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瀚然;刘安林;姚虹
急性白血病(AL)常以发烧、贫血、出血及脏器侵润为典型临床表现,配以骨髓检查诊断不难.但以其中1~2种表现为主要症状或首发症状就诊时,若对其认识不足则易造成误诊.笔者所在医院1998~2008年共收治急性白血病234例,院内外出诊误诊68例,为从中吸取教训,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海玲;燕法红 刊期: 2009年第19期
食管癌患者术前常伴有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术后由于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更易引起电解质的丢失及营养缺乏[1],易发生并发症,特别是吻合口瘘,处理起来非常棘手.早期空肠内管饲,可使营养物质经肠门静脉系统吸入肝脏,促进肝脏蛋白质合成;营养物质经肠道吸收,对肠黏膜有直接营养作用[2],同时能促进胃肠功能早日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2005年10月至2008年12月,笔者所在科室对38例食管癌术后患者实施早期空肠内管饲,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会勤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IH)血肿、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HIH发病第14天的83例患者,随时分为银杏达莫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血肿体积、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血肿吸收及脑水肿消退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显效率(67.44%)显著高于对照组(42.50%)(P<0.05).结论 银杏达莫通过改善HIH后继发性脑损伤,可以促进血肿吸收、脑水肿消退及神经功能康复.
作者:江坤仁;周新桥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提高老年患者的手术质量及生存率,减少并发症发生,预防心、脑血管意外,是麻醉工作中处理老年患者的重点.方法 针对老年人解剖生理特点,做好手术前准备,麻醉选择和药物选择,术中麻醉严密监控及管理,使麻醉完善、安全、平稳,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做好抢救的准备.结果 总结本组病例无1例死亡,无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结论 围术期做好术前准备及选择正确的麻醉方式及严密的麻醉管理,术中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这是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麻醉的关键.
作者:陆美兰;魏江平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进一步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内科治疗办法,减少外科手术治疗,降低SAP的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治愈,1例暴发型SAP死亡.结论 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死率关键是减少并发症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
作者:铁桂兰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发生机制及十二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DCG)诊断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入选的163例患者行DCG检查,根据诊断标准并结合患者日常生活记录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89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共出现心肌缺血发作506阵次,大多数在6:00~10:00发作.结论 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应用DCG监测无症状心肌缺血,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杜文惠;彭风芹;王平;谢素屏;刘玉锐;王继红;杨永进;樊向明 刊期: 2009年第19期
恶性肿瘤骨转移常见的症状为疼痛、活动受限,其骨痛常常为难以忍受的剧痛,是肿瘤晚期患者常见和难以解决的问题,尽管临床工作中应用很多方法治疗,效果也不尽理想.笔者所在科室应用放射性核素二氯化锶(89SrCl2)治疗肿瘤骨转移,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巍;阮广安 刊期: 2009年第19期
近几年来,由于电子工程技术和计算机自动化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医用X线机在实现大容量、多功能、控制自动化、以及快速摄影、记录贮存等现代化方面,都取得了巨大发展.
作者:邓振社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中医药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PCS)的疗效.方法 采用活血祛瘀法治疗31例患者,根据其中医辨证分型,分别给予理气化瘀、益气化瘀、温经活血、温肾祛瘀法治疗.结果 31例患者经中医辨证,采用活血祛瘀治疗后,痊愈8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5%.结论 采用中医辨证分型,运用活血祛瘀法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尧传翔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前,构建医生、儿童、家长三者间的和谐关系,对于提高计划生育与免疫工作效率,建设和谐社会,减少计划生育与免疫工作纠纷与诉讼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本文从工作实践出发,阐述了构建医生、儿童、家长三者间的和谐关系的意义和途径.
作者:魏瑛;张建新 刊期: 2009年第19期
护理管理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护士长是医院护理系统中的基层管理者,在病区护理工作中起着领导、决策、指挥、监督等作用.在知识激增、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护士长在医院管理中作用的复杂性、责任性迅速增长,经验式的管理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医疗护理活动要求.因此,需要护士长的有效管理艺术与技巧.
