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急性胰腺炎20例临床分析

铁桂兰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 诊治,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进一步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内科治疗办法,减少外科手术治疗,降低SAP的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治愈,1例暴发型SAP死亡.结论 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死率关键是减少并发症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微波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肛周尖锐湿疣4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 门诊肛周尖锐湿疣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微波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微波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肛周尖锐湿疣能够明显降低其复发率.

    作者:聂磊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评价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腹腔镜组60例,开腹组62例,术后两组均口服米非司酮50 mg,连服5 d.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镇痛药应用等近期疗效,以及术后HCG值降低至正常水平的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恢复工作情况和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率等远期疗效.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开腹组患者(均P<0.05),两组患者β-HCG 值降低至正常所需时间及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率未有显著差异(P值分别是0.625和0.874),腹腔镜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及恢复工作时间显著优于开腹组(P值分别是0.013和0.037).结论 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有很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并能很好的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

    作者:邱菊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老年人重度烧伤42例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老年人重度烧伤早期救治经验,以进一步提高治愈率.方法 回顾1998~2008年笔者所在科收治的老年重度烧伤(Ⅱ度烧伤总面积>30%或Ⅲ度烧伤面积>10%)患者42例的治疗效果并作临床分析.结果 本组42例中,治愈32例,放弃治疗3例,死亡7例,病死率16.7%.死亡原因中侵袭性感染2例,多脏器衰竭3例,吸入性损伤1例,其他1例.结论 侵袭性感染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有效充分液体复苏、早期胃肠道营养和早期切痂植皮封闭创面能降低老年重度烧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学愚;陈艾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107例大肠癌的内镜及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大肠癌的发病情况、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笔者所在医院2001年12月至2007年9月经结肠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107例大肠癌病例,对比分析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60岁)大肠癌的临床及内镜特点.结果 107例大肠癌中,主要以老年组增高为主,非老年组增高不明显,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大肠癌的发病部位相同,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左半结肠、右半结肠,好发的部位为直肠、乙状结肠.病理类型为肿块型、溃疡型和浸润型.血便、黏液脓血便仍然是大肠癌常见的临床表现.结论 107例大肠癌中,老年组发病率明显增高.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发病部位、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差异均无显著性.

    作者:柴凤娟;李修杰;董杰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硼酸及炉甘石洗剂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静脉炎16例体会

    目的 观察硼酸及炉甘石洗剂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静脉炎所致的局部肢体肿胀的疗效.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7~2008年中心内科收治的16例静脉炎所致局部肢体肿胀的患者,应用硼酸及炉甘石洗剂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结果 所有16例患者局部肿胀均有明显好转,在5~10 d内水肿消退,疼痛消失,恢复正常.结论 应用硼酸及炉甘石洗剂,可以很好地减轻炎性反应,消肿止痛.低分子肝素钙的抗凝作用有利于降低血栓的形成.硼酸、炉甘石洗剂与低分子肝素钙合用治疗静脉炎所致肢体肿胀不失为一为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马光;赵杏苗;罗艳平;王德良;吕玉红;赵静;王有余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佳的手术方案.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186例手术患者,用开窗式手术方法切除,其中有2例髓核破入硬膜外腔压迫马尾神经引起尿潴留患者采用半椎板切除术,对伴有侧隐窝峡窄者术中发现有神经根嵌压现象者在切除突出之椎间盘同时予以侧隐窝扩大术.结果 凡属于绝对适应证范围内的病例,手术效果较佳.从严掌握相对手术适应证的患者,手术效果优良.结论 严格掌握相对手术适应证,采用开窗式手术方法,术后反应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田夏元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环套术与环切术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包皮环套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行包皮环套术80例和包皮环切术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结果 包皮环套术外形平整美观,节约手术时间,术后患者痛苦少,心理影响轻.结论 包皮环套术是一种安全疗效较好的包皮手术方式.

    作者:刘坤崇;李开运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无水酒精注射治疗肝癌的疗效

    目的 观察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无水酒精注射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 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TACE+PEI组和单纯TACE组,观察其肿块缩小率和存活率.结果 TACE+PEI组治疗后瘤体缩小率为90.6%,肿瘤血管明显减少或消失率占96.9%,1年、2年、3年存活率分别为81.3%,46.9%和31.3%,明显高于单纯TACE组.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无水酒精注射治疗肝癌疗效较好.

