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叶;于丽丽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设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除常规对症治疗外,另予自拟中药方剂;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有效率为69.4%,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能有效改善肝功能,提高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涛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盐酸度洛西汀对卒中后抑郁焦虑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卒中后抑郁焦虑的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在接受脑血管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盐酸度洛西汀,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8周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汉密尔顿抑郁和焦虑量表(HAMD、HAMA)评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的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HAMD、HAMA评分减少的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盐酸度洛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是有效的,而且对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王有奎;王淑英;于明忠;杨培斌;唐霞;张晓霞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治疗子痫前期的有效方法,延长孕周以增加新生儿存活率.方法 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住笔者所在医院的孕28~30周子痫前期患者316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应用654-2(50 mg/d)+硫酸镁(15 g/d);对照组:应用硫酸镁25 g/d.结果 在延长孕周,增加新生儿存活率,减少蛋白尿等方面研究组较对照组疗效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 654-2配伍硫酸镁(15 g/d)用于子痫前期解痉,降压治疗对于在延长孕周,增加新生儿存活率有显著作用,且临床使用安全.
作者:张秋香;万瑞 刊期: 2009年第19期
门诊管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部分,是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医护人员的着装仪表、言行举止都代表了医院的面貌.门诊各个环节流畅就能缩短患者的就医时间,优质的服务、精湛的技术可以使患者得到及时、正确、满意的治疗.医护人员在为患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还应重视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同时还要注意医患沟通,以减少医患矛盾.笔者所在医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门诊流量大,患者排队多,往返多,流动多,给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1].为此,笔者所在医院加大门诊管理力度,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安莉;郭晓滨;郭崇花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引起胆管损伤的原因和损伤后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病例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损伤部位主要在胆总管和肝总管,5例行胆管修复手术,1例行B超引导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死亡.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胆管损伤的主要原因,术中应尽量避免损伤,早期修复是可行的,胆管损伤的修复需要有经验的肝胆外科医生进行.
作者:李继东;王劲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佳的手术方案.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186例手术患者,用开窗式手术方法切除,其中有2例髓核破入硬膜外腔压迫马尾神经引起尿潴留患者采用半椎板切除术,对伴有侧隐窝峡窄者术中发现有神经根嵌压现象者在切除突出之椎间盘同时予以侧隐窝扩大术.结果 凡属于绝对适应证范围内的病例,手术效果较佳.从严掌握相对手术适应证的患者,手术效果优良.结论 严格掌握相对手术适应证,采用开窗式手术方法,术后反应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田夏元 刊期: 2009年第19期
鼻出血是受心理影响较大的疾病,做好鼻出血患者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尤其是少数民族患者,特别怕见血.在临床上除采用常规止血方法外,通过对少数民族鼻出血患者进行心理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罗丽娟;沈云清;王雪梅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通过检测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β2微球蛋白(β2-MG)的水平变化,探讨它们在病毒性脑炎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3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脑脊液TNF-α和β2-MG的含量,并对其中18例恢复期(急性期治疗1周后)患儿进行追踪复查,同时以非颅内感染患儿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1)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脑脊液TNF-α和β2-MG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急性期中重型组其含量显著高于轻型组(P<0.01).病毒性脑炎恢复期患儿脑脊液中TNF-α和β2-MG的含量显著低于急性期(P<0.05).(2)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脑脊液中TNF-α和β2-MG呈明显的正相关(r=0.347,P<0.05),急性期其含量和病程也呈明显的正相关(r1=0.332,r2=0.311,P<0.05).结论 TNF-α和β2-MG的含量变化反映了儿童病毒性脑炎时炎性反应、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对脑脊液中TNF-α和β2-MG的检测有助于判断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病情和脑损伤程度,可将其作为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观察其动态变化有助于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
