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旭鹏
目的 探讨IL-11(IL-11) 治疗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 年10 月-2012 年4 月放疗后出现口腔黏膜炎的患者25 例,分为两组,观察组放射治疗期间给予IL-11 局部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1:5000 呋喃西林液漱口,维生素B12 口服,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口腔黏膜反应程度降低,减轻患者疼痛和增进患者食欲等方面的效果显著(P<0.05).结论 IL-11 对预防和治疗放疗所致的口腔黏膜炎显著疗效,并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洪波;徐晓南;赖淑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Ⅲ A、Ⅲ B 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联合TP 方案同期化疗后再给予TP 方案巩固化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06年4月-2008 年4 月期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Ⅲ A 期和Ⅲ B 期),采用TP 方案( 泰素+ 顺铂) 和三维适行放疗常规分割放疗方案同步化疗6 次后评价疗效.将治疗后达到CR、PR的患者随机分为巩固化疗组( 给予TP 方案化疗4 周期) 与对照组.按WHO 近期疗效及毒副标准评价治疗结果,用Ka-plan-Meier 法计算生存率.结果 共50 例患者入组,其中接受巩固化疗患者27 例,对照组23 例,巩固化疗组与对照组中位疾病无进展时间(TTP) 分别为16.2 个月、10.9 个月(P=0.037),总体中位生存时间(OS) 为21.6 月、15.7 个月(P=0.043).巩固化疗组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但可耐受.患者1 年KPS 评分>60 分者分别为70.4%(19/27)、73.9%(17/23)(P>0.05).结论 TP 方案巩固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同期放化疗后达到CR 或PR 的患者有效且安全,能够改善无病生存时间.
作者:柯柳杨;黄白云;程玉莲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胫骨复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应用内固定治疗胫骨近端骨折48 例.结果 本组全部病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0 个月,全部病例获得骨愈合.结论 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是治疗胫骨复杂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慎金;张宗凤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对Sysmex XS-800i 血细胞分析仪对形态异常细胞的报警信息与人工镜检复查结果,探讨Sysmex XS-800i 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报警信息的可靠性.方法 收集Sysmex XS-800i 血细胞分析仪对形态异常细胞提示报警信息可信度的评价各类150 例,行血涂片形态学检查,观察血液中的具体细胞.结果 150 例中,仪器分别在原始细胞、幼稚粒细胞、异型淋巴细胞、有核红细胞、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核左移方面给出了警示,将其与镜检结果进行比较,其中异型淋巴细胞、有核红细胞、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镜检真阳性率都比较高.结论 血细胞分析仪不能完全代替显微镜手工分类,当仪器提示有异常形态细胞时必须作显微镜复检,以防止误诊、漏诊病例的发生.
作者:肖淑兰;丁莉;王彩云;袁少伟;朱海珍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92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 例.治疗组在发病后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 mg,1 次/d,持续6 个月,对照组未用阿托伐他汀钙,其他常规治疗相同.结果 治疗组心源性死亡、再次梗死、梗死后心绞痛等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能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王守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慢性原发性头痛与抑郁症两者的关系、可能的发病机制及两者伴发时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276 例慢性原发性头痛患者,先用抑郁自评量表(SDS) 进行初步筛查,然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进行评定,对慢性原发性头痛诊断类型、病程、发作频率对抑郁症的影响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276 例患者中抑郁诊断标准者89 例(32.2%),抑郁的发生与头痛的诊断类型、病程无关,但与头痛的频率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慢性原发性头痛患者中抑郁发生率较高,要注意及时予以干预治疗.
作者:唐霞;于明忠;张晓霞;王有奎;杨培斌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平帕汤对帕金森病(PD) 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 诱导的PD 小鼠模型基础上,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平帕汤组,采用爬杆测试法观察平帕汤对PD 小鼠行为特征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法(HPLC-ECD) 检测各组小鼠纹状体内多巴胺(DA)、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 和高香草酸(HVA) 的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 阳性细胞表达的变化.结果 末次注射MPTP 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爬杆时间和评分明显增加(P<0.05),平帕汤组显著增加(P<0.01) ;与模型组相比,平帕汤组DA、DOPAC 值有上升趋势,DA/HVA 值则明显增加(P<0.01,P<0.05) ; 平帕汤组黑质TH 阳性细胞的表达程度明显提高(P<0.05 或P<0.01).结论 平帕汤能保护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挖掘其功能潜力,振奋其分泌能力,从而提高脑内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的浓度,终达到防治PD 的作用.
作者:鲍晓东;赵金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比较硬膜外单次注射吗啡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 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术的患者400 例.随机分为两组,把硬膜外单次注射吗啡镇痛与PCEA 镇痛进行比较.结果 PCEA 组疼痛轻,排气早,WHO 疼痛Ⅳ级标准评定有效率明显高于单次注射吗啡组(P<0.01),药物副作用小、程度轻.结论 PCEA 为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措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立飞;闫春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迅速增加,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发病率高达2%[1] ,由于糖尿病的控制与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外,健康教育对患者尤为重要[2-3] .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自身管理和教育,对延缓或防止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国已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糖尿病健康教育,但仍需在改进健康教育方法、丰富健康教育内容等方面继续努力,现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各种形式及实施策略综述如下.
