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汤剂的使用前景

许淑华;陈淑宏;战立江

关键词:中药, 汤剂, 前景
摘要:由于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及生产对环境的污染,70年代初,人们不仅对食品,同时对药品也产生了回归自然的愿望,于是掀起了使用传统药的热潮,其势至今不衰.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654-2在子痫前期解痉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治疗子痫前期的有效方法,延长孕周以增加新生儿存活率.方法 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住笔者所在医院的孕28~30周子痫前期患者316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应用654-2(50 mg/d)+硫酸镁(15 g/d);对照组:应用硫酸镁25 g/d.结果 在延长孕周,增加新生儿存活率,减少蛋白尿等方面研究组较对照组疗效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 654-2配伍硫酸镁(15 g/d)用于子痫前期解痉,降压治疗对于在延长孕周,增加新生儿存活率有显著作用,且临床使用安全.

    作者:张秋香;万瑞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成人肠套叠误诊原因探讨

    笔者所在医院1998~2008年共收治成人肠套叠12例,其中延误诊断10例,现将本组病例延误诊断的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王本祥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空肠内管饲的护理

    食管癌患者术前常伴有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术后由于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更易引起电解质的丢失及营养缺乏[1],易发生并发症,特别是吻合口瘘,处理起来非常棘手.早期空肠内管饲,可使营养物质经肠门静脉系统吸入肝脏,促进肝脏蛋白质合成;营养物质经肠道吸收,对肠黏膜有直接营养作用[2],同时能促进胃肠功能早日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2005年10月至2008年12月,笔者所在科室对38例食管癌术后患者实施早期空肠内管饲,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会勤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口腔科门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对策

    目的 了解口腔科门诊护士在工作中产生的压力及对策方法.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不同年龄及职称的55名口腔科护士在工作中产生的压力来源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劳动强度大是口腔科护士普遍存在的压力源,不同职称及年龄的护士压力源不同.结论 口腔科门诊护士长期处于工作强度大,心理压力大等多种压力源的环境中,管理者应给予人文关怀,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同时护士也要不断提高自我,学会自身减压.

    作者:周军;崔军;李少兰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放置安舒环宫内节育器过敏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41岁,G2P1,月经干净后4 d于2008年7月28日上午8点到站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询问病史,13年前曾放过金属单环,但因出现月经不规则已于11年前取环,现用安全套避孕,否认有过敏史,体检、妇科检查均无异常.

    作者:石秀文;王乐萍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环套术与环切术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包皮环套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行包皮环套术80例和包皮环切术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结果 包皮环套术外形平整美观,节约手术时间,术后患者痛苦少,心理影响轻.结论 包皮环套术是一种安全疗效较好的包皮手术方式.

    作者:刘坤崇;李开运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胫骨Pilon骨折内固定术后踝关节前脱位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目的 探讨临床上胫骨Pilon骨折内固定术后踝关节前脱位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通过13例胫骨Pilon骨折内固定术后X线片检查,发现踝关节前脱位,并分别在术中术后寻找原因,采取相应解决方法.2例斯氏针固定,3例石膏固定,8例结合支架超踝关节外固定.结果 13例患者均于2个月后除去斯氏针及石膏和支架均未出现脱位,12个月时骨折均一期愈合,13例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关节功能障碍.结论 认识到胫骨Pilon骨折胫骨下端前关节囊及其周围软组织严重撕脱或其附着点粉碎是踝关节前脱位的根本原因,而跟腱在后方的牵拉则是外因.内固定结合支架外固定是目前理想的解决办法.

    作者:刘龙飞;唐俊梅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临床应用PICC对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

    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一种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经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穿刺,经腋静脉到达上腔静脉.PICC置管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选择,其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剌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或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化学性静脉炎与组织坏死.

    作者:左翠平;赵汝君;刘莉;程雅玲;于海英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的综合治疗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综合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超声检查排除生殖器官肿瘤和畸形,经生殖内分泌激素检测等排除无排卵性不孕,经精液检查排除男性不孕,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给予抗生素消炎,并通过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口服中药,每日1剂,中药保留灌肠,每日1次,深部热疗每日1次,输卵管通液每月3次.结果 治疗1个月治愈1例;治疗3个月治愈3例;6个月至1年治愈3例,好转20例,无效13例;治疗1年治愈8例,好转17例,无效8例;治疗2年治愈5例,好转15例,无效5例.总治愈率50%,总有效率87.5%.结论 中西医综合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无痛苦,创伤小,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徐江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设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除常规对症治疗外,另予自拟中药方剂;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有效率为69.4%,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能有效改善肝功能,提高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涛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浅析中药材市场的现状与中药材质量问题

