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腹与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宫外孕诊断的比较

魏俊;梁爽;廖鸿飞;林芸;谭莉娜

关键词:宫外孕, 经腹超声, 经阴道超声
摘要:目的 比较经腹与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宫外孕诊断情况.方法 对325例证实为宫外孕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所有病例均进行了经腹及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 经腹超声诊断符合率为57.8%(188/325),经阴道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6.2%(280/325).结论 经阴道超声对宫外孕的诊断明显优于经腹超声,两者联合可提高诊断率.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儿科护士的素质

    为了从整体上提高儿科护士在护理过程中的综合能力,充分发挥护理科学的职能和社会使命,应用社会发展需要,儿科护士应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作者:李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频率依赖双束支传导阻滞1例

    1 病例介绍病例:患者男性,47岁,主诉:劳累后心悸,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P间期变化为1.2~1.4 s之间(相当于心率43~50 次/min)P-R间期为0.16 s,Q-T间期为0.42 s,QRS波群呈两种不同形态,其前有相关P波,当P-R间期为1.2 s时,QRS波群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型,当P-P间期为1.4 s时,QRS波群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型,心电图诊断:频率依赖性双束支传导阻滞.

    作者:孙健;杨扬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

    药物流产是非手术措施终止早期妊娠的一种方法 ,苏尼特左旗妇幼保健所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得到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完全流产率达92%,与年龄、孕周、孕次有关,年龄越小、孕次越少、孕周越小完全流产率越高.米非司酮阻止孕酮对子宫内膜或蜕膜作用,导致出血和流产,米索前列醇促进宫缩与宫颈软化,有利于胚胎排出.药物流产痛苦小,服药简便,成功率高,是终止早期妊娠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进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补中益气汤治疗肝硬化腹水58例

    笔者于2004年1月至2008年3月,采用补中益气汤结合西医综合治疗肝硬化腹水58例,收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03例均为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肝硬化患者.诊断符合2000年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关于肝炎肝硬化得诊断标准[1],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8例,男40例,女18例;年龄35~69岁,平均52.8岁;病程0.5~13年,平均3.6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13例.对照组45例,男35例,女10例;年龄32~68岁,平均51.4岁;病程0.7~14年,平均4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18例.上述病例血清白蛋白均低于35 g/L.两组病例以性别、年龄、病程、并发自发性腹膜炎及血清生化标准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单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联合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62例

    笔者所在医院自1999年1月至2008年10月,采用脾肾静脉分流(PNS)加胃底食管下段切除周围血管离断联合术(简称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62例,近远期疗效满意.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男51例,女11例;年龄21.0~53.5岁,平均41.6岁.全组患者食管静脉曲张中度者15例,重度者47例.有出血患者21例.肝功能Chind分级,A级42例,B级20例,少量腹水者10例.全组患者均为择期手术.

    作者:智喜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全麻后苏醒延迟恢复的体会

    全麻后患者久久不能清醒,不能对外界刺激用语言行为作出有思维的回答,称为苏醒延迟[1].通常在全麻后超过2 h意识仍未恢复,即认为是苏醒延迟.笔者针对产生苏醒延迟的原因,谈一些看法.

    作者:杨焕生;陈明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肩关节腔内灌注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肩周炎在临床疼痛治疗中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两年来笔者所在医院采用了肩关节腔内灌注法治疗肩周炎,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肩周炎患者110人.其中男43例,女67例,年龄40~80岁,病程3个月至3.5年,肩关节X线有韧带钙化、间隙变窄者38例,无明显变化者78例.

    作者:张海滨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AMI)据ST段变化可分为ST段抬高AMI和非ST段抬高AMI两类,二者在发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临床表现、治疗原则以及预后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本文主要对目前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孙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急性硬膜下血肿、急性硬膜外血肿急诊行颅骨钻孔引流术的疗效观察

    急性硬膜下、硬膜外血肿是脑外科常见的急症,病情发展迅速,随时危及患者生命,临床主要以开颅清除血肿减压治疗为主.术中出血多,创伤大,乡镇医院不能普及.笔者所在科自2003年5月开展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急性硬膜外、硬膜下血肿86例,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继军;徐加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门诊注射中晕针的预防及处置

    1 临床资料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注射室进行静脉及肌肉注射近5万人次,发生晕针52人次,年龄以14~46岁多见.其中青壮年男性22例,女性24例,儿童3例,老人1例.

