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丽娇;刘菜月;李莉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模式在哮喘患儿中的运用效果,为患儿出院后能获得优质的延伸照顾,从而降低哮喘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一种全新的护理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该院呼吸内科收治并纳入标准的哮喘患儿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的住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呼吸内科哮喘疾病常规护理和传统的他人护理模式;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干预6个月,即协助建立家庭、患儿及医护人员三者间良好关系,使家庭成员主动参与到患儿的疾病管理中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个性化管理方案,并进行动态的评估和评价,随时调整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儿的哮喘复发率、生活质量和居家自我护理行为的变化情况,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干预后实验组患儿生活质量和居家自我护理行为都有明显的提高,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期间,实验组患儿的哮喘复发率为18.42%(7/3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复发率31.58%(1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模式在哮喘患儿中运用,能有效提高患儿的居家自我护理行为,降低哮喘的复发率,从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顾玉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乳腺癌术后患者对义乳相关知识的认知度、义乳佩戴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加强护理干预、提升义乳佩戴率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乳腺癌术后患者452例进行义乳相关知识的认知度、义乳佩戴情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 研究对象不了解乳腺癌术后乳房缺失造成的生理影响,且对义乳相关知识认知度低主要与医护人员相关知识的宣教不足有关;术后乳房缺失的患者不希望通过手术重建乳房且其佩戴义乳的意愿较低,主要原因为不必要、不舒适及经济负担.结论 乳腺癌患者对义乳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低及佩戴意愿较低,护士应完善义乳相关知识的普及与宣教,了解患者对义乳的需求,对提高义乳佩戴相关服务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高红霞;梁雅楠;酒洋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基于JCI标准下国际患者安全目标在神经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于2015年在神经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引入JCI标准下国际患者安全目标:准确识别患者的身份,增进医护人员的有效沟通,保证手术部位的正确、操作的正确性及正确的患者,加强对高危药物的管理,降低院内感染的危险,降低患者跌倒或坠床的风险.结果 实施JCI标准后的2015年,各项护理安全目标显著提高,均高于实施前的2013年相应指标(均P<0.05).医源性感染率明显下降,均低于实施前的2013年相应指标(均P<0.05).2015年的患者满意度(94%)明显高于2013年(7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病房应用JCI标准下国际患者安全目标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谢丽娇;刘菜月;李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对围术期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2月1日~2016年12月1日期间该院收治的行急性胆囊炎切除术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从护理效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93.75%)显著优于对照组(79.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组患者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来看,观察组患者显著早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来看,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6.67%)显著低于对照组(3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83%)显著优于对照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在围术期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显著缩短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食时间,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的痊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浦;覃利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高参考.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乳腺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测定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下降(均P<0.05),SAS和SDS评分的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除食欲丧失、便秘、腹泻、经济等维度其他维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6.7%)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8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护理效果,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使用价值.
