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时爱
目的 探讨脑出血急性期常规生化指标水平预测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35 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100 例治愈和好转为有效组,35 治疗无效和死亡为无效组,同时选取本院50 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三组对象的血脂、血尿酸,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无效组HDL-C 较对照组、有效组明显降低,有效组LDL-C 较无效组和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对象TC及TG 无显著差异.无效组UA 明显高于有效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水平HDL-C 及高尿酸是引起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不良转归的预测因素,而LDL-C 水平增高对于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可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检测这些生化指标对预测患者出血转归有重要临床价值,同时可指导临床有针对性地提供预防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雅斌;彭方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ROS、SOD、MDA、GSH-Px 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将2009 年9月-2011年12 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86 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86 例消化道良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血清CA199、CA242、CEA、SCC 水平及ROS、SOD、MDA、GSH-Px 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SOD 及GSH-Px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ROS、SOD、MDA、GSH-Px 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检测价值较高,对于了解疾病的分期等也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孙彦;熊辉;宋俊;潘春桂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对逍遥散加五味子对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降酶作用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36 例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逍遥散加五味子治疗,疗程为1 个月,比较治疗前后ALT 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差值为(23.36±7.30),经配对t 检验,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逍遥散加五味子对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具有一定的保肝降酶作用.
作者:蔡新吉;陈大为;毕京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孕期营养干预对降低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按照自愿原则,将2011 年1-11 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定期产检并愿意接受孕期营养干预的孕妇200 例设为干预组,同期200 例进行定期产检但未接受孕期营养干预的孕妇为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孕期营养教育,个体化膳食指导,制定个体化食谱,进行营养干预和随访,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结果 干预组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6.5%,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1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无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发生,未发生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母婴健康状况良好.结论 孕期营养干预可明显降低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
作者:张连香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92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 例.治疗组在发病后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 mg,1 次/d,持续6 个月,对照组未用阿托伐他汀钙,其他常规治疗相同.结果 治疗组心源性死亡、再次梗死、梗死后心绞痛等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能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王守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益生菌在治疗功能性腹泻中的作用.方法 96 例功能性腹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 例给予益生菌+ 思密达治疗,对照组48 例单给思密达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便秘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生菌能有6岁,病程2~16年,.例,女54例,年龄22~68岁,中位年龄42效缓解功能性腹泻症状,并能有效预防治疗过程中便秘的发生.
作者:陈国毅;徐文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单纯溃疡穿孔缝合修补术、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126 例,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两种手术方法都能使溃疡完全愈合,达到临床治愈,未出现近、远期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 单纯溃疡缝合修补术与胃大部切除术两种术式疗效均较明显,酌情、合理地选择术式,明确病灶部位及病变程度,方法简单安全,利于患者康复,避免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作者:姜栋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膀胱癌行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7 例施行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术后24 h 死亡1 例,出现近期并发症9 例,远期并发症7 例.57 例均获随访6~84 个月,平均67个月,5 年生存率58.1%.结论 对于复发性、多发性、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取切除膀胱及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疗效确切,更符合人的生理特性,患者更易融入社会,生活质量高,推荐为此类患者的优先选择.
作者:叶大勇;梁勇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平帕汤对帕金森病(PD) 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 诱导的PD 小鼠模型基础上,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平帕汤组,采用爬杆测试法观察平帕汤对PD 小鼠行为特征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法(HPLC-ECD) 检测各组小鼠纹状体内多巴胺(DA)、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 和高香草酸(HVA) 的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 阳性细胞表达的变化.结果 末次注射MPTP 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爬杆时间和评分明显增加(P<0.05),平帕汤组显著增加(P<0.01) ;与模型组相比,平帕汤组DA、DOPAC 值有上升趋势,DA/HVA 值则明显增加(P<0.01,P<0.05) ; 平帕汤组黑质TH 阳性细胞的表达程度明显提高(P<0.05 或P<0.01).结论 平帕汤能保护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挖掘其功能潜力,振奋其分泌能力,从而提高脑内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的浓度,终达到防治PD 的作用.
