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小学生伤害死亡的特征及其经济损失分析

林中珉

关键词:伤害死亡, 流行特征
摘要:为了解北京市中小学生伤害死亡情况,作者对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生进行伤害调查,报道如下.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相关文献
  • 交通伤致胫腓骨开放骨折创面感染的控制

    探讨交通伤所致胫腓骨开放骨折创面感染的有效控制方法.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8例,男52例,女16例.年龄12~81岁,60岁以上14例,全部为交通伤所致.1.2 感染创面分类根据创面感染程度结合Gustilo's分级将其分为Ⅳ类;Ⅰ类13例;Ⅱ类16例;Ⅲ类31例;Ⅳ类8例.

    作者:岳维民;刘伟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中小学生伤害死亡的特征及其经济损失分析

    为了解北京市中小学生伤害死亡情况,作者对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生进行伤害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林中珉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163例车祸伤害的分析和救治原则

    随着社会经济、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车祸也呈不断增长的趋势.据报道,全世界死于车祸的人超过30万,约300万人在车祸中受伤.因此,创伤患者占外科住院人数的比例明显增加.我院自1998年5月~1999年4月共收治车祸伤害患者163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何仁亮;张淑琴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父母从业状况对儿童伤害影响的调查

    目的了解父母从业状况对儿童伤害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广东汕头市3所中小学2 553名7~16岁儿童的伤害情况和其父母的从业状况.结果单位负责人和个体及商业工作者子女无论是总的意外伤害率,还是在不同地点的意外伤害率,或是由于不同原因造成的意外伤害率普遍高于其他职业者子女,而工农渔业者子女较低,无业者子女的意外伤害率处于中等偏下.结论父母的从业状况是影响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重要因素.

    作者:黄革;李丽萍;马小红;罗家逸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淡水淹溺后心肺脑复苏15例分析

    淹溺是一种意外伤害.淡水淹溺后,往往因呼吸道阻塞出现窒息和死亡.现场的心肺复苏和初期生命支持及送院后脑复苏是减少死亡的关键.本文回顾了1986~1998年我院急诊科15例淡水淹溺病例,分析院前急救以及院内抢救等问题.

    作者:朱明辉;黄国孟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汽车生产工人工伤事故的描述性研究

    为了了解汽车生产工人中工伤的种类、分布特征及致伤原因,为劳动部门提供制定策略的依据,我们对东风汽车公司1983~1997年工伤事故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

    作者:李秀楼;李立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旅行伤害与安全教育

    旅行伤害威胁着旅行者的健康和生命,旅行相关伤害及其预防已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伤害不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而且旅行安全教育是预防伤害投资少、收益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现就旅行安全教育的内容、方法阐述如下.

    作者:翁钦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上高县自杀原因分析

    自杀和自伤在我国人群的意外伤害中为第一位死因.农村地区人群的自杀死亡率几乎是城市地区的4倍.因此,了解江西省上高县人群自杀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和方式及人们对自杀行为的认识和态度,以为预防自杀行为提供依据.

    作者:葛为民;杨功焕;叶江西;李文斌;龙健;邹思义;钟奇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交通事故伤害4752宗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探讨交通事故意外伤害的高危人群,高危车种和高发时间,以揭示车祸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用流行病学原理对番禺市1997年发生的4 752宗交通事故(车祸)伤害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全年共发生交通事故4 752宗,造成268人死亡,3 202人受伤,死亡率为20.94/10万.高发年龄是20~49岁的青壮年,男性车祸死亡率(29.45/10万)是女性死亡率(12.46/10万)的2.36倍;骑自行车者和行人特别是老年人是车祸的高危人群,共死亡124人,占总死亡人数的47.46%;摩托车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高危车种,全年摩托车发生车祸101宗,死亡105人,占总死亡宗数的40.40%,车辆死亡率为5.84/万辆.而交通事故的高发时间是夜间(17:00~24:00),共发生车祸1 709宗,死亡116人,占总死亡人数43.28%.结论预防和控制车祸的对策是加强群众性的交通安全教育,改善道路安全设施和限制摩托车上牌.

    作者:李诗敏;钟其浪;陈河香;王声湧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乌铁局中学生伤害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铁路局所属的六所中学的初一、二年级的28个班的1 314名在校学生一年来的伤害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运用自编的调查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共发生13种不同类型伤害,发生率为83.33%.依其伤害的发生率居前七种的分别是:跌伤(40.03%);刀割伤(38.66%);骨头卡喉(37.52%);车辆伤(19.63%);碰伤(18.19%);烧烫伤(17.50%);锐器刺伤(17.20%).家庭是中学生受伤害的主要场所(占55.67%),手和上肢是伤害发生的主要部位(占66.87%).因伤害而引起缺课的为2 816人次(占69.77%).结论伤害已成为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的重要问题.

