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尖嘴复位钳复位固定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疗效分析

张义堂;宫友库

关键词:跟骨骨折, 尖嘴复位钳, 复位, 固定
摘要:目的 探讨尖嘴复位钳复位固定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采用在X线透视下用尖嘴复位钳整复跟骨粉碎性骨折,并用尖嘴复位钳固定两周后将其拆除,再用石膏固定三周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3例.结果 3例术后恢复均良好,Bohler角基本恢复正常,足弓恢复良好,3 个月后行走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粉碎性跟骨骨折可首选用尖嘴复位钳复位固定,方法简单,术后可获得良好效果.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肾损伤的整体护理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肾损伤患者9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及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整体护理应用于肾损伤患者,效果满意,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及满意率.

    作者:林莉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盐酸氨溴索注射剂与10种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

    目的 观察室温下不同浓度盐酸氨溴索注射剂与临床常用10种注射药物配伍后的变化.方法 用5%葡萄糖注射液将盐酸氨溴索和10种临床常用药物配成不同浓度后进行配伍,观察配伍前后的外观及pH值变化.结果 高浓度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10种药物配伍后,有混浊产生.结论 高浓度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不能与头孢哌酮钠、头孢匹胺钠、呋塞米等注射同瓶配伍使用.

    作者:李仲昆;任晓明;田菁;王崇静;尹为民;王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N末端B型钠尿肽系列测定与心力衰竭短期预后的关系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系列测定与短期心力衰竭的临床关系.方法 110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心力衰竭组和非心力衰竭组,测定入院时、24h、7d的血浆NT-proBNP浓度及超声心动检查,所有患者自入院起随访30 d.结果 两组患者在入院时、24 h、7d血浆NT-proBN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心力衰竭组血浆24 h、7d NT-ProBNP水平较入院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心力衰竭组患者血浆24 h、7d NT-ProBNP水平持续增高,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同时,NT-ProBNP水平与超声心动检查中的LVEF呈负相关(P<0.05),与LVEDD呈显著的正相关(r=0.452,P<0.01).结论 血浆NT-ProBNP水平是心肌梗死后发生早期心力衰竭的预测因子,并且NT-ProBNP水平的系列测定与单一基线水平测定相比,其预后判断价值显著增加.

    作者:杨明;黄振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7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补肝益肾活血化瘀的方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对照组仅西医常规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及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3%;治疗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值明显降低,血黏稠度减低,总胆固醇减低,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肝益肾活血化瘀方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调整脂代谢、减少蛋白尿、改善血黏度和延缓肾功能减退进程等作用.

    作者:陈正龙;陈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颅底前循环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相关性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颅底前循环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近三年来经颅彩色多普勒检查发现颅底前循环动脉狭窄的病例发生脑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 研究组患脑梗死61例,未患病25例,对照组患脑梗死8例,未患病7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发病与颅底前循环动脉狭窄有密切联系,颅底前循环动脉狭窄是致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姜岩;刘晶;隋凤湖;张伟;李冬梅;陈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输卵管妊娠116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慢性间质性炎症结节性输卵管炎.结论 炎症是导致输卵管妊娠的主要原因.

    作者:孙雷;关云霞;孙凤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胫腓骨骨折治疗回顾与分析

    目的 对180例新鲜胫腓骨骨折治疗进行回顾及分析,以获取更多的认识和经验.方法 本组126例,共180侧.包括保守治疗15例,小腿张力较高,其中1例胫前皮肤坏死,2例骨筋膜室综合征形成;开放性骨折38例,并行外固定支架固定;行钢板内固定11例,并发胫前皮肤坏死4例.结果 126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急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腓侧减压,胫前皮肤用刀片刺小孔减压,未发生胫前皮肤坏死及骨筋膜室综合征.二期行腓侧皮肤缝合.平均住院时间20 d,出院达规定治愈标准,定期复查,对149例患者随访8个月,取出内固定物123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4例,骨不连3例.结论 对新鲜胫腓骨骨折,应仔细分析和评估病情,注意并发症的发生,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达到佳治疗目的 .

