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皮肤溃疡的疮疡模型治疗试验研究

韩晓明;罗宇慧;施亚芳;孙加洪;李明宏;倪正

关键词:炎症, 中医药疗法, 疮愈速, 治疗应用, 大鼠
摘要:目的 研究疮愈速的实验大鼠的疮疡模型药效.方法 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皮下注射悬液)和化脓性链球菌(涂布伤口)感染制作大鼠疮疡模型,观察对各项相关指标的影响. 结果 疮愈速对疮疡模型大鼠具有降低疮口愈合积分值、增加补体C3及IgG、IgM含量、增加脓性分泌物中溶菌酶含量、增加胸腺指数及脾脏指数的作用(P<0.05~P<0.001),且作用优于阳性对照组(P<0.05). 结论 该药的主要作用机制是促进伤口愈合、抗菌消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具有祛腐生肌、散瘀止痛的功效.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病案管理人员重点强化的三个意识

    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病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广泛利用,作为一名新时期的病案管理专业人员,除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外,还必须不断地强化病案管理的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医院病案信息管理的需要.

    作者:周连英;宋静;王继友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外科手术的心理护理体会

    外科手术是外科疾病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手术又会给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创伤,且手术具备一定程度的危险性,这一切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个心理应急与适应的过程.手术会使病人产生一定的心理护理问题,笔者坚持在手术前教育,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周玉莲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8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小剂量氢氯噻嗪的降压效果.方法 82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服用氢氯噻嗪12.5mg,每日1次,每月随访1次,观察6个月.比较服药1个月及6个月的降压效果及生化指标的变化. 结果 82例全部完成观察.治疗1个月后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值分别为(6.38±14.22)mmHg/(3.27±10.64)mmHg.6个月时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值分别为(10.37±15.69)mmHg/(8.48±10.41)mmHg.6个月时比1个月时血压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时总有效率为48.78%,治疗6个月时总有效率为7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和生化变化,但尿酸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患者依从性好,对糖、脂化代谢和电解质无明显不良影响.

    作者:钱秀琴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血液灌流在中毒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HA型树脂血液灌流治疗各种中毒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各种中毒患者56例,观察血液灌流的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 56例病人共灌流69次,其中13例2次.救治成功52例,占92.9%,死亡4例,占7.1%. 结论 血液灌流是利用固态吸附剂解除血液内的某些代谢产物、外源性或内源性毒物,可以用于临床有效救治多种中毒病人,有较满意疗效和较好安全性.

    作者:徐璐;陈明峰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滋脾养阴法治疗小儿厌食症

    目的 探讨滋脾养阴法治疗小儿厌食症.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4月至2008年10月的门诊患者120例,其中男58例,女62例;年龄3~6岁42例,7~13岁78例,平均8.6岁;病程短3月,长1年,平均病程3.5月;体重低于同龄正常儿的有45例;发锌低于同龄正常儿37例;大便秘结者63例;血红蛋白在100~110g/L者40例.所有患儿均采用养胃增液汤加减治疗. 结果 治疗120例中,治愈74例(61.67%),显效21例(17.50%),有效17例(14.17%),无效8例(6.67%),总有效率93.34%. 结论 采用滋脾养阴法,对治疗小儿厌食症有显著疗效.

    作者:苗林艳;姬春玲;郑海霞;王淑琴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口腔颌面炎症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

    目的 总结口腔颌面部炎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方法 对我院2006年2月到2008年3月收治的25例口腔颌面部炎症病例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 患者多发于儿童与青年人,在发病时局部多有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100%. 结论 口腔颌面部炎症是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应根据其临床特点,采取全身抗炎治疗、支持治疗与局部治疗结合的综合治疗.

    作者:陈中;谷凤琴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真菌与慢性鼻-鼻窦炎关系的探讨

    目的 探讨真菌变应原在慢性鼻-鼻窦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组为慢性鼻-鼻窦炎患者30例,对照组为同期鼻中隔偏曲患者30例,检测患者血清TIgE、血清SIgE、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及吸入物过筛试验. 结果 实验组血清TIgE、SIgE、ECP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在慢性鼻-鼻窦炎中嗜酸粒细胞处于活化状态,嗜酸粒细胞活化促进了病变的迁延与发展;慢性鼻-鼻窦炎变应原以户尘螨、粉尘螨、北艾、葎草为主,真菌变应原检出较少.

    作者:宋子龙;张丹梅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应用冲水法复位脑疝59例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介绍冲水法在救治重型或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颞叶钩回疝的作用.方法 笔者所在科2001年1月至2007年11月间共收治59例重型及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有颞叶钩回疝继发脑干损伤患者,在开颅清除血肿后发现外侧裂血管发黑、无脑搏动、脑表面受压凹陷明显形成脑疝,不能自然复位,在尽量咬去颅底骨窗后,在棉片保护下,用脑压板轻轻抬起颞叶,显露小脑幕裂孔缘,在上抬颞叶的同时,用生理盐水反复向小脑幕裂孔缘冲洗,使颅腔内冲满生理盐水,让脑组织在浮力作用下,向上漂浮并借助冲水过程'中的冲刷作用,松动下疝的颞叶钩回,达到脑疝复位. 结果 恢复良好50例(84.74%),中残6例(10.16%),死亡3例(5.08%). 结论 冲水法复位颞叶钩回疝及时解除继发性脑干伤,明显降低了病残率和死亡率.