作者:李秀枝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总结笔者所在科58 例垂体瘤患者伽玛刀治疗后的护理经验与体会.方法 采用伽玛刀立体放射技术对笔者所在医院自2008年8 月-2011 年10 月收治的58 例垂体瘤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根据随访记录显示,随访时间3~36 个月,治愈率为91.3%.结论 通过严格掌握伽玛刀治疗垂体瘤的适应证,认真操作,加上科学合理的护理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垂体瘤患者伽玛刀治疗的治愈率.
作者:田梦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汕头市金平区居民对防癌知识的认知情况以及获取途径,为有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的居民癌症预防知、信、行调查问卷对3678 名居民进行调查.结果 居民对癌症病因、诱因知晓率高的是工业产生的废气、废水(88.4%),癌症常见的早期症状知晓率高的是身体任何部位出现无痛性肿块并逐渐增大(75.7%),癌症预防行为认知率高的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81.6%).居民认为较好的健康教育途径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或) 站防癌讲座(53.3%)、向医务人员咨询(51.5%).结论 金平区居民对癌症知识的认知不够,应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提高居民防癌意识.
作者:赖泽锐;张洁宜;赖喜玉;邱卫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复杂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 年11 月-2011 年11 月行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的52 例复杂胆囊结石患者( 观察组) 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行传统开腹胆囊部分切除术的50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治疗费用、患者满意度指标,综合评价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用于复杂胆囊结石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方面均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性优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在治疗复杂胆囊结石方面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明显优势,手术操作者对胆囊结构位置的及腹腔镜操作技术的掌握是手术成功的前提.
作者:林强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分析曲美他嗪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把89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曲美他嗪(20 mg,3 次/d) 与辛伐他汀( 每晚睡前服用20 mg),连服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8.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结论:曲美他嗪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满意.
作者:亓恒梁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采用尿激酶溶栓疗法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2009 年10 月-2011 年10 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 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降颅压、脑细胞保护和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发病4.5 h 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治疗前后评定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尿激酶溶栓疗法对早期脑梗死患者有显著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和血液流变学变化,安全可靠.
作者:舒惠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针刺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阑尾切除术中可行性及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患者6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针刺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方法,对照组实施单纯硬膜外麻醉,两组病例硬膜外麻醉操作,局麻药浓度及给药程序相同.结果 麻醉效果:观察组Ⅰ级率和优良率分别为83.3% 和100%,对照组Ⅰ级率和优良率仅为23.3% 和73.3%,观察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术中牵拉反应程度:观察组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可增强麻醉效果,减少硬膜外腔局麻药用量,减轻术中牵拉反应,可作为一种麻醉方式供临床选择应用.
作者:赵宁;于虹霞;王岩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骶管阻滞复合基础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中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选择1~5 岁在腹腔镜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手术ASAⅠ~Ⅱ级患儿40 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0 例,基础麻醉后行骶管阻滞麻醉,术中持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B组20 例,常规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静吸复合麻醉;术中持续监测HR、MAP、SpO2、PETCO2、术毕苏醒时间、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儿气腹后HR、MAP、SpO2、PETCO2 均高于气腹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苏醒时间明显优于B 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A 组稍高于B 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骶管阻滞复合基础麻醉用于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效果确切,可以满足手术的需要.
作者:谭健;朱红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GEM) 分别联合顺铂(DDP)、卡铂(CBP)、奈达铂(NDP) 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 的成本-效果关系.方法 选择127 例晚期NSCLC 患者,根据化疗方案分为三组,其中GP 组(GEM+DDP)39 例,GC 组(GEM+CBP)47 例,GN 组(GEM+NDP)41 例.评价各组化疗2 周期后的近期疗效,进一步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GP 组、GC 组和GN组的客观缓解率(RR) 分别为46.15%、48.94% 和58.54%(P>0.05),疾病控制率(DCR) 为74.36%、76.60% 和82.93%(P>0.05);C/ERR 分别为193.79、186.41 和214.35,C/EDCR 分别为120.27、119.10 和151.31.结论 GP 方案治疗晚期NSCLC 具优势,对于年龄较大、化疗耐受性差的患者更适合选择GC 方案.
作者:梁晓玲;闫潇琦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产科院前急救的方法和效果,探讨院前急救中护理措施.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 年10 月-2011年10 月期间院外接诊的706 例孕产妇采取有效的救治,实施规范的治疗与护理,总结分析效果与意义.结果 706 例病例均在院外救护成功.结论 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与护理,在保证孕产妇生命安全、降低母婴死亡率,减少产妇并发症方面有重要意义.
作者:彭颂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耳鼻咽喉科2008 年1 月-2011 年1 月对155 例声带息肉患者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前、术后的各项护理资料.结果 155 例患者顺利出院.术后随访声嘶症状均缓解,无一例复发.结论 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准备,做好手术后的护理和观察、出院指导,对保证手术后恢复,防止并发症及复发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徐彩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对运用病例教学法进行医学微生物教学后所取得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进修医学微生物的学生120 名,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60 例.A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B 组采用病例教学法进行教学.结果 B 组学生的医学微生物考试成绩明显高于A 组学生(P<0.05);该组学生实验动手操作水平明显优于A 组学生(P<0.05);该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 组患者(P<0.05).结论 运用病例教学法进行医学微生物教学后所取得的实际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苏绍祥;宋汶辉 刊期: 201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