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不良反应及处理1例

马鑫;樊颖

关键词:老年, 无痛胃镜检查
摘要:不良反应1``病例介绍患者,女,64岁,无显著肺功能异常及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体重52 kg,在笔者所在医院自愿选择无痛胃镜检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取左侧卧位,建立静脉通道,监测ECG、SpO2、BP、HR,经鼻导管吸氧,氧流量2 ml/min,嘱患者开口放入咬口器,缓慢推注芬太尼0 5 μg/kg,2 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1 mg/kg,SpO2<90%,迅速面罩给氧及人工辅助呼吸,数秒钟内恢复血氧饱和度.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公共场所公用物品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本市公共场所卫生状况,找出薄弱环节,为卫生监督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抽检本市公共产所物品的卫生情况,空气检测主要是仪器法,饮具和公共用品用涂抹法.结果 本市旅店业公用物品合格率为91 13%,洗浴行业公用物品合格率为80 65%,理发店公用物品合格率为79 83%,美容院为84 64%.结论 本市公共场所公用物品总体卫生状况较好,但是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

    作者:王建慧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手术室骨科专科管理实施及成效

    目的 通过骨科专科组的设立,实施合理的管理.方法 在手术室设立骨科专科组,按专科化模式进行管理.结果 骨科医生及患者对专科组的护理得到一定的肯定,适应了骨科发展的需求,对今后的工作起到推进作用.结论 骨科专科管理设置了专科组长和专科护士,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益,使手术室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形成了协调、有序、高效的管理机制.

    作者:马建英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曲阜市2007~2010年城区中学生常见病患情况

    目的 了解曲阜市城区中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为预防常见病提供科学依据,有效地降低常见病的患病率.方法 2007~2010年对曲阜市城区学校的37678名学生进行健康查体.结果 2010与2007年不同性别学生常见病患病对比发现,视力低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沙眼、龋齿、营养不良患病率呈下降趋势,肥胖检出率相对稳定.结论 城区学校学生沙眼、龋齿、营养不良等常见病患病率明显下降,视力低下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学生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早纠正,降低常见病的发病率.

    作者:崔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了解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感染的现状与原因,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的临床特点,以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2009年1月~12月笔者所在医院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感染情况,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 新生儿院内感染率为1 12%,其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为主.早产儿、低体重儿、娩出时窒息的新生儿院内感染率高于正常新生儿(P<0 01).结论 早产儿、低体重儿易发生院内感染.建立院内感染监控网络,加强新生儿院内感染管理与消毒隔离制度,能有效防止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杨西萍;熊丽娟;赵祥冬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调肝解郁理气活血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服用中药;对照组50例,服用盐酸乙哌立松.两组均服用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8 2%和82 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中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比单纯用西药治疗的疗效好,治愈率高,值得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作者:白云波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临床护理风险因素的分析与防范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的原因及防范措施,以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方法 分析和总结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特点,采取有针对护理风险的防范、管理方法.结果 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增强了护士的法律意识及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使护患纠纷发生率下降.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可行,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董梅;贺燕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随着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变化,提高护理质量、大限度降低护理缺陷、减少护理差错、满足护理需求已成为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现代医学观念的不断转变和更新,护理工作的范围和内容也在不断扩大和增加,同时,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期待值也在不断增高[1].因此,在整个医疗活动过程中,护理部必须严格加强护理质量管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圆满完成护理工作任务,防止或减少差错的发生,杜绝事故的出现,这就要求有各项健全的规章制度,用于指导各项护理工作,规范护理行为,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作者:桑姆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胃肠道肿瘤腹腔镜手术的护理

    方法回顾性总结52例腹腔镜胃肠道肿瘤切除术的护理体会.目的 提出腹腔镜胃肠道手术术前的心理护理、肠道准备,术后病情观察、伤口及造瘘口的护理,以及营养支持的方法.结果 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良好的术前准备保证了手术的成功,合理的术后病情观察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结论 良好的护理是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切除术后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障.

    作者:陈红玲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12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观察组122例妊娠并子宫肌瘤者在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术,对对照组122例妊娠无子宫肌瘤者行单纯剖宫产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恶露干净时间等.结果 两组相关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切实可行,但应加强围术期处理并酌情选择剖宫产手术指征.

    作者:曹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7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MSCT表现分析

    目的 探讨MSCT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手术病理证实的70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GIST形态、部位、大小和生长方式:肿瘤位于胃部36例,小肠20例,大肠6例,肠系膜8例.单发66例,多发4例全部位于胃部.结论 CT对提高胃肠道间质瘤的检出率和术前定位诊断有帮助,但特异性不大,故在实际工作中,明确定性诊断要依赖病理检查和电子显微镜检查.

