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氧技术对伤口感染患者的治疗分析

王萍丽

关键词:三氧技术, 感染, 治疗
摘要:笔者所在医院自开展三氧技术以来,对各种原因引起的伤口感染的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临床资料1.1病例1:患者,男,84岁,因前列腺增生症造成小便困难,在市级医院行膀胱造瘘术.术后20 d来院就诊,患者当时一般情况较差,腹部造瘘口处一长约3 cm、深2 cm切口,内有大量脓性分泌物,伴有淡黄色尿液溢出,诊断为膀胱造瘘术后并发切口感染,在笔者所在医院多次给予油纱引流及换药,切口无明显好转,创面仍不新鲜.行三氧治疗,局麻后切口周围注入大量高浓度三氧混合气,术后补液、抗炎治疗,术后1周来院复查,切口无红肿,无明显渗出,无尿液溢出,局部再次注入低浓度三氧混合气,停抗炎治疗,术后2周,再次来院复查,患者精神状态较前明显好转,膀胱造瘘管道畅,尿液呈淡黄色,刀口愈合良好,无红肿,给予拆线.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安装临时飘浮导管心脏起搏器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安装临时漂浮导管心脏起搏器的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0 月至2008年2 月32例缓慢性心律失常危重患者,应用Seldinge法行静脉穿刺,术中通过三级物品管理方法,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行漂浮导管临时心脏起搏.结果 32例全获成功,无深静脉血栓、心脏穿孔、气胸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术中及术后有效护理大大提高了起搏成功率,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朱丽华;王静恩;黄冶华;顾建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莫西沙星与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评价莫西沙星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lgM(+)的病例87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以莫西沙星片,400 mg,每天1次,口服.对照组以阿奇霉素片,首剂0.5 g,以后0.25 g,口服,每天1次,疗程均为14 d.结果 莫西沙星组与阿奇霉素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4.6%与81.3%,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9.7%与83.3%,上述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莫西沙星治疗支原体肺炎安全有效.

    作者:李彦哲;刘放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婴幼儿支原体肺炎76例临床分析

    1临床资料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76例,其中男40例,女36例.年龄1~6个月15例,6个月至1岁20例,1~3岁41例.对病程小于1周的患儿待其病程超过1周后再抽静脉血检测肺炎支原体IgM抗体(MP-IgM),其他病例在门诊治疗病情未见好转时收住院治疗,于入院后第2天或第3天抽静脉血检测Mp-IgM.特异性Mp-IgM测定以抗体滴度大于1∶80为阳性,并作为临床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依据.

    作者:吴素莲;宋继宁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LY1014注射液治疗肝细胞癌2例报告

    肝癌是一种恶性疾病,目前尚未有公认的根治药物,以延长患者生命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治疗目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介入、手术和中药等.笔者经过十余年中草药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对中草药治疗肝癌的种类和不同的效果进行反复筛选,结合现代制药技术制成了一种治疗肝癌的药物,即LY1014注射液.初步试验于临床,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祖文;霍雨廷;周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孤立肺部结节的影像诊断

    为探讨孤立肺部结节的影像鉴别诊断要点,笔者收集1998~2008年经病理确诊的100例孤立性肺部结节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本文收集笔者所在医院1998~2008年经病理确诊的孤立肺部结节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灶直径大于30 mm,其中痰细胞活检31例,手术病理活检33例,纤支镜活检21例,治疗观察随访病灶缩小或消失证实为良性肿块15例.全部病例均摄胸部正、侧位片,43例曾作病灶体层摄影、21例加摄支气管双倾斜体层摄影.

    作者:汪海涛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心理状况分析

    目的 探讨完善血液透析的相关综合治疗模式.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抑郁、焦虑自评,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抑郁症的患病率达75%,合并焦虑症的患病率达45%,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中国精神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普通人群抑郁症发病率1.15%;焦虑症男2.0%、女4.3%).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肾脏病替代治疗中应用为普遍的治疗模式,该类患者心理障碍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并与多种因素非治疗相关,有必要寻求更为完善的综合治疗模式.

