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成;杨云芳
临床工作中经常发现全麻手术患者在苏醒期出现躁动现象,因此全麻苏醒期躁动是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大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为情绪激动、兴奋、躁动和定向障碍等,个别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自主运动,严重时还有个别患者造成自身的意外伤害等,若处理不当,可危机患者生命安全.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笔者认为全麻手术患者在苏醒期出现躁动现象应根据不同原因进行不同的护理.
作者:鲍淑梅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采用Ⅰ期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Ⅰ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结核19例,术后抗结核治疗.术前Frankel分级:C级4例,D级12例.结果 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窦道形成.本组患者均获随访16~78个月,植骨块均在4~6个月融合,无植骨块松动移位发生,病灶无复发.神经功能C级4例中2例恢复至D级;2例恢复至E级;D级12例均恢复至E级.结论 采用Ⅰ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疗效确切,脊柱稳定性重建可靠,促进骨性融合和病灶愈合,有利于早期适度活动,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可靠手术方法.
作者:杨绍银;庞勇;张兵 刊期: 2009年第19期
鼻出血是受心理影响较大的疾病,做好鼻出血患者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尤其是少数民族患者,特别怕见血.在临床上除采用常规止血方法外,通过对少数民族鼻出血患者进行心理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罗丽娟;沈云清;王雪梅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肿瘤血管生成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2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外科手术标本,用第8因子抗体作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显示血管内皮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计算肿瘤内微血管数量.并对所有病例进行1~5年随访.结果 发现血管密度和肿瘤复发、转移率有相关性.结论 肿瘤血管生成可作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指标之一.
作者:张玉梅 刊期: 2009年第19期
健康教育是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8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增加了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使患者自觉改变原有不良的生活方式,建立合理的饮食和运动习惯,预防感染,让患者了解自我保健的重要性,有效降低了患者血糖水平;健康教育是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保证.
作者:何秀琼;谢海萍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硼酸及炉甘石洗剂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静脉炎所致的局部肢体肿胀的疗效.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7~2008年中心内科收治的16例静脉炎所致局部肢体肿胀的患者,应用硼酸及炉甘石洗剂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结果 所有16例患者局部肿胀均有明显好转,在5~10 d内水肿消退,疼痛消失,恢复正常.结论 应用硼酸及炉甘石洗剂,可以很好地减轻炎性反应,消肿止痛.低分子肝素钙的抗凝作用有利于降低血栓的形成.硼酸、炉甘石洗剂与低分子肝素钙合用治疗静脉炎所致肢体肿胀不失为一为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马光;赵杏苗;罗艳平;王德良;吕玉红;赵静;王有余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包皮环套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行包皮环套术80例和包皮环切术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结果 包皮环套术外形平整美观,节约手术时间,术后患者痛苦少,心理影响轻.结论 包皮环套术是一种安全疗效较好的包皮手术方式.
作者:刘坤崇;李开运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异位嗜铬细胞瘤的CT和临床特征. 方法 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有完整病史资料及手术病理结果的21例异位嗜铬细胞瘤的CT表现.结果 良性者20例,边界清晰;恶性者1例,边界不清或清楚.肿瘤在CT上表现为圆形、椭圆形肿块;平扫有16例呈等密度实性肿块,5例瘤体平扫密度不均,呈等、低、混杂密度,其内有大小不等的中心性或不规则液化、坏死、囊变区.经增强后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尤其是周边部分强化明显而持续,且门脉期多数仍呈持续强化,而坏死区无强化.结论 结合临床资料,行搜索性CT平扫、增强扫描对异位嗜铬细胞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起关键的作用.
作者:王涛;蒋峰 刊期: 2009年第19期
急性白血病(AL)常以发烧、贫血、出血及脏器侵润为典型临床表现,配以骨髓检查诊断不难.但以其中1~2种表现为主要症状或首发症状就诊时,若对其认识不足则易造成误诊.笔者所在医院1998~2008年共收治急性白血病234例,院内外出诊误诊68例,为从中吸取教训,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海玲;燕法红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伍用芬太尼在高血压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安全性.方法 50例行胃镜检查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5例)实施丙泊酚、芬太尼麻醉,对照组(25例)常规操作.观察两组患者的反应,血压(BP),心率(HR),呼吸(R),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全都顺利地完成了胃镜检查,BP、HR、R均较检查前明显下降(P<0.05),在检查结束后恢复正常.对照组患者检查过程中不良反应多,6例中止了检查,BP, HR, R均较检查前明显上升(P<0.05).结论 丙泊酚与芬太尼联合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高血压患者胃镜检查.