作者:赵丹凤 刊期: 2009年第19期
门诊管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部分,是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医护人员的着装仪表、言行举止都代表了医院的面貌.门诊各个环节流畅就能缩短患者的就医时间,优质的服务、精湛的技术可以使患者得到及时、正确、满意的治疗.医护人员在为患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还应重视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同时还要注意医患沟通,以减少医患矛盾.笔者所在医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门诊流量大,患者排队多,往返多,流动多,给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1].为此,笔者所在医院加大门诊管理力度,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安莉;郭晓滨;郭崇花 刊期: 2009年第19期
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常合并其他内科系统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支气管炎等,由于术后需较长时间的卧床及被动体位,又很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压疮等各种并发症.故围手术期护理尤为重要.1999年1月至2008年5月,笔者对93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有针对性的实施了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艳华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明确病因,排除儿科器质性急性腹痛,旨在提高儿科医生对儿童心理行为方面疾病的认识能力,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对2005~2008年到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就诊的急性腹痛患儿38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因素可能与不良的精神刺激、环境压力关系密切.结论 儿童急性腹痛可能与儿科急腹症无显著关系,而与不良的精神刺激和环境压力因素有关,心理干预疗效满意.
作者:李明成;杨云芳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酒石酸布托啡诺复合芬太尼用于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90例18~75岁骨科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单独的酒石酸布托啡诺8 mg加生理盐水共120 ml(F),单独的枸橼芬太尼0.8 mg加生理盐水共120 ml(G),枸橼酸芬太尼0.4 mg与酒石酸布托啡诺4 mg加生理盐水共120 ml(H组),每组25例,术毕使用PCIA,并分别记录6 h、24 h、48 h三个时段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G组与H组VAS评分显著低于F组(P<0.05),F组与H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G组(P<0.05) .结论 枸橼酸芬太尼0.4 mg与酒石酸布托啡诺4 mg加生理盐水共120 ml(H组)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较少,是上肢手术术后静脉镇痛治疗的良好选择之一.
作者:张羽明;梁杰;杨晓峰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病毒性肝炎是目前我国传染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是孕妇常见的肝脏并发疾病,可发生在妊娠早、中、晚各期,尤其是妊娠晚期,合并病毒性肝炎对母婴健康危害较大.为了解病毒性肝炎与妊娠的相互影响及关系,本文将对笔者所在科2000年7月至2007年5月间收治的晚期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58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孙普英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动态三维超声在门静脉栓塞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使用动态三维超声对45例门静脉栓塞患者进行探查,并对超声图像进行分析和分类.结果 在动态三维图像上门静脉栓子的大小,内部回声,与管壁的关系,空间形态与二维图像有明显差异,根据三维图像测量可以计算门静脉栓塞程度.结论 在动态三维图像上栓子的大小,内部回声,与管壁的关系,空间形态显示清晰,根据图像可以初步判断栓子的性质,并可以准确计算门静脉栓塞程度,动态三维超声在门静脉栓塞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伟丽;谢程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压宁定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3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均采用压宁定进行治疗.初始剂量12.5~25 mg,稀释在10~20 ml液体中于3 min内静脉注射,然后以0.4~0.6 mg/min的速度维持静脉滴注,疗程3~7 d.重度CHF伴休克早期表现者先给予多巴胺静脉滴注,用药1~2 h后无论有无血压上升均加用压宁定治疗.结果 32例中,30例病情得到改善,总有效率为94%.2例无效,分别于2 d、3 d后因心衰死亡;2例出现异常反应,经停药及补液并减少用药剂量等处理措施后恢复正常.全组未见反射性心动过速发生.结论 压宁定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起效迅速,作用平稳,剂量易于掌握,明显改善心功能且无累积毒性作用等优点.
作者:王东恩 刊期: 2009年第19期
脊柱结核是临床上常见的骨关节结核,其发病率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的50%左右[1].从2003年2月至2008年6月,笔者对56例脊柱结核患者采用加强营养,全身化疗、局部治疗,配合中药治疗12~18月,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 刊期: 2009年第19期
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防止并发症,提高机体抗病力,以帮助患儿度过危险期,提高治愈率.现将本组患儿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正芬 刊期: 2009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