作者:王莉;田静;熊冬梅;谢晓燕;杜凌艳;刘丽华;黄琴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在提高血液透析患者专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同时,采用强化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血液透析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健康教育后的血压控制合格率、血管通路感染率和透析充分达标率.结果 两组经健康教育后,血液透析健康知识掌握状况显著优于健康教育前(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1个月后、3个月后健康知识评分为(77.21 ±10.49)分、(90.34±8.58)分,均显著高于同期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透析充分达标率、血压控制合格率分别为77.50%、82.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血管通路感染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强化健康教育,可以增强患者对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改善患者的透析效果和血压控制效果,有效预防血管通路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颖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该科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临床路径手术护理管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情况和住院各项费用.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分析影响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结果 路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路径组的药费、手术麻醉费、床位费、化验费、影像检查费、护理费和总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影响住院时间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术后并发症、术前并发症和手术时机;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术后并发症、输液时间和住院时间.结论 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采取CP进行护理管理,可降低其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促进其术后康复,同时对临床手术护理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张星河;王凤稳;陈青;耿黎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成人烧伤患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烧伤的发生制定和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6月~2015年6月福建省烧伤中心收治的1166例成人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世界卫生组织年龄划分,分为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对3组进行比较.包括性别、烧伤原因、面积、深度、吸入性损伤、并发症和病死率、发病季节、现场处理、平均手术次数、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临床治疗效果等.结果 3年来成人烧伤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年平均百分比为44.72%(1166/2607).男性患者856例,女性310例,男女性别比例为2.76: 1.在成人烧伤中以青年人多,占60%(700/1166).烧伤深度II度多,占49.4%(576/1166),Ⅱ~Ⅲ度占35.8%(417/1166).平均体表烧伤总面积为(11.93±15.87)%,烧伤地点以工作场所多,占50.3%,烧伤原因以火焰伤多,占41.5%,现场处理以水冲和脱衣物为主,分别占12.7%和13.6%.烧伤部位以头面部、躯干、手、前臂多见.烧伤季节以夏季高发,占30.6%.全年中烧伤月份7月多.10: 00~12: 00发生烧伤人数多.有10.4%(122/1166)的患者发生吸入性损伤.平均手术次数为(0.48 ± 1.05)次,平均住院时间为(23.55±27.71)d,平均住院费用为(42554.14±87877.00)元.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福建省成人烧伤青中年人以工作伤、火焰伤、手烧伤为主要特征,老年人以居家、火焰伤、头面烧伤、面积较大为主要特征.需加强职业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对中青年工人的岗位安全教育,同时加强老年人居家的安全防范,降低烧伤发生率.
作者:李琳;戴嘉喜;许乐;潘琼;林仁琴;江美云;陈昭宏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肿瘤相关科室护理人员对专科护士培训的需求,为合理设置肿瘤专科护士的培训形式与内容提供依据,为进一步探索肿瘤专科护士合理的培训方案做准备.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的方法对2016年8~11月参加该省肿瘤专科护士培训班的71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00.00%的学员认为肿瘤专科培训有必要,约50.00%的学员认为理论课程和临床实践各为1个月为宜;88.73%的学员倾向于多媒体授课, 98.59%的学员认为应在省级综合或者专科医院进行实践;50.00%的学员认为应轮转3个肿瘤相关科室,培训内容更注重临床实用性.结论 肿瘤专科护士培训意义重大,应尽快在专科护士的背景下建立一套特色化、完善的培训方案.
作者:亢娜;于静;王海芳;原红;张丽莎;张培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对手术室护理与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风险管理组,每组4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风险管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联合风险管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风险管理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77.5%(P<0.05),风险事件发生率5.0%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27.5%(P<0.05),风险事件发生原因中责任感不强、医院管理问题、手术室环境问题比例2.5%、2.5%、0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12.5%、7.5%、7.5%(均 P<0.05),护理满意度92.5%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60.0%(P<0.05).结论 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手术室护理的临床疗效、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满彩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肝胆外科患者术后留置导尿引发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肝胆外科术后留置导尿的患者968例,调查术后留置导尿3d 和5d引发不良事件的情况,并分析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与患者术后留置导尿引发不良事件的关系.结果肝胆外科患者术后留置导尿3 d和5 d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5%和26%.影响肝胆外科患者术后留置导尿引发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依次为术中使用丝裂霉素、年龄、性别、术前尿路感染史合并糖尿病病史、导尿管型号、置管次数、前列腺增生史和气囊注水量多少.结论 肝胆外科患者术后留置导尿3d和5d引发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不同,且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作者:王淑静;李娜;刘伟红;刘欢;石春凤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应用IPAD对血液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知晓率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16年1~6月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由责任护士使用IPAD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研究组患者使用IPAD的健康教育知晓率的效果评价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IPAD能提高血液病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作者:沈文婷;刘茜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凝血功能异常和正在接受抗血小板治疗患者实施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所有原发或继发凝血功能异常(包括凝血功能紊乱及正在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在2011年12月~2014年12月行PICC置入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研究中,凝血功能紊乱的标准为:〔10×109/L<血小板计数<50×109/L,5.0>国际化标准比值(INR)>2.0,或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66 s〕在行PICC置入术之前未对这些患者的凝血功能及血小板不足予以治疗.结果 378例置入PICC的患者中有271例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符合该研究入选的标准),其中男180例,女91例;年龄18~93岁,平均(62.0 ± 13.4)岁.通过外周贵要静脉及头臂静脉行PICC置入的患者分别为295例(78.0%)及83例(22.0%).术后早期及远期未发生并发症,无肱动脉损伤、出血及血栓形成等.结论 对于凝血功能紊乱及正在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10×109/L<血小板计数<50×109/L,5.0>INR>2.0,或120 s>APTT>66 s〕,行PICC置入术是可行、安全的,并且不需要术前纠正凝血功能及升血小板治疗.