    作者:刘刚;任先军;蔡荣林;侯光志;邹旭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急诊内镜治疗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和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9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住院患者,其中急诊内镜治疗31例,在一般内科治疗基础上,24~72 h内行内镜下逆行胰管造影检查和治疗;保守治疗(对照组)28例,观察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内镜下逆行胰管造影组治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未发生与内镜操作有关的严重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内镜下逆行胰管造影组平均住院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体温及白细胞复常时间等临床指征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急诊内镜下逆行胰管造影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具有微创、安全、有效,可快速解除胰胆管开口的阻力及防止胆汁胰管反流,抑制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理想方法.

    作者:袁文照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在心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评价应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在心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脑卒中患者120例,分为缺血组60例和出血组60例;冠心病患者130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5例,急性心肌梗死组55例;对照组50例,采用循环酶法测定Hcy值.结果 脑卒中缺血组和脑卒中出血组Hcy测定值和对照组测定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脑卒中缺血组和脑卒中出血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Hcy测定值和对照组Hcy测定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Hcy测定值有逐渐升高趋势,三者Hcy测定值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密切,有望成为检测疾病发生发展的指标之一.

    作者:薛燕平;王炜炜;任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空气供气循环紧闭麻醉环路氧浓度变化规律研究

    目的 探讨空气循环紧闭麻醉呼吸环路内氧浓度变化规律.方法 ASA Ⅰ~Ⅱ级腹部择期手术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20例,根据供气的不同,将手术患者和志愿者相应地分为纯氧对照组和空气实验组,每组各10例;以空气替代纯氧供应,每分钟记录一次氧浓度,手术患者环路内低浓度不低于25%,低于25%直到低耐受氧浓度段试验采用健康志愿者.结果 手术组和志愿者组在空气供气下氧浓度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手术实验组氧浓度与时间呈正相关(r=0.9999,t=894.381,P≤0.01),直线回归方程是y=-3.0695x+84.40;志愿者实验组氧浓度与时间也呈正相关(r=0.9899,t=28.001,P≤0.01),直线回归方程是y=-3.0967x+41.447.结论 空气循环紧闭麻醉呼吸环路内氧浓度随时间延长而降低,且氧浓度与时间的变化呈直线相关.

    作者:张晓群;张宏金;徐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稿约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96例药品不良反应的分析

    目的 帮助临床医生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方法 笔者所在医院2006~2009年发生96例药品不良反应,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临床表现、药品种类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6例药品不良反应主要与抗感染药物的使用、静脉给药方式、患者年龄有关,其常见表现为皮肤损害.结论 应加强医疗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培养,促进合理用药,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

    作者:周玉珍;张占东;张俊芬;陈世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运用SELDI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Vero细胞感染HSV-1后蛋白质的差异表达

    目的 运用SELDI(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Vero细胞感染HSV-1后蛋白质的差异表达,从而为从蛋白质水平研究HSV-1感染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常规培养Vero细胞,感染HSV-1,孵育12 h、24 h、48 h后用细胞裂解液裂解细胞.裂解上清经蛋白定量后应用IMAC3(固定金属亲和)和WCX2(弱阳离子交换)芯片,SELDI-TOF-MS技术检测细胞感染HSV-1前后蛋白质表达的差异.结果 感染24 h细胞出现明显细胞病变效应(CPE),感染12 h质谱分析即可见蛋白的差异表达.共19个蛋白表达水平发生变化,其中IMAC3芯片发现差异峰9个, WCX2芯片发现差异峰10个.结论 SELDI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Vero细胞感染HSV-1后蛋白质的差异表达方法简便,敏感性高,从而为从蛋白质水平研究HSV-1感染的致病机制,HSV-1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及抗感染治疗靶位的寻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作者:苏乃伦;牟文凤;王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腔内手术治疗损伤性尿道狭窄及闭锁1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腔内手术治疗损伤性尿道狭窄及闭锁的疗效.方法 对16例损伤性尿道狭窄及闭锁患者行尿道内切开术加尿道内电切术治疗.结果 12例经1次腔内手术治疗成功,2例经第2次腔内手术治疗成功,2例因尿道狭窄及闭锁远近端错位、瘢痕组织严重第3次改开放手术成功.结论 在内切开的基础上加尿道内切除瘢痕组织治疗损伤性尿道狭窄及闭锁疗效满意.

