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士职业素质及其在临床护理中的体现

刘世彩

关键词:护士, 职业素质, 临床护理, 体现
摘要: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使人们对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对护士素质和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护士必须不断更新观念,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才能适应护理模式的转变,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 .方法 对98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施行精心护理,包括日常护理、术前术后常规护理、严密病情观察、积极做好对症治疗和出院指导,以及贯穿始终的心理护理.结果 经过围手术期精心护理,本组98例患者疾病认知度、血糖控制良好率、心理承受能力和遵医行为均明显提高,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精心护理是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蔡虹;蔡福云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64例肺挫伤的院内早期救治体会

    目的 探讨肺挫伤的院内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提高肺挫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64例肺挫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4例肺挫伤患者经过早期系统治疗,治愈58例,治愈率为90.63%;6例死亡,病死率9.37%.结论 早期明确诊断,正确评估伤情,有效止痛、充分供氧、纠正低氧血症、早期容量复苏、积极使用激素治疗是提高肺挫伤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

    作者:杨建涛;吴耀建;赵国平;林建聪;范海鹏;黄国亮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血清CEA、CA153和CA125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评价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135例肺癌患者、13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130例健康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CEA、CA153及CA125水平.结果 肺癌组血清CEA、CA153及CA125的水平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三项联合测定的敏感度(80.2%)和准确性(85.2%)均明显高于单一检测.结论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有助于肺癌的临床诊断.

    作者:郝崇华;刘建红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超声聚焦治疗慢性宫颈炎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聚焦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经排除禁忌,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用超声聚焦、微波两种方法 治疗,观察并比较其治疗后,阴道排液、流血及愈合时间.结果 超声聚焦组仅重度糜烂患者有少量阴道排液,轻、中度糜烂患者均无明显阴道排液、流血.结论 超声聚焦不失为目前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佳方法 .

    作者:倪思玲;徐林妹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时机分析

    目的 观察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时间与溶栓成功的关系.方法 溶栓适应证的ST段抬高的AMI病例68例,给予国产尿激酶100~150万U溶栓,肠溶阿司匹林0.3 g口服;尿激酶溶栓6 h后,给予肝素5000 U肌注,2次/d.结果 静脉溶栓治疗2 h以内再通13例(再通率72.2%);3~6 h以内再通21例(再通率91.3%);7~12 h以内再通7例(再通率38.9%);13~24 h再通0例(再通率0%).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AMI)尿激酶溶栓治疗,越早越好.

    作者:林春霞;李皆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口服中药附子煎剂致严重中毒1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55岁.因平时爱感冒、怕冷、怕风,在某中医诊所取中药三剂,自行煎煮一剂,两煎各煎1 h后和在一起约400 ml,空腹顿服.服完即觉舌麻,10 min后出现口腔和咽喉黏膜、胃部烧灼感,继而出现四肢发凉、全身麻木、胸闷、恶心、呕吐、流涎、腹痛、腹泻伴晕厥1次,速去诊治.

    作者:王义臣;王尽美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9例创伤性乳糜胸的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创伤性乳糜胸的治疗原则,以获得佳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9例创伤性乳糜胸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方法 进行分析.结果 保守治疗6例均痊愈,手术治疗3例,痊愈2例,死亡1例.结论 创伤性乳糜胸经过保守治疗大多患者可以痊愈,如果乳糜液持续14 d,每天多于500 ml/d,没有减少趋势,应该手术治疗,但是,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患者每天多于500 ml,持续7 d,条件允许应该及早手术治疗.

    作者:张航;杨海慧;龚建辉;刀永祥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改良质子泵胃三联清除Hp相关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胃三联清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 对比分析92例确诊为Hp感染的慢性胃炎应用不同质子泵抑制剂胃三联治疗1周后的疗效.结果 两种治疗方案Hp清除率:治疗组为95.6%,对照组为83.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质子泵抑制剂胃三联清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较好.

    作者:孙兆发;唐小鹤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面部痤疮中医治疗概况

    面部痤疮是女性常见病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逐渐上升,易反复发作,影响容貌,逐渐引起重视.文章就近十年中医治疗面部痤疮进行了综述.

