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宇;向华国;陈盛强;杨艳娟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IH)血肿、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HIH发病第14天的83例患者,随时分为银杏达莫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血肿体积、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血肿吸收及脑水肿消退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显效率(67.44%)显著高于对照组(42.50%)(P<0.05).结论 银杏达莫通过改善HIH后继发性脑损伤,可以促进血肿吸收、脑水肿消退及神经功能康复.
作者:江坤仁;周新桥 刊期: 2009年第19期
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常合并其他内科系统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支气管炎等,由于术后需较长时间的卧床及被动体位,又很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压疮等各种并发症.故围手术期护理尤为重要.1999年1月至2008年5月,笔者对93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有针对性的实施了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艳华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腹腔镜组60例,开腹组62例,术后两组均口服米非司酮50 mg,连服5 d.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镇痛药应用等近期疗效,以及术后HCG值降低至正常水平的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恢复工作情况和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率等远期疗效.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开腹组患者(均P<0.05),两组患者β-HCG 值降低至正常所需时间及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率未有显著差异(P值分别是0.625和0.874),腹腔镜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及恢复工作时间显著优于开腹组(P值分别是0.013和0.037).结论 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有很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并能很好的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
作者:邱菊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总结局封加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护理经验.方法 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局部封闭加小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封闭、按摩、牵引等治疗方法.结果 治疗组治愈48例,好转31例,有效率98.75%;对照组治愈15例,好转13例,有效率8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局封加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显著,做好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康复指导,加强病情的观察,能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认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
作者:廖晓霞;苏冰莲;罗肖娟;温建清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动态三维超声在门静脉栓塞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使用动态三维超声对45例门静脉栓塞患者进行探查,并对超声图像进行分析和分类.结果 在动态三维图像上门静脉栓子的大小,内部回声,与管壁的关系,空间形态与二维图像有明显差异,根据三维图像测量可以计算门静脉栓塞程度.结论 在动态三维图像上栓子的大小,内部回声,与管壁的关系,空间形态显示清晰,根据图像可以初步判断栓子的性质,并可以准确计算门静脉栓塞程度,动态三维超声在门静脉栓塞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伟丽;谢程 刊期: 2009年第19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设备已成为各级医疗机构的物质基础和医院现代化的标志.先进的医疗设备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诊断的依据,而目前在国家的各级医疗机构不同程度地存在医疗设备闲置或使用率低的问题.在医院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购置价值昂贵的医疗设备,却不能带来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本文着重谈谈对设备进行科学化的管理以及如何提高设备利用率.
作者:孟琦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引起胆管损伤的原因和损伤后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病例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损伤部位主要在胆总管和肝总管,5例行胆管修复手术,1例行B超引导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死亡.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胆管损伤的主要原因,术中应尽量避免损伤,早期修复是可行的,胆管损伤的修复需要有经验的肝胆外科医生进行.
作者:李继东;王劲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分组排班在急诊科实际应用的成效.方法 将护理人员分为院前急救组、急诊抢救组、急诊留观组、门诊急诊输液组4个小组分开排班,每个小组设一名小组长协助护士长管理.结果 实行两年多分组排班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每个小组都有所作为,获得医生、患者和护理部的好评.结论 通过分组排班,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在科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提高了护士专业水平和临床工作质量,密切了医护关系.