    作者:吴琴宁;邓权;许燕;张巧媛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双胎妊娠剖宫产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

    1病例介绍患者,女,28岁,因停经38周,下肢水肿1月余,下腹不规则胀痛2 h于2006年4月2日入院.患者停经4月余时B超示双胎,孕7月余肝肾功能检查正常,Hb:80 g/L.近1月余感下肢水肿渐进性加重.孕期血压正常,食欲欠佳,大小便正常,既往体健,孕1产0.查体:四肢正常,贫血貌,消瘦,心肺听诊正常.腹隆,宫高34 cm,腹围114 cm,LSA/ROA,双活胎,胎心音好,宫缩不规则,水肿(++),双肾区无叩击痛.B超:宫内双活胎,晚孕,Hb:65 g/L,RBC:2.8×1012/L,余正常,尿常规:蛋白(++),凝血功能正常.患者要求手术.立即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娩出两男婴,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300 ml,导清亮尿80 ml.术后予以抗炎、止血、补充能量等对症支持治疗,并输同型红细胞悬液2 U.术后第1天20 h尿量约100 ml,速尿20 mg静脉推注,尿量无增加.急查肝肾功能,肝功能:总蛋白55 g/L,白蛋白25 g/L,球蛋白30 g/L,余正常.肾功能:尿素氮20 mmol/L,肌酐240 μmol/L,速尿80 mg,Q4 h静脉推注.

    作者:王文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脑卒中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护理体会

    有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大约有263万人患脑卒中,且有年轻化的趋势,致残率较高,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了很大的负担.随着医学模式向者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对医护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增加.脑卒中患者由于四肢活动受限、语言交流受限等,使得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护理的期望值较高.又因为缺少该疾病康复知识,所以健康教育的及时开展和针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汤红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654-2、氟桂嗪联合复方丹参治疗眩晕症4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654-2、氟桂嗪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眩晕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眩晕症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眩晕停、维生素B6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654-2 、氟桂嗪胶囊、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97.5%,对照组68.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654-2、氟桂嗪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眩晕症比常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巩周荣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透析低血压病患者的分析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更多的尿毒症患者可以借助于血液透析来延长生命,因此必须对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机制、症状及防治对策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提高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透析低血压是尿毒症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常见的症状,常规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率在15%~30%,严重低血压可诱发休克、心律失常、缩短透析时间而导致透析不充分引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随着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心血管功能受损严重,透析低血压的发生率会进一步提高,下面从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病患者的基本概念、症状、常见诱因、发生机制及其防治等进行逐一探讨.

    作者:任海兰;尚舂娥;张彩芬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结核分枝杆菌抗体(IgG)生物微矩阵(芯片)检测方法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利用芯片技术,建立结核CFP10、ESAT-6、LAM,16-kDa,38-kDa蛋白芯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以期为结核与肺外结核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生物微矩阵(芯片)检测方法进行114例检测.结果 CFP10、ESAT-6、 LAM,16-kDa,38-kDa蛋白芯片联合检测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阳性率22.8%(26/114).结论 多种结核抗原的蛋白芯片检测系统联合运用对结核病的诊治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田淑梅;张淑静;姜波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有关科学培养临床外科病理专业人才的几点设想

    由于当前大多数临床外科病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缺乏系统性规划,随意性较强,影响人才培养效率.本文提出了充分利用临床病理科丰富的病例资源建立病理图片库,并建立分阶段培养的模式,加强教师的作用及完善考核制度等设想,以期能促进临床外科病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作者:夏春燕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前牙粘结修复4年的临床疗效观察

    各种不同成分的粘结剂已在临床使用,其效果报道不一.笔者将两种不同成分的粘结剂用于前牙的粘结修复,现将4年后的临床疗效作一报道.

