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义宏
目的 探讨在治疗重症肺心病呼吸衰竭中应用低分子肝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8例重症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临床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经过12天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39例中,有21例显现,14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达89.74%;对照组39例中,显效者15例,有效者15例,无效者9例,总有效率为76.92%.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的使用,可有效改善重症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功能,纠正患者的缺氧程度,增强心肌能力,无并发出血的倾向.在临床上可广泛使用.
作者:熊承文;邹敏;肖惠珍;张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急救护理措施.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在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36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痊愈出院34例,子宫切除2例.结论 高度责任心,细致地观察与护理,及时发现高危因素,及时预防治疗,是降低产后出血率的关键.
作者:欧培艺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及其合并症心律失常的症状.方法 通过设立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合理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的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同时加强对心律失常的治疗,有助于病情的进一步改善.
作者:姜凤贵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室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82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试验前10 d均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对照组患者给予相关病因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胺碘酮200 mg,口服,3次/d.根据患者情况,7 d后改为200 mg,2次/d.7 d后,再改为200 mg,1次/d,维持到患者心律失常控制,而后给予每天50 mg维持.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能够显著控制老年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孙维龙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无张力修补术和传统手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观察两组研究对象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复发情况等方面的不同,比较无张力修补术和传统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住院天数、术后恢复日常活动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采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分别为3.85%和3.85%,均低于对照组(15.00%,21.67%).结论 无张力修补术有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作者:袁文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创伤性脾破裂保脾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0~2010年间施行保脾手术治疗脾破裂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保脾手术治疗后62例患者痊愈出院,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3例因保脾失败而改为全脾切除;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脾脏功能满意.结论 采用保脾手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是可行的.
作者:郭东来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为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晚年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从老年慢性病的特点、我国老年慢性病的现状调查及护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重点集中在社区护理、家庭护理、中医护理等方面,无论在哪方面都需要做好老年人慢性病的自我管理,这在老年慢性病的全程护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余荣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当前医患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微妙.各种紧张的医患关系导致的医疗纠纷层出不穷,不仅影响了医院的正常医疗秩序,同时影响了医院自身的发展,更是影响到了和谐社会的构建,笔者通过对医患关系现状、成因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并对解决不良医患关系的方式进行了探讨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策略.
作者:马卫星;杨睿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纳洛酮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8月~2010年8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儿科就诊的1~8岁的病毒性脑炎患儿8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纳洛酮、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治疗后两组疗效、免疫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5%(P<0.05);治疗后患儿IgG升高,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5,P<0.05),IgM变化不明显.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出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纳洛酮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可显著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减轻脑组织损伤,疗效显著.
作者:谢晓红;毕秀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比较西地兰和乌拉地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50例患者,随机分为西地兰治疗组和乌拉地尔治疗组,监测用药前后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气变化,记录病情好转时间、住院日、有效率、病死率、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均能有效改善急性左心衰患者血压、心率、呼吸、血气变化,降低血压、减慢心率、改善心衰,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乌拉地尔能更快缓解急性左心衰(P<0.05).结论 静滴乌拉地尔治疗急性左心衰起效更快,血液动力学方面需要进一步实验证明.
作者:李晓南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8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0例)给予贝那普利(洛汀新,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10 mg+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辉瑞制药)2.5 mg,1次/d;对照组(48例)给予贝那普利10mg,1次/d.治疗4周后降压疗效判定为无效者,将剂量加倍,在8周观察期内不联用其它降压药.比较两组血压、生化指标、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4周后,研究组收缩压(132.3±12.2) mm Hg显著低于对照组(137.1±10.8) mm Hg,研究组舒张压(86.12±9.3) mm Hg显著低于对照组(91.4±10.7) mm Hg,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5.0% vs 54.1%,P <0.01);治疗8周后,研究组收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显著则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无因不良反应停药者.结论 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疗效优于单用贝那普利,不良反应未见增加.