    作者:孙海燕;吴芸芳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经阴道彩超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 经腹二维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观察子宫、附件及盆腔,寻找异位妊娠包块.用彩色多普勒仔细观察包块周边及内部血流特点.结果 56例患者中有42例经腹部超声诊断为异位妊娠,54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异位妊娠,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2%、95%.彩色脉冲多普勒超声测及附件区包块内滋养层动脉血流频谱,舒张末期流速增加,呈低阻力型,阻力指数(RI)为(0.43±0.08).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具有分辨率高,贴近病变组织,不受肥胖、肠气干扰等优点,结合血流变化特征为异位妊娠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更多、更有效的诊断信息,因此,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早期异位妊娠和宫内早早孕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邹青;胡智慧;蔡素娜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对策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出现肺功能不全,占50%;早期出现低氧血症19例,占55.8%;腹腔室隔综合征20例,占58.8%;休克12例,占35.2%.其中痊愈30例,死亡4例.结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病急、病情发展快,容易引起多脏器功能不全,因而病死率高,应加强全身各脏器功能的监测及处理,以达到佳的预后.

    作者:高鹏;司继媛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国产封堵器经导管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21例

    目的 评价应用国产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及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1例患者经心脏彩超证实为先天性心脏病,其中继发孔型ASD 13例,PDA 8例,均采用国产封堵器进行封堵.结果 21例患者均封堵成功,术后心脏缩小,心功能改善,3例ASD有少量残余分流,1个月后复查已无分流.定期随访无严重并发症产生.结论 在严格选择适应证和熟练操作技巧的条件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是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国产封堵器价格适中,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邹洪;柳永华;刘承鸾;张浩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铝碳酸镁混悬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铝碳酸镁混悬液联合雷贝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RE)的疗效.方法 对经胃镜检查出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于每日晨服雷贝拉唑20 mg每天1次,服用2周,之后10 mg每天1次,服用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铝碳酸镁混悬液1.5g每日3次.治疗6周作胃镜评价.结果 治疗后两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6周后胃镜下疗效观察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铝碳酸镁混悬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满意,且明显优于单用雷贝拉唑.

    作者:毕春洋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特殊交班本的使用与体会

    2007年4月,笔者所在科室建立了一本特殊交班本,应用两年来收到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使用方法(1)在一本普通的记录本封面上醒目的写上特殊交班本,放在护士站触手可及的地方,使用前统一使用规范,说明使用的目的,达成共识;(2)记录的内容是当班病房发生或发现的情况,需要引起大家特别的注意,如某患者异常行为、情绪波动,可能存在某种安全风险,或需要白天及时解决的,如病房设施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某些物品缺少需要请领等;(3)患者情况特殊,需要下一班执行的医嘱,如患者外出或外出检查,定时执行的医嘱等;(4)记录的形式要求简单明了,表达清楚即可.

    作者:刘付玉荣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护理专业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探讨

    护理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目的 是把学生培养成计算机操作型人才,让学生学到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知识,获得具有权威性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 与手段、基础设施与教材、教学管理与师资队伍等各个环节的改革上,要充分体现这条主线,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作者:金曾汉;姚飞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颅内转移瘤45例CT影像分析

    目的 分析颅内转移瘤的影像特征以提高颅内转移瘤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本组颅内转移瘤患者45例,男38例,女7例,年龄32~83岁,平均55.3岁,应用美国GE螺旋CT机,层厚10 mm,层距10 mm,扫描时间2 s,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其中26例行平扫加增强.结果 45例颅内转移瘤均位于幕上,分布于大脑皮层及皮层下区,病灶大多位于额、颞、顶叶区,其中1 例同时伴有脑干转移瘤.病灶形态为大小不等的环形或蜂窝形及结节状影,CT增强扫描后病灶显示更清.45例中多发性转移25例,占55%,单发转移20例约占45%.结论 CT扫描诊断颅内转移瘤准确率高,可准确定位、定性及明确肿瘤是单发或多发,对临床治疗可提供影像依据.

    作者:赵桂喜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针刺治疗颈性眩晕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107例颈性眩晕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7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以针刺手法治疗,对照组以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明显优于西药治疗.

    作者:张迎华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咽喉结核23例临床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咽喉结核误诊漏诊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2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 .结果 有15例初被误诊为喉癌、咽炎等疾病,误诊率达65.2%.结论 因咽喉结核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的多样性,特别是早期咽喉结核的发病隐袭,易与其他疾病混淆而造成误诊,应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

    作者:孙勤标;陈金湘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35例Miles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Miles手术创伤较大,需建立永久性结肠造口即人工肛门,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也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加强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不仅能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而且也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2006年5月至2009年2月,笔者所在科共有35例患者实施直肠癌Miles手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杨会勤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通过分析近年来有关文献报道,结合笔者所在医院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情况,了解外科感染病原菌和药敏性的变化动态,总结出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的预防性和治疗性合理应用方法 .

    作者:郭开龙;韩立萍 刊期: 2009年第30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