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沙利度胺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及临床研究进展

崔旭辉;薛学义;许宁

关键词:沙利度胺, 肿瘤, 抗血管生成
摘要:沙利度胺初作为镇静药、止吐药应用,因致畸性而被撤出市场.随后的研究发现,沙利度胺具有抗炎及免疫调节的作用,1998年美国FDA批准其用于治疗麻风病结节性红斑.20世纪90年代随着对血管生成对肿瘤增殖、生长重要性的日益认识,其抗血管生成活性也逐渐被发现,研究证实,沙利度胺有明显的抗血管生成作用,可减少血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bFGF等的分泌,而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需在局部新生血管的滋养下方可进行,因此,沙利度胺对部分肿瘤具有抑制作用.目前,沙利度胺已经成为复发和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标准治疗的一部分,和其他药物联用对神经胶质细胞瘤、前列腺癌、乳腺癌、子宫平滑肌瘤等的治疗有一定效果.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单排螺旋CT诊断头颈部隐形骨折的价值

    目的 探讨单排螺旋CT在头颈部隐形骨折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头颈部隐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单排螺旋CT轴位图像、MPR图像、三维重建图像扫描结果,对比普通X线片检查结果.结果 X线片显示骨折4例(13.3%),轴位图像显示骨折29例(96.7%),MPR检查骨折26例(86.7%),三维重建检查骨折27例(90.0%),CT扫描检出骨折的比例显著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排螺旋CT对头颈部隐形骨折的诊出率较高,综合轴位图像、MPR图像、三维重建图像可以获得头颈部隐形骨折的影像学信息.

    作者:张长顺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妇科手术患者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和护理

    目的 观察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妇科手术患者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 将210例妇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40例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术前肠道清洁准备,对照组70例口服磷酸钠盐口服液.比较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肠道清洁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记录患者药物服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使用药物的有效性、耐受性及安全性.观察组患者肠道清洁度优于磷酸钠盐组(P<0.05);两组患者总体不适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聚乙二醇组少于磷酸钠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于妇科手术患者术前肠道清洁效果优于口服磷酸钠盐口服液,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丁海玲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三七皂甙联合阿司匹林预防脑梗死复发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三七皂甙联合阿司匹林预防脑梗死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7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使用三七皂甙联合阿司匹林预防治疗)和对照组(单独使用阿司匹林预防治疗)各38例,随访1年,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中复发5例,复发率13.16%,对照组中复发8例,复发率21.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进一步降低,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三七皂甙联合阿司匹林预防脑梗死复发的效果比使用阿司匹林的效果明显,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进一步降低,随访患者复发少,预防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钟水生;王玉周;杨慧;王世海;赵燕华;廖华印;包泽岩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阻断Notch信号通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进展

    Notch在多个物种中均有表达,其家族成员的结构具有高度保守性,Notch信号通路更是在众多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Notch家族成员Notch1不仅全程参与正常MM细胞的发育,同时也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密切相关.Notch信号通路激活后可通过对NF-κB、C-myc的相互作用,调节细胞的增殖,促进骨髓瘤细胞的生长,从而抑制骨髓瘤细胞的凋亡,它与骨髓瘤的发生和耐药有关.通过对Notch及其通路的研究,使得对MM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为MM的诊治提供了新靶点.一些阻断Notch信号的药物如砷剂及γ-分泌酶抑制剂等应用使MM的治疗得到了极大的突破.本文就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原莹莹;陈君敏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无乳链球菌引起前列腺炎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男,38岁,尿急、尿频、排尿不畅、尿道口红肿有灼热感、下腹部不适、性功能下降等症状1年余,期间曾到当地几家医院和诊所诊疗,效果欠佳.2010年10月12日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自述有不洁性交史.查体:包皮过长,尿道口潮红,肛门指检可触及前列腺肿大,质较硬,触痛明显.前列腺液常规检查:WBC 15~20/HP,脓细胞偶见成堆,卵磷脂小体(+).用无菌操作取前列腺液进行培养,可见无乳链球菌生长,以敏感抗生素青霉素治疗1周后,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消失,复查前列腺液常规正常,前列腺液培养无细菌生长.

