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的探讨

王淑祥;王海清;刘平

关键词:医护人员, 手卫生, 依从性, 院内感染
摘要:目的 了解中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切实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观察及提问的方法,对全院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全院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为57.19%.诊疗活动前手卫生执行率为51.67%,诊疗活动后手卫生执行率为65.14%.实施干预措施后,全院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从51.19%提高到77.92%.结论 绵阳市中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差,需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影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为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差和工作繁忙.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估观察分析早期采用针刺、功能性电刺激、运动再学习方法及平衡功能训练综合的治疗方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与非综合采用上述治疗方法对偏瘫患者功能改善和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的相关性比较.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纳入本研究对照,对其进行18周的康复治疗,于康复治疗前后分别采用了Barthel指数评定(Barthel指数称为评估神经肌肉或肌肉骨骼异常患者自我照顾能力的简单的独立指数)进行评定.结果 综合治疗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明显增加,非综合性治疗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有增加但显著低于综合治疗组.结论 采用综合评定综合治疗早期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观察与单一采用某种康复、治疗方法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有显著差异性.

    作者:陈爱连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5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配合西药常规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1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4例给予西医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56例在常规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40 ml,1次/d,两组均连续用药2周.结果 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07%,对照组为72.22%;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0%,对照组为62.96%.两组在临床疗效和心电图改善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黄芪注射液配合西医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比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效果好,是非常有前景的治疗心力衰竭药物.

    作者:刘广才;郜宪林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鼻窦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的初步调查研究

    目的 分析和探讨鼻窦炎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证候特点,研究探讨鼻窦炎的病因病机,从而指导临床,提高中医辨证的准确度和治疗疗效.方法 对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的符合标准的鼻窦炎门诊及住院部患者301例,认真填写问卷调查表,记录所选对象的基本情况、具体症状及证型.结果 鼻窦炎的中医证型分布依次是脾气虚弱型(53.49%)、脾胃湿热型(29.90%)、肺经风热型(8.30%)、肺气虚寒型(6.98%)、胆腑郁热型(1.33%).不同病程时间的各中医证型分布不相同(P<0.01),病程≥3个月的患者在脾胃湿热型、肺气虚寒型和脾气虚弱型中所占的比例要高于其他两组.在证候特点方面,鼻塞、流涕、嗅觉减退、头痛、头晕五个常见症状在各中医证型的分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打喷嚏为肺经风热型、肺气虚寒型患者较常见的症状,出现的比例要高于其他三组患者(P<0.05).在兼夹证方面,不同兼夹证分布有显著性差异,夹湿一证明显高于夹湿热和夹瘀血两证.结论 脾气虚弱型、脾胃湿热型是广州地区鼻窦炎的常见证型;在各中医证型的兼夹证中,夹湿是主要的兼夹证.不同病程时间的各中医证型分布不相同,病程≥3个月的患者在脾胃湿热型、肺气虚寒型和脾气虚弱型中所占的比例要高于其他两组.鼻塞、流涕、嗅觉减退、头痛、头晕五个常见症状在各中医证型的分布没有显著性差异,打喷嚏为肺经风热型、肺气虚寒型患者较常见的症状.

    作者:郭华民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探讨血糖控制情况对带状疱疹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糖控制情况对带状疱疹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带状疱疹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一个疗程后,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血糖控制较差的患者.结论 血糖的控制情况对于带状疱疹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影响,对带状疱疹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积极的控制血糖,以提高疗效.

    作者:王海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积极配合参与诊断及救治严重复合伤的护理体会

    目的 通过医护之间的密切配合,提高了抢救患者的效力.方法 将5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观察组进行全程急救配合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通过护理干预表1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严重复合伤的急救效力明显提高,大大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降低了致残率和死亡率.

    作者:钱春林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与评价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MPCNL)治疗肾与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09年10月采用MPCNL治疗的198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8例患者均成功建立皮肤肾脏通道,其中1 次取净结石149例,2次取净45例,3次取净4例.结石总取净率为75.7%,手术时间平均为55 min,术中出血量50~150 ml,平均70 ml,1次取净结石患者住院时间平均7 d,随访1~12个月,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微创损伤、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高效、结石清除率高的优点.

    作者:辜振刚;赵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大肠癌BIRC6表达与预后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BIRC6的表达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182例临床预后资料完整的大肠癌的标本,用免疫组化染色BIRC6单克隆抗体,观察BIRC6表达情况.采用χ2和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的统计方法研究大肠癌BIRC6表达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各变量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研究发现在肿瘤病变中BIRC6表达率较低,182例大肠癌标本中有86例观察到BIRC6阳性表达,表达率为47.3%.单因素分析显示BIRC6的表达率与肿瘤的TNM分期、分化程度相关(P<0.05),显示BIRC6高表达的大肠癌患者生存期长于低表达的患者.但多因素分析提示BIRC6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的预测价值有限.结论 本研究显示BIRC6在大肠癌组织表达率较低,BIRC6表达水平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的预测价值有限.

    作者:彭晓峰;余志金;黎小平;黄文峰;邱欢余;许岸高;杨清绪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抵抗素测定及其意义

    目的 研究抵抗素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性,探讨抵抗素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选择正常对照组51例,2型糖尿病组72例和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75例,测定抵抗素、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结果 血清抵抗素浓度与年龄、SBP、DBP、TG呈正相关;与BMI、HOMA-IR等无相关性.结论 抵抗素水平的升高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形成有关.

    作者:孙爱叶;卢世明;刘占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2010年红古区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异常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红古区2010年麻疹减毒活疫苗(MV)强化免疫活动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特征,探讨MV强化免疫活动的安全性及减少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措施.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红古区2010年MV强化免疫活动共报告13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率2.29‰;男性多于女性,1岁及以下年龄组疑似异常反应发生率低;接种后1天内出现反应的占92.31%;临床诊断以一般反应为主;预后良好.结论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率低.应加强监测,提高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水平.

