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择联合草酸铂治疗晚期复发性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邱汇;陈悠;范秀霞

关键词:晚期复发性卵巢癌, 健择, 草酸铂
摘要:目的 探讨健择联合草酸铂治疗晚期复发性卵巢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健择(GEM)和草酸铂(L-OHP)化疗方案对25例复发性晚期卵巢癌患者化疗并与25例使用其他化疗方案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健择联合草酸铂治疗晚期复发性卵巢癌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好,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改善.结论 健择联合草酸铂治疗晚期复发性卵巢癌与其他化疗方案相比具有优势,值得推广.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新型产科服务模式对分娩的影响

    目的 探讨新型产科服务模式对促进阴道分娩的价值.方法 对2010年1月~12月在新型产科服务模式下要求自然分娩的88例孕妇(研究组)与同期接受传统产科服务的80例孕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研究组孕妇的阴道分娩率为70.45%,高于对照组(5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产程平均(351.01±132.52) min,对照组平均(452.37±221.74)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型产科服务模式为产妇提供了生理、心理、体力的全面情感精神支持,能够促进有效宫缩,缩短产程,增加自然分娩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明;屠志清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护理干预对手部深Ⅱ°烧伤患者的影响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手部深Ⅱ°烧伤早期植皮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62例烧伤患者98只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50只患手)和干预组(32例,48只患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各种护理干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5个月采用Carroll上肢功能评定标准,评价2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及2组患者手外观评价.结果 干预后5个月,2组患者Carroll上肢功能评定有显著差异,干预组患者手外观评价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对手烧伤后畸形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可促进手功能的恢复,改善手部外观,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舒和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18例介入手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经双侧子宫动脉灌注甲氨蝶呤及介入栓塞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应用.方法 分析18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造影,甲氨蝶呤灌注栓塞对治疗前后患者的血β-hCG下降,B超检查及术后4个月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HSG)输卵管通畅率作为治疗效果的评价手段.结果 18例患者中17例患者治疗后复查B超提示胚胎缩小,β-hCG明显下降,阴道出血减少或中止,1例患者胚胎继续生长有内出血情况转手术治疗.4个月后17例患者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15例通畅,通畅率83.3%.结论 双侧子宫动脉灌注甲氨蝶呤化疗及介入栓塞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是一种损伤小、疗效佳的治疗技术,是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有效方法.

    作者:崔月清;陈亚奇;李兴海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营养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轻度营养不良患者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营养支持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轻度营养不良治疗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笔者所在医院内科于2008年8月~2010年8月期间,对确诊为COPD的轻度营养不良患者取88例分为治疗组46例及对照组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静脉营养支持,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46例COPD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01).结论 静脉营养支持对治疗COPD的轻度营养不良患者有比较明显的疗效,并且可以缩短疗程.

    作者:邢平东;李容;林曾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进展性脑梗死2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7月~2010年10月于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4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治疗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每晚饭后口服一次,低分子肝素钙针5000 U,皮下注射,每12 h一次,连用7 d.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3周后基本治愈率、显著进步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针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司益民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对早产低体重儿营养及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适于胎龄的早产低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通过对早产低体重儿实施非营养性吸吮、微量泵间断胃管喂养、喂养后俯卧位及腹部抚触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把这四种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流程重组形成护理循环贯穿在早产儿的日常护理中.对照组采取早产儿常规护理,两组均用同一种配方奶喂养,记录喂养相关情况(鼻胃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及肠道营养达418.4 kJ/kg·d的时间)及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表现.结果 干预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8.5±3.1) d较对照组(11.0±3.0) d显著缩短(P<0.01);干预组肠道营养达418.4 kJ/(kg·d)的时间(11.9±5.5) d较对照组(16.6±5.3) d明显缩短(P<0.01);干预组鼻胃管留置时间(12.0±6.0)d较对照组(18.0±8.0)d明显缩短,有显著差(P<0.01);干预组胃残留的发生率(13.3%)较对照组(43.3%)减少(P<0.01).结论 在早产低体重儿喂养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能促进早产低体重儿的胃肠道功能的成熟,提高经肠道喂养的耐受性,有效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加快其生长发育水平,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张美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非优势半球基底节区脑出血69例临床观察

    目的 通过对微创颅内清除术与内科保守治疗非优势半球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评价微创颅内清除术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9例用微创颅内清除术和82例用内科保守治疗非优势半球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微创颅内清除术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内科保守治疗组,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可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但对后期临床神经功能恢复无明显影响.

