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作南
目的 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法和传统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方法(MSII)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疗效.方法 选择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CSⅡ组)和对照组(MSII组),CSⅡ组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短效门冬胰岛素.对照组于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门冬胰岛素和睡前(22:00)注射中效诺和灵,术中及术后禁食期则停用餐前胰岛素,只给予基础量.结果 CSⅡ组控制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SII较MSII能明显缩短待手术期;明显减少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能更平稳、更迅速地控制血糖;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云松;李强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单排螺旋CT在头颈部隐形骨折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头颈部隐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单排螺旋CT轴位图像、MPR图像、三维重建图像扫描结果,对比普通X线片检查结果.结果 X线片显示骨折4例(13.3%),轴位图像显示骨折29例(96.7%),MPR检查骨折26例(86.7%),三维重建检查骨折27例(90.0%),CT扫描检出骨折的比例显著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排螺旋CT对头颈部隐形骨折的诊出率较高,综合轴位图像、MPR图像、三维重建图像可以获得头颈部隐形骨折的影像学信息.
作者:张长顺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干扰素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应答停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3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联合组)接受干扰素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干扰素5 MU,每周3次肌肉注射,8周后加用拉米夫定100 mg/d顿服,α干扰素治疗1年后停用,拉米夫定坚持服药.对照组39例拉米夫定100 mg/d顿服.疗程:两组病毒无耐药变异者,拉米夫定坚持服药.结果 联合组9个月、12个月及随访6个月HBV DNA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LT复常率无显著性(P>0.05).结论 联合应用干扰素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应答停药后复发患者较单用拉米夫定疗效好,是可行的联合抗病毒治疗措施.
作者:刘景妨;刘景艳;崔洪岭;封飞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尤瑞克林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轻、中度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轻、中度A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80 mg/100 ml,2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注射液0.15 PNAU/100 ml,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480,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尤瑞克林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轻、中度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银套玲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联合胃镜行胃间质瘤切除术与开腹胃间质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探讨双镜联合技术在胃间质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双镜联合胃间质瘤切除术28例及同期开腹胃间质瘤切除术24例,分析两组临床和病理资料,对比两组手术安全性、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双镜联合手术组手术时间为(88.04±16.57) min,与开腹手术组的(91.25±12.18)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镜联合手术组术中失血量(62.14±27.33) ml,显著少于开腹手术组的(130.63±43.12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进食时间和住院天数双镜联合手术组分别为(3.50±1.20) d、(9.43±1.79) d,显著短于开腹手术组的(5.42±1.18) d、(13.13±2.58) d(P<0.001).双镜联合组随访5~5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0个月,开腹组随访6~5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2个月,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 双镜联合胃间质瘤切除术安全、有效,是理想的微创术式,具有可行性.
作者:韩伟峰;费伯健;高其忠 刊期: 2011年第32期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就是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抗氧化、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本文通过收集文献,对治疗乙肝药物的作用机制、应用情况做一综述,期望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用药.
作者:高传义;张玉荣;赵继海 刊期: 2011年第32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48岁,因发现外阴肿物20余年入院,如核桃大小,质硬,有压痛,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异常阴道出血.内诊:左侧大阴唇处见一约8 cm×7 cm大小肿物,质韧,活动差,有压痛,对侧未见异常.阴道通常,宫颈光滑,子宫及双附件未触及异常.化验:CA125、AFP、CEA、CA199均正常范围.
作者:张硕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本院2008年6月~2010年12月52例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结果 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感染的原因主要是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以及患者免疫力低下等.52例患者均根据痰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对症给予抗真菌药物氟康唑、两性霉素B等治疗,49例患者痰菌培养结果转阴,1例白色念珠菌感染患者仍然为阳性,2例患者发生多器官衰竭死亡.结论 老年、长期使用抗生素、肺结核反复复发等是肺结核并发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临床应加强对真菌感染高危患者的预防并及早采用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作者:雷鸣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培元通脑胶囊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的同时加用培元通脑胶囊,3粒/次,3次/日,口服;对照组40例,按西医常规对症治疗,疗程30 d,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比较两组有效率.结果 两组经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培元通脑胶囊治疗脑卒中假性球麻痹疗效显著.
作者:李燕梅;王新志;张慧永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比较以泮托拉唑为基础的7 d标准三联疗法与泮托拉唑+铋剂+甲硝唑+四环素的5 d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胃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胃炎随机入选三联、四联治疗组.三联治疗组实行PAC方案:泮托拉唑40 mg(2次/d)+阿莫西林1.0 g(2次/d)+克托霉素500 mg(2次/d),口服7 d.四联治疗组实行PBMT方案:泮托拉唑40 mg(2次/d)+胶体次枸橼酸铋220 mg(2次/d)+四环素750 mg(2次/d)+甲硝唑400 mg(2次/d),口服5 d.治疗结束后至少停药4周后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了解症状缓解情况,并观察其安全性.结果 三联治疗组根除成功18例,四联治疗组根除24例.三联治疗组ITT根除率为60.0%(18/30),低于四联治疗组的80.0%(24/30);三联治疗组PP根除率为64.3%(18/28),亦低于四联治疗组的82.8%(24/29),两组根除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联和四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3.3%(16/30)和60.0%(18/30).结论 泮托拉唑、铋剂、四环素和甲硝唑的5 d四联方案较7 d标准三联疗法Hp根除率高,疗效好.