作者:张军;朱建平;仝健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总结局封加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护理经验.方法 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局部封闭加小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封闭、按摩、牵引等治疗方法.结果 治疗组治愈48例,好转31例,有效率98.75%;对照组治愈15例,好转13例,有效率8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局封加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显著,做好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康复指导,加强病情的观察,能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认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
作者:廖晓霞;苏冰莲;罗肖娟;温建清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IH)血肿、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HIH发病第14天的83例患者,随时分为银杏达莫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血肿体积、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血肿吸收及脑水肿消退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显效率(67.44%)显著高于对照组(42.50%)(P<0.05).结论 银杏达莫通过改善HIH后继发性脑损伤,可以促进血肿吸收、脑水肿消退及神经功能康复.
作者:江坤仁;周新桥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和再通术在不孕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105例经常规输卵管造影不通的患者,经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和再通术进行治疗.结果 185条输卵管有174条输卵管得以复通,再孕率为53%.结论 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和再通术是输卵管梗阻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张坚;王建国;刘福忠;尚金云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新生儿窒息原因,探寻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有效措施.方法 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笔者所在医院NICU收治的419例新生儿窒息患儿所引起窒息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脐带异常、产程异常、胎盘功能不全、胎位异常、羊水量异常、早产、胎膜早破,其中造成重度窒息的主要因素为脐带异常、产程异常和胎盘功能不全.结论 做好产前保健和防治并发症,加强胎心监护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作者:龙海碧;潘杨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持续胃肠减压联合胃管给药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18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3例(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定时注入止血药物组)与对照组61例(定时口服止血药物组).结果 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定时注入止血药物组总有效率为94.3%,未行胃肠减压定时口服止血药物组总有效率为82%,两组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持续胃肠减压联合胃管给药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过程中可以有效观察出血情况,降低再出血的可能,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张川渝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提高老年患者的手术质量及生存率,减少并发症发生,预防心、脑血管意外,是麻醉工作中处理老年患者的重点.方法 针对老年人解剖生理特点,做好手术前准备,麻醉选择和药物选择,术中麻醉严密监控及管理,使麻醉完善、安全、平稳,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做好抢救的准备.结果 总结本组病例无1例死亡,无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结论 围术期做好术前准备及选择正确的麻醉方式及严密的麻醉管理,术中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这是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麻醉的关键.
作者:陆美兰;魏江平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案和有效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0~2008年在笔者所在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急性胰腺炎178例患者的资料.结果 178例患者中,7例转为手术治疗,其中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明显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及手术率.
作者:岳在连;陈文峰;刘敏;王红涛;周思俊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观察.方法 自2008年4月2009年2月,笔者所在科采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内窥镜系统,行前列腺切除40例,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手术时间30~120 min,平均50 min,无输血及电切综合征(TURS)发生,术中心电图及血压无异常变化.随访时间1~12个月,IPSS由术前平均4.6分下降至术后5.6分(P<0.01),QOL由术前的5.3分降至术后的1.52分.Qmax由术前平均6.8 ml/s升至术后21.8 ml/s(P<0.01),RUV由术前平均220 ml降至术后15.4 ml.结论 TUPKVP是在前列腺电切术、前列腺汽化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电切技术,是治疗BPH的新方法,具有安全性大、效率高、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刘新军;艾克拜;艾尼玩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妇科腹腔手术患者的护理影响.方法 将符合腔镜手术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结果 出院时治疗组显效率为82.5%,对照组为60.0%,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对提高妇科腹腔手术患者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晓辉;韩莉丽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脑卒中患者48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两组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对两组患者的NIHSS及ADL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NIHSS和ADL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康复组各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宋学云;程雪雁;郝明 刊期: 2009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