    作者:国玉鹏;刘同亭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蓝靛在流行性腮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有较强的传染性.5~15岁发病多,冬春季节发病较多.接触腮腺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后2 d内可以发病,在学校或托儿所等儿童集中的场所易造成流行,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大多预后良好.流行性腮腺炎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 ℃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

    作者:邓凤;龙国俊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先天性斜颈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总结先天性斜颈患儿采用手术矫正的围手术期护理,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00年5月至2007年10月笔者所在科采用手术治疗的88例先天性斜颈患儿,实施手术前后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 痊愈72例,显效16例.结论 科学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作者:吴雪珍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在人胎盘、胎膜中水通道蛋白8 mRNA的表达

    目的 初步探讨水通道蛋白8(AQP8)mRNA在人胎盘、胎膜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RT-PCR检测10例选择性剖宫产的足月单胎正常孕妇胎盘、胎膜中AQP8mRNA的表达.结果 在人胎盘、胎膜中,AQP8 mRNA均有表达.结论 AQP8可能参与人羊水循环及其调节,并且为羊水量异常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朱宇;向华国;陈盛强;杨艳娟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放置安舒环宫内节育器过敏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41岁,G2P1,月经干净后4 d于2008年7月28日上午8点到站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询问病史,13年前曾放过金属单环,但因出现月经不规则已于11年前取环,现用安全套避孕,否认有过敏史,体检、妇科检查均无异常.

    作者:石秀文;王乐萍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体会

    健康教育是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8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增加了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使患者自觉改变原有不良的生活方式,建立合理的饮食和运动习惯,预防感染,让患者了解自我保健的重要性,有效降低了患者血糖水平;健康教育是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保证.

    作者:何秀琼;谢海萍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X线机高压初次级电源系统原理及检修实例

    近几年来,由于电子工程技术和计算机自动化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医用X线机在实现大容量、多功能、控制自动化、以及快速摄影、记录贮存等现代化方面,都取得了巨大发展.

    作者:邓振社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空肠内管饲的护理

    食管癌患者术前常伴有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术后由于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更易引起电解质的丢失及营养缺乏[1],易发生并发症,特别是吻合口瘘,处理起来非常棘手.早期空肠内管饲,可使营养物质经肠门静脉系统吸入肝脏,促进肝脏蛋白质合成;营养物质经肠道吸收,对肠黏膜有直接营养作用[2],同时能促进胃肠功能早日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2005年10月至2008年12月,笔者所在科室对38例食管癌术后患者实施早期空肠内管饲,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会勤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银杏达莫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分析

    笔者所在医院对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用银杏达莫注射液与注射用腺苷钴胺联合治疗,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明霞;张洪兰;王爱娜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稿约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自动加压钢板在儿童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动加压钢板在儿童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对18例股骨干骨折的患儿进行3 mm窄型自动加压钢板内固定术.结果 18例平均下地活动时间3个月,6月后全部达到骨性愈合标准.结论 自动加压钢板是治疗四肢骨折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对骨折除支持作用外,还维持骨折整复后的位置,防止骨折移位,使骨折保持解剖学和功能上的整体性,以利骨折早期愈合,患儿早期活动.

    作者:石得璋;黄林彪;马才英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术后观察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疗效. 方法 32例(48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6个月.结果 术后视力显著提高(χ2=9.38,P<0.01);术后平均眼压为(12.06±2.54) mm Hg,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术后前房深度明显加深,房角开放,与术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视力恢复好,良好控制术后眼压,开放房角,并发症少,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沈蕾;高雪飞;何萍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系统化健康教育在首次化疗患者静脉血管保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在首次化疗患者静脉血管保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80例入选病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接受责任护士提供的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照组予常规健康教育;化疗结束时对化疗药物外渗情况及静脉血管保护相关知识合格率进行测评.结果 实验组比对照组化疗药物的渗出率下降5%;静脉血管保护相关知识合格率明显提高.结论 对首次化疗患者提供系统化健康教育,能有效减少药物外渗,从而保护静脉血管.

    作者:曾茹英 刊期: 2009年第19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