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妨;刘景艳;崔洪岭;封飞
目的 探讨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取2007年11月~2011年2月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84例.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静点联合潘生丁口服.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点联合抗病毒口服液口服.两组均不使用抗生素,并给予相同的对症处理,鼓励多饮清水、使用解热类药物退热,同时给予西瓜霜喷剂经口直接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在治疗有效性及具体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潘生丁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具有疗效确切、方便简单、安全有效的特点,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特别适合在广大基层医院大力推广.
作者:徐鸣浩;李宜航;葛太岭;温丽娜;张艳丽;郭红雨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0月~2011年6月本院门诊对1447例妇科病普查人群及部分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发现异常图像时进行宫颈定位活检的临床资料.结果 宫颈定位活检389例患者中宫颈癌6例,CIN Ⅲ累及腺体11例,CIN Ⅱ~Ⅲ 19例,CIN Ⅰ 145例,宫颈肌瘤2例,宫颈尖锐湿疣2例,外阴癌2例,宫颈炎性息肉100例,外阴尖锐湿疣2例,子宫内膜癌1例.结论 阴道镜检查能及时早期发现宫颈外阴小病灶,并能选择性定位活检,对早期发现宫颈及宫颈上皮内特殊病变有重要价值,尤其是高级别的CIN和浸润癌,是一种能对宫颈癌早发现、早诊断的辅助检查手段,结合组织病理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杨丽云 刊期: 2011年第32期
正确诊断脑肿瘤才能更好地对其进行处理和治疗.MRS是目前唯一无创伤性的研究人体器官、组织代谢、生化改变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方法,为传统的影像学技术提供了重要的补充.现就MRS的原理及MRS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杨阳;韩晓霞;赵纪岚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对慢性乙醇中毒患者的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与脑萎缩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抽取40例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患有慢性乙醇中毒的临床确诊患者(定义为A组),其中包括20例同时伴有脑萎缩症状的患者(定位a组)和20例无脑萎缩症状的患者(定义为b组),再抽取40例同期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定义为B组).对上述患者的血清TNF-α和IL-6水平进行检测,并通过检测结果对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与脑萎缩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A组患者的TNF-α和IL-6水平明显高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TNF-α和IL-6水平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两项指标与脑萎缩的相关性非常明显(P<0.01).结论 慢性乙醇中毒患者的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显著升高,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乙醇中毒致患者出现萎缩性脑损伤症状,上述两项指标可以作为临床对该类患者的病情进行判定和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
作者:奚志强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并采取措施促进负压封闭引流通畅,使其在肢体创面的应用中获得更好的疗效.方法 回顾2009年1月~2011年9月40例肢体创面负压封闭引流的疗效,分析引流失效的原因,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结果 引流通路阻塞20例,为引流不畅常见的原因.应用通管技术或者使用冲洗引流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赌管问题.透性薄膜密封不严或引流装置连接不紧密以及薄膜破损,出现漏气现象10例.经改进贴膜技术,加强工作责任心以及加强对薄膜的保护意识,效果满意.负压不够2例,1例采用轮替夹闭技术,临床效果满意.1例为负压吸引器电源插头脱落,导致负压自行下降,经及时发现并处理,效果满意.结论 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后需仔细观察,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引流通畅,使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作者:赵兰;周华;张琼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总结66例妇科急腹症院前急救护理、术中急救护理措施,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4)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66)患者接受系统护理干预,包括院前急救护理、术中护理措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主观疼痛情况、急救成功率.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完全缓解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妇科急腹症行手术治疗患者的术后疼痛、焦虑情况,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赵瑛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氦氖激光辅助治疗糖尿病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 将120例糖尿病并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除加用氦氖激光治疗外,其余治疗同对照组,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其疗效.并在治疗前后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和精心护理,120例患者治疗顺利,无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氦氖激光治疗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疗效显著,加之有效的护理可以消除患者紧张心理,积极配合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钱惠军;唐佩军;陈涛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后路固定开放减压加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36例经后路固定开放减压加椎体内植骨治疗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病例,对手术时机、减压方法及植骨等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进行总结.结果 36例中32例椎体的高度、脊柱的稳定性均得到恢复.除2例脊髓完全损伤者功能未能恢复外,其余患者脊髓功能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标准有1~3级提高.结论 适应证的合理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减压方法、有效的植骨对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有重要影响.
作者:丁德刚;王水;黄富伟;朱海涛;陈江辉;徐亮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1月~2011年7月15例腹壁切口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患者全部有剖宫产史,术后切口愈合良好;剖宫产术后6个月~2年在腹壁瘢痕处或其周围部出现胀痛,平均2.7年,逐年加重,随着月经周期而进行性增大、变硬、压痛或隐性胀痛,于月经过后变软缩小,亦有持续性隐痛者.15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切片均证实子宫内膜异位症,随访1个月~3年,未见复发.结论 腹壁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根据手术史、典型临床表现、妇科及B超检查做出诊断,手术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通过降低剖宫产率、改进手术步骤、术后提倡母乳喂养可预防其发生.
作者:车华;孙若珩;张玲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比较喷他佐辛与芬太尼用于腰椎手术后患者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腰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喷他佐辛(P)组和芬太尼(F)组,每组30例.P组镇痛泵配方为:喷他佐辛3 mg/mg,F组为:芬太尼20 μg/kg,两组均加入托烷司琼5 mg,然后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 ml.两组负荷量为2 ml.持续输注速度2 ml/h,单次追加剂量1 ml,锁定时间15 min.观察术后4、8、12、24、48 h各时段镇痛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4、8、12、24及48 h镇痛效果均良好(VAS评分<4分),镇静满意(Ramsay评分2~4分);相同时点两组镇痛、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患者的恶心、头晕、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喷他佐辛用于腰椎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良好,与芬太尼效果相当,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芬太尼,是腰椎术后静脉镇痛的理想药物.