作者:王春容;陈清 刊期: 2009年第19期
门诊管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部分,是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医护人员的着装仪表、言行举止都代表了医院的面貌.门诊各个环节流畅就能缩短患者的就医时间,优质的服务、精湛的技术可以使患者得到及时、正确、满意的治疗.医护人员在为患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还应重视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同时还要注意医患沟通,以减少医患矛盾.笔者所在医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门诊流量大,患者排队多,往返多,流动多,给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1].为此,笔者所在医院加大门诊管理力度,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安莉;郭晓滨;郭崇花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通过检测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β2微球蛋白(β2-MG)的水平变化,探讨它们在病毒性脑炎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3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脑脊液TNF-α和β2-MG的含量,并对其中18例恢复期(急性期治疗1周后)患儿进行追踪复查,同时以非颅内感染患儿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1)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脑脊液TNF-α和β2-MG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急性期中重型组其含量显著高于轻型组(P<0.01).病毒性脑炎恢复期患儿脑脊液中TNF-α和β2-MG的含量显著低于急性期(P<0.05).(2)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脑脊液中TNF-α和β2-MG呈明显的正相关(r=0.347,P<0.05),急性期其含量和病程也呈明显的正相关(r1=0.332,r2=0.311,P<0.05).结论 TNF-α和β2-MG的含量变化反映了儿童病毒性脑炎时炎性反应、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对脑脊液中TNF-α和β2-MG的检测有助于判断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病情和脑损伤程度,可将其作为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观察其动态变化有助于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
作者:周欣;陈小风;黄志华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酒石酸布托啡诺复合芬太尼用于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90例18~75岁骨科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单独的酒石酸布托啡诺8 mg加生理盐水共120 ml(F),单独的枸橼芬太尼0.8 mg加生理盐水共120 ml(G),枸橼酸芬太尼0.4 mg与酒石酸布托啡诺4 mg加生理盐水共120 ml(H组),每组25例,术毕使用PCIA,并分别记录6 h、24 h、48 h三个时段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G组与H组VAS评分显著低于F组(P<0.05),F组与H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G组(P<0.05) .结论 枸橼酸芬太尼0.4 mg与酒石酸布托啡诺4 mg加生理盐水共120 ml(H组)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较少,是上肢手术术后静脉镇痛治疗的良好选择之一.
作者:张羽明;梁杰;杨晓峰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由于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及生产对环境的污染,70年代初,人们不仅对食品,同时对药品也产生了回归自然的愿望,于是掀起了使用传统药的热潮,其势至今不衰.
作者:许淑华;陈淑宏;战立江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前,构建医生、儿童、家长三者间的和谐关系,对于提高计划生育与免疫工作效率,建设和谐社会,减少计划生育与免疫工作纠纷与诉讼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本文从工作实践出发,阐述了构建医生、儿童、家长三者间的和谐关系的意义和途径.
作者:魏瑛;张建新 刊期: 2009年第19期
基层医院办公室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管理部门,在医院职能科室尚未设置完善的情况下,承担着行政管理、人事、医院宣传等多重职能.办公室的优化对医院整体工作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该文阐述了基层医院办公室职能和优化办公室结构机构的作用,提出了优化办公室群体的几个主要途径:一是按需设岗,科学合理配备人员;二是人尽其才,用其所长优化互补;三是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四是巩固创新,确立三大工作意识;五是规范管理,保持群体结构优化.
作者:强咏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总结先天性斜颈患儿采用手术矫正的围手术期护理,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00年5月至2007年10月笔者所在科采用手术治疗的88例先天性斜颈患儿,实施手术前后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 痊愈72例,显效16例.结论 科学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作者:吴雪珍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剖宫产术指征的变化情况,正确衡量其价值.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2276例剖宫产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从传统的手术适应证到无医学指征的剖宫产均逐年提高.结论 人们对分娩观念的变化及医疗行为中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使剖宫产指征在相应的变化,社会因素则是剖宫产上升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作者:王跃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观察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44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结果 44例患者中止血成功40例,有效率为90.9%.结论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给予抢救,可提高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徐绍琴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持续胃肠减压联合胃管给药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18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3例(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定时注入止血药物组)与对照组61例(定时口服止血药物组).结果 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定时注入止血药物组总有效率为94.3%,未行胃肠减压定时口服止血药物组总有效率为82%,两组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持续胃肠减压联合胃管给药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过程中可以有效观察出血情况,降低再出血的可能,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张川渝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总结冠心病和风湿性心脏病60例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经验和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7年4月至2008年10月在笔者所在科室及所在医院胸外科住院的病例60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26例,肌桥3例,单支病变15例,双支病变13例,三支病变3例.发现病变50处,处理29处其中置入支架20枚.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冠心病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更应该对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并有效控制危险因素,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杨林飞;高潮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腕部损伤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同期住院治疗的腕部损伤患者18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92例,按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工作,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的接触中随机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94例,按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健康教育结果.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知晓率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腕部损伤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能促进患者更好地掌握健康教育知识、降低术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林玉芸 刊期: 2009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