    作者:马圣君;张爱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鼻内窥镜下额窦骨瘤手术

    目的 探讨额窦骨瘤的手术方式及适应证.方法 分析7例额窦骨瘤手术病例中骨瘤的位置、大小和手术方式.结果 7例病例均顺利经鼻内窥镜手术切除.结论 额窦骨瘤位于额窦眼眶内外侧缘中垂直面以内,基底呈蒂状,大小可通过额窦口,且额隐窝宽敞者可经鼻内窥镜手术切除,较大的额窦骨瘤宜采用鼻外进路.

    作者:陈春光;许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诸城市1998~2007年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回顾性分析

    目的 了解中小城市恶性肿瘤发病的基本情况,为肿瘤防治工作提供基本数据和参考依据.方法 以潍坊地区诸城市二级医院经病理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初步分析这一地区人群恶性肿瘤的发病趋势、发病病因.结果 10年间经病理确诊的恶性肿瘤计8490例,男女之比1.57∶ 1,排序前5位的分别是胃癌、肺癌、乳腺癌、食道癌、结肠癌.胃癌、肺癌分别占居第1位和第2位.吸烟、饮酒分别是肺癌、食道癌的主要致病因素.癌前病变与相关肿瘤发病相关.结论 中小沿海发达城市肿瘤发病情况不容乐观,政府应加大肿瘤防治工作的资金投入.

    作者:杨瑞利;曲培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ERK通路参与调控胰腺癌细胞吉西他滨化疗抵抗

    目的 检测ERK蛋白在胰腺癌细胞株产生吉西他滨(GEM)化疗抵抗前后的表达,分析ERK通路在化疗抵抗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浓度梯度递增诱导法建立对不同浓度吉西他滨化疗抵抗的胰腺癌细胞株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各个化疗抵抗浓度细胞株ERK的表达;使用ERK通路阻断剂和激活剂分别作用于化疗抵抗低和高浓度,再检测ERK的表达;运用MTT法检测各因素对细胞耐药的影响,计算IC50值.结果 经过吉西他滨化疗诱导后,ERK的表达随着化疗抵抗浓度的增加而升高;ERK通路特异性阻断剂作用于低及高浓度的化疗抵抗细胞株后,ERK蛋白的表达降低,细胞的IC50值降低,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增强;ERK通路激活剂作用后,ERK蛋白的表达增强,细胞的IC50值升高,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增强.结论 ERK通路参与调控胰腺癌细胞吉西他滨化疗抵抗.

    作者:郭双双;姚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褥疮护理的新进展

    褥疮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并发症,而褥疮的防护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难点之一,通过对有关褥疮理论性回顾与比较,认为褥疮不可能绝对避免发生,但是能运用较新及合理的预防措施将褥疮的发生率降到低.通过介绍褥疮预防、治疗理论进展,分析了与预防密切相关的因素,并且通过一般护理与局部、物理、药物治疗相结合,介绍了褥疮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吴颖;刘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微创治疗自发性气胸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自发性气胸及其原发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总结2007年6月至2009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胸外科诊治的100例自发性气胸的经验体会,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微创引流、胸腔注药.结果 保守治疗6例,均治愈;经患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微创置管引流结合腔内注药治疗94例,其中80例2周后治愈,1例82岁男性患者闭式引流3 d后因突发心肌梗死死亡;经上述治疗方法未愈的13例患者给予手术治疗.结论 对于自发性气胸采用微创治疗,其特点是痛苦小,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患者容易接受,对于复发患者尤其是青壮年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作者:樊晓辉;曹学菊;张宏宾;赵连儒;李万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医药——如何更好融入卒中单元

    卒中单元是针对脑卒中患者的综合性治疗模式,其优势在于能及时运用各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改善患者功能预后及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卒中有丰富的经验,但目前并未被卒中指南推荐.本文就中医药如何融入卒中单元探讨如下.

    作者:郭兴富;任鲜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