    作者:辛秋;秦宇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和部分切除临床分析

    肾细胞癌是起源于肾小管细胞的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肾肿瘤的78%.近年来由于诊断技术(B超、CT等)的改进和历年体检的普及实施,早期肾癌的比例明显增加.大量的研究证明肾癌对化疗和放疗治疗的效果差.免疫治疗目前多用于辅助治疗.近年问世的靶向治疗主要适用于转移性和无法手术切除的肾癌.手术治疗是目前肾癌治疗的主要手段.对于早期无转移的肾癌,根治性肾切除术是目前唯一可达到根治目的的方法.根治性肾切除包括开放性手术和近年来发展的经腹腔镜手术.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可通过经腹腔和经腹膜后两种途径完成.

    作者:徐晓刚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宫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总结123例宫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患者的准备如软化宫颈,根据麻醉方式的选择做好饮食准备,加强术后生命体征及病情观察,协助患者尽早解便预防急性尿潴留,保持会阴清洁预防感染,做好出院指导等.通过有效的护理,本组123例患者仅有1例出现急性尿潴留,平均住院3 d,均痊愈出院.

    作者:苏雪红;梁如霞;黄秀群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呼吸机在矽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讨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下矽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30例矽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采用德国产Achieva呼吸机经口鼻面罩正压通气,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分析pH、PaO2、PaCO2、SaO2指标变化.结果 无创正压通气以后PaO2、SaO2均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pH值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呼吸机治疗矽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满意,无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振惠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乳腺癌术后全身骨显像的临床分析

    乳腺癌是女性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中老年人,除其通过血行播散造成骨转移外,还可局部侵犯肋骨或经受累的内乳淋巴结转移至胸骨,笔者现将73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核素显像进行分析.

    作者:张巍;阮广安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知丹消乳汤治疗早期乳腺炎的研究

    目的 研究治疗早期乳腺炎的特效方药.方法 将100例哺乳期早期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口服知丹消乳汤,对照组患者常规抗生素治疗(头孢塞肟钠2 g,加入0.9%生理盐水100 ml,每日2次静点).结果 试验组患者全部治愈,治愈率100%.对照组患者治愈38例,治愈率76%.结论 知丹消乳汤治疗早期乳腺炎有特效,且无毒副作用,可推广应用.

    作者:唐玉根;段昌萍;安志英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磷酸钠灌肠剂在产科临床的应用观察

    由于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在胎盘产生的激素参与下,孕妇体内发生适应性的生理变化,在消化系统出现肠蠕动减弱,粪便在大肠停留时间延长出现便秘,常引起痔疮或使原有痔疮加重;而在产褥期,由于卧床时间多,腹直肌与盆底肌松弛,加之肠蠕动减弱,容易发生便秘.给予灌肠,可以促进肠蠕动,排除粪便和积气,产前还可以刺激宫缩,加速产程进展.笔者所在医院采用磷酸钠灌肠剂用于产妇的清洁灌肠,并与传统的肥皂水灌肠法进行比较,研究磷酸钠灌肠剂在产科应用的效果.

    作者:孙晓艳;李艳红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产前超声诊断半叶全前脑合并无鼻及中央唇腭裂1例

    1病例介绍孕妇27岁,G2P0,孕21周行产前筛查.超声所见:宫底内见胎头,双顶径53 mm,头围198 mm,腹围166 mm,肱骨33 mm,股骨37 mm,羊水指数119 mm,胎盘前壁厚25 mm,胎儿脐血流参数正常.胎儿颅骨光环可显示,前部脑中线结构消失,为单一脑室腔,两侧丘脑可见融合,透明隔腔及第三脑室未见显示,不能显示两侧脑室.枕后部可见小脑半球,形态未见明显异常,后颅窝池未见明显增大.面部正中矢状面未见鼻骨显示,上唇及上腭中部连续性中断,约4 mm,眼眶距约10 mm-7 mm-10 mm.见图1、图2、图3.胎儿脊柱、心脏结构、腹部结构未见明显异常.四肢可见,双足可见,形态未见异常.超声诊断:单胎存活,胎儿前脑无裂畸形(考虑半叶全前脑合并无鼻、中央唇腭裂).笔者所在医院引产病理证实.

    作者:曾瑛;陈春霖 刊期: 2009年第15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