作者:鲍晓东;赵金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对比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98 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 例,分别给予硫酸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记录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组内及治疗后组间血小板聚集率(PAG) 及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A) 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 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胃黏膜出血率.结果 接两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 均显著延长(P<0.01),且实验组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胃黏膜出血率为4.1%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3%(P<0.01).结论 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和安全性优于阿司匹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佩民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 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割术及电切术,比较手术前后患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平均尿流率改善情况.结果 200 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42 min、平均出血量37.5 ml;术后无死亡、电切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平均尿流率等指标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汽化电切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创伤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燃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45 例患者使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并与单纯使用甲氨蝶呤的患者比较,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血β-hCG 转阴时间、阴道流血停止时间以及超声包块缩小50% 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肠道不适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宫外孕临床效果显著,还能减少单用甲氨喋呤引起的胃肠道不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齐岩;赵丽嫣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慢性原发性头痛与抑郁症两者的关系、可能的发病机制及两者伴发时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276 例慢性原发性头痛患者,先用抑郁自评量表(SDS) 进行初步筛查,然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进行评定,对慢性原发性头痛诊断类型、病程、发作频率对抑郁症的影响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276 例患者中抑郁诊断标准者89 例(32.2%),抑郁的发生与头痛的诊断类型、病程无关,但与头痛的频率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慢性原发性头痛患者中抑郁发生率较高,要注意及时予以干预治疗.
作者:唐霞;于明忠;张晓霞;王有奎;杨培斌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 年6 月-2010 年12 月神经内科的90 例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康复介入,分阶段进行规范化运动训练,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治疗后康复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8.6% 和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ADL 评分对比,治疗前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康复组评分提高明显(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出血患者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早期进行康复治疗有较好的康复效果.
作者:张宪军;慕会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家庭式沟通对妇科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76 例妇科患者以自愿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实验组同时进行家庭沟通式护理,收集两组患者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健康教育覆盖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总体满意度分别为100.0%、2.6%、97.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2.1%、15.8%、76.3%.结论 联合常规护理与家庭式沟通可有效提高妇科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增强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谭红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前壁瘢痕与子宫前壁下段肌瘤的声像图特征,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瘢痕与子宫前壁下段肌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50 例经剖宫产术后的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二维声像图特征与彩色血流显像及血流频谱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剖宫产术后瘢痕与子宫肌瘤的声像图变化特征.结果 定期随访后,18 例剖宫产术后瘢痕患者彩超图示前壁近宫颈处异常回声区均无明显变化,32 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前壁下段肌瘤患者的彩超图示异常回声均有所增大,CDFI 血流信号增多.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的瘢痕及子宫肌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是鉴别诊断剖宫产术后患者子宫瘢痕和肌瘤的首选方法.
作者:唐元萍;杨喜惠;张斌年;胡峻岭;李玲;黄谨谦;田洪验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52 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中迟发性颅内出血、弥漫性脑肿胀、严重广泛脑挫裂伤等是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结论 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减轻脑组织的损害,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作者:金文晓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Ⅲ A、Ⅲ B 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联合TP 方案同期化疗后再给予TP 方案巩固化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06年4月-2008 年4 月期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Ⅲ A 期和Ⅲ B 期),采用TP 方案( 泰素+ 顺铂) 和三维适行放疗常规分割放疗方案同步化疗6 次后评价疗效.将治疗后达到CR、PR的患者随机分为巩固化疗组( 给予TP 方案化疗4 周期) 与对照组.按WHO 近期疗效及毒副标准评价治疗结果,用Ka-plan-Meier 法计算生存率.结果 共50 例患者入组,其中接受巩固化疗患者27 例,对照组23 例,巩固化疗组与对照组中位疾病无进展时间(TTP) 分别为16.2 个月、10.9 个月(P=0.037),总体中位生存时间(OS) 为21.6 月、15.7 个月(P=0.043).巩固化疗组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但可耐受.患者1 年KPS 评分>60 分者分别为70.4%(19/27)、73.9%(17/23)(P>0.05).结论 TP 方案巩固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同期放化疗后达到CR 或PR 的患者有效且安全,能够改善无病生存时间.
作者:柯柳杨;黄白云;程玉莲 刊期: 2012年第16期
随着人们健康以及维权意识的增强,外科护理方面存在的潜在风险也在呈现出不断增多的趋势,而这种情况的存在也给从事外科护理方面的专业人员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为了积极应对新形势下对于外科护理方面的更高要求,本文就目前状况下外科护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潜在的风险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行了总结.
作者:张小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完善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 年1 月-2011 年6 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6 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48 例为对照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患者48 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 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分.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 评分(39.2±8.1) 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7.5±8.9) 分,观察组SDS 评分(42.1±7.6) 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0.2±8.7) 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完善个性化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心理辅导,多给予其鼓励和关爱,可以大幅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时爱 刊期: 201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