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转为规则房速的机制

宗其梅;黄卫斌

关键词:环肺静脉电隔离术, 心房颤动, 房性心动过速
摘要:肺静脉消融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房颤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1],由于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已经被广泛推荐为房颤治疗的首选方案,然而射频消融术的过程中常伴有较多的并发症,如左房食管瘘、心包填塞、房性心动过速等[2],已有报道术中发生规则房速的概率为10%~75%[3-6].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TTM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TTM 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促进其生存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70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 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常规护理,干预组除给予常规护理外,还实施TTM 干预;并在干预前和干预12 周后评估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在TTM 干预后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对照组患者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及总分在常规护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TM 干预模式有助于提高维持性血性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曲振瑞;吕文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泰山散瘀膏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泰山散瘀膏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取小鼠32 只,随机分为致炎液实验组及致炎液对照组、冰醋酸实验组及冰醋酸对照组,每组8 只,利用致炎液建小鼠耳廓肿胀模型,观察泰山散瘀膏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研究泰山散瘀膏的镇痛作用.结果:泰山散瘀膏能显著降低小鼠耳廓肿胀程度,显著抑制冰醋酸所知疼痛后的扭体次数.结论:泰山散瘀膏具有明显的抗炎阵痛作用.

    作者:翟献斌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 对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 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8 年6 月-2010 年12 月行TURP 治疗的高危BPH 患者126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RV)、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分的差别.结果:TURP 术后IPSS、QOL、Qmax、PRV 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术后患者的SAS、SDS 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TURP 作为一种创伤小、恢复快的手术方式,能够在改善高危BPH 患者临床症状的基础上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态.

    作者:刘斐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浅谈医院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及有效途径

    近几年,医院各项工作都在迈向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随着医疗规模的扩大,为适应医院发展建设,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势在必行.医院领导对档案工作也越来越重视,通过多种形式大力推进档案建设,把档案规范化管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正视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档案建设的必要性和独特性,将会有效促进医院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作者:丁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炎症性肠病80例临床观察

    目的:总结分析沈阳二四五医院近10 年炎症性肠病(IBD) 的临床特点,观察IBD 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和肠外表现.方法:利用富士88 型电子肠镜对本院住院患者有腹痛、腹泻、腹部包块等症状的患者行肠镜检查,内镜活检取标本.结果:80 例明确诊断的IBD 患者并发症和肠外表现占10%、15%、6.25%,患者因并发症或肠外表现就诊.结论:IBD 临床表现多样,短期确诊困难,应通过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普及肠镜检查,以提高对IBD 的诊断水平.

    作者:庞晓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转为规则房速的机制

    肺静脉消融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房颤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1],由于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已经被广泛推荐为房颤治疗的首选方案,然而射频消融术的过程中常伴有较多的并发症,如左房食管瘘、心包填塞、房性心动过速等[2],已有报道术中发生规则房速的概率为10%~75%[3-6].

    作者:宗其梅;黄卫斌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欣普贝生用于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及引产28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欣普贝生在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 年1 月-2011 年6 月住院分娩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初产妇共286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欣普贝生组和缩宫素组的产程及分娩结局.结果:欣普贝生组24 h 内临产率达到84.42%,明显高于缩宫素组;欣普贝生组从用药到临产时间(5.56±3.84)h,总产程(5.85±2.21)h,第一产程(4.52±1.86)h,均短于缩宫素组(P<0.05).结论:欣普贝生促宫颈成熟及引产安全、有效、方便.

    作者:张晶松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27例新生儿胃食管返流的X线诊断与临床分析

    胃食管返流(gastro-esophageal,reflux,GER) 是新生儿期常见呕吐原因之一,文献报告可高达80‰ ~85‰ [1].笔者所在医院自2011 年以来对新生儿呕吐原因待查的患儿采取上消化道碘水造影检查,发现GER 27 例,本文就其X线表现及临床特点作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源利;艾斌;刘浪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盐酸莫西沙星治疗吸入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莫西沙星治疗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120 例吸入性肺炎住院患者采用随机分为治疗组( 盐酸莫西沙星组) 和对照组( 头孢他啶联合克林霉素组),每组60 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71.67%,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4.00%和64.58%,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和21.67%,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莫西沙星治疗吸入性肺炎疗效确切,且安全,可广泛应用于吸入性肺炎的治疗.

    作者:冯原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分娩对母婴的影响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对产程及母婴的影响.方法:将100 例镇痛分娩的初产妇作为观察组,与同期条件相同正常分娩的100 例初产妇进行对照,比较两组的产程进展及产程中产妇的基本状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程明显缩短,宫口扩张和胎头下降速度明显加快,产妇自我感觉舒适度明显提高,产妇产后身体恢复快,心情愉快,初乳早,开奶早,有利于母乳喂养.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能明显促进产程进展,对母婴的生命体征无明显影响,而且有利于母乳喂养.

