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肺间质纤维化为首发症状的重症皮肌炎1例

董梅

关键词:皮肌炎, 肺间质纤维化, 首发症状
摘要:2008年5月10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1例肺间质纤维化为首发症状的重症皮肌炎患者,经细致检查、明确诊断、有效治疗而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168例分析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以鼻内镜治疗顽固性鼻出血16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愈出院153例,治愈率达91%,随访3个月~1年半,未见再出血.再出血12例,治疗后好转,死亡3例.结论 鼻内镜的应用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的发展,对顽固鼻出血的治疗有了明显改进.该方法具有止血效果好、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其缺点是价格昂贵,但在鼻咽癌高发区,放疗后并发鼻腔大出血患者较多,这种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春声;姜虹羽;石晶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10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措施.方法 给患儿吸氧、保暖、做好基础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控制脑水肿、控制惊厥、合理喂养、高压氧治疗及对家属健康指导.结果 经过综合治疗及护理,本组病例102例,治愈89例,好转10例,死亡3例.结论 做好患儿的整体护理,及早行高压氧治疗,可减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焦凤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效期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药品是人类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直接作用于人体的特殊商品,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合理、有效,是广大药剂人员的神圣职责.正确掌握有效期药品的使用和管理方法,是提高药品质量,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药品的效期是药品的稳定性试验结果和留样观察结果确定的,是指药品在规定的储藏条件下,能够保证药品质量的期限.药品效期是药品质量要素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确保药品质量的稳定性、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药品超过有效期以后,其质量达不到原订标准的要求,质量会逐渐下降,甚至毒性增加不能药用.目前,国内药品包装各异,效期标示方法更是各不相同,绝大多数药品无效期规定,部分药品因保存不当失效,给药品管理带来不便.因此,应加强效期药品的规范管理,科学合理的利用医学资源.现就当前效期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以下几点看法.

    作者:陈有志;刘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老年性多节段胸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老年性多节段胸椎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16例老年多节段胸椎骨折患者进行细致的心理护理、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密切观察病情、预防术后并发症等全方面的护理,从而确保手术的成功.结果 对16例患者进行随访,时间11~34个月,平均22个月.均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未出现迟发性脊髓神经损伤,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老年性多节段胸椎骨折,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桂丹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96例白内障患者的护理体会

    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对收治的96例白内障患者进行精心的治疗与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视觉功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96例患者中男62例,女34例,年龄大78岁,小54岁.老年性白内障88例(102眼),外伤性白内障6例(6眼),先天性白内障2例(2眼).80例患者术前视力均为光感,10例患者术前视力为0.1,6例患者术前视力为0.2.

    作者:谢亚凤;李巧玲;谢素彬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高干病房患者的人性化护理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已成为现代医学文明和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护理实践中的人性化护理集中体现在护士对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要、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照顾,这主要通过护理环境和人性关怀及护士个人素养和品格来体现.

    作者:刘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经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86例的临床治疗观察和护理体会

    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经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已广泛用于临床[1].与传统的治疗方法(外科手术)相比,EST具有创伤小、痛苦小、住院费用少、康复快、疗效肯定等优点.2003年3月至2004年6月笔者所在科室开展EST取石86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临床观察和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刘广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急性脑梗死与D1S1677、D2S441、D4S2364 miniSTR基因座多态性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miniSTR基因座D1S1677、D2S441、D4S2364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荧光标记多重PCR扩增技术同时扩增3个基因座.310遗传分析仪进行毛细管电泳,用基因收集和分析软件进行数据信息的收集并确定基因型.用直接计数法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各基因座的各个等位基因间进行卡方检验,计算OR值,并对有意义的OR值进行假设检验.结果 基因座D1S1677的等位基因11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OR值为28.71;基因座D2S441的等位基因14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OR值为2.303;基因座D4S2346的等位基因7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OR值为6.828.结论 D1S1677的等位基因11、基因座D2S441的等位基因14和基因座D4S2346的等位基因7可能是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基因,与其他基因连锁致病.

    作者:迟晓冬;李岩;马威;徐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老年性痴呆的早期护理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性痴呆患者日益增加,老年性痴呆(Alzheimer Diease,AD)是大脑高级聚合过程的慢性功能障碍,由于起病隐匿,早期症状易被忽略.老年性痴呆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时时需要家人照料,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为了让老人有一个高质量的晚年生活,及早发现并护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俎瑞萍;张晓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乳腺肿瘤手检及辅助检查临床应用

    当前,我国乳腺癌居所有恶性肿瘤中第二位,乳腺癌防治的任务非常艰巨,其中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关键.西方一些国家如美国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虽在上升,但病死率却逐年下降,其中早期诊断功不可没.这些国家己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乳腺癌筛查制度,因而能查出一些临床未能发现的早期肿瘤,早期癌转移率低,治愈率在90%~95%[1].近5年中笔者所在科检查门诊患者及体检18 000余人次,其中乳腺增生2134例,早期乳腺癌8例,中期乳腺癌2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46~66岁,平均56岁.