作者:于国军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T2 DM)患者血清尿酸水平(SUA)的变化及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42例T2 DM患者为DM组、38例T2 DM并发冠心病患者为DC组及40例健康体检者为NC组,所有患者均测定体质指数(BMI)、SUA、空腹血糖及血脂水平.结果 DM组的SUA水平较DC组明显降低,DC组较NC组SUA水平显著增高(P<0.05);NC组、DM组和DC组SUA水平均与甘油三酯呈正相关(P<0.05).结论 SUA水平与性别、BMI及血脂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与冠心病和糖尿病之间无明确相关性.
作者:佟雨红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比较46例(49条肢体)股、腘动脉闭塞症人工血管和自体大隐静脉旁路转流术的远期通畅率.方法 选择2000~2010年46例(49条肢体)股、腘动脉闭塞症患者,其中28条肢体行大隐静脉股-腘动脉旁路转流术,21条肢体行人工血管(膨体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ePTFE)股-腘动脉旁路转流术.其中膝上32条肢体,膝下17条肢体.结果 大隐静脉组1、3年通畅率分别为85.7%(24/28)、67.9%(19/28);人工血管组1、3年通畅率分别为76.2%(16/21)、57.1%(12/21).结论 在股-腘动脉旁路转流术中,自体大隐静脉在性能和远期通畅率上远胜于人造血管.该术式应首选自体大隐静脉作为血管移植物.
作者:刘伟超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对女性不孕症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86例女性不孕症的临床资料及疗效.结果 186例女性不孕症病例中,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9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53例、多囊卵巢综合征26例、卵巢囊肿7例、正常盆腔2例、子宫肌瘤3例、子宫畸形1例及生殖器结核3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导致不孕的主要原因(P<0.01).术后1年内妊娠率: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35.16%(32/91),子宫内膜异位症37.73%(20/53),明显高于其他病因(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可以在明确导致不孕原因的同时加以治疗,且创伤小,对盆腔干扰少,在女性不孕症诊治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余莉萍;王冬昱;方艺川;陈佩锋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单排螺旋CT在头颈部隐形骨折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头颈部隐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单排螺旋CT轴位图像、MPR图像、三维重建图像扫描结果,对比普通X线片检查结果.结果 X线片显示骨折4例(13.3%),轴位图像显示骨折29例(96.7%),MPR检查骨折26例(86.7%),三维重建检查骨折27例(90.0%),CT扫描检出骨折的比例显著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排螺旋CT对头颈部隐形骨折的诊出率较高,综合轴位图像、MPR图像、三维重建图像可以获得头颈部隐形骨折的影像学信息.
作者:张长顺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翼状胬肉切除术中用25%酒精处理胬肉头部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的效果.方法 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术中用25%酒精处理胬肉头部,术后定期观察随访6~12个月.结果 观察60例70眼翼状胬肉患者的手术效果,其中69眼恢复良好,1眼复发,复发率为0.99%.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同时胬肉头部25%酒精处理效果良好.
作者:王蓓;卞少藩 刊期: 2011年第32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48岁,因发现外阴肿物20余年入院,如核桃大小,质硬,有压痛,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异常阴道出血.内诊:左侧大阴唇处见一约8 cm×7 cm大小肿物,质韧,活动差,有压痛,对侧未见异常.阴道通常,宫颈光滑,子宫及双附件未触及异常.化验:CA125、AFP、CEA、CA199均正常范围.
作者:张硕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比较胸部创伤的X线及CT影像学表现,探讨不同成像方式的诊断价值及优缺点.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46例胸部创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对其X线平片表现及CT表现进行比较,针对其诊断价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包括肺挫伤65例,骨折52例,肺不张45例,胸腔积血42例,纵隔气肿42例,在各种不同损伤类型中,CT成像的检出率均高于X线平片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前胸部创伤患者,特别是急诊患者,X线平片检查仍是首选检查方法,但X线平片检查存在敏感性低、特异性差的缺点,而CT成像可显示普通X线平片难以显示的部分细节,如少量的积液积气,对胸部创伤的诊断具有相当的价值,是胸部创伤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
作者:陈作南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比较双侧肋间神经阻滞与全凭静脉麻醉在双乳肿块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及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60例行双乳肿块切除术的患者,ASAⅠ~Ⅱ级,年龄25~55岁,体重45~68 kg.随机分为2组,A组30例,B组30例.A组患者采用0.5%的罗哌卡因行双侧肋间神经阻滞,B组患者实施全凭静脉麻醉.记录两组患者术中的HR、MAP、术后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HR、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及术后12 h内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侧肋间神经阻滞与全凭静脉麻醉两种麻醉方法各有利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的麻醉方法.
作者:张博;左美娟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上肢浅表静脉硬化或不易见时,对远心端代偿性增粗的掌指关节处血管行离心方向静脉穿刺的效果及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56例上肢浅表静脉硬化或不易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行离心方向静脉穿刺,对照组行向心方向静脉穿刺,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和皮下淤血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穿刺成功率为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8%(P<0.05);试验组皮下淤血发生率为9.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2%(P<0.05).结论 对上肢浅表静脉硬化或塌陷患者,对代偿性增粗的掌指关节处血管行离心方向静脉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提高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玉凤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由于医事活动的特殊性,科学技术的限制以及人们对医学问题认识上的差异,医疗纠纷还将长期存在.目前,我国医患关系较紧张,医患矛盾易激化,形成一种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不符合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国策.2009年3月,新的医疗改革方案出台并实施,针对目前的状况,如何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发生医疗纠纷后,如何恰当处理,对于构建良好医患关系,化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刘文华;张末成 刊期: 2011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