    作者:王英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创建骨科无痛病房的初步探讨

    目的:对骨科规范化术后疼痛管理,创建术后无痛病房进行探讨,以提升护士疼痛管理理念,使患者得到优质的无痛服务.方法:为2011 年7 月- 年12 月围手术期126 例骨科患者提供镇痛方案,实施镇痛措施,转变病房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关于疼痛及镇痛药的某些不正确观念,完善疼痛评估体系,制定个体化、多模式、分阶梯镇痛治疗方案,对无痛病房进行规范化的管理.结果:126 例患者疼痛症状均不同程度减轻或消失,对镇痛的效果表示满意.结论:通过创建骨科无痛病房,完善疼痛评估体系,制定个体化、多模式、分阶梯镇痛治疗方案,规范了术后的疼痛管理,对骨折患者的整体治疗是积极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程金焱;沈洁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进展性脑梗死50 例患者和稳定性脑梗死5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合并血管狭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管狭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感染、发热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采取积极地干预对策可以提高疗效.

    作者:朱红伟;赵丹;孙利宁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心脏手术术前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目的:调查心脏手术术前患者健康教育需求.方法:采用自设问卷,调查189 例患者,获得176 例有效资料.结果:患者在心脏手术术前需要健康教育干预和家庭支持.健康教育时机的选择倾向于术前3 d 和1 周.术前关注的健康教育内容为术前准备、术后重症监护、术后可能并发症及措施.希望的信息来源是心脏外科专业人员.对健康教育形式的需求以书籍、宣传册、DVD、集体学习为主.结论:了解患者对术前健康教育各方面的需求,有助于建立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案,以缓解焦虑,促进术后康复,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孟海英;王朝娟;袁景茹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卡前列甲酯栓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佳用药时机研究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佳用药时机、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2009-2011 年收治的具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 如多胎、巨大儿、羊水过多、前置胎盘、妊娠合并肝炎) 并计划剖宫产的孕妇253 例,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87 例):胎儿娩出后立即缩宫素20 U 静滴+ 卡前列甲酯栓1 mg 舌下含服;第二组(81 例):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 U 静滴,当产时出血达到400 ml 时+ 卡前列甲酯栓1 mg 舌下含服;第三组(85 例):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 U 静滴,当产时出血达到600 ml 者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当产时出血达到800 ml 时+ 卡前列甲酯栓1 mg 舌下含服.计算三组术中出血量、产后24 h 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三组术中出血量比较,F=1.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第二组与第一组产后24 h 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第三组产后24 h 出血量明显高于第一组和第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13,P<0.05) ;第二组和第三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第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第二组与第三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用于有宫缩乏力性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术,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而且用药佳时机是越早使用效果越佳.

    作者:赵春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25例支气管肺叶袖式切除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叶袖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临床疗效,以提高手术疗效和患者生存率.方法:2003 年10 月-2008年12 月,对笔者所在医院25 例中央型肺癌患者行支气管肺叶袖式切除,其中有3 例行肺动脉侧壁切除,2 例在心包内处理肺静脉.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8 例(32%),其中肺不张1 例,心律失常5 例,支气管胸膜瘘1 例,声音嘶哑1 例,随访时间8 个月-5 年,术后1、3、5 年生存率分别为:79.5%、42.1%、32.4%.结论:支气管袖式切除术扩大了肺癌患者的手术指征,避免了全肺切除,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保林;刘向阳;杨龙海;朱晓雷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中的应用研究

    急性左心衰是急诊科常见的危重病症之一,其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常伴有严重呼吸衰竭.迅速有效地纠正缺氧,改善心肌收缩力,减少并发症是抢救成功的关键[1].无创正压通气(NPPV) 作为一种新型通气技术,可短时间内缓解症状,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衰竭的辅助治疗[2-3].本研究将NPPV 应用于院前抢救的急性左心衰患者63 例,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我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状况

    目的:了解笔者所在医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骨科2010 年1-12 月完成的386 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资料,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率达100%,用药频度前3 位依次为头孢甲肟、左氧氟沙星、头孢唑啉;术前0.5~2 h 内预防用药只占全部预防用药的1.81%,平均用药时间为6.71 d ;联合用药率51%.结论: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在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方面存在明显不合理现象.

    作者:安爱军;韩冬;郑永刚;张喜娜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全胸腔镜下右肺中下叶切除+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1例报道

    1 病例介绍患者,男,60 岁,因刺激性干咳4 个月伴痰中带血1 次就诊,行胸部CT 及增强检查发现:右肺下叶中央型占位,下叶多发结节病变,淋巴结肿大、融合,与中下叶支气管和肺动脉间隙消失.纤维支气管镜见:右肺下叶B7、8 开口处可见肿瘤,其余各叶、各段支气管未见异常.支气管镜病理检查:低分化鳞癌.

    作者:王程;栗春;张成作;李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血塞通注射液在120例急性支气管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240 例成人急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 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血塞通注射液400 mg,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中静脉点滴,1 次/d,疗程5 ~7 d.结果:观察组治愈92 例,好转21 例,无效7 例,总有效率94.2% ;对照组治愈71 例,好转19 例,无效30 例,总有效率75.0%.结论: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作者:罗国林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直肠脱垂并发直肠多发息肉1例的外科治疗

    直肠脱垂是指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下段向外翻出,脱垂于肛门之外,属肛肠科难治性疾病之一.脱垂日久,可引起各种并发症.然直肠脱垂并发直肠多发息肉者临床上并不常见,治疗也无固定方案.笔者近日在临床上遇一病例,经综合检查、治疗、随访,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双喜 刊期: 2012年第13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