    作者:李维亚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症20例分析

    发育性颈椎狭窄症(Developmental Stenosis of Cervical Spial Canal,DSCSC),多见于中老年人,可引起颈髓继发性损害.笔者所在医院1998~2008年诊治20例DSCSC患者,其中9例手术治疗,优良率(85%).笔者就DSCSC与颈髓性颈椎病的关系和比值法对诊断和预防本病的价值和治疗谈谈体会.

    作者:张爱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伤寒引起胸膜炎1例报告

    1病例介绍患者,男,37岁,工人,因发热干咳,左侧胸痛1周于2007年6月27日来院就诊.查体:T 39.4 ℃,P 68次/min,R 20次/min,BP 100/70 mm Hg.表情淡漠,皮肤黏膜未见皮疹及出血点.左下胸部呼吸音略弱,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肝肋下3.0 cm,质软,脾肋下2.0 cm.血常规:WBC 4.0×109/L,S 0.56,L 0.4.查体无结核中毒症状,血沉、血糖、乳酸脱氢酶、癌胚抗原、血清蛋白电泳、类风湿因子、狼疮细胞等检查均正常.

    作者:朴京顺;李玉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标准化疗方案免费治疗12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本文通过对全年确诊的12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采用标准化疗方案治疗管理,疗程结束时效果观察,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因症就诊、胸透筛选、痰涂片检查,共查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20例.其中涂片阳性患者102例,空洞及粟粒型18例,进行管理治疗.结果 102例涂片阳性患者疗程结束时痰菌转阴99例,转阴率为97.05%,临床治愈98例,好转3例,有效率为97 06%.18例初治涂阴患者,治疗失败2例,占总病例的1.68%.复治涂片阳性患者丢失1例、死亡1例,占总病例的1.68%,均系未坚持服药所致.结论 标准治疗方案疗程短、疗效显著,采用不住院治疗,患者方便,乐于配合.

    作者:包福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麻醉前输液对腰-硬联合麻醉后血压的影响

    目的 观察麻醉前输液对腰-硬联合麻醉后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妇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试验组)于麻醉前30 min内静脉输入乳酸林格液500 ml,麻醉后以3~4 ml/(kg·h)继续输入乳酸林格液;B组于麻醉前30 min内静脉输入羟乙基淀粉500 ml,麻醉后以3~4 ml/(kg·h)继续输入乳酸林格液;C组(对照组)麻醉后于静脉以3~4 ml/(kg·h)输入乳酸林格液.观察3组患者麻醉后血压下降情况. 结果 A组患者麻醉后血压下降的发生率为17%,B组患者麻醉后血压下降的发生率为7%,C组患者麻醉后血压下降的发生率为43%.A组和B组血压下降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A组血压下降的发生率高于B组(P<0.05). 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前输入一定量的液体可有效预防麻醉后血压下降,而输入羟乙基淀粉等胶体对于预防麻醉后血压下降要比输乳酸林格液效果好.

    作者:郑洪龙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浅谈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对产妇康复的作用

    产妇产后生殖系统、乳房、腹壁发生了显著变化,心理处于情感脆弱阶段,此期产妇身体功能恢复的程度关系其一生的健康与幸福.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是通过电极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低频、脉冲刺激,调节人体内环境,并通过局部物理作用达到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郭姬文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新疆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中学生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及A/G比值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新疆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简称哈族)人群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及A/G比值对临床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 对新疆阿勒泰2007年高中毕业生哈族男161例,哈族女218例,汉族男496例,汉族女448例进行采血检测.结果 1323例哈族与汉族健康中学生体检标本,检测结果经统计处理表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浓度及A/G比值均呈正态分布,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哈族和汉族两民族健康中学生之间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浓度及A/G比值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王伟智;杨华;胡湘兰;胡美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浅谈骨科病房管理的对策

    分析影响现代化病房大楼骨科护理质量的难点和解决办法,探讨相应的对策,突出人性化管理的思想,使病房管理进一步科学化、正规化.

    作者:吴丽心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腹股沟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方式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年来笔者所在医院86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均痊愈,平均住院6 d,术后无复发,并发皮下血肿1例,术后伤口异物感者3例,随访2~24个月无复发.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简便、安全、痛苦小、恢复快,复发率及感染率低,为目前腹股沟疝治疗的佳术式之一.

    作者:王克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护理纠纷个案分析

    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很多,制订的措施也很多.平时工作中护理细节管理问题而引起的纠纷也时常发生.为此,笔者举例1个典型细节管理所引起的护理纠纷案例,并进行深刻剖析及有效的防范.

    作者:陈洪亮;胡冬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复方甘露醇注射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制备复方甘露醇注射液. 方法 使用容量法测定甘露醇含量. 结果 本制备工艺和含量测定方法实用可靠. 结论 复方甘露醇注射液是一种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脱水利尿剂.

    作者:王洪锐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