    作者:许有志;甘朝敏;祝正斌;张红强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左旋多巴治疗中度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左旋多巴对弱视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近五年来我院和山西省眼科医院新诊断为中度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48例(96眼),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左旋多巴+配戴眼镜治疗,对照组仅配戴眼镜,3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力变化. 结果 治疗组视力改善效果优于观察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左旋多巴对于初诊为中度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孙文翠;梁剑蓉;郭海梅;都向锋;田金叶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剖宫产术后应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将870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产妇分成两组,观察组435例剖宫产术后的产妇给予缩宫素20U静脉滴注并用米索前列醇200μg置入直肠;对照组435例剖宫产术后的产妇单用缩宫素20U静脉滴注.分别观察术后2h、24h阴道出血、子宫收缩情况及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 结果 观察组术后2h内阴道出血(120±60)ml,24h阴道出血(168±45)ml,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肠功能恢复时间(20±3.5)h,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P<0.05). 结论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可明显加强子宫收缩,减少剖宫产术后出血量,肠功能恢复快、效果显著、副作用少.

    作者:廖少彬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伴发轻度肝功能损害的两种治疗方法比较

    目的 探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伴发轻度肝功能损害患者的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方法 将46例甲亢伴发轻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26例采用口服药物治疗;另20例采用131Ⅰ治疗. 结果 131Ⅰ治疗组肝功能改善状况明显高于口服药物治疗组(P<0.05). 结论 131Ⅰ治疗甲亢伴发轻度肝功能损害是安全和有效的.

    作者:孟旭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肠血管畸形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一直是消化道疾病中的诊断难点.笔者共收集我院11例肠血管畸形致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资料. 结果 证明:选择性动脉造影结合术中美兰注射是目前肠血管畸形定性、定位诊断较理想的方法 ,外科手术是治疗小肠血管畸形出血有效方法 之一.

    作者:何子超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努力遏制医用耗材购销不正之风

    为推进医院管理年活动和纠风专项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就医问题,我院从医用耗材购销管理入手,采取综合措施、四管齐下,规范购销行为,坚决遏制医用耗材购销领域中的不正之风.

    作者:蔡基伟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观察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无论从发病还是死亡病例来看,肺癌均是位于全球首位的恶性肿瘤,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ung caner,NSCLC)又是肺癌中常见的类型,占肺癌的80%[1].半数以上肺癌患者确认时已属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而化疗可使患者获得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控制肿瘤,延长生存期的效果.近年来随着新药紫杉醇、多西紫杉醇、吉西他滨、长春瑞滨、伊立替康等的不断问世,NSCLC的化疗疗效得到了很大的提高.NSCLC的化疗方案主要选择以铂类为基础,联合以上某一药物治疗,但因顺铂有明显的消化道反应及肾毒性,其广泛应用受到限制,而第三代铂类奥沙利铂具有副反应小与顺铂无交叉耐药等优点,已被我国SFDA批准为治疗NSCLC的一线药物.我科从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应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了24例晚期NSCLC患者,疗效满意、副作用小,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丽芳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监护和处理

    新生儿死亡原因中窒息占较重要的位置,在抢救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工作固然重要,但复苏好转后的新生儿仍应给予严密的观察和监护,切不能掉以轻心.所有窒息后的新生儿均应列为高危儿,有条件均应收入NICU(新生儿监护病房)内监护治疗.

    作者:郑永丽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亚急性小儿甲状腺炎16例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细针甲状腺穿刺活检确诊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方法 .方法 强的松1mg/kg体重,甲状腺素片40mg/d,连续用药两周,强的松减半续用两周. 结果 药物治疗甲状腺均治愈. 结论 药物对亚急性小儿甲状腺炎有效,疗效肯定.

    作者:张格铁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6例临床分析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部分,肾动脉狭窄是引起老年人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是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子.引起肾动脉狭窄的病因很多,其中以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为常见,约占70%~80%.现将我院自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6例ARAS分析如下.

    作者:周华三;李媛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5例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西医、中医针药、火罐并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作用.方法 西药、针灸、中药汤剂及火罐并用治疗45例面神经麻痹患者. 结果 面神经麻痹患者治愈45例,治愈率100%. 结论 西药、针药、火罐并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满意.

    作者:郑有良;武悦;郑秋立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经皮切吸术治疗颈椎盘突出症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经皮切吸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方法 经颈椎前外侧穿刺,通过微钳及旋切仪切吸出椎间盘髓核组织; 结果 做好病人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正确指导病人功能锻炼是提高疗效的保证; 结论 减少损伤及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段亦麟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莫沙必利、金双歧及麻仁滋脾丸治疗慢性传输型便秘

    目的 探讨莫沙必利、金双歧及麻仁滋脾丸治疗慢性传输型便秘的疗效.方法 将82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A组用莫沙必利,每次5mg,3次/d,餐前30min口服,共2周;B组用莫沙必利、金双歧及麻仁滋脾丸,治疗2周. 结果 A组总有效率65.9%,B组为92.7%,B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5). 结论 莫沙必利、金双歧和麻仁滋脾丸均是治疗慢性传输型便秘的有效药物,三药联用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惠广;郜文华;张花平;关彦君 刊期: 2008年第36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