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硼酸及炉甘石洗剂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静脉炎16例体会

马光;赵杏苗;罗艳平;王德良;吕玉红;赵静;王有余

关键词:硼酸, 炉甘石, 低分子肝素钙, 静脉炎
摘要:目的 观察硼酸及炉甘石洗剂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静脉炎所致的局部肢体肿胀的疗效.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7~2008年中心内科收治的16例静脉炎所致局部肢体肿胀的患者,应用硼酸及炉甘石洗剂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结果 所有16例患者局部肿胀均有明显好转,在5~10 d内水肿消退,疼痛消失,恢复正常.结论 应用硼酸及炉甘石洗剂,可以很好地减轻炎性反应,消肿止痛.低分子肝素钙的抗凝作用有利于降低血栓的形成.硼酸、炉甘石洗剂与低分子肝素钙合用治疗静脉炎所致肢体肿胀不失为一为一种有效方法.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基层医院办公室结构的优化

    基层医院办公室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管理部门,在医院职能科室尚未设置完善的情况下,承担着行政管理、人事、医院宣传等多重职能.办公室的优化对医院整体工作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该文阐述了基层医院办公室职能和优化办公室结构机构的作用,提出了优化办公室群体的几个主要途径:一是按需设岗,科学合理配备人员;二是人尽其才,用其所长优化互补;三是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四是巩固创新,确立三大工作意识;五是规范管理,保持群体结构优化.

    作者:强咏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临床应用PICC对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

    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一种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经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穿刺,经腋静脉到达上腔静脉.PICC置管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选择,其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剌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或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化学性静脉炎与组织坏死.

    作者:左翠平;赵汝君;刘莉;程雅玲;于海英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稿约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构建医生、儿童、家长三者间和谐关系的实践与思考

    目前,构建医生、儿童、家长三者间的和谐关系,对于提高计划生育与免疫工作效率,建设和谐社会,减少计划生育与免疫工作纠纷与诉讼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本文从工作实践出发,阐述了构建医生、儿童、家长三者间的和谐关系的意义和途径.

    作者:魏瑛;张建新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术后观察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疗效. 方法 32例(48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6个月.结果 术后视力显著提高(χ2=9.38,P<0.01);术后平均眼压为(12.06±2.54) mm Hg,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术后前房深度明显加深,房角开放,与术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视力恢复好,良好控制术后眼压,开放房角,并发症少,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沈蕾;高雪飞;何萍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活血祛瘀法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中医药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PCS)的疗效.方法 采用活血祛瘀法治疗31例患者,根据其中医辨证分型,分别给予理气化瘀、益气化瘀、温经活血、温肾祛瘀法治疗.结果 31例患者经中医辨证,采用活血祛瘀治疗后,痊愈8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5%.结论 采用中医辨证分型,运用活血祛瘀法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尧传翔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其中骨水泥标准长度柄11例,加长柄10例,粗隆柄7例.结果 术后随访1~6年(平均3.1年),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13例,良11例,中3例,差1例,术中死亡1例,优良率85.7%.结论 根据粗隆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假体柄进行良好的粗隆部修复重建是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但要注意防止骨水泥并发症.

    作者:吴军;武成兴;张蜀平;王小强;阮兴隆;包远祥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镇痛泵控制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静脉留置自动镇痛泵(PCA)对缓解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的疗效.方法 对13例前列腺摘除患者术后采用PCA术后镇痛,为试验组;另13例采用根据情况应用吗啡等药物镇痛,观察两组术后主要症状,膀胱痉挛发生次数,持续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有无腹胀等.结果 试验组有6例未发生膀胱痉挛,对照组有1例未发生.结论 PCA能有效控制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减少继发性出血.

    作者:刘亚芬;王晶然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冠心病和风湿性心脏病60例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经验和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7年4月至2008年10月在笔者所在科室及所在医院胸外科住院的病例60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26例,肌桥3例,单支病变15例,双支病变13例,三支病变3例.发现病变50处,处理29处其中置入支架20枚.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冠心病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更应该对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并有效控制危险因素,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杨林飞;高潮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单侧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老年人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单侧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老年患者下腹部或下肢单侧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60例拟行下腹部或下肢单侧手术老年患者,ASAⅡ~Ⅲ级,随机分为两组:单侧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组(S组)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组(C组),每组30例.记录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范围、运动阻滞程度、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监测麻醉前、麻醉开始后5,10,15,20,30 min各组患者MAP、HR,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需药物治疗例数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S组患者感觉阻滞范围更广,运动阻滞程度明显,但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短(P<0.01).与麻醉前相比,S组患者麻醉后各时点MAP、H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麻醉后10、15 min MAP、HR下降(P<0.01).C组患者术中需麻黄素或阿托品治疗25例,S组为4例.两组患者均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 单侧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老年人下腹部或下肢单侧手术,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瀚然;刘安林;姚虹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结核性胸膜炎的介入治疗

    结核性胸膜炎是常见的胸膜疾病,每年有十多万新发病例[1],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如果任其自然发展,不进行正规治疗或化疗不规范、不积极抽液,可形成慢性胸腔积液、包裹性积液、胸膜广泛粘连肥厚、纵隔移位、胸廓畸形,重者使患者肺通气功能障碍,从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积极、正规、合理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现对其目前治疗状况综述如下.

