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霞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叶酸片( 复方制剂) 与依那普利( 单药制剂) 对降低H 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 和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86 例H 型高血压患者,其中46 例作为治疗组,给予复方制剂依那普利(10 mg) 叶酸(0.8 mg) 片;40 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单药制剂依那普利(10 mg),两组用药均为1 次/d,1 片/ 次,早晨口服治疗,共治疗12 周.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的血压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 水平.结果:经12 周治疗后,治疗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 降低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前后舒张压下降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治疗前后收缩压下降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制剂依那普利(10 mg) 叶酸(0.8 mg) 片有很好的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 的作用;复方制剂依那普利(10 mg) 叶酸(0.8 mg) 片和依那普利单药制剂都能使H 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低,但复方制剂依那普利叶酸片降低舒张压疗效优于单用依那普利片.
作者:刘兴艳;邱志刚;何创新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采用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注入骨水泥前、注入时以及注入后HR、SpO2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注入时SBP、DBP 与注入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入前和注入后SBP、DBP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优良率为96.25%.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10 ml,平均手术时间105 min.结论: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术能为患者带来较好的远期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谭传志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以异丙酚和芬太尼为例对无痛人流过程中药物麻醉的使用方法和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0 例接受无痛人流手术的临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 两组,每组平均40 例.A 组受术者采用异丙酚进行麻醉,B 组受术者采用异丙酚与小剂量的芬太尼联合进行麻醉.结果:B 组受术者麻醉效果明显优于A 组受术者;该组受术者麻醉后的生命体征变化幅度明显小于A 组受术者;两组受术者所使用的麻醉药物均未对无痛人流手术造成任何的不利影响.结论:采用异丙酚与小剂量的芬太尼联合的方法对接受无痛人流手术的受术者进行术前麻醉的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李新节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眼科病房的标本采集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因为检验结果直接和患者是否能够手术、身体的健康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采集标本不及时会延误手术的时间,产生医患矛盾.所以,正确、及时采集标本非常重要,下面结合本科的实际情况,分析在标本采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及防范措施.
作者:高丽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重症高血压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本院收治的重症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危象患者136 例,高血压脑病患者92 例,入院后立即给予降压、利尿、镇静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急救和护理后血压控制良好,48 h 内血压控制在l60/100 mm Hg,逐渐到正常,患者临床症状好转,均痊愈出院.结论:迅速采取降压、利尿、镇静急救以及有效的护理能够较好地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雷菊蕊;钟淑琼;吕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手术要点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 年3 月-2011 年11 月行阴式子宫切除术的86 例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手术时间(120±25)min,术中出血量(l50±25)ml,住院时间(7±2)d.手术成功率为98.84%,失败率为1.16%.结论:对于子宫大小中等、活动度好、阴道松弛、排除恶性病变的患者行阴式子宫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成功率与术者的技术、经验、手术指针的把握有关,该术式创伤小,更经济,适宜基层推广应用.
作者:张永庆;沈明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卫生部指出,目前我国床护之比1 :0.4 的配备标准的医院只有10% 左右.卫生部根据现有工作量测定推算,按照目前护士的工作量,病床与护士的比例应至少达到1 :0.5,这就意味着我国每千人口只有一名护士的窘境.这种状况的结果是面对患者护理要求的日益增强,人员配备严重不足.这造成护士工作辛苦,风险剧增,身心疲惫,职业不满意,造成护理人才大量流失.另外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护理模式的改变,患者、患者家属、医生及护理管理者对护士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护理资源的短缺,工作量明显增加,工作压力增加易导致护理人员心理性和生理性疲劳,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因此,作为领导者,要提高护士满意度,提高护士的地位,提高工作积极性,减轻护士负担,关注护士的健康,提倡人性化管理.
作者:何明霞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不同妊娠期妇女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DD) 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ysmex CA-1500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528 例正常妊娠妇女的凝血四项和DD 水平.结果:早期、中期至晚期妊娠的PT 值呈进行性缩短(P<0.05),晚期至临产期PT 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早期至中期妊娠的APTT 值明显缩短(P<0.05),中期与晚期和临产期APTT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早期至临产期妊娠的TT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早期至晚期妊娠的FIB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产期明显升高(P<0.05) ;早期至临产期妊娠的DD 值呈进行性升高(P<0.05).结论:监测妊娠妇女凝血四项和DD 水平变化对预防血栓栓塞疾病和孕妇分娩过程中及产后大出血导致急性DIC 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吴珺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双J 管内引流在上尿路梗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 例上尿路梗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 例,观察组采用双J 管内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硅胶管外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J 管内引流治疗上尿路梗阻对防止手术后尿路狭窄和漏尿有重要意义,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疗效确切.
作者:盘健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患者IOS 法气道阻力测定与肺通气功能和呼吸困难程度的相关性,为气道阻力用于COPD患者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 年8 月-2011 年4 月就诊的69 例COPD 患者行IOS 法气道阻力和肺通气功能测定,同时对患者呼吸困难状况行Borg 评分.对上述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ISO 法气道阻力测定与肺通气功能和Borg 评分都有很好的相关性.Zrs与FEV1%、PEF%、IC% 呈负相关,X5 与FEV1%、PEF%、IC% 呈正相关,Fres 与FEV1/FVC、FEV1%、PEF% 呈负相关.Zrs 和Fres 与Borg评分呈正相关.结论:IOS 气道阻力测定可用于COPD 患者的诊断和病情评估.