    作者:邢建荣;梁学程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2008~2010年我院肝病科住院患者肝病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笔者所在医院肝病药临床使用情况和变化趋势,探讨肝病药的合理使用.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2010年使用肝病药采用金额排序法、用药频度排序法,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3年来,笔者所在医院肝病药用药频度和使用金额逐年上升.结论 笔者所在医院肝病药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胡秀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的效果.方法 用北京紫竹药业公司生产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 2 ml 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或球后注射,1次/d,10 d为一个疗程.少1个疗程,多4个疗程,平均 1.8 个疗程,以治疗结束的结果统计疗效.结果 本组 45例,显效20例,有效7例,改善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56%.结论 复方樟柳碱是一种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古世成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麦氏点横切口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经麦氏点皮纹横切口行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行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横切口组在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麦氏切口组.结论 经麦氏点皮纹横切口行阑尾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爱国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老年结肠癌并肠梗阻限期手术与急诊手术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老年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限期手术与急诊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老年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分为限期手术组和急诊手术组,对两组手术方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限期手术组Ⅰ期切除吻合率明显高于急诊手术组,而肺部感染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急诊手术组(P<0.05),限期手术组无发生吻合口瘘及死亡病例,而急诊手术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为20.6%,死亡率为8.8%.结论 老年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经保守治疗后限期手术疗效明显优于急诊手术.

    作者:张劲弩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环孢素A联合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环孢素A( CsA )联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和雄激素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8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HD-IVIG)和雄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 CsA 3~5 mg/(kg·d),分两次口服,疗程不少于6~12个月.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A联合HD-IVIG和雄激素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有效的治疗方案,其不但安全可靠,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伍艳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浅议某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新一轮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给公立医院带来极大的挑战和舆论压力.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为医院发展的重要战略部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多数公立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跟不上现代医院发展的步伐,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现就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梳理分析,找出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作者:董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2007~2009年广州市老城区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统计分析

    目的 通过2007~2009年广州市老城区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统计分析,了解高血压患者用药现象及其趋势,促进社区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并探讨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模式.方法 利用2007年以来构建的社区健康管理平台,对 2007年~2009年的广州市老城区社区管理的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社区管理的2298例高血压患者中,服降压药物者1922人,服药率为83.63%;其中二联用药率为68.31%,三联用药率为2.89%.在用药类别方面,使用频率由高至低依次是钙离子拮抗剂占51.60%,β受体阻滞剂占25.37%,ARB类占16.39%,利尿剂占13.74%,ACEI类占9.91%,中成药类占5.31%,复方制剂占3.43%.单个药物用药频度前几位的分别是美托洛尔、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和厄贝沙坦片.结论 广州市老城区社区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且已从短效制剂向长效制剂方向发展,加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管理,可促进其坚持服药、合理用药和有效、平稳控制血压.

    作者:何雅蔷;吴海云;任泽舫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醒脑静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醒脑静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随机将76例SAH患者分为醒脑静组(40例)和对照组组(3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包括尼莫地平,醒脑静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治疗.行经颅多普勒(TCD)动态检测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的平均血流速度及脉动指数,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醒脑静组的脑血管痉挛(CVS)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持续时间也明显缩短(P<0.05).第7 d及第10 d时醒脑静组平均血流速度(VMCA)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脉动指数(PI)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醒脑静可显著降低SAH患者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MCA),降低CVS发生的频率,缩短CVS持续时间,减弱CVS的强度,认为醒脑静治疗对防治CVS有显著作用.

    作者:何渊;张军亚;贾纪云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银杏达莫与氨氯地平治疗肺心病右心衰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静脉滴注,氨氯地平口服.对照组采用禁盐限水、抗感染、吸氧、强心利尿、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常规疗法.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症状、体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在给予常规疗法的同时联合应用银杏达莫及氨氯地平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效果明显,是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的良好方法.

    作者:姚诚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三种雾化吸入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三种雾化吸入法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寻找一种安全、有效而可靠的治疗方法利用人力资源、药源及设备.方法 三种雾化吸入法分别对32例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了治疗.结果 治疗后B、C组与试验A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试验A组雾化吸入法治疗效果好,可以广泛应用于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

    作者:梁玉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儿童血液灌流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观察儿童血液灌流中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观察500例患儿1500例次在行血液灌流治疗中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原因及对策.结果 共有273例次(18.20%)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压、过敏反应、灌流器凝血及术后出血,其中低血压的发生率高,达13.0%,经积极的对症处理,只有2例患者终止治疗,其他患者均能顺利完成.结论 血液灌流治疗安全性较好,密切观察灌流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并及时处理可提高灌流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陈秀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普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TNF-α和MMP-9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清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ACS患者50例随机分为普伐他汀组25例和常规治疗组25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行血清TNF-α及MMP-9检测,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另选健康体检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ACS组治疗前血清MMP-9、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普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清MMP-9、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MP-9、TNF-α水平升高与ACS发病密切相关,普伐他汀可降低ACS患者血MMP-9、TNF-α水平,具有减轻病变部位炎症反应和保护内皮的作用.

    作者:张敬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32例巨大左心室瓣膜置换术的术后监护

    目的 探讨巨大左心室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监护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2007年1月~2010年12月共32例施行瓣膜置换术的巨大左心室(左室舒张末期内径>70 m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者18例(占60%),经内科治疗或对症处理后均痊愈,全组无早期死亡病例.结论 术后早期的密切观察和精心护理是保证合并巨大左心室瓣膜置换术成功的关键,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郭慧玲 刊期: 2011年第21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