作者:毕可英;衣玲玲;周福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心理一致感、家庭功能对脑外伤偏瘫患者伤残接受度(acceptance of disability,AOD)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伤残接受度量表、心理一致感量表和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对96例脑外伤偏瘫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的AOD得分为(72.85 ±13.46)分,其中85.42%的患者处于中、低度接受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心理一致感、家庭功能与AOD呈正相关;分层回归分析显示,心理一致感、家庭功能是患者AOD的影响因素.结论 大部分脑外伤偏瘫患者的AOD有待提高,护理人员可从增强患者心理一致感和家庭功能的角度入手,制订措施提高其AOD.
作者:陈凌云;肖碧玲;陈海莲;阮华娟;钟娆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5S护理模式在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S护理模式实施后的12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组,实施前的1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5S护理模式实施前后患者术前焦虑发生情况、对护士满意度及主刀医生对护士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术前焦虑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主刀医生对护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普外科手术中实施5S护理模式的可行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丽丽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深入访谈对老年住院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0月来该院就诊的老年住院患者252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访谈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访谈组在实行常规护理同时,住院期间进行定期深入访谈,评价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出院时健康教育知晓情况、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投诉情况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情况.结果 访谈组患者相关疾病知识、服药知识、疾病预防复发知识及心理卫生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访谈组患者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访谈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访谈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老年住院患者进行深入访谈能够提高患者出院时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和信任度,降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投诉率.
作者:王元;李岩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在室间隔缺损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其对患者心理波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室间隔缺损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采用汉密尔抑郁量表(SDS)及SAS量表对两组患儿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对心理波动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围术期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护理前SDS评分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DS评分及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护理后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满意度为83.33%,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室间隔缺损患者治疗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效果理想,能减轻患者心理波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巧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在早期胃癌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运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胃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的疾病不确定感(MUIS)、焦虑状况(SAS).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状况(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术后的MUIS评分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的VAS评分、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出血穿孔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 全程护理在早期胃癌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玉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减少骨质增生症患者并发症及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该院2014年4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6例骨质增生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干预1个月,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30 )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评估.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SAS和SD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3.8%)明显高于对照组(2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97,P<0.05).结论 对骨质增生症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可以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项目管理和牙科手机标准操作程序(SOP)在牙科手机清洗中的应用.方法 消毒供应中心与口腔科联合成立项目管理组,为牙科手机功能检测及使用后的各项处理流程制作SOP;将2015年常规清洗管理的牙科手机140件清洗情况作为对照组,2016年实施项目管理和SOP管理后的牙科手机150件作为实验组,比较牙科手机的清洗不合格率.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清洗不合格率分别为17.47%和3.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5.59,P<0.01).结论 运用项目管理和牙科手机清洗SOP管理,能明显降低清洗不合格率,降低手机功能损耗率和损耗带来的经济支出.
作者:陈敏涛;汤应联;吕桂开;侯香传;林春梅;张爱芳 刊期: 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