作者:邓新宇;甘玉燕;焦维克;薛青;吴建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妇产科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 观察组) 和行剖腹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 对照组) 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再次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再次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快速安全、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尤其在减少再次宫外孕方面明显优于剖腹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君怡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了解右侧卧位描记后壁导联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后壁心肌梗死患者78 例,采集仰卧位、右侧卧位18 导联心电图,并做自身两种体位的对比.结果:两种体位心电图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右侧卧位时V7~V9 导联Q 波振幅大于仰卧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右侧卧位描记后壁导联心电图不会影响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相反更有利于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钟晓明;李小珠;莫如绸;陈恩;邝丽;岑凯怡;刘志隆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超声骨密度仪对妊娠糖尿病孕妇骨量测定的意义.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和健康产妇各38例,比较两组产妇的一般情况、腰背疼痛情况、分娩情况、血钙、血磷以及骨密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骨超声波传导速度(SOS)、振幅衰减( BUA)、骨硬度指数(STI)、腰背疼痛情况、新生儿出生体重以及骨量与对照组产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产妇的疼痛出现时间、血钙、血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孕妇的骨量丢失较普通孕妇高,使用超声骨密度仪能对妊娠孕妇骨密度作定量测定.
作者:何国锋;古东海;谭峰;何小洁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讨论两种导尿方法( 留置导尿与无菌间歇性导尿) 对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留置导尿及无菌间歇性导尿56 例的临床资料,按尿管留置时间、无菌间歇性导尿的时间进行分组,对各组尿路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随着留置导尿时间的增加,脑出血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逐渐增加.结论:对于脑出血患者,前期病情危重的情况下,采用留置导尿,但应尽量缩短留置导尿时间;待病情稳定后,可采取无菌间歇性导尿,帮助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正常,以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家属满意度.
作者:杨丽霞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分析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50 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 例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抗结核治疗和呼吸衰竭的相关治疗.结果:50 例患者中,42 例呼吸衰竭有好转,8 例死亡.死亡的患者中,3 例死于呼吸衰竭,2 例死于循环衰竭,3 例死于肝衰竭.血气分析表明,患者治疗前后PaCO2 和PaO2 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死亡率较高,一旦发生,应及时进行正确治疗,减少死亡例数,因此肺结核控制并发症至关重要.
作者:李雄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分析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 年1 月-2011 年1 月收治的84 例需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治愈67 例(79.8%),好转13 例(15.5%),无效4 例(4.7%),无效原因为鼻甲与鼻中隔粘连,对症治疗痊愈.未出现鼻中隔穿孔、血肿、前颅底损伤、鼻梁塌陷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术野清晰,可以有效矫正偏曲的鼻中隔,且可同期完成鼻窦手术,经济方便,轻减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晓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带有诊断级多排螺旋CT(MSCT) 的SPECT/CT 同机融合显像技术在前列腺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3例经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的患者,静脉注射锝99- 亚甲基二膦酸盐(MDP)740-1110MBp,3~6 h 后行全身骨显像,由两名核医学科医师分析全身骨显像图像,对发现的可疑病灶行同机SPECT/CT 扫描,并行图像融合和分析.结果:SPECT/CT 同机融合诊断前列腺骨转移的灵敏度为97.02%(35/36),特异性85.71%(6/7),准确性95.35(41/43),阳性预测值97.02%(35/36),阴性预测值85.71%(6/7).结论:带有MSCT 的SPECT/CT 不仅可精确定位,还可以提供局部解剖信息,在明确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的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孔飚;张雪辉;高永旺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比较盐酸丁咯地尔氯化钠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 的治疗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盐酸丁咯地尔氯化钠注射液( 治疗组) 治疗DPN 患者48 例,复方丹参注射液( 对照组) 治疗DPN 患者42 例,治疗前后化验空腹及餐后血糖、血脂,测量血压,计算体重指数,用肌电图测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CV) 及运动传导速度(MCV).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5%、81.6%.两组患者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MCV 及SCV 均明显提高,治疗组提高更明显(P<0.01).整个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盐酸丁咯地尔氯化钠注射液治疗DPN 患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美彪;杨水冰;杨井金;陆小玉;向建平;李子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妊娠20 周后胎儿在子宫内死亡者称死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内医疗水平的提高,围生儿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胎死宫内仍然发生,妊娠晚期胎死宫内的原因包括妊娠合并症、胎盘及脐带原因、胎儿因素等.现报道脐带过度扭转致死胎1 例.
作者:周志红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分析重症肝炎患者临床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对45 例诊断为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7 例,好转21 例,死亡17 例.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和复发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良好的有效护理措施是患者较快脱离危险,顺利进入康复期,直至痊愈出院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桂芬;宁方霞 刊期: 2012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