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原世居藏族肝硬化患者超声检查分析

邓长安

关键词:高原, 超声检查, 肝硬化
摘要:目的 总结高原世居藏族肝硬化患者超声检查特点.方法 对高原世居、经临床确诊的藏族居民肝硬化患者超声检查表现为典型的晚期肝硬化肝脏改变、门静脉增宽及血流速度减低、腹水、合并原发性肝脏实质性肿块、胆囊疾病、脾脏肿大发现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典型的晚期肝硬化声像图表现占 84.54%,门静脉增宽及血流速度减低占55.45%,腹水占65.45%,合并肝实质性肿块占21.82%,胆囊疾病占66.36%,脾脏肿大占43.68%.结论 高原世居藏族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典型比例较大,合并胆囊疾病者较多,合并脾脏肿大者较少,这些情况可能与高原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关.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内血栓病变处理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内血栓病变的治疗对策.方法 36例患者,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38~76岁,发病时间1~8 h,均经急诊冠脉造影证实冠脉内有血栓.24例患者冠状动脉注射替罗非班,其中18例患者急诊冠脉内植入支架,6例患者因冠脉内血栓负荷量很大,冠脉内注入替罗非班后,继续以静脉泵入替罗非班36~48 h.结果 1周后冠脉造影显示冠脉内血栓消失,1例患者罪犯血管轻度狭窄,未行PCI术,其余5例行PCI术;4例患者冠脉内血栓负荷量大,予以冠脉内尿激酶溶栓治疗,当时未行PCI术,继之抗凝、抗血小板等治疗1周后择期PCI术;4例患者血栓负荷量中等,应用球囊通过血栓,同时应用肝素盐水静脉内注入,将血栓冲至冠脉远端,再行PCI术;4例患者血栓负荷量大,应用抽吸导管,未成功者改为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入,择期PCI术.结论 冠脉内血栓病变应依据血栓负荷量多少采取相应对策,替罗非班应用疗效较好,冠脉内溶栓治疗亦有一定疗效,球囊通过冠脉血栓肝素盐水冲洗只适用于血栓负荷量小的患者.

    作者:周德越;迟贤国;蒋立民;陈爱明;李广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浅谈新生儿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近年来连续暴发两起新生儿感染事件,造成多名患儿感染和死亡,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这两起严重的医院感染事件,充分暴露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缺陷和问题,给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者深刻启示,警钟长鸣.迫使广大医院感染工作人员进行深刻的思考,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减少发生医院感染,维护医院声誉,保障医疗安全.本文试就加强新生儿室的医院感染管理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作者:刘跃华;唐英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远期效果.方法 采用手术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44例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15例,通过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5例45岁以上患者中现膝关节骨质增生,经手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症状消失.其他功能良好,无创伤关节炎.结论 选择正确的适应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效果满意.

    作者:郑学东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1420例输血前及手术前梅毒血清学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观察输血及手术前患者梅毒血清学检查结果,探讨其他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住院输血及手术患者1420例梅毒抗体检测结果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并对其年龄、性别、人群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阳性检出率为1.18%(17/1420),2~20岁年龄组检出率为0.48%,20~29岁2.63%,30~39岁0.31%,40~59岁0.32%,60岁以上1.79%;以20~29岁及60岁以上年龄组检出率为高(P<0.05).男性阳性检出率1.11%与女性阳性检出率1.28%比较无差异(P>0.05).农民及工人阳性检出率1.64%高于其他人群的0.39%(P<0.05).结论 输血及手术前患者梅毒抗体检测阳性率较高,与年龄、人群分别有关,应在手术前及输血前检查梅毒抗体.

    作者:臧志梅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浅议护理人员的职业损伤现状及对策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各种诊技术的推广和各种新发传染病的不断涌现,护理人员常暴露于多种职业性危险因素之中,如在诊疗、护理操作中经常与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及心理和暴力等危险因素接触等,这些危险因素极易造成职业性损伤,严重威胁着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作者:王淑萍;姬春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护理体会

    目的 提高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及护理水平,降低手术风险及死亡率.方法 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24例.结果 2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尿潴留1例,经定期尿道扩张及膀胱功能锻炼2周后恢复自行排尿.尿失禁2例,经提肛训练1个月后,症状逐渐消失.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合理围手术期处理及护理是降低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风险及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金文玉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1错牙合早期应用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1错牙合后前后牙面软硬组织的变化.方法 对10例应用Twinblock治疗前后的10~13岁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据X线头颅侧位片分析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 矫治后的硬组织改变主要为SNB角的增大和ANB角的减小.提示下颌骨的生长,面角增加和颌突角减小,上牙轻度内收和下前牙少量唇倾,反映出软组织侧貌突度的减小.结论 对安氏Ⅱ1错牙合病例早期应用Twinblock能够产生下颌骨的骨骼改变,并达到相应的软组织侧貌美观改善.

    作者:徐伟峰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科技兴院人才第一

    人才队伍建设是医院发展的关键,只有拥有一支德才兼备的医疗队伍,医院才能占领医疗市场,也才能为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

    作者:尹照玲;陈希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贝那普利与缬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影响的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 比较贝那普利与缬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并评价两药抑制左室重塑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WHO规定的AMI诊断标准的51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缬沙坦组27例、贝那普利组24例,两组均行AMI常规治疗,缬沙坦组加用缬沙坦80 mg/d、贝那普利组加用贝那普利10 mg/d,疗程3个月.结果 (1)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贝那普利组的症状评分改善情况优于缬沙坦组(P<0.05).(2)两组患者的LVESV、LVEF和LVMI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且贝那普利组改善情况优于缬沙坦组(P<0.05).结论 贝那普利和缬沙坦均能明显改善左室功能,阻抑左室重塑过程,提高左室收缩的同步性;而且贝那普利的效果优于缬沙坦.

