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丹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联合药物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2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收治的因非意愿性妊娠而要求终止妊娠的瘢痕子宫孕妇共45例,孕周为12~27周,瘢痕子宫原因均为剖宫产.根据孕周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孕16~27周者给予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组)共23例,孕12~16周者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辅助宫颈内插管(米索组)共22例.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的入院时情况,包括年龄、孕次、产次孕周;观察并记录两组给药至宫缩开始时间、用药至分娩时间、引产成功率,胎盘胎膜是否完整、软产道是否有裂伤、子宫有无破裂及产后出血量.结果 两组孕妇的年龄、孕次、产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的孕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引产都获得成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凡诺组引产总产程及用药至宫缩发动时间长于米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无1例子宫破裂及胎盘早剥,出血量、软产道裂伤发生率利凡诺组稍多于米索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胎膜残留率利凡诺组高于米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及米索前列醇辅助宫颈插管都是安全、可用的瘢痕子宫引产方法,两种方法适用于不同孕周,引产过程都需要严密监测,预防子宫破裂及胎盘早剥的发生.
作者:李传征;高凤春;郭凤珠;王桂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通过定量测定ICU危重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探讨两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100例危重患者,根据APACHEⅡ评分系统分为A组(<15分)25例,B组(15~25分)55例,C组(>25分)20例,按病情分为MODS组38例,非MODS组62例.正常对照组为体检健康者50例.采集每组患者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标本TNF-α、cTnI和CRP浓度.结果 危重患者的TNF-α和CRP浓度均高于健康体检组(P<0.01);不同APACHEⅡ评分组之间TNF-α和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MODS组患者的TNF-α和CRP值明显高于非MODS组(P<0.01).结论 危重患者TNF-α、CRP和APACHEⅡ评分有较好的相关性,病情越重,两者的值越高.因此,可用于评价危重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对于预测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金娈;李文强;孙辉;张焕运;石继魁 刊期: 2011年第28期
随着现代化医院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信息化技术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使用也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改善人事考勤工作量繁重,时效性差,考勤信息使用局限性大等现状,根据医院现有业务特点和运行模式,设计一套以排班计划为主体的考勤系统,以满足医院管理目标实现的需要.
作者:宋玉秀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2次/d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换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的控制情况.方法 将预混胰岛素(联合或不联合口服药物)治疗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换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3个月,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价转换前后血糖的控制情况.结果 与转换前相比,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平均血糖(MBG)、血糖>10 mmol/L时间百分比均明显降低(P<0.01).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下降(P<0.05).低血糖由8次降至2次.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P<0.05).体重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对于预混胰岛素治疗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可进一步促进血糖下降,增加血糖的达标率,减少低血糖发生及注射次数和胰岛素用量,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给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作者:杜琳;艾隽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前牙桩核加烤瓷全冠美容修复的疗效,旨在提高前牙修复的美学效果.方法 选择52颗符合适应证的前牙残根残冠,对患牙实施完善彻底的根管治疗,然后进行患牙预备及桩核制作,后烤瓷全冠修复.结果 52颗桩核加烤瓷全冠修复患牙,经临床随访观察2年,除2颗于修复后3个月~1年发生脱落外,其他患牙牙龈健康无炎症,牙齿无松动及叩痛.Ⅹ线片示根尖、牙槽骨无明显吸收或病变.牙冠色泽自然逼真、美观、坚固、耐磨、牙龈刺激小、表面光滑易清洗、口感舒适、患者满意.结论 桩冠固位良好,美观舒适,支持与受力形式合理,避免牙槽骨吸收萎缩,是前牙残根残冠较为理想的修复方式.
作者:黄强生;徐慧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对环型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08年6月~2010年6月在本院诊断为CIN的60例患者,采用LEEP对其进行治疗,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 在术后6个月内其治愈率达96.67%,CINⅠ组的治愈率达97.29%,而CINⅡ、CINⅢ的治愈率为95.65%.结论 环型电切术用于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具有操作简单、微创、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费用低、疗效确切的特点,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的理想手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庄玲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皮肺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CT引导下肺病变穿刺活检的诊断准确性及并发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29例中,恶性肿瘤21例(72.41%),其中腺癌12例,鳞癌8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例;良性病变6例(20.69%)中,结核球3例,炎性假瘤2例,慢性肺脓肿1例;未能定性2例(6.90%).并发气胸3例(10.34%),痰中带血2例(6.89%).诊断准确率为93.10%.结论 CT导引下经皮肺病变穿刺活检,准确性高、并发症少、费用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胥翠红;王强善;王善良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儿童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及护理.方法 综合研究本院106例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患儿介入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分析其发生的原因.结果 儿童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封堵器脱落、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脏穿孔、瓣膜关闭不全等.结论 介入术前的详细查体、封堵器大小的选择、手术的熟练程度以及术后的观察护理是预防和抢救儿童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李转珍;陈润;张静洁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预防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HBV再激活的作用.方法 将160例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护理,而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心理干预,包括心理支持疗法、认知疗法及心理暗示疗法.观察两组患者HBV-DNA再激活发生例数及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80例患者中发生HBV再激活者26例,其中治疗1个月者发生5例,治疗2个月发生8例,治疗3个月发生13例,HBV再激活总发生率为32.50%(26/80).对照组80例患者中发生HBV再激活者42例,其中治疗1个月者发生10例,治疗2个月发生16例,治疗3个月发生26例.HBV再激活总发生率为52.50%(42/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在抗结核治疗前后,给予心理干预治疗,能起到预防乙肝病毒再激活的作用.