作者:周欣;陈小风;黄志华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结石性胆囊炎外科治疗体会.方法 对168例有症状、体征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外科治疗.其中14例胆囊大部分切除,胆囊造瘘术3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术36例,其余病例均按照顺逆结合切除胆囊.结果 术中发现胆总管损伤2例,及时对位缝合,放置T管支撑,引流.无手术死亡病例,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要预防结石性胆囊炎的严重并发症,行胆囊切除术是理想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国彪 刊期: 2009年第19期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磷化物越来越广泛应用于粮库、粮仓及农业杀鼠、杀虫.磷化铝就是上述杀虫剂的一种,它易潮解,释放出磷化氢气体,因而常作为熏蒸杀虫剂.磷化氢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可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使细胞代谢障碍、窒息,损害心血管、呼吸及中枢神经系统,甚至危及生命.笔者所在单位于2001~2003年共收治急性磷化铝中毒患者4例(女3例、男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汝平;夏启安 刊期: 2009年第19期
恶性肿瘤骨转移常见的症状为疼痛、活动受限,其骨痛常常为难以忍受的剧痛,是肿瘤晚期患者常见和难以解决的问题,尽管临床工作中应用很多方法治疗,效果也不尽理想.笔者所在科室应用放射性核素二氯化锶(89SrCl2)治疗肿瘤骨转移,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巍;阮广安 刊期: 2009年第19期
脊柱结核是临床上常见的骨关节结核,其发病率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的50%左右[1].从2003年2月至2008年6月,笔者对56例脊柱结核患者采用加强营养,全身化疗、局部治疗,配合中药治疗12~18月,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减轻小儿血液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反复穿刺的痛苦,避免化疗药物对血管及周围组织的损害,保证化疗过程顺利地完成.方法 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置入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结果 应用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26例,插管成功率98%,留置时间28~550 d,平均置管时间为168 d.结论 此种穿刺方法简单、易操作、保留时间长且并发症少,可以在患者身上留置1年左右,既能保证患者按时化疗,又可减少化疗导致的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的好方法,显著提高了小儿血液病及肿瘤患儿在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深受患儿家属的欢迎.
作者:郝丽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自动加压钢板在儿童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对18例股骨干骨折的患儿进行3 mm窄型自动加压钢板内固定术.结果 18例平均下地活动时间3个月,6月后全部达到骨性愈合标准.结论 自动加压钢板是治疗四肢骨折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对骨折除支持作用外,还维持骨折整复后的位置,防止骨折移位,使骨折保持解剖学和功能上的整体性,以利骨折早期愈合,患儿早期活动.
作者:石得璋;黄林彪;马才英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中医药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PCS)的疗效.方法 采用活血祛瘀法治疗31例患者,根据其中医辨证分型,分别给予理气化瘀、益气化瘀、温经活血、温肾祛瘀法治疗.结果 31例患者经中医辨证,采用活血祛瘀治疗后,痊愈8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5%.结论 采用中医辨证分型,运用活血祛瘀法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尧传翔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死率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1996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210例重型颅脑损伤,依时间顺序分为三组:A组,1996年1月至1999年12月70例;B组,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73例;C组,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67例.A、B、C组手术数分别为34例、48例、42例,手术率分别为48.5%、65.7%、62.6%.结果 收治重型颅脑损伤210例,死亡102例,病死率为48.5%,B组手术率高,病死率低,早期手术病死率低于晚期手术病死率.结论 为了降低病死率,适宜的手术率是基础,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关键,综合性治疗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作者:陶春潮;栾国平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提高老年患者的手术质量及生存率,减少并发症发生,预防心、脑血管意外,是麻醉工作中处理老年患者的重点.方法 针对老年人解剖生理特点,做好手术前准备,麻醉选择和药物选择,术中麻醉严密监控及管理,使麻醉完善、安全、平稳,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做好抢救的准备.结果 总结本组病例无1例死亡,无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结论 围术期做好术前准备及选择正确的麻醉方式及严密的麻醉管理,术中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这是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麻醉的关键.
作者:陆美兰;魏江平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其中骨水泥标准长度柄11例,加长柄10例,粗隆柄7例.结果 术后随访1~6年(平均3.1年),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13例,良11例,中3例,差1例,术中死亡1例,优良率85.7%.结论 根据粗隆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假体柄进行良好的粗隆部修复重建是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但要注意防止骨水泥并发症.
作者:吴军;武成兴;张蜀平;王小强;阮兴隆;包远祥 刊期: 2009年第19期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有较强的传染性.5~15岁发病多,冬春季节发病较多.接触腮腺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后2 d内可以发病,在学校或托儿所等儿童集中的场所易造成流行,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大多预后良好.流行性腮腺炎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 ℃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
作者:邓凤;龙国俊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方法 对患者胃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 98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中,胃溃疡41例,占41.84%,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5例,占15.31%,急性胃黏膜病变29例,占29.59%,食管癌及胃癌9例,占9.18%.结论 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癌及胃癌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老年人存在着更多的慢性基础病,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同时,要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治并发症.
作者:李秋平;刘拥军 刊期: 2009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