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介素-11治疗口腔黏膜炎的疗效观察

刘洪波;徐晓南;赖淑贞

关键词:IL-11, 口腔黏膜炎, 放疗,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IL-11(IL-11) 治疗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 年10 月-2012 年4 月放疗后出现口腔黏膜炎的患者25 例,分为两组,观察组放射治疗期间给予IL-11 局部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1:5000 呋喃西林液漱口,维生素B12 口服,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口腔黏膜反应程度降低,减轻患者疼痛和增进患者食欲等方面的效果显著(P<0.05).结论 IL-11 对预防和治疗放疗所致的口腔黏膜炎显著疗效,并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保持新生儿体温稳定的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和研究保持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体温稳定的方法.方法 选择368 例2011 年1月-2012 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其中早产儿121 例,足月儿247 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采取不同的保暖措施.结果 实验组采取的方法对维持新生儿体温稳定效果显著,为新生儿创造了佳和低的代谢率和耗氧量,促进了新生儿的生长发育.结论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要想使其体温稳定,一定要加强中性温度的控制.

    作者:陶丽荣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慢性原发性头痛伴发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原发性头痛与抑郁症两者的关系、可能的发病机制及两者伴发时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276 例慢性原发性头痛患者,先用抑郁自评量表(SDS) 进行初步筛查,然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进行评定,对慢性原发性头痛诊断类型、病程、发作频率对抑郁症的影响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276 例患者中抑郁诊断标准者89 例(32.2%),抑郁的发生与头痛的诊断类型、病程无关,但与头痛的频率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慢性原发性头痛患者中抑郁发生率较高,要注意及时予以干预治疗.

    作者:唐霞;于明忠;张晓霞;王有奎;杨培斌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联合用药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128例

    目的 分析联合用药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 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 例,观察组给予硫酸镁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对照组只给予硫酸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及临床症状进行评价,比较其疗效.结果 观察组血压明显下降,对照组下降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觉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降压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志英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伽玛刀治疗垂体瘤的护理经验与体会

    目的 总结笔者所在科58 例垂体瘤患者伽玛刀治疗后的护理经验与体会.方法 采用伽玛刀立体放射技术对笔者所在医院自2008年8 月-2011 年10 月收治的58 例垂体瘤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根据随访记录显示,随访时间3~36 个月,治愈率为91.3%.结论 通过严格掌握伽玛刀治疗垂体瘤的适应证,认真操作,加上科学合理的护理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垂体瘤患者伽玛刀治疗的治愈率.

    作者:田梦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自拟中药方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方应用于临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将临床120 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 例,中医辨证分型,按疗程口服中药汤剂;对照组60 例,按疗程口服西药.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中药方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永坤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体会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 年6 月-2010 年12 月神经内科的90 例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康复介入,分阶段进行规范化运动训练,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治疗后康复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8.6% 和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ADL 评分对比,治疗前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康复组评分提高明显(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出血患者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早期进行康复治疗有较好的康复效果.

    作者:张宪军;慕会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子宫颈糜烂妇女子宫颈癌发病率与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宫颈糜烂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发病率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妇产科就诊的182 例患者为分析对象,将患者分成四组( 宫颈无糜烂组、轻度糜烂组、中度糜烂组和重度糜烂组),通过比较各组上皮内瘤变情况与癌变发生比率,研究两者之间关系.结果 宫颈糜烂程度不同的四组患者中,病理诊断终结果显示,疾病的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颈糜烂情况与子宫颈癌发病率之间并无一定的联系,不能作为判断宫颈癌变发生的依据.

