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蒋峰
目的 了解淮安市清河区婴儿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为指导婴儿合理喂养、促进生长发育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清河区642名婴儿体检资料,用Z评分法进行营养及生长发育状况评价.结果 642名婴儿中未检出低体重、生长迟缓和消瘦儿童.12个月龄儿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2.8%和5.6%,高于全国儿童平均水平.结论 清河区婴儿体格发育状况良好,但超重和肥胖问题较为突出.
作者:罗列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大黄蛰虫丸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诊断为盆腔炎性疾病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采用广谱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大黄蛰虫丸口服1~2丸/次,每日2次,疗程14 d.对比两组疗效;同时,将超声检查探及附件增厚,输卵管积液或附件包块80例分为超声阳性组,其余40例分为超声阴性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84.7%,明显高于对照组69.9%(P<0.01).其症状缓解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超声阴性组治疗无效率33.9%(27/80),明显高于阳性组的7.5%(3/40)(P<0.01).其症状缓解时间也明显长于阳性组(P<0.01).结论 抗生素联合大黄蛰虫丸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此法是治疗附件炎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陈连荣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经典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维持动脉血压平衡,水电解质平衡,调节细胞增生及分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血管转化酶2,血管紧张素1-7的受体Mas等新成员的发现使人们对这一系统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血管紧张素1-7,及其在体内主要的合成酶ACE2,和受体Mas组成的调节轴可产生广泛的生理学效应,拮抗血管转化酶-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调节轴的效应,从而为高血压,心衰等心血管疾病和肾脏,肝脏等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史婷婷;杨金奎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对332例经CT、MRI证实的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颅外段进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观察颈动脉壁的病变性质和颈动脉管腔的狭窄率,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332例脑梗死患者中有243例(73.28%)颈动脉颅外段存在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粥样硬化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BIF),其次为颈总动脉(CCA);梗死灶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较对侧严重.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防止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对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颈动脉彩超是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狭窄筛查的简单、可靠的检查手段.
作者:马国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中医治疗的新方药.方法 对照组50例,口服别嘌呤醇;治疗组76例采用中药治疗,观察近期和远期疗效及其起效时间、副作用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近期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为98%(P>0.05),近期疗效两组相似;治疗组远期总有效率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P<0.01);对照组比治疗组见效快,但停药后反跳较多,且副作用常见.结论 中药在高尿酸血症治疗中具有更好的优势.
作者:李俊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β-七叶皂甙钠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末节断指再植存活率的影响. 方法 将近6年笔者所在医院206例住院治疗的末节断指再植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用β-七叶皂甙钠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β-七叶皂甙钠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的断指存活情况优于对照组,主要表现在有较高的完全存活率和较低的坏死率.结论 β-七叶皂甙钠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可以提高末节断指的存活率,对末节断指微循环的建立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展兴;刘永爵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的处理对妇科手术患者合并糖尿病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48例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围手术期的处理对其的产生的影响.结果 48例中有42例伤口Ⅰ期愈合,3例发生切口感染Ⅱ期愈合,10例术后发生念珠菌性阴道炎,7例术前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者经术前抗霉菌治疗术后未发生,无其它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阴道残端愈合良好.结论 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孙普英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MECT治疗癔症的疗效,为治疗癔症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 对20例住院做MECT的癔症患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ECT治疗次数2~6次时,所有患者的意识障碍均被纠正,症状消失.结论 MECT治疗癔症疗效肯定.
作者:姜春玲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血清钾含量的变化以及与室性心率失常的关系.方法 对确诊的50例AMI患者及冠心病患者各50例,入院时测血清钾含量并排除其它可引起血清钾含量的疾病和因素,采血时间距发病2~24 h,血清钾浓度低于3.5 mmol/L定为低血钾,并与冠心病患者血清钾含量作比较.结果 50例AMI患者血清钾浓度平均为(3.51±0.50)mmol/L,AMI组早期血钾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低血钾室性心率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血钾正常值(P<0.01).结论 AMI患者早期血钾含量明显降低并容易出现室性心率失常.本研究可揭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低血钾的可能机制以提高AMI抢救成功率.