作者:于华;李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上颌第二恒磨牙萌出前推上颌恒磨牙向后导致上颌第二恒磨牙锁(牙合)的可能性.方法 研究组:推磨牙向后的患者16例;对照组:未经正畸治疗的患者130例.两组皆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研究组分别测量推磨牙向后之前和第二磨牙建(牙合)时的牙弓后段可用间隙和拥挤度,对照组测量治疗前的牙弓后段可用间隙和拥挤度.比较两组上颌第二磨牙发生锁(牙合)的构成比、两组上颌第二磨牙发生锁(牙合)和无锁(牙合)者其牙弓后段拥挤度的差异、以及牙弓后段拥挤度与锁(牙合)形成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发生锁(牙合)的比例大于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上颌第二磨牙发生锁(牙合)者其牙弓后段拥挤度均大于无锁(牙合)者;牙弓后段拥挤度与锁(牙合)形成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上颌第二恒磨牙萌出前推上颌恒磨牙向后可能导致上颌第二恒磨牙锁.
作者:黄颖荷;钟小龙;彭伟;陈婵婵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前临床肺癌就诊多属中、晚期,全肺切除可以提高手术率,减少不必要的开胸探查,一侧全肺切除常用于无法施行肺叶或袖型肺叶切除的中央型肺癌[1].术后并发症较多,呼吸道的管理尤其重要.笔者所在医院2004~2009年共行全肺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28例,现将围手术期呼吸道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38~72岁,平均55岁.手术方式:左全肺切除18例,右全肺切除10例,其中有7例施行心包内切除,2例合并上腔静脉成型术.术后病理:鳞癌20例,腺癌6例,小细胞癌1例,腺样囊性癌1例.术后并发症:心律失常5例,支气管胸膜瘘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肺水肿及心衰死亡1例.
作者:王怡;吕晶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 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护理.结果 经心理护理、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后2组患者的下肢活动能力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肢活动能力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明显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降低致残率.
作者:李娜;王莹;徐晓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双极汽化电切术(TUBVP)与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择98例BPH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0例行TUBVP和48例行TUVP治疗.将两种术式的治疗过程、疗效、术后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UBVP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TUVP组,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TUVP组(P<0.01);TUBV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TUVP组(P<0.05);两组患者切除的组织重量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随访,TUBVP组血Na+值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TUVP组血Na+显著低于术前和TUBVP组(P<0.01);术后3个月两组IPSS、QOL、MFR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TUBVP组无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URS)发生,TUBVP组TURS发生率明显低于TUVP组(P<0.05);TUBVP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TUVP组(P<0.05).结论 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相当,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双极汽化电切术比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并发症更少、更安全.
作者:华国志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对脑血管病患者留置尿管时漏尿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及预防手段.方法 对笔者所在科室78例留置尿管的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对漏尿的原因及采取的预防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患者中,有24例发生漏尿现象,其主要原因有尿道括约肌松弛、夹管时间过长、尿管固定不当、尿管阻塞、冲洗过快等.结论 在留置尿管过程中,引起漏尿的原因很多,但是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漏尿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解青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T3、T4、TSH、Cyst C、β2-MG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甲亢患者临床资料,分为甲亢组和健康对照组.结果 甲亢组T3、T4、Cyst C、β2-MG明显高于对照组,TSH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yst C和β2-MG无明显相关性,P>0.05;甲亢组Cyst C和β2-MG正相关,P<0.05.结论 甲状腺激素和Cyst C、β2-MG指标为甲亢患者的临床治疗及诊断其病情进展提供可靠理论依据,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国辉;杨凡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方法 与临床情况.方法 将2009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108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4例(腹腔镜手术)和对照组54例(开腹手术),对两组的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术后发热、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尿管、住院时间方面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可以作为治疗宫外孕的首选方法.
作者:林洁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上颌前牙区埋伏多生牙拔除术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接诊的31例患者,采取埋伏牙拔除术及一系列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手术治疗及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无一例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 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护理配合及术后给予健康教育,是埋伏牙拔除术顺利完成、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李妙玲;黄颖荷;李杏蕊;余坚铮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醋酸去氨加压素辅助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7月~2010年9月收治的12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醋酸去氨加压素辅助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37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显效29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论 醋酸去氨加压素辅助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仙泉 刊期: 201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