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硬膜外单次注射吗啡与PCEA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

王立飞;闫春艳

关键词:单次注射, 连续硬膜外麻醉, 术后镇痛, 吗啡, 芬太尼, 罗哌卡因, PCEA
摘要:目的 比较硬膜外单次注射吗啡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 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术的患者400 例.随机分为两组,把硬膜外单次注射吗啡镇痛与PCEA 镇痛进行比较.结果 PCEA 组疼痛轻,排气早,WHO 疼痛Ⅳ级标准评定有效率明显高于单次注射吗啡组(P<0.01),药物副作用小、程度轻.结论 PCEA 为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措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产科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产科院前急救的方法和效果,探讨院前急救中护理措施.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 年10 月-2011年10 月期间院外接诊的706 例孕产妇采取有效的救治,实施规范的治疗与护理,总结分析效果与意义.结果 706 例病例均在院外救护成功.结论 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与护理,在保证孕产妇生命安全、降低母婴死亡率,减少产妇并发症方面有重要意义.

    作者:彭颂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ROS、SOD、MDA、GSH-Px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检测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ROS、SOD、MDA、GSH-Px 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将2009 年9月-2011年12 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86 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86 例消化道良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血清CA199、CA242、CEA、SCC 水平及ROS、SOD、MDA、GSH-Px 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SOD 及GSH-Px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ROS、SOD、MDA、GSH-Px 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检测价值较高,对于了解疾病的分期等也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孙彦;熊辉;宋俊;潘春桂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探讨夜间护理工作中的风险管理

    随着社会法制的健全和公民维权意识的增强,医疗机构面临的各种风险越来越多,其中护理风险是临床风险中的重要分支,而夜间护理行为则决定着夜间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因此正确评估和有效规避夜间护理风险就成为提高护理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者:张应芳;张丽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骶管阻滞复合基础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骶管阻滞复合基础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中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选择1~5 岁在腹腔镜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手术ASAⅠ~Ⅱ级患儿40 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0 例,基础麻醉后行骶管阻滞麻醉,术中持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B组20 例,常规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静吸复合麻醉;术中持续监测HR、MAP、SpO2、PETCO2、术毕苏醒时间、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儿气腹后HR、MAP、SpO2、PETCO2 均高于气腹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苏醒时间明显优于B 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A 组稍高于B 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骶管阻滞复合基础麻醉用于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效果确切,可以满足手术的需要.

    作者:谭健;朱红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5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52 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中迟发性颅内出血、弥漫性脑肿胀、严重广泛脑挫裂伤等是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结论 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减轻脑组织的损害,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作者:金文晓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病例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对运用病例教学法进行医学微生物教学后所取得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进修医学微生物的学生120 名,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60 例.A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B 组采用病例教学法进行教学.结果 B 组学生的医学微生物考试成绩明显高于A 组学生(P<0.05);该组学生实验动手操作水平明显优于A 组学生(P<0.05);该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 组患者(P<0.05).结论 运用病例教学法进行医学微生物教学后所取得的实际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苏绍祥;宋汶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Sysmex XS-800i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提示报警信息可信度的探讨与分析

    目的 对Sysmex XS-800i 血细胞分析仪对形态异常细胞的报警信息与人工镜检复查结果,探讨Sysmex XS-800i 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报警信息的可靠性.方法 收集Sysmex XS-800i 血细胞分析仪对形态异常细胞提示报警信息可信度的评价各类150 例,行血涂片形态学检查,观察血液中的具体细胞.结果 150 例中,仪器分别在原始细胞、幼稚粒细胞、异型淋巴细胞、有核红细胞、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核左移方面给出了警示,将其与镜检结果进行比较,其中异型淋巴细胞、有核红细胞、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镜检真阳性率都比较高.结论 血细胞分析仪不能完全代替显微镜手工分类,当仪器提示有异常形态细胞时必须作显微镜复检,以防止误诊、漏诊病例的发生.

    作者:肖淑兰;丁莉;王彩云;袁少伟;朱海珍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逍遥散加五味子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降酶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逍遥散加五味子对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降酶作用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36 例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逍遥散加五味子治疗,疗程为1 个月,比较治疗前后ALT 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差值为(23.36±7.30),经配对t 检验,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逍遥散加五味子对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具有一定的保肝降酶作用.

    作者:蔡新吉;陈大为;毕京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家庭式沟通护理对妇科患者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家庭式沟通对妇科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76 例妇科患者以自愿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实验组同时进行家庭沟通式护理,收集两组患者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健康教育覆盖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总体满意度分别为100.0%、2.6%、97.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2.1%、15.8%、76.3%.结论 联合常规护理与家庭式沟通可有效提高妇科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增强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谭红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肝硬化胆囊结石78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肝硬化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 年1 月-2011 年12 月于笔者所在医院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78 例肝硬化胆囊结石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进行开腹手术的78 例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率、术后住院时间、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的PSOI 评分、WHOQOL-BREF 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率、术后住院时间、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且术后PSOI 评分低于对照组,WHOQOL-BREF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肝硬化胆囊结石疗效好,安全性高,术后患者生存状态较佳.