    作者:吴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动力髋螺钉和股骨近端抗旋转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抗旋转螺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6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应用DHS及PFNA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愈合时间,手术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等指标.结果 PFNA 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下地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DHS组,手术中出血量也明显少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FNA 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定为优的比例明显高于DHS组,而评定为可的比例明显低于DHS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FNA组患者股骨干骨折和髋内翻各发生1例,DNS患者2例发生股骨干骨折和1例发生髋内翻.结论 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DNS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林柳陆;李巧梅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激素替代治疗法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笔者所在医院于2009年2月~2020年2月对确诊的42例更年期综合症患者进行HRT治疗.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雌二醇(E2)、孕激素(P)明显升高,而促卵泡成熟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碱性磷酸酶(AKP)、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等指标均明显降低.结论 HRT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是肯定的,且达到预防疾病、提高更年期妇女生活质量的目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罗俊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小切口微创术式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病例132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72例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而对照组60例应用开腹手术疗法,分析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手术均治愈,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平均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开腹术比较,小切口微创术用于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后恢复快,并可进一步降低治疗费用.

    作者:曹显利;李晓霜;于海鹏;张广栋;贾俊青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非优势半球基底节区脑出血69例临床观察

    目的 通过对微创颅内清除术与内科保守治疗非优势半球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评价微创颅内清除术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9例用微创颅内清除术和82例用内科保守治疗非优势半球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微创颅内清除术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内科保守治疗组,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可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但对后期临床神经功能恢复无明显影响.

    作者:邢建荣;梁学程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血清皮质醇、乳酸和血糖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皮质醇(COR)、乳酸(LA)和葡萄糖(GLU)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86 例HIE新生儿和50例对照组进行血清GLU、COR和LA检测并分析.结果 HIE患儿除轻度组外,血清GLU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HIE患儿COR和L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HIE程度越重,血清GLU、COR和LA水平升高越明显;治疗后,HIE患儿血清COR和LA含量呈下降趋势.结论 临床治疗HIE过程中要严密观察GLU、COR和LA的变化,严格控制葡萄糖输注的量及速度,应用糖皮质激素时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及剂量,以防止肾上腺皮质萎缩、高血糖及乳酸酸中毒的发生,以减少后遗症和HIE 患儿死亡率.

    作者:闻惠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2009~2010年桂林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桂林市农村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质污染变化状况,为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方法 对2009、2010 年桂林市所辖12个县1个城区农村集中式供水309、287个监测点水质结果进行分析.于2009、2010 年丰水期(7月)、枯水期(3月)进行水样的采集、检验和评价.结果 2010年水质合格率为33.10%,2009年为17.31%,2010年水质合格率高于2009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29,P<0.01).国债项目水质合格率(25.03%)与非国债(24.9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05 ),在各项检测指标中,感官和一般化学指标合格率在95%以上.毒理学指标合格率达100%,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低,2009年、2010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分别为48.98%、60.56%,而总大肠茵群合格率分别为22.01%、39.52%,这是造成桂林市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国家重点投资的饮水安全工程水应加强消毒管理,水质合格率有待提高.结论 对村级饮用水管理人员应加强培训,强化饮用水消毒工作,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卫生意识.防止和减少水源受到微生物污染.

    作者:尹宁;秦友燕;郭彦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老年结肠癌并肠梗阻限期手术与急诊手术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老年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限期手术与急诊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老年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分为限期手术组和急诊手术组,对两组手术方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限期手术组Ⅰ期切除吻合率明显高于急诊手术组,而肺部感染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急诊手术组(P<0.05),限期手术组无发生吻合口瘘及死亡病例,而急诊手术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为20.6%,死亡率为8.8%.结论 老年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经保守治疗后限期手术疗效明显优于急诊手术.

    作者:张劲弩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沉渣镜检法和干化学法检测尿液红细胞和白细胞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尿沉渣镜检法与干化学法检测尿液中红细胞及白细胞结果的相关性,探讨两种方法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尿沉渣镜检法和干化学法检测490例患者尿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比对分析两种方法的结果.结果 干化学法红细胞阳性率略高于尿沉渣镜检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沉渣镜检法白细胞阳性率略高于干化学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检测红细胞和白细胞阴性、阳性结果之间均互有交叉现象.结论 尿沉渣镜检法与干化学法检测尿液中红细胞及白细胞各有优缺点,联合应用沉渣镜检法和干化学法测定尿液红细胞及白细胞有利于临床疾患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姜玲;程光敏;姜淑慧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的探讨

    目的 了解中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切实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观察及提问的方法,对全院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全院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为57.19%.诊疗活动前手卫生执行率为51.67%,诊疗活动后手卫生执行率为65.14%.实施干预措施后,全院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从51.19%提高到77.92%.结论 绵阳市中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差,需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影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为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差和工作繁忙.

    作者:王淑祥;王海清;刘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急诊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与联合肠腔静脉侧侧分流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 分析并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肠腔静侧侧分流术与对门静脉高压症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5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分为两组,行联合术74例,行单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组76例,对两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联合组术后1年的生存率为97.3%(72/74),术后3年的生存率为90.9%(60/66).单纯断流术组1年的生存率为89.5%(68/76),术后3年的生存率为73.3%(44/60).两组术后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肠腔静脉侧侧分流术能有效地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作者:丁国建;徐奎善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肺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5例肺性脑病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醒脑静注射液静脉点滴,7~10 d为一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肺性脑病可有效地减轻临床症状,改善预后,显效快,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邓灿亮 刊期: 2011年第21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