    作者:吴琼;陈福凤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胰腺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及术后主要并发症

    胰腺癌约占胰腺恶性肿瘤的90%,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胰腺癌已成为主要的肿瘤致死原因之一.多数胰腺癌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手术切除率一般<20%,5年生存率<5%.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迄今仍被认为是治疗胰头癌首选且有效的方式.随着技术不断提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也愈来愈多在地市级医院甚至个别县级医院开展.随着医疗条件和手术技能的提高,胰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死亡率有所下降,5年生存率有所提高,但胰腺癌患者的整体预后仍不满意.

    作者:刘丽;张俊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神经节苷脂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简称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符合中华医学会新生儿组1996年杭州会议上制定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静点神经节苷脂,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止抽、意识恢复、青紫缓解、肌张力改变、原始反射恢复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致残率明显降低.结论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预后.

    作者:杨淑文;潘笑逸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黑龙江省某医院职工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以确定预防措施.方法 应用酶免疫测定(EIA)法检测1000名医务人员HBsAg、HBeAg、抗-HBs、抗-HBe、抗HBc.结果 医务人员乙肝病毒感染率按职业类型为医生、护士、管理人员,分别为27.6%、25.53%、17.21%,其三者之间有统计学的意义;临床科组与非临床科组的总感染率分别为33.3%和12.3%,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医务人员HBsAg检出率高于正常人群,其中医护人员感染率很高,是医院防护的重点.

    作者:刘莉莎;王慧军;李军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防治探讨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东莞市长安医院268例异位妊娠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PEP 13例,发生率4.85%;11例使用甲氨喋呤及中药杀胚治疗,病情痊愈;另2例拒绝用药,再次手术.结论 异位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PEP发生的可能性大,严格选择保守手术病例,彻底清除病灶,术中常规在妊娠部位注入甲氨喋呤,术后严密观察血β-hCG的下降情况,及时使用甲氨喋呤及中药杀胚治疗,可有效的预防和治疗PEP.

    作者:刘娇兰;周丽叶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孤立性肺结节影像学诊断的研究进展

    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是指肺内直径≤4 cm的类圆形病灶,并且没有肺不张、卫星灶及淋巴结肿大[1].SPN的定性诊断是临床工作中的重点及难点.由于各种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SPN的误诊率大为降低.笔者就SPN的影像学诊断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更瑞;方华盛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常见传染病社区预防与接种护理

    传染病如伤寒脊髓灰质炎、麻疹、结核等,因其传染性强和流行快,对人类的健康构成极大的危害.计划免疫是通过接种疫苗和注射抗毒素或球蛋白,使人体产生抵抗传染病的能力从而减少或消灭传染病[1].人体接种某种传染病疫苗后,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当传染病病菌或病毒侵入人体时,就被这些抗体杀死.而抗毒素或球蛋白则是直接杀灭细菌或病毒的武器,但有效时间不如疫苗长.

    作者:俞守艳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建设学习型医院势在必行

    国庆60周年前夕召开的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作者:李江成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心脏病患者肌钙蛋白T与肌钙蛋白I的临床比较

    目的 比较和探讨外周血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各种心脏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ELISA法分别测定cTnT和cTnI浓度并根据结果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cTnI阴性的例数多于cTnT,而多出的2例阴性结果cTnT的值在0.1~0.2之间的2例,其他患者的结果相似.结论 在诊断值为0.10 ng/ml(cTnT和cTnI)基础上诊断分析的一致性是100%.当参考上限的值较低时,cTnT的敏感度不如cTnI,但是其特异性高于cTnI.

    作者:王卓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新生儿黄疸与母乳中人巨细胞病毒定量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新生儿黄疸的发生与喂养母乳中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的关系.方法 因高胆红素血症入院而找不到任何原因的新生儿100例,产生新生儿黄疸喂养的母乳为黄疸组,正常新生儿喂养的母乳为对照组,检测母乳中HCMV-DNA.结果 黄疸组母乳HCMV-DNA阳性率为45.0%,对照组母乳HCMV-DNA阳性率为13.0%(P<0.05),两组母乳HCMV-DNA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生儿黄疸的发生与新生儿感染母乳中人巨细胞病毒有关系.

    作者:赵巍松;刘伶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小脑出血25例临床分析

    目的 选择小脑出血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即内科或手术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的临床表现及头颅CT结果.结果 内科或手术方法对小脑出血患者病情不同的治疗均有意义.结论 小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法要根据血肿的位置、大小、临床表现而定.

    作者:廖胜松;王小平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护理质量、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但侵犯了患者的权利,可引起纠纷,所耗费的人力、财力、物力以及精力是不可低估的[1].护患纠纷的发生不仅干扰正常医疗工作程序,给患者的情绪和康复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给护理人员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因此本文对引起护患纠纷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如下.

    作者:鲁碧;何兰萍;罗晓东 刊期: 2010年第15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