    作者:陈彩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平帕汤对PD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平帕汤对帕金森病(PD) 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 诱导的PD 小鼠模型基础上,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平帕汤组,采用爬杆测试法观察平帕汤对PD 小鼠行为特征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法(HPLC-ECD) 检测各组小鼠纹状体内多巴胺(DA)、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 和高香草酸(HVA) 的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 阳性细胞表达的变化.结果 末次注射MPTP 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爬杆时间和评分明显增加(P<0.05),平帕汤组显著增加(P<0.01) ;与模型组相比,平帕汤组DA、DOPAC 值有上升趋势,DA/HVA 值则明显增加(P<0.01,P<0.05) ; 平帕汤组黑质TH 阳性细胞的表达程度明显提高(P<0.05 或P<0.01).结论 平帕汤能保护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挖掘其功能潜力,振奋其分泌能力,从而提高脑内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的浓度,终达到防治PD 的作用.

    作者:鲍晓东;赵金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幽门螺杆菌、端粒酶与胃癌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p) 感染和端粒酶活性与胃癌的相关性,为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病例根据病情分为胃癌组、萎缩性胃炎组和正常组三组,Hp 感染采用快速尿素酶法、W-S 染色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用PCR-ELISA 试剂盒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方法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Hp 感染率对照组为30.0%,萎缩性胃炎组为44.8%,胃癌组为66.7%,胃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萎缩性胃炎组(P<0.05);端粒酶活性对照组为15.0%,萎缩性胃炎组为37.9%,胃癌组为88.9%,胃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萎缩性胃炎组(P<0.05),二者检出率均随胃部病变的加重而增加;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胃癌组OR=5.78,Hp感染患者发生端粒酶活化的几率是无活化者的5.78 倍(P<0.01); 萎缩性胃炎组OR=0.9,对照组OR=0.1(P>0.0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p 感染可诱导端粒酶活化,癌症患者的端粒酶活化程度较高,二者与胃癌的发生高度相关.

    作者:龙旭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曲美他嗪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曲美他嗪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把89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曲美他嗪(20 mg,3 次/d) 与辛伐他汀( 每晚睡前服用20 mg),连服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8.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结论:曲美他嗪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满意.

    作者:亓恒梁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小儿轻中度腹泻引发惊厥7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小儿轻中度腹泻引发惊厥的原因,并分析其预后情况.方法 对本院2005 年5 月-2011 年5 月收治的72 例轻中度腹泻引发的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儿全部患有无热惊厥,神经系统检查和生化检查均正常;本组经补液、抗病毒、止惊等综合治疗4~8 d 后均治愈出院,没有出现癫痫样反复惊厥症状;随访的患儿也均无神经系统后遗症,预后良好.结论 小儿轻中度腹泻引发惊厥是小儿的常见疾病,因为该病预后较好,因此,不必再进行抗癫痫治疗.

    作者:张蔚起;张德雄;林东龙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Sysmex XS-800i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提示报警信息可信度的探讨与分析

    目的 对Sysmex XS-800i 血细胞分析仪对形态异常细胞的报警信息与人工镜检复查结果,探讨Sysmex XS-800i 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报警信息的可靠性.方法 收集Sysmex XS-800i 血细胞分析仪对形态异常细胞提示报警信息可信度的评价各类150 例,行血涂片形态学检查,观察血液中的具体细胞.结果 150 例中,仪器分别在原始细胞、幼稚粒细胞、异型淋巴细胞、有核红细胞、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核左移方面给出了警示,将其与镜检结果进行比较,其中异型淋巴细胞、有核红细胞、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镜检真阳性率都比较高.结论 血细胞分析仪不能完全代替显微镜手工分类,当仪器提示有异常形态细胞时必须作显微镜复检,以防止误诊、漏诊病例的发生.