    作者:李党育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发生机制及十二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DCG)诊断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入选的163例患者行DCG检查,根据诊断标准并结合患者日常生活记录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89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共出现心肌缺血发作506阵次,大多数在6:00~10:00发作.结论 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应用DCG监测无症状心肌缺血,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杜文惠;彭风芹;王平;谢素屏;刘玉锐;王继红;杨永进;樊向明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自动加压钢板在儿童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动加压钢板在儿童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对18例股骨干骨折的患儿进行3 mm窄型自动加压钢板内固定术.结果 18例平均下地活动时间3个月,6月后全部达到骨性愈合标准.结论 自动加压钢板是治疗四肢骨折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对骨折除支持作用外,还维持骨折整复后的位置,防止骨折移位,使骨折保持解剖学和功能上的整体性,以利骨折早期愈合,患儿早期活动.

    作者:石得璋;黄林彪;马才英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CT增强扫描的意义及方法

    增强扫描是指经静脉注射水溶性有机碘对比剂后再行扫描,使病变组织与邻近正常组织间的密度差增加,从而提高病变显示率.病变组织密度增加称为增强或强化.机制是注射对比剂后血液内碘浓度增高,血管和血供丰富的组织器官或病变组织碘含量较高,而血供较少的病变组织含碘量较低,使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之间碘的浓度产生差别,形成密度差,有利于发现平扫未显示或显示不清楚的病变,同时根据病变的强化特点,有助于病变的定性.因此增强扫描可反映病理组织性质,后对比剂经肾脏排泄使泌尿道强化随尿液排除体外.目前常用的造影剂有两种:水溶性离子造影剂,如60%~76%的泛影葡胺或碘酞葡胺;非离子型造影剂,如欧乃派克、碘必乐、尤维显等,非离子造影剂副反应少.

    作者:李刚毅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对肺心病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对慢性肺心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2例,对照组28例,分别给予综合及加服黄芪、川芎等中药剂治疗;治疗前后4、8周时测定T细胞亚群值,动脉血气分析,进行治疗前后对比,临床疗效分析,并设正常对照组.结果 60例患者CD3、CD4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CD8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血氧分压均明显升高,住院天数中药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8周时,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虽未达到正常水平,但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 P<0.01),8周时CD3、CD4中药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对慢性肺心病患者的细胞免疫有增强调节作用,对防治肺心病急性发作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玉叶;于丽丽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结石性胆囊炎外科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结石性胆囊炎外科治疗体会.方法 对168例有症状、体征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外科治疗.其中14例胆囊大部分切除,胆囊造瘘术3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术36例,其余病例均按照顺逆结合切除胆囊.结果 术中发现胆总管损伤2例,及时对位缝合,放置T管支撑,引流.无手术死亡病例,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要预防结石性胆囊炎的严重并发症,行胆囊切除术是理想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国彪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临床CT表现及分析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产生原因临床表现及CT表现多种多样,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5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及影象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本病CT影象诊断的重点依据支持临床治疗及评估预后.

    作者:王奎民;李京佳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成人肠套叠误诊原因探讨

    笔者所在医院1998~2008年共收治成人肠套叠12例,其中延误诊断10例,现将本组病例延误诊断的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王本祥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微观辨证治疗糖尿病初探

    在糖尿病早期症状不典型时,可结合西医检测指标,微观辨证.根据餐前高血糖、餐后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及低胰岛素血症的不同,而分别采用滋阴润燥、清热凉血,补脾益气、毓阴清热、健运中宫、化瘀降浊和脾肾双调、阴阳互补法治疗.

    作者:谢建军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银杏达莫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IH)血肿、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HIH发病第14天的83例患者,随时分为银杏达莫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血肿体积、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血肿吸收及脑水肿消退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显效率(67.44%)显著高于对照组(42.50%)(P<0.05).结论 银杏达莫通过改善HIH后继发性脑损伤,可以促进血肿吸收、脑水肿消退及神经功能康复.

    作者:江坤仁;周新桥 刊期: 2009年第19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