作者:刘淑秀;魏茂周;韩淑娥;王晓翠;庄玉春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根治术手术切口术后美容效果和减少术后切口内积血的方法.方法 采用低位长领状切口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术后采用负压引流.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均未出现积血、积液,切口均甲级愈合,随访无复发、转移,术后颈部戴项链或穿高领衣服,就能基本掩盖手术瘢痕.结论 采用低位长领状切口行甲状腺癌根治术,采用负压引流能减少术后切口内积血,术后美容效果极佳,提高了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刘忠亮;方向;陈玉祥;李俊 刊期: 2011年第28期
了解婴幼儿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有效地帮助其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儿科护士不仅要有丰富的儿科护理知识和精湛的护理技术,还必须了解和掌握患儿心理特点及产生的原因,做到因病施护,对症下药,不断满足患儿及家长的心理需求,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对7~10岁儿童d2注意力测验中注意抑制参数进行性别差异性分析.方法 应用d2注意力测验获得违规错误和错误率参数,将每行违规错误的字符数量分为0~2个、3~5个和>5个范围进行逐行分类计数和性别差异性分析.结果 (1)男生违规错误字符数量为(29.063±35.972),错误率为(7.064±8.918)%;女生违规错误字符数量为(22.881±31.297),错误率为(5.596±7.737)%.男女生违规错误和错误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1.322、1.267,P>0.05).(2)93.88%女生每行的违规错误字符数在0~2个范围,男生者为73.19%,女生人数明显多于男生(χ2=15.765,P<0.01).(3)违规错误字符数在3~5个范围者男生多于女生(χ2=5.965,P<0.05).(4)违规错误符数>5个范围者男生明显多于女生(χ2=8.855,P<0.01).结论 女生的违规错误字符数比较少,提示女生注意抑制能力好.
作者:方凤;张哲伟;王亚莉;林爱芬;许仁美;张茹玉;刘桂艳;潘虹 刊期: 2011年第28期
通过介绍OEC管理模式及其在优质护理示范科室的适用性.重点阐述此管理模式在提高护理质量,实现科学管理,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方面的意义.探讨应用此模式建立一个科学化、制度化、标准化、现代化的临床护理管理体系,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完整、严密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使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工作满意度、离职意向和护理质量管理得以双赢.
作者:闫英;姚艳梅;曲英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笑气在人工流产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400例行人工流产手术的孕周为6~10周的产妇,将其平均分为运用笑气镇痛的观察组和运用利多卡因宫颈旁神经注射阻滞麻醉的对照组,进行镇痛效果的对比观察.结果 两组的镇痛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镇痛起效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笑气在人工流产中的镇痛效果好,起效迅速,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少,是人工流产中理想的镇痛治疗方法.
作者:李爱丽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囊肉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本科1995年4月~2010年5月收治的8例乳腺叶状囊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良性4例,交界性2例,恶性2例.扩大局部切除术4例,单纯乳房切除术4例.随访6例,平均随访时间21个月(13~144个月),1例恶性患者术后2年半,死于远处转移.结论 乳腺叶状囊肉瘤不适当的局部切除易复发,首次治疗时应采用局部扩大切除术或乳房单纯切除术.
作者:张北南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研究肾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 2000年2月~2008年10月本院手术治疗的肾细胞癌163例,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为20.9%(34/163).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临床分期、Fuhrman核分级和贫血与肾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Fuhrman核分级是RCC淋巴结转移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 肾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风险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Fuhrman核分级有关,Logistic回归模型对于判断预后、指导术后治疗及随访方案的制订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效农;申钧;陈鹏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静注咪达唑仑、芬太尼对七氟醚吸入麻醉患儿苏醒期躁动的预防作用.方法 择期行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40例,年龄1~6岁.随机分为咪达唑仑、芬太尼静注组(A组)及对照组(B组),每组2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8%七氟醚+吸氧(5 L/min)诱导.A组在麻醉诱导后静注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2~3 μg/kg,七氟醚2%~3%+吸氧(2 L/min)维持麻醉.B组七氟醚3%~5%+吸氧(2 L/min)维持麻醉.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B组相比,A组躁动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 静注咪达唑仑、芬太尼可以有效地预防小儿七氟醚吸入麻醉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作者:唐明富;胡俊毅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其护理效果.方法 对35例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治疗的整个过程,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均快速止血,月经周期及经量恢复正常,贫血好转出院,治愈率达100%.结论 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减轻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袁晋社;刘秀云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 通过对手术室环境的评估及分析认为,手术室工作存在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等,是一个职业危害较为严重的工作场所之一.结果 通过加强手术室工作人员自身保护意识的培训,同时采用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生物感染、避免电离辐射、防止身体疲劳等一系列防范措施,降低了环境污染,降低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使工作人员健康素质有了很大提高.结论 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加强工作人员防护意识是降低职业危害的关键.
作者:刘春香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奇静脉弓的X线平片表现.方法 分析20例误诊病例奇静脉弓X线平片表现及CT对照.结果 20例X线平片均发现胸4椎体下缘右旁区域见一直径数毫米到15 mm的结节状或椭圆形密度增高影,误为病变,CT证实为奇静脉弓.站立位者奇静脉弓直径较卧位者小,CT测得值比平片测值小.结论 在X线平片上奇静脉弓表现为胸4椎体下缘右旁区域直径数毫米到15 mm左右小结节状或椭圆形密度增高影,左缘与气管右侧壁相邻,下缘右主支气管上壁相邻,右缘紧邻纵隔胸膜,对周围组织不产生压迫、推移或侵蚀破坏征象,不要误诊为病变.
作者:罗容智 刊期: 2011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