    作者:张瑞玲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两种血管移植物在股-腘动脉旁路转流术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比较46例(49条肢体)股、腘动脉闭塞症人工血管和自体大隐静脉旁路转流术的远期通畅率.方法 选择2000~2010年46例(49条肢体)股、腘动脉闭塞症患者,其中28条肢体行大隐静脉股-腘动脉旁路转流术,21条肢体行人工血管(膨体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ePTFE)股-腘动脉旁路转流术.其中膝上32条肢体,膝下17条肢体.结果 大隐静脉组1、3年通畅率分别为85.7%(24/28)、67.9%(19/28);人工血管组1、3年通畅率分别为76.2%(16/21)、57.1%(12/21).结论 在股-腘动脉旁路转流术中,自体大隐静脉在性能和远期通畅率上远胜于人造血管.该术式应首选自体大隐静脉作为血管移植物.

    作者:刘伟超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结肠癌并肠梗阻的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结肠癌并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治疗的36例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34例治愈出院,2例死亡.结论 结肠癌并肠梗阻手术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行相应的术式,采取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作者:龚明景;陈其伟;孔见闻;戚涛;叶进科;庞燕;胡守喜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应用阴道镜下定位活检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0月~2011年6月本院门诊对1447例妇科病普查人群及部分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发现异常图像时进行宫颈定位活检的临床资料.结果 宫颈定位活检389例患者中宫颈癌6例,CIN Ⅲ累及腺体11例,CIN Ⅱ~Ⅲ 19例,CIN Ⅰ 145例,宫颈肌瘤2例,宫颈尖锐湿疣2例,外阴癌2例,宫颈炎性息肉100例,外阴尖锐湿疣2例,子宫内膜癌1例.结论 阴道镜检查能及时早期发现宫颈外阴小病灶,并能选择性定位活检,对早期发现宫颈及宫颈上皮内特殊病变有重要价值,尤其是高级别的CIN和浸润癌,是一种能对宫颈癌早发现、早诊断的辅助检查手段,结合组织病理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杨丽云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静脉注射蔗糖铁和口服铁剂在治疗肾性贫血中的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和分析静脉注射蔗糖铁和口服铁剂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将本院肾内科64例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静脉注射蔗糖铁,对照组32例,口服铁剂,回顾性分析两组治疗前后TSAT、HB、ST及Hct指标及变化.结果 用药8周后,两组患者Hb、Hct、TAST、SF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观察组治疗后Hb、Hct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注射蔗糖铁疗效比口服铁剂的效果佳.结论 静脉注射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比口服铁剂的效果佳,但应注意量的控制,避免过量.

    作者:刘文虎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本院2008年6月~2010年12月52例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结果 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感染的原因主要是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以及患者免疫力低下等.52例患者均根据痰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对症给予抗真菌药物氟康唑、两性霉素B等治疗,49例患者痰菌培养结果转阴,1例白色念珠菌感染患者仍然为阳性,2例患者发生多器官衰竭死亡.结论 老年、长期使用抗生素、肺结核反复复发等是肺结核并发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临床应加强对真菌感染高危患者的预防并及早采用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作者:雷鸣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喷他佐辛与芬太尼在腰椎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喷他佐辛与芬太尼用于腰椎手术后患者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腰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喷他佐辛(P)组和芬太尼(F)组,每组30例.P组镇痛泵配方为:喷他佐辛3 mg/mg,F组为:芬太尼20 μg/kg,两组均加入托烷司琼5 mg,然后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 ml.两组负荷量为2 ml.持续输注速度2 ml/h,单次追加剂量1 ml,锁定时间15 min.观察术后4、8、12、24、48 h各时段镇痛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4、8、12、24及48 h镇痛效果均良好(VAS评分<4分),镇静满意(Ramsay评分2~4分);相同时点两组镇痛、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患者的恶心、头晕、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喷他佐辛用于腰椎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良好,与芬太尼效果相当,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芬太尼,是腰椎术后静脉镇痛的理想药物.

    作者:于国军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潘生丁口服治疗疱疹性咽峡炎92例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取2007年11月~2011年2月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84例.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静点联合潘生丁口服.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点联合抗病毒口服液口服.两组均不使用抗生素,并给予相同的对症处理,鼓励多饮清水、使用解热类药物退热,同时给予西瓜霜喷剂经口直接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在治疗有效性及具体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潘生丁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具有疗效确切、方便简单、安全有效的特点,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特别适合在广大基层医院大力推广.