    作者:肖淑兰;丁莉;王彩云;袁少伟;朱海珍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的术后护理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 对在笔者所在医院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41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手术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结石清除率为95.1%,经术后统计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100%.5 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经抗炎治疗一周后体温正常.结论 加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术后护理有利于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黄雪莲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脑出血急性期常规生化指标对脑出血预后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脑出血急性期常规生化指标水平预测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35 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100 例治愈和好转为有效组,35 治疗无效和死亡为无效组,同时选取本院50 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三组对象的血脂、血尿酸,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无效组HDL-C 较对照组、有效组明显降低,有效组LDL-C 较无效组和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对象TC及TG 无显著差异.无效组UA 明显高于有效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水平HDL-C 及高尿酸是引起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不良转归的预测因素,而LDL-C 水平增高对于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可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检测这些生化指标对预测患者出血转归有重要临床价值,同时可指导临床有针对性地提供预防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雅斌;彭方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完善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完善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 年1 月-2011 年6 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6 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48 例为对照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患者48 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 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分.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 评分(39.2±8.1) 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7.5±8.9) 分,观察组SDS 评分(42.1±7.6) 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0.2±8.7) 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完善个性化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心理辅导,多给予其鼓励和关爱,可以大幅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时爱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92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 例.治疗组在发病后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 mg,1 次/d,持续6 个月,对照组未用阿托伐他汀钙,其他常规治疗相同.结果 治疗组心源性死亡、再次梗死、梗死后心绞痛等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能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王守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超早期人工通气在长途转运并救治重度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中的作用48例分析

    目的 探讨超早期建立人工气道并机械通气在长途转运并救治重度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48 例重度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患者均于长途转运前采用经口或经鼻的方式建立人工气道,并于转运中应用车载呼吸机机械通气,至急诊重症监护室后换接多功能呼吸机采用IPPV( 辅助/ 控制) 通气模式,病情稳定后模式为SIMV(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 PSV( 压力支持通气),脱机模式为SIMV(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结果 成功救治42 例(87.5%),并发症5 例(10.4%),死亡1 例(2.1%).结论 超早期建立人工气道并机械通气是长途转运并救治重度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患者十分有效的方法.

    作者:高红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川崎病患儿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和急性时相蛋白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目的 观察川崎病(KD) 患儿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和急性时相蛋白(CRP) 的动态变化,研究血浆Fib、D-二聚体和CRP 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CAL) 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按要求完成完整复查的43 例川崎病患儿进行定期血浆Fib、D-二聚体和CRP 水平的检测,选择同期同年龄段笔者所在医院门诊体检的30 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项目及方法同KD 组,分析两组儿童血浆Fib、D-二聚体和CRP 水平是否存在差别;根据二维彩色超声心动图将43 例KD 患儿分为有冠状动脉损伤组(CAL 组)12 例和无冠状动脉损伤组(NCAL 组)31例,分析其Fib、D-二聚体和CRP 水平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KD 组患儿的血浆Fib 水平、D-二聚体及CRP 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 ; CAL 组患儿的血浆Fib、D-二聚体及CRP 水平均高于NCAL 组(P<0.05);Fib、D-二聚体水平与CRP 呈正相关(r=1.231,0.876,P<0.05).结论 Fib 及D-二聚体与KD 血管损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Fib 和D-二聚体水平同时升高反映了KD 患儿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倾向,对冠状动脉损伤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作者:方润婷;张锦光;尹冬梅;谢志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益生菌在功能性腹泻中的治疗价值

    目的 探讨益生菌在治疗功能性腹泻中的作用.方法 96 例功能性腹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 例给予益生菌+ 思密达治疗,对照组48 例单给思密达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便秘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生菌能有6岁,病程2~16年,.例,女54例,年龄22~68岁,中位年龄42效缓解功能性腹泻症状,并能有效预防治疗过程中便秘的发生.

    作者:陈国毅;徐文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针灸联合尼莫地平、脑心通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尼莫地平脑心通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针对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进行针灸联合尼莫地平脑心通治疗,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分别评估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 针灸联合尼莫地平脑心通治疗能改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积分.结论 该联合治疗确实能改善认知功能.

    作者:张长巨;员伟强;张建元;张彦芳;李建梅;田红军;谷晗 刊期: 2012年第16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