    作者:徐年红;陶莲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水针分娩镇痛与母婴保健

    目的 探讨水针疗法镇痛分娩的疗效.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要求镇痛分娩且无禁忌证的足月初产妇84例,与60例非镇痛分娩产妇的分娩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水针疗法镇痛效果明显,且应用此法的观察组较对照组总产程缩短,产后出血量减少.正常产率增加,难产率降低.结论 水针镇痛分娩人性化且具保健性,符合母婴保健要求.

    作者:姜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索救治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经DSA、CT、手术证实的3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用等量生理盐水置换脑脊液和椎管内尿激酶注射治疗,并静脉注射尼莫地平,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头痛等症状明显减轻至消失,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应用生理盐水置换脑脊液可快速消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之急性症状,对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也有较好治疗和预防作用,而早期加用小剂量尿激酶椎管内注射,可以明显提高以上疗效,同时又不会增加再出血的危险.随机对照实验评价表明,尼莫地平可减轻继发性缺血的程度,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总体治疗效果.

    作者:李文明;赵楠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芩连片的溶出度研究

    目的 对不同厂家的芩连片进行溶出速率测定,考察其质量.方法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提取参数并对参数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经过统计学处理,表明部分产品溶出参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芩连片有必要增加溶出度检查以控制质量.

    作者:高岩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肾病患者需要透析治疗者也在逐渐增加.如何提高老年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透析并发症,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新课题.提供全程优质服务,同时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及合理饮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给予处理,是防止和减少透析并发症,保证血液透析及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白文;王海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急性梗阻的左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体会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Ⅰ期切除吻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988年1月至2006年12月24例实施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手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24例均未发生吻合口漏,仅3例发生切口感染,经局部换药处理Ⅱ期愈合.结论 积极的术前准备、术中彻底的肠减压能为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提供安全保证.

    作者:王文岭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阴道镜检查391例临床应用分析

    宫颈病变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而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宫颈癌在全球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在发展中国家则居首位.而宫颈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患者的预后非常关键,宫颈癌的常规检查方法有:宫颈涂片、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组织检查.笔者所在医院妇科门诊自2005年9月至2006年11月进行阴道镜检查患者391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左路原;韩秀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普萘洛尔的合理使用

    普萘洛尔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一些不良反应不很突出,而合理使用普萘洛尔非常重要.

    作者:刘清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糖尿病足15例

    2002年2月至2006年9月,笔者所在科室应用高压氧(HBO)综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1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俊梅;包金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临床特点、影像特点.方法 对15例TOB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 本组病例多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嗜烟酒等),以意识障碍、神经眼征、瘫痪、感觉障碍、记忆障碍等为常见表现,MRI可发现基底动脉尖端5条血管供血区的多发梗死灶(中脑、丘脑、小脑、颞叶及枕叶等部位).结论 TOBS是一种特殊类型脑血管病,头部MRI对其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海冰;杨期明;张奇山;赵巧珍;陈鹏;曹莉梅;陈素芬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依那普利联用吲哒帕胺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单用与联用吲哒帕胺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门诊52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依那普利吲哒帕胺联合治疗组(治疗组)和依那普利单药治疗组(对照组)两组,依那普利目标剂量为10 mg 每日1次,吲哒帕胺2.5 mg 每日1次.疗程8周,治疗前后测血糖、血脂、血电解质、肝肾功能,检查心电图,测量血压,观察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后组间比较,两组均有明显降压作用(P<0.05).组间比较依那普利联合用药组降压更为显著(P<0.05).结论 依那普利联用吲哒帕胺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安全有效.

    作者:曹振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