    作者:徐鸣浩;李宜航;葛太岭;温丽娜;张艳丽;郭红雨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肢体创面应用中引流失效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并采取措施促进负压封闭引流通畅,使其在肢体创面的应用中获得更好的疗效.方法 回顾2009年1月~2011年9月40例肢体创面负压封闭引流的疗效,分析引流失效的原因,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结果 引流通路阻塞20例,为引流不畅常见的原因.应用通管技术或者使用冲洗引流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赌管问题.透性薄膜密封不严或引流装置连接不紧密以及薄膜破损,出现漏气现象10例.经改进贴膜技术,加强工作责任心以及加强对薄膜的保护意识,效果满意.负压不够2例,1例采用轮替夹闭技术,临床效果满意.1例为负压吸引器电源插头脱落,导致负压自行下降,经及时发现并处理,效果满意.结论 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后需仔细观察,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引流通畅,使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作者:赵兰;周华;张琼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微创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50例体会

    目的 探讨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优越性.方法 采用相当于外环口体表投影的下腹皮横纹处小切口进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150例.结果 150例患儿手术顺利,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 微创小切口手术方式非常适合小儿腹股沟斜疝病例应用,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疗效好、费用低等优点.

    作者:卢安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氦氖激光辅助治疗糖尿病并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观察和护理

    目的 探讨氦氖激光辅助治疗糖尿病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 将120例糖尿病并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除加用氦氖激光治疗外,其余治疗同对照组,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其疗效.并在治疗前后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和精心护理,120例患者治疗顺利,无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氦氖激光治疗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疗效显著,加之有效的护理可以消除患者紧张心理,积极配合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钱惠军;唐佩军;陈涛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双侧肋间神经阻滞用于双乳肿块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双侧肋间神经阻滞与全凭静脉麻醉在双乳肿块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及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60例行双乳肿块切除术的患者,ASAⅠ~Ⅱ级,年龄25~55岁,体重45~68 kg.随机分为2组,A组30例,B组30例.A组患者采用0.5%的罗哌卡因行双侧肋间神经阻滞,B组患者实施全凭静脉麻醉.记录两组患者术中的HR、MAP、术后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HR、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及术后12 h内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侧肋间神经阻滞与全凭静脉麻醉两种麻醉方法各有利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的麻醉方法.

    作者:张博;左美娟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80例脑卒中患者早期肢体康复的护理干预

    通过对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干预和功能锻炼,达到防治并发症、减少后遗症、充分发挥残余功能、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

    作者:陈福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抗病毒应答停药后复发的治疗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干扰素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应答停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3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联合组)接受干扰素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干扰素5 MU,每周3次肌肉注射,8周后加用拉米夫定100 mg/d顿服,α干扰素治疗1年后停用,拉米夫定坚持服药.对照组39例拉米夫定100 mg/d顿服.疗程:两组病毒无耐药变异者,拉米夫定坚持服药.结果 联合组9个月、12个月及随访6个月HBV DNA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LT复常率无显著性(P>0.05).结论 联合应用干扰素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应答停药后复发患者较单用拉米夫定疗效好,是可行的联合抗病毒治疗措施.

    作者:刘景妨;刘景艳;崔洪岭;封飞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阴式子宫切除术与腹式子宫切除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子宫切除术的两种不同术式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经腹(TAH)、经阴(TVH)子宫切除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肛门排气时间、镇痛药物使用率、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 阴式组较腹式组平均出血量少(P<0.05),术后用镇痛药例数少(P<0.01),术后排气时间早(P<0.01),住院时间短(P<0.01),术后病率少(P<0.05),而对直肠膀胱功能的影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VH与TAH相比,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对腹腔脏器干扰小,术后疼痛轻、康复快、腹部不留瘢痕,更符合微创观念.

    作者:李双琼;丁寒春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有创呼吸机治疗高龄老年哮喘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有创呼吸机治疗高龄老年哮喘患者的护理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32例高龄老年哮喘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精心的护理,注重患者气管切开切口、套管等的管理,并注重患者的营养支持,密切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防止并发症发生.结果 通过给予患者精心护理措施,患者的置管及撤机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患者恢复情况良好.结论 高龄老年哮喘患者病情严重,给予患者精心的护理可控制患者的病情,促进分泌物排出,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把菊香 刊期: 2011年第32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