    作者:王惠方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浅析异位妊娠的诊治新进展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随着高敏感度的血β-hCG测定,阴道B超及腹腔镜临床应用,使异位妊娠得以早期诊断.以往异位妊娠的治疗原则以手术治疗为主,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特别是对有生育要求的年青患者十分必要.目前,药物治疗和保守性手术治疗已成为可能.

    作者:李艳君;郝凤权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脑动静脉畸形并首发为癫痫患者的DSA特征及其与癫痫关系

    目的 分析首发为癫痫的脑动静脉畸形(CAVM)患者的畸形血管团影像学特征及其与癫痫的关系.方法 选择28例首发癫痫的CAVM患者,先行脑电图(EEG)检查,然后均以血管内介入法行全脑血管造影,并将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CAVM多位于幕上,共24例(占85 7%),其中以位于额顶叶者居多(20例,占83 3%),且累及范围较大,畸形血管团>6 cm者18例(占65%),多为毛细血管扩张型.所致癫痫多为部分性发作(24例,占85 7%).10例合并出血,其中4例表现为全面性发作.8例EEG棘尖波灶与CAVM位置不符.结论 本组病例CAVM范围大而弥散,血供丰富,其所致癫痫,多为部分性发作,CAVM位置与致痫灶大多相符.

    作者:仲任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降低老年糖尿病足发病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降低糖尿病足发病率的作用.方法 将82例糖尿病患者在自愿的情况下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2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糖尿病足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1),在糖尿病足的预防知识和行为习惯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早期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从而明显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病率.

    作者:齐瑞玲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儿科226例下呼吸道疾病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笔者所在医院儿科下呼吸道疾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2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按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频率、给药途径、用药合理性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头孢呋辛和阿奇霉素应用频率高,符合<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和药敏试验结果,但用药起点偏高.结论 笔者所在医院儿科抗菌药物用法、用量基本合理,但应避免应用毒性大的抗菌药物.

    作者:阎豫玲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早期下床护理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下床护理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80例符合条件的单纯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脱离助行器行走的时间、药物费用、住院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早期下床护理干预能够促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香;张耿红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浅谈电话回访式护理干预对13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目的 通过电话回访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进行护理干预,探讨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 将132例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由护士负责患者的健康教育,进行饮食、服药、康复活动、心理调整等方面的具体指导.对照组除在住院期间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外,不再进行家庭干预.对所有患者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患者再次住院次数.结果 观察组再次住院31人次,对照组再次住院46人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实施电话回访干预措施能降低患者再次住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预防心力衰竭复发、延缓病程的发展、减轻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王玉娟;古丽娜·阿布都苏甫尔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艾迪联合顺铂胸腔内注射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艾迪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癌癌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的改善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将73例晚期肺癌胸腔积液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用顺铂30 mg/m2;治疗组4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艾迪70 ml,胸腔内注射.观察并记录、分析各患者近期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 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6 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93 3%,对照组改善率为56 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各主要系统的不良反应治疗组较对照组减轻.结论 艾迪联合顺铂治疗癌性胸腔积液可以提高疗效,提高生活质量,减轻不良反应.

    作者:祝烨;孙继玲;李燕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远期疗效的观察

    目的 观察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合并中等量或以上胸腔积液,肺内无结核活动性病变初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治1个月和6个月时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1或0 05).结论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在常规抗结核和胸腔抽液基础上,胸腔内同时注入尿激酶,能减少胸膜粘连、肥厚,改善肺功能,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是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一种有效方法,近期和远期疗效显著.

    作者:杨全福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1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终止早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150例自愿接受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者,观察妊娠物排出时间、排出效果、排出妊娠物后阴道流血量、持续时间等指标.结果 完全流产147例,成功率为98%,不完全流产2例,流产失败1例;阴道流血量少于月经量者76例,与月经量相当的52例,比月经量多但小于2倍者18例,4例为出血量达150 ml.132例阴道出血在5 d内干净,18例在12 d内干净.结论 药物流产高效、安全、简便易行,但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

    作者:王春娣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监测治疗的护理

    目的 探讨CPAP呼吸机治疗呼吸调节障碍的护理体会.方法 患者进行整夜多导睡眠仪(PSG)监测、分析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加强巡视.CPAP呼吸机治疗时应加强心理护理及监测期的护理.结果 CPAP呼吸机治疗能使呼吸调节障碍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经鼻持续正压气道装置(CPAP)治疗,结合心理辅导,护患配合,健康指导等全方位护理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侯香梅;贺燕 刊期: 2011年第15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