作者:姚红霞;李艳君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比较子宫切除术的两种不同术式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经腹(TAH)、经阴(TVH)子宫切除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肛门排气时间、镇痛药物使用率、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 阴式组较腹式组平均出血量少(P<0.05),术后用镇痛药例数少(P<0.01),术后排气时间早(P<0.01),住院时间短(P<0.01),术后病率少(P<0.05),而对直肠膀胱功能的影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VH与TAH相比,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对腹腔脏器干扰小,术后疼痛轻、康复快、腹部不留瘢痕,更符合微创观念.
作者:李双琼;丁寒春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与芬太尼持续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及对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要求阴道分娩且无产科禁忌证的初产妇192例分为两组,其中做无痛分娩而无麻醉禁忌证的产妇96例,用0.125%罗哌卡因与2 μg/ml芬太尼混合液做持续硬膜外自控镇痛(Ⅰ组)与拒绝分娩镇痛的产妇96例(Ⅱ组)进行比较,观察镇痛效果,胎心情况,不良反应,分娩方式,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分娩镇痛效果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显著降低了剖宫产率,但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情况与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罗哌卡因与芬太尼持续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无痛分娩镇痛效果确切,母婴健康状况未受影响.
作者:马俊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连枷胸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1年6月本科收治的53例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采用钛镍合金记忆环抱式肋骨接骨器、爪形肋骨接骨板及可吸收肋骨固定钉手术治疗,再实施悉心地护理.结果 本组53例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的患者均治愈出院,均无并发症.结论 手术治疗连枷胸病情通常比较严重,早期积极治疗很重要,护理作用在治疗过程中也不可忽视.
作者:蔡桃英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衰的疗效.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0例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衰患者作为试验组,使用门冬氨酸钾镁进行治疗,并与2004年前收治的53例行常规治疗的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衰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试验组显效21例,有效2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9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62.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衰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建国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总结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防止院内或科内播散,保障患者的安全.方法 对2009年1月~2011年8月发生的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经过采取相应的护理及隔离措施,科内未出现交叉感染,2例患者均无发热现象,细菌培养的敏感药物由初3种提升为11种,且痰液由黏稠转为稀薄.结论 发现有多重耐药菌株感染时,应严格按照医院制定的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去隔离患者,控制好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发生和传播.
作者:张美琼;邓洁英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翼状胬肉切除术中用25%酒精处理胬肉头部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的效果.方法 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术中用25%酒精处理胬肉头部,术后定期观察随访6~12个月.结果 观察60例70眼翼状胬肉患者的手术效果,其中69眼恢复良好,1眼复发,复发率为0.99%.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同时胬肉头部25%酒精处理效果良好.
作者:王蓓;卞少藩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由于医事活动的特殊性,科学技术的限制以及人们对医学问题认识上的差异,医疗纠纷还将长期存在.目前,我国医患关系较紧张,医患矛盾易激化,形成一种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不符合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国策.2009年3月,新的医疗改革方案出台并实施,针对目前的状况,如何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发生医疗纠纷后,如何恰当处理,对于构建良好医患关系,化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刘文华;张末成 刊期: 2011年第32期
正确诊断脑肿瘤才能更好地对其进行处理和治疗.MRS是目前唯一无创伤性的研究人体器官、组织代谢、生化改变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方法,为传统的影像学技术提供了重要的补充.现就MRS的原理及MRS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杨阳;韩晓霞;赵纪岚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替吉奥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32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口服替吉奥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其中沙利度胺爬坡至治疗量后长期每日200 mg口服,替吉奥服药28 d停14 d,42 d为1个周期.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及不良反应评估.结果 32例患者中CR 0例,PR 10例,SD 14例,PD 8例,有效率31.2%,疾病控制率75%.主要的不良反应为消化道症状(53.1%)、骨髓抑制(46.9%)、皮肤色素沉着(31.2%)、便秘(37.5%)和疲乏(28.1%),均为Ⅰ~Ⅱ度.结论 替吉奥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晚期胃癌患者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可改善依从性,适用于不能耐受常规联合化疗与不愿接受静脉化疗的患者.
作者:林碧娟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外敷松节油对急腹症患者术后恢复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122例急腹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禁食、补液、纠正内环境紊乱等常规医护,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腹部外敷松节油.结果 观察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都明显比对照组短,观察组对D-木糖的吸收亦比对照组大(P<0.05).结论 外敷松节油对急腹症患者术后恢复肠动力学具有促进疗效.
作者:谭秀平;陈瑞芳;吴海燕 刊期: 2011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