训练模式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其康复.

    作者:郗小玲;刘亚芳;齐桂花;李正兵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 Mic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面肌痉挛( Hemifacial Spasm,HFS)患者100例进行临床观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临床疗效方面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护理方面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26.00% );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进行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在临床治疗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克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延续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45例.其中常规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措施干预;实验组患者在一般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 SAS、SDS)评分、生存质量(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疼痛状况、心理状况)、护理后睡眠质量(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和睡眠障碍) 、日常生活能力及满意度评分.结果 实验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实验组躯体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疼痛状况评分、心理状况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比较,存在较大差异,实验组睡眠质量评分、入睡时间评分、睡眠时间评分、睡眠药物评分、日间功能障碍评分、睡眠障碍评分均较常规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实验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延续护理可有效改善其不适,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并提高其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罗伟燕;张志兰;陈佩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知信行模式在改善支气管扩张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知信行模式对支气管扩张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支气管扩张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按照知信行模式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及6 min步行距离(6MWT)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责任感及总自护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活动受限、疾病影响、呼吸症状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6MWT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应用知信行模式对支气管扩张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增强患者运动耐受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动机性访谈联合心理行为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目的 研究动机性访谈联合心理行为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共103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使用动机性访谈联合心理行为干预方法 组(观察组)与常规心理干预组(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51例,对照组52例,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相应研究方法 ,分析两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与应对方式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情况与应对方式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动机性访谈联合心理行为干预方法 能够有效减轻透析患者的心理负担并优化其应对方式与行为.

    作者:卜志英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早期康复训练结合情志护理干预胫骨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心理状态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结合情志护理干预胫骨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该院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0例.将2016年7月以前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2016年7月及以后收治的4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训练结合情志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两组患者骨折临床治疗效果;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评价;采用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的简明健康测量量表( SF-36)中文版评价两组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Rasmussen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 .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高达100.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0% ;两组护理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干预前显著改善,且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F-36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结合情志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胫骨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率,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明显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患者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心理护理对改善恶性肿瘤患者依从性及认知度的作用

    目的 探讨对接受自体DC-CIK细胞免疫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于提升患者依从性和认知度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9月该院收治的行自体DC-CIK细胞免疫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护理中增加心理护理.结果 观察组依从率95.00% ,对照组依从率80.00% ;观察组疾病认知度评分(87.5±4.6)分,对照组疾病认知度评分(75.50±6.20)分,观察组依从率及认知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自体DC-CIK细胞免疫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中加入心理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和认知度,并推动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

    作者:安娟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培土生经方三伏穴位敷贴在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培土生经方三伏穴位敷贴在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RRTI)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该院住院的600例RRTI患儿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培土生经方三伏穴位敷贴护理,随访1年.比较两组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及肺炎发作次数;比较两组血清中IgA、IgG、IgM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及肺炎的平均发病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血清IgA、IgG、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培土生经方三伏穴位敷贴可有效防治小儿RRTI,提高机体体液免疫可能是其主要机制.

    作者:张月林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癌痛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影响癌痛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 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的临床实验方案,对比癌痛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癌痛缓解程度及自我效能感评分.结果 干预后患者的Ⅱ级、Ⅲ级疼痛比例明显小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干预后患者0级、Ⅰ级疼痛比例明显大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提示经过护理干预后,中、重度癌痛患者明显减少,转为无痛或轻度疼痛.干预后的疼痛管理自我效能感、躯体功能自我效能感、症状应对自我效能感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提示经过护理干预后,癌痛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明显提高.结论 在临床癌痛的护理工作中,科学性、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病痛,提高自我效能感,引导患者积极地面对问题,使患者建立对抗疾病的信心,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

    作者:张春艳;鞠秀波;徐蕾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基于临床指征更换外周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实践

    目的 探讨以临床症状为指征更换外周静脉留置导管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该院2015 年11月~2016年5月外周静脉输液患者在出现临床症状时更换外周静脉留置导管,将导管留置时间≤96 h和>96 h分别设为常规组686例和实验组414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导管更换原因、穿刺者及留置导管费用和满意度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堵管、渗漏、红肿或疼痛及出院拔管人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而两组患者留置导管费用、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两组患者不同穿刺者中除工作3~5年护士外其余年资护士输液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年以下护士及实习护生输液留置时间短, 5年以上护士输液留置时间长.结论 在规范操作提高技术水平,做好评估的同时,依据临床指征更换外周静脉留置导管可节约患者费用,减轻穿刺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节约护士人力成本,达到常规更换留置导管的较好效果.