    中药材品种的正确与否和质量好坏是保障中医中药事业能否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经济搞活,中药材和中成药的研究开发、生产加工、购销市场也十分活跃,基本保障了中药生产与使用,成绩显著.但由于中药材品种来源复杂和生产加工规范性差,一些经营者的道德观念及业务素质不高等原因,中药材市场依然存在很突出的问题.笔者近些年来利用工作机会对全国一些地方的药市药材进行了解和调查,对目前中药材市场的现状与中药材质量问题做了简要的分析.

    作者:李莉;温秋菊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急诊科分组排班的成效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分组排班在急诊科实际应用的成效.方法 将护理人员分为院前急救组、急诊抢救组、急诊留观组、门诊急诊输液组4个小组分开排班,每个小组设一名小组长协助护士长管理.结果 实行两年多分组排班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每个小组都有所作为,获得医生、患者和护理部的好评.结论 通过分组排班,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在科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提高了护士专业水平和临床工作质量,密切了医护关系.

    作者:王春容;陈清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2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的研究进展

    本文对2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根据前人的研究总结,笔者认为,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中心环节,造成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的病理机制,主要是脂毒性和糖毒性.其诊断主要依靠对B细胞功能的准确测定和观察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的特点.具有保护和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药物主要有磺脲类药物、K-ATP通道开放剂、益气养阴中药等.

    作者:熊红霞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

    目的 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62例粘连性肠梗阻临床资料.结果 62例病例均治愈.结论 粘连性肠梗阻重在预防,治疗过程中,中西医、内外科应有机结合.

    作者:王洪喜;丁小兵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三十五味沉香丸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效果观察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心脏病中常见的一种,2004年以来作者用藏药治疗风心病50例,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扎西华旦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汉川市新堰镇区入托儿童乙肝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对汉川市新堰镇入托儿童乙肝标志物进行检测,分析乙肝抗体与年龄的关系.方法 对新堰镇区542名2~6岁入托儿童的乙肝三系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乙肝两对半全阴者占72.3%,HBsAb阳性占25.4%,大三阳者占1.15%,小三阳者占1.15%.结论 HBsAb阳性与年龄有显著关系.

    作者:李传生;叶义芳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并发症浅析

    星状神经节属于交感神经节,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均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对维持内环境稳定,纠正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可发挥独特功效[1],其阻滞作用大体可分为局部效应及中枢效应两部分.局部效应是其作为交感神经节阻滞的基本、直接的作用.而中枢效应则是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发挥作用的,即维护机体的内分泌免疫及植物神经功能[2].

    作者:赵景祥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体会

    健康教育是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8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增加了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使患者自觉改变原有不良的生活方式,建立合理的饮食和运动习惯,预防感染,让患者了解自我保健的重要性,有效降低了患者血糖水平;健康教育是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保证.

    作者:何秀琼;谢海萍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观察.方法 自2008年4月2009年2月,笔者所在科采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内窥镜系统,行前列腺切除40例,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手术时间30~120 min,平均50 min,无输血及电切综合征(TURS)发生,术中心电图及血压无异常变化.随访时间1~12个月,IPSS由术前平均4.6分下降至术后5.6分(P<0.01),QOL由术前的5.3分降至术后的1.52分.Qmax由术前平均6.8 ml/s升至术后21.8 ml/s(P<0.01),RUV由术前平均220 ml降至术后15.4 ml.结论 TUPKVP是在前列腺电切术、前列腺汽化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电切技术,是治疗BPH的新方法,具有安全性大、效率高、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刘新军;艾克拜;艾尼玩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107例大肠癌的内镜及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大肠癌的发病情况、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笔者所在医院2001年12月至2007年9月经结肠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107例大肠癌病例,对比分析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60岁)大肠癌的临床及内镜特点.结果 107例大肠癌中,主要以老年组增高为主,非老年组增高不明显,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大肠癌的发病部位相同,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左半结肠、右半结肠,好发的部位为直肠、乙状结肠.病理类型为肿块型、溃疡型和浸润型.血便、黏液脓血便仍然是大肠癌常见的临床表现.结论 107例大肠癌中,老年组发病率明显增高.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发病部位、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差异均无显著性.

    作者:柴凤娟;李修杰;董杰 刊期: 2009年第19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