    作者:刘登国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硬膜外单次注射吗啡与PCEA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硬膜外单次注射吗啡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 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术的患者400 例.随机分为两组,把硬膜外单次注射吗啡镇痛与PCEA 镇痛进行比较.结果 PCEA 组疼痛轻,排气早,WHO 疼痛Ⅳ级标准评定有效率明显高于单次注射吗啡组(P<0.01),药物副作用小、程度轻.结论 PCEA 为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措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立飞;闫春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救治体会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案.方法 将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病情轻重分为3 个等级,分别予不同方案治疗.结果 98.9% 的患者诊断明确,出血控制.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病房的常见病种,积极的内科药物治疗,尤其是静脉使用奥美拉唑和生长抑素,可明显改善止血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并减少急诊内镜止血的必要性和三腔两囊管的使用频率.

    作者:华从琴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胸部外伤致休克的临床研究

    目的 总结笔者所在医院胸部外伤致休克的临床救治经验.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4 年2 月-2010 年2 月收治的25 例胸部外伤致休克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治愈24 例,死亡1 例,治愈率96.00%,其中死亡患者因重症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引发.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胸部外伤致休克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魏东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119 例HIE 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通过积极治疗及周密的护理,高压氧治疗HIE 取得较好疗效.结论 通过一系列细致的整体护理措施,可减轻和避免高压氧治疗HIE 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作者:洪淑芳;黄佩燕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2000-2010年鞍山市食品行业从业人员健康教育培训回顾性分析

    目的 评价笔者所在所对鞍山市饮食行业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培训的效果.方法 对2000-2010 年鞍山市饮食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和评价.结果 (1)2000-2010 年累及培训从业人员454 077人次,培训合格率为98.14%.(2) 年龄为16~19 岁和40 岁以上的从业人员培训合格率较低,而年龄为20~29 岁和30~39 岁的从业人员培训合格率高;文化程度低的从业人员培训合格率较低,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从业人员培训合格率达到100%.结论 对饮品行业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培训效果显著,健康教育培训是帮助从业人员贯彻<食品安全法>、保障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以及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卫生行为的有效方法.

    作者:徐博;郑秀丽;杜萍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经尿道电气化联合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切除术(TUVP) 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 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 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气化切割电极和单纯切割电极共行前列腺切除术240 例,随访6~12 月.结果 大尿流率(Qmax) 由术前(7.6±3.6)ml/s上升至术后(18.1±3.1)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 由术前(29.6±3.5) 分降至(8.9±2.8) 分;生活质量评分(QOL) 由术前(5.6±0.2) 分降至术后(1.8±0.2) 分.结论 TVVP 联合TURP 治疗BPH,结合了两者的优点,出血少,并发症少,疗效好,术后恢复快.

    作者:佟爽;杨欣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EICU人工气道护理体会

    人工气道是指为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是抢救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措施,目前常用的有效的人工气道包括气管切开、经鼻气管插管、经口气管插管等.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EICU 成功救治各类急危重症患者数百例,护理干预措施在人工气道的有效应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合理、有效、积极的护理措施在保证有效的通气功能、减少人工气道的并发症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现将笔者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华英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16例分析

    目的 探讨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6 例采用双侧子宫动脉和( 或) 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 例有效止血,5 例失败:其中3 例行B-Lynch 子宫缝扎术,其中1 例仍无效而行子宫切除术,另有2 例直接行子宫切除术.结论 介入治疗产后大出血具有止血迅速、创伤小、可保留子宫等特点,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而在介入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应果断地实行手术治疗甚至切除子宫.

    作者:郭雪箐;郭跃文;蒋丽江;莫慧芬;周琼;侯桂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脑出血急性期常规生化指标对脑出血预后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脑出血急性期常规生化指标水平预测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35 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100 例治愈和好转为有效组,35 治疗无效和死亡为无效组,同时选取本院50 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三组对象的血脂、血尿酸,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无效组HDL-C 较对照组、有效组明显降低,有效组LDL-C 较无效组和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对象TC及TG 无显著差异.无效组UA 明显高于有效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水平HDL-C 及高尿酸是引起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不良转归的预测因素,而LDL-C 水平增高对于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可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检测这些生化指标对预测患者出血转归有重要临床价值,同时可指导临床有针对性地提供预防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雅斌;彭方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血小板减少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ILSA) 对82 例诊断明确的血小板减少患儿的外周血做人巨细胞病毒特异性IgM(HCMV-IgM) 检测.结果 82 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HCMV-IgM 阳性31 例(37.8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所有患儿接受地塞米松(DEX) 静脉用人丙种球蛋白(IVIG) 常规治疗,其中20 例HCMV 感染患儿加用更昔洛韦(GCV) 治疗,疗程14 d,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后患儿病程明显缩短,且无复发.结论 新生儿HCMV 感染与血小板减少密切相关,对HCMV 感染的患儿加用更昔洛韦可提高疗效.

    作者:张璋;赵瑞;王江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