    作者:朱清文;刘容;杨源;廖芹;罗雨婷;张玉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心理弹性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疲劳状况、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心理弹性对其疲劳状况、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该院肿瘤二科收治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1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89例和实验组97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内分泌治疗,实验组则在常规内分泌治疗基础上进行为期4周的心理弹性训练.采用Conne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 Conne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 、Piper疲劳修订量表( The Revised Piper Fatigue Scale,PFS-R) 、依从性量表和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Breast,FACT-B) 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评估.结果 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乳腺癌患者心理弹性CD-RISC量表、PFS-R量表的各维度得分和总分均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个月和3个月时,两组乳腺癌患者MP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6个月时,实验组乳腺癌患者MPR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生活质量方面,治疗前两组乳腺癌患者FACT-B量表各维度得分和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治疗6个月后,除社会/家庭状况和附加关注这两个维度外,实验组患者FACT-B其余维度得分和总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FACT-B量表中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得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增强乳腺癌化疗患者心理弹性,能有效改善疲劳状况,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作者:董成名;李娟;李慧;张春洪;金莹;郭洪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对行骨科手术的患者其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分析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该院行骨科手术的患者84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下切口感染率、平均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的感染率为21.43% ,而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2.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27.34±8.42) 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39.93±7.1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使用率为4.76%,而对照组患者使用率达2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为66.67%,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骨科手术的患者,通过积极的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减少抗生素的使用率,同时缩短了住院时间,帮助患者尽早出院、回归社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仇艳艳;陈晓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QCC在降低CT增强造影剂外渗发生率的临床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品管圈( QCC)在降低CT增强造影剂外渗发生率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 2014年8月该院成立QCC活动小组,通过QCC活动对该院2011年8月~2014年7月CT增强造影25 877例患者中发生造影剂外渗的36例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结果 制定科学的改进措施并实施,后对比QCC活动开展前与开展后CT增强造影剂外渗的发生情况.结果 QCC活动开展后该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CT增强造影12 135例患者,发生造影剂外渗共3例,发生率为0.2‰,对比QCC活动开展前的1.4‰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QCC在降低CT增强造影剂外渗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婉红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3M透明敷贴与医用水凝胶预防ICU患者暴露性角膜炎的效果对比

    目的 评价3M透明敷贴和医用水凝胶预防ICU患者暴露性角膜炎的效果.方法 对符合条件的188例持续昏迷患者进行眼部常规护理后,采用信封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各94例.分别覆盖3M透明敷贴和医用水凝胶,观察记录相应指标.结果 医用水凝胶组对降低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率、推迟初步发生时间显著均优于3M透明敷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症状方面,在缓解角膜/结膜上皮干燥、结膜充血、角膜点状浸润、眼分泌物增多方面,医用水凝胶组均优于3M透明敷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角膜溃疡发生率方面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医用水凝胶在预防ICU患者暴露性角膜炎方面相对于3M透明敷贴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丽;李倩;刘青;王少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五行音乐配合拉玛泽呼吸对初产妇焦虑疼痛、分娩控制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五行音乐配合拉玛泽呼吸对初产妇焦虑疼痛、分娩控制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9月在该院住院分娩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产检常规接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孕28周开始训练五行音乐配合拉玛泽呼吸.采用阿姆斯特丹术前焦虑与信息量表、简化McGill疼痛问卷量表和分娩控制量表,比较两组产妇焦虑、疼痛、分娩控制情况及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焦虑、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五行音乐配合拉玛泽呼吸用于初产妇可减轻其焦虑程度、疼痛水平,提高分娩控制感,缩短产程,降低产后出血量,减少新生儿窒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敏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床头抬高角度指示装置在神经外科患者体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床头抬高角度指示装置在患者体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自创新型床头抬高角度指示装置运用于临床,通过专科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来评定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使用组床头抬高正确率、护士依从性及工作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床头抬高角度装置的应用优势明显、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临床体位护理的质量明显提高,质量控制时标准统一,得到一线护士的推广应用.

    作者:王卫;陆仲仲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目标教学联合阶梯式考核法在肝胆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目标教学联合阶梯式考核法在肝胆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于该院肝胆外科实习的100例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护理实习生采用常规护理传统带教方法 ,观察组护理实习生应用目标教学联合阶梯式考核法的方法 进行教学.观察两组的出科成绩、带教老师评价、自身评价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在年龄、性别、学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案例分析成绩以及综合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带教老师对观察组在服务意识、动手能力、学习态度、知识储备、沟通能力五方面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实习情况自我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为患者答疑等4个项目的满意度评分中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肝胆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采用目标教学联合阶梯式考核法能够提高实习生在学习、操作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患者对实习生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提高肝胆外科护理带教及实习质量.

    作者:刘志芳;支晶晶;李翠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舒适护理模式对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对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4月~2016年12月拟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56例.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舒适护理模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价两组患儿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采用简化舒适状况量表( GCQ)评价两组患儿术后舒适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 VAS)评价两组患儿疼痛程度;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应激反应状态;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SAS、SDS、VAS评分均呈现显著的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手术前后及组间比较两组患儿DAP、SAP、HR等应激反应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观察组术后整体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7% ,观察组家属满意率为8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29% ,同时观察组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对拟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采取舒适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状态,并能有效缓解术中患儿疼痛感,提高术后舒适度,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玲;朱颖;纪万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