    作者:张冀梅;孙慧丽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残疾人士的健康、心理和生活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残疾人现时的健康、心理和生活状况,为制订全面社区康复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进行随机抽样的入户访谈式调查.结果肢残者所占的比例大,其次是听力语言残疾,视残居第三位;以疾病、先天遗传和意外伤害为三大致残原因,而车祸是意外伤害的第一致残原因;不同年龄阶段各类残疾的构成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文化程度的残疾人心理状态评价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多数残疾人对福利政策感到不满意或不太满意.结论普遍开展社区康复服务,增加残疾人的就业机会,完善我国的残疾人福利政策等.

    作者:吴秀丽;廖昌园;张向霞;吴宜娟;范存欣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伤害儿童的父母其相关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了解在儿童伤害发生中父母的有关因素所起的作用,以便为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969名伤害儿童及1 584名对照儿童的父母亲调查,项目包括配偶有无、吸烟、饮酒与职业方面的情况.结果母亲配偶有无、父母亲吸烟、饮酒与职业方面的情况与儿童伤害的发生有关系,父母亲饮酒是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母亲担任单位干部、商业工作人员、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及其他职业对儿童伤害的发生是危险因素.结论应针对儿童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减少儿童伤害的发生.

    作者:李丽萍;黄革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治疗中风先兆预防中风发生

    中风先兆是中风发生前的危险信号,也是积极预防中风发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正确认识和掌握中风先兆的症状,辨证施治,终止中风先兆的发展,对降低中风发生率,避免偏瘫甚至危及生命有着重要临床意义.兹对16例中风先兆症的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作者:陈惠娟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青年人自杀行为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青年人自杀行为的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60例15~35岁的服毒自杀者进行调查研究,调查项目包括职业、文化程度、既往史、自杀原因及女性月经史.结果青年服毒者以女性为多,占85%;工人、农民占73.3%;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者占75%;女性服毒半数以上发生在月经前期,自杀原因大多为恋爱受挫、夫妻矛盾、家庭纠纷(占76.7%);部分自杀者有酒精或药物成瘾史及自杀未遂史.结论青年人的自杀行为有其特定的社会-心理-生物因素.

    作者:俞义年;毛德选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兼程并进,开展我国伤害预防与控制研究

    我国伤害死亡率为65.24/10万,每年大约有70万人死于各类伤害.在我国的死因构成中,伤害死亡率仅次于呼吸道疾病、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居第四位,1990~1995年我国疾病监测资料表明,伤害死亡占全部死亡的11%,疾病负担占17%,潜在寿命损失年数占24%.在各类伤害中以自杀死亡率高(19.58/10万),交通事故死亡率次之(13.55/10万),二者均高于世界其他各国,伤害的第三位致死原因是淹死(8.77/10万),是14岁以下儿童的首位死亡原因.

    作者:王声湧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开放性骨折的处理

    开放性骨折是创伤骨科的一大难题.近几年来我们收治开放性骨折1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宝林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宁海县农村中学生伤害流行病学调查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浙江海宁县的岔路、桥头胡、西店3个乡镇3所中学初二年级15个班级1 0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初中一年级伤害发生及伤害后恢复情况,1 000名调查对象中,资料完整并符合要求的调查表有896份,合格率89.6%.

    作者:曹品元;黄美林;张学边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1990~1992年我国损伤与中毒死亡的YPLL分析

    目的了解损伤与中毒对我国劳动力及潜在劳动力的影响及程度.方法采用1990~1992年全国疾病监测资料,对损伤与中毒进行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分析.结果在0~64岁人群中,损伤与中毒的标化YPLL率三年中均居各类死因首位.前三位为自杀和自伤、溺水、交通事故.男性损伤与中毒的总死亡高于女性.交通事故是造成男性潜在寿命损失的首要原因,女性则为自杀和自伤.溺水为10岁以下儿童损伤与中毒的首位死因.结论对高危人群进行损伤与中毒的预防很有必要.

    作者:吴涛;曹卫华;焦健;李立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老年伤害研究回顾

    伤害是危害老年人群健康的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老年人由于自身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环境诸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其成为发生意外跌落、交通事故、自杀等伤害事件的高危人群,且其死亡率明显高于其它年龄组.伤害造成的后遗伤残不仅给老年人自身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生活的不便,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增加了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然而,只要认真采取科学的方法,伤害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作者:吕筠;李立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陈旧性腓总神经损伤的治疗

    腓总神经为混合神经,在膝部的位置很浅表,较易受损伤.我科自1988年8月至1995年12月共收治腓总神经损伤38例,其中二期手术治疗的22例,获随访2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源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