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鑫;屈春晓
目的 探讨记忆合金髌骨爪结合1 号怡乔可吸收线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45 例髌骨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记忆合金髌骨爪结合可吸收线内固定,并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 个月,平均15 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优良率达97.8%.结论 髌骨爪结合可吸收线治疗髌骨骨折,骨折固定牢固、愈合率高、并发症少、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好.
作者:翁永前;杨炳潮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血小板减少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ILSA) 对82 例诊断明确的血小板减少患儿的外周血做人巨细胞病毒特异性IgM(HCMV-IgM) 检测.结果 82 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HCMV-IgM 阳性31 例(37.8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所有患儿接受地塞米松(DEX) 静脉用人丙种球蛋白(IVIG) 常规治疗,其中20 例HCMV 感染患儿加用更昔洛韦(GCV) 治疗,疗程14 d,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后患儿病程明显缩短,且无复发.结论 新生儿HCMV 感染与血小板减少密切相关,对HCMV 感染的患儿加用更昔洛韦可提高疗效.
作者:张璋;赵瑞;王江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平帕汤对帕金森病(PD) 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 诱导的PD 小鼠模型基础上,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平帕汤组,采用爬杆测试法观察平帕汤对PD 小鼠行为特征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法(HPLC-ECD) 检测各组小鼠纹状体内多巴胺(DA)、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 和高香草酸(HVA) 的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 阳性细胞表达的变化.结果 末次注射MPTP 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爬杆时间和评分明显增加(P<0.05),平帕汤组显著增加(P<0.01) ;与模型组相比,平帕汤组DA、DOPAC 值有上升趋势,DA/HVA 值则明显增加(P<0.01,P<0.05) ; 平帕汤组黑质TH 阳性细胞的表达程度明显提高(P<0.05 或P<0.01).结论 平帕汤能保护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挖掘其功能潜力,振奋其分泌能力,从而提高脑内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的浓度,终达到防治PD 的作用.
作者:鲍晓东;赵金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超早期建立人工气道并机械通气在长途转运并救治重度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48 例重度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患者均于长途转运前采用经口或经鼻的方式建立人工气道,并于转运中应用车载呼吸机机械通气,至急诊重症监护室后换接多功能呼吸机采用IPPV( 辅助/ 控制) 通气模式,病情稳定后模式为SIMV(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 PSV( 压力支持通气),脱机模式为SIMV(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结果 成功救治42 例(87.5%),并发症5 例(10.4%),死亡1 例(2.1%).结论 超早期建立人工气道并机械通气是长途转运并救治重度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患者十分有效的方法.
作者:高红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前壁瘢痕与子宫前壁下段肌瘤的声像图特征,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瘢痕与子宫前壁下段肌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50 例经剖宫产术后的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二维声像图特征与彩色血流显像及血流频谱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剖宫产术后瘢痕与子宫肌瘤的声像图变化特征.结果 定期随访后,18 例剖宫产术后瘢痕患者彩超图示前壁近宫颈处异常回声区均无明显变化,32 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前壁下段肌瘤患者的彩超图示异常回声均有所增大,CDFI 血流信号增多.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的瘢痕及子宫肌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是鉴别诊断剖宫产术后患者子宫瘢痕和肌瘤的首选方法.
作者:唐元萍;杨喜惠;张斌年;胡峻岭;李玲;黄谨谦;田洪验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输入性恶性疟疾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8 例输入性恶性疟疾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结果 28 例患者治愈26 例,占92.86%;死亡2 例,占7.14%.结论 通过细致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可降低死亡率,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秦红英;王俊英;靳燕彩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依那普利联合双氢克脲噻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患者80 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 例,对照组应用双氢克脲噻治疗,研究组应用依那普利联合双氢克脲噻治疗,疗程均为3 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1、2及3 个月两组患者收缩压均有所下降,脉压显著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收缩压及脉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 个月后对照组有效率为75.0%,研究组有效率为92.5%,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双氢克脲噻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降压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王元海;周琼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小儿轻中度腹泻引发惊厥的原因,并分析其预后情况.方法 对本院2005 年5 月-2011 年5 月收治的72 例轻中度腹泻引发的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儿全部患有无热惊厥,神经系统检查和生化检查均正常;本组经补液、抗病毒、止惊等综合治疗4~8 d 后均治愈出院,没有出现癫痫样反复惊厥症状;随访的患儿也均无神经系统后遗症,预后良好.结论 小儿轻中度腹泻引发惊厥是小儿的常见疾病,因为该病预后较好,因此,不必再进行抗癫痫治疗.