作者:贾红龙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心脑联通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辅助治疗作用. 方法 将64例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率. 结果 心脑联通胶囊联合硝酸酯制剂的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优于单纯接受硝酸酯制剂治疗的对照组. 结论心脑联通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改善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作者:胡志润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当前,处于起步阶段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医疗保险基金有了部分积累,医疗保险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但短时间的运行成功不能说明政策制度的完美,在运行成功的背后仍蕴藏着不可小视的隐患和风险.
作者:杨俊玲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于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亚低温治疗,作为治疗组,随机抽取2002年7月至2003年7月期间常规治疗的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与之比较,并对两组中的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低温组和对照组的颅内压、血糖、心率和死亡率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两组颅内压,控制伤后早期高血糖,对原发性脑干损伤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提高生存率.
作者:闫丽红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做好肿瘤患者化疗的护理,不但可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和提高治疗率,而且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现将对370例化疗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英杰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老年骨折住院患者抑郁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骨科临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60例老年骨折住院患者,选用老年抑郁量表(GD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进行问卷调查和测试,以55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老年骨折患者抑郁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表明,老年骨折患者的抑郁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r=-0.354,P<0.01).结论 老年骨折住院患者抑郁水平显著升高,社会支持有利于提高老年骨折患者对应激的应对能力.
作者:尚桂玲;凌敏;单慧华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病案是医院的宝贵财富.它是患者医疗全过程的文字记载,是临床医生诊疗工作的依据和总结.从病案质量可以直接反映医师的思想作风、医学知识、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因此,提高病案质量管理对促进医院整体医疗质量具有积极作用.笔者现将如何加强病案管理,提高病案质量谈些实际做法.
作者:陈海鸥;张东奎;初书田 刊期: 2009年第16期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DNA)检测是反映HBV复制的直接、可靠的指标,它对乙型肝炎临床诊断、治疗监测以及预后判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检测HBVDNA的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点、缺点.因此导致不同医院之间的检测结果难以进行横向比较.笔者选用国内试剂厂家中的三种HBVDNA FQPCR试剂盒,对23例已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3例已知的正常血清进行HBVDNA定量检测,以横向比较三种试剂检测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作者:张惠娟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分水岭脑梗死的病因及相关干预对策.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1月期间住院的分水岭脑梗死46例患者进行病因学的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关干预措施.结果 46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病因主要为体循环低血压、血管狭窄或闭塞、微栓子及血液流变学异常,基础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合并有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患者,降压治疗须适度,手术、透析、腹泻、失血情况下需及时补充体液,有动脉斑块形成危险因素的患者须行稳定斑块治疗,合并心房纤颤须抗凝.
作者:张淑琴;张小红;高紫红;王晓燕;钱李娟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对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血管内穿刺法建立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模型,将24只雄性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H组、SAH+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组),72 h后处死大鼠.处死前每天统计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处死后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MDA含量,运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 依达拉奉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高于SAH组,而MDA含量明显低于SAH组(P<0.05);Westernblot检测显示,依达拉奉可降低脑组织iNOS的表达.结论 依达拉奉可改善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脑损伤,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何清;王蔚;吴婷;周联生;李秀娟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初步探讨原发性胆囊腺鳞癌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原发性胆囊腺鳞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手术治疗后均痊愈出院,随访1年,3例均死于肿瘤全身转移.结论 原发性胆囊腺鳞癌临床上少见,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手术治疗是首选方法.
作者:曹金军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脑炎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方法和综合治疗措施.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儿科病房收治的32例MP脑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多为学龄期儿童,7~12岁占65.6%,临床表现为发热(26/32),头痛、头晕、呕吐(20/32)、嗜睡、精神萎靡、昏迷(12/32)、抽搐(6/32).所有病例血清MP-IgM抗体阳性.26例脑脊液MPIgM阳性,除综合治疗外,对患儿静滴阿奇霉素抗感染及鲁米那钠、安定、水合氯醛、甘露醇、速尿、地塞米松、白蛋白等对症治疗,患儿均好转出院.结论 MP脑炎是MP肺外感染严重并发症,尽早确诊,足量、全程、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及地塞米松可迅速改善中毒表现,有效降低死亡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MP感染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病情重、进展快,致残率及病死率高,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丁凤 刊期: 2009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