作者:张蔚起;张德雄;林东龙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运动头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998-2011 年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150 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78 例和对照组72 例,治疗组采用运动头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体针辨证治疗,并对两组疗效加以对比.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6.1%,优良率66.7%,对照组有效率86.1%,优良率4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运动头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取得较好的疗效,可以做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何旭鹏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病理性黄疸的病因与预后.方法 将216 例黄疸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16 例黄疸患儿,占新生儿住院人数27.38%,好转或治愈194 例,转院12 例,死亡10 例.结论 病理性黄疸病因较多,诊断较难,母乳、感染、HIE 及合并症是引起黄疸的重要原因,及时发现,积极治疗,预后良好,后遗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曹丽;宋玉芝;王新东;刘永立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p) 感染和端粒酶活性与胃癌的相关性,为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病例根据病情分为胃癌组、萎缩性胃炎组和正常组三组,Hp 感染采用快速尿素酶法、W-S 染色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用PCR-ELISA 试剂盒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方法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Hp 感染率对照组为30.0%,萎缩性胃炎组为44.8%,胃癌组为66.7%,胃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萎缩性胃炎组(P<0.05);端粒酶活性对照组为15.0%,萎缩性胃炎组为37.9%,胃癌组为88.9%,胃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萎缩性胃炎组(P<0.05),二者检出率均随胃部病变的加重而增加;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胃癌组OR=5.78,Hp感染患者发生端粒酶活化的几率是无活化者的5.78 倍(P<0.01); 萎缩性胃炎组OR=0.9,对照组OR=0.1(P>0.0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p 感染可诱导端粒酶活化,癌症患者的端粒酶活化程度较高,二者与胃癌的发生高度相关.
作者:龙旭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方应用于临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将临床120 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 例,中医辨证分型,按疗程口服中药汤剂;对照组60 例,按疗程口服西药.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中药方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永坤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独活寄生汤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50 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5 例.两组患者均服用独活寄生汤,隔天1 次,15 次为1 疗程,治疗组同时配合中药熏蒸法,治疗前后按膝关节功能评定评分法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2% 和92%,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2% 和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独活寄生汤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显著.
作者:黄佩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比较硬膜外单次注射吗啡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 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术的患者400 例.随机分为两组,把硬膜外单次注射吗啡镇痛与PCEA 镇痛进行比较.结果 PCEA 组疼痛轻,排气早,WHO 疼痛Ⅳ级标准评定有效率明显高于单次注射吗啡组(P<0.01),药物副作用小、程度轻.结论 PCEA 为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措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立飞;闫春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联合用药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 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 例,观察组给予硫酸镁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对照组只给予硫酸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及临床症状进行评价,比较其疗效.结果 观察组血压明显下降,对照组下降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觉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降压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志英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汕头市金平区居民对防癌知识的认知情况以及获取途径,为有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的居民癌症预防知、信、行调查问卷对3678 名居民进行调查.结果 居民对癌症病因、诱因知晓率高的是工业产生的废气、废水(88.4%),癌症常见的早期症状知晓率高的是身体任何部位出现无痛性肿块并逐渐增大(75.7%),癌症预防行为认知率高的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81.6%).居民认为较好的健康教育途径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或) 站防癌讲座(53.3%)、向医务人员咨询(51.5%).结论 金平区居民对癌症知识的认知不够,应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提高居民防癌意识.
作者:赖泽锐;张洁宜;赖喜玉;邱卫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GEM) 分别联合顺铂(DDP)、卡铂(CBP)、奈达铂(NDP) 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 的成本-效果关系.方法 选择127 例晚期NSCLC 患者,根据化疗方案分为三组,其中GP 组(GEM+DDP)39 例,GC 组(GEM+CBP)47 例,GN 组(GEM+NDP)41 例.评价各组化疗2 周期后的近期疗效,进一步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GP 组、GC 组和GN组的客观缓解率(RR) 分别为46.15%、48.94% 和58.54%(P>0.05),疾病控制率(DCR) 为74.36%、76.60% 和82.93%(P>0.05);C/ERR 分别为193.79、186.41 和214.35,C/EDCR 分别为120.27、119.10 和151.31.结论 GP 方案治疗晚期NSCLC 具优势,对于年龄较大、化疗耐受性差的患者更适合选择GC 方案.
作者:梁晓玲;闫潇琦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外支架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8 年3 月-2010 年12 月于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58 例,其中30 例采取外支架固定治疗,为观察组;28 例采用跟骨牵引加石膏固定治疗,为对照组.随访8个月~2 年,对患者临床资料及骨折愈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过8 个月~2 年随访,对患者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观察组优11 例,良12 例,差7 例,优良率76.67%;对照组优4 例,良5 例,差19 例,优良率32.14%.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支架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跟骨牵引加石膏固定术,能有效恢复患者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小龙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案.方法 将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病情轻重分为3 个等级,分别予不同方案治疗.结果 98.9% 的患者诊断明确,出血控制.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病房的常见病种,积极的内科药物治疗,尤其是静脉使用奥美拉唑和生长抑素,可明显改善止血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并减少急诊内镜止血的必要性和三腔两囊管的使用频率.
作者:华从琴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孕期营养干预对降低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按照自愿原则,将2011 年1-11 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定期产检并愿意接受孕期营养干预的孕妇200 例设为干预组,同期200 例进行定期产检但未接受孕期营养干预的孕妇为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孕期营养教育,个体化膳食指导,制定个体化食谱,进行营养干预和随访,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结果 干预组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6.5%,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1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无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发生,未发生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母婴健康状况良好.结论 孕期营养干预可明显降低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
作者:张连香 刊期: 201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