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燕;李晓晴;张晶
目的:探讨泵入利尿剂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症状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4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72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86例与对照组8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泵入利尿剂进行治疗,两组治疗观察时间为3个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7%和84.9%,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尿蛋白定量为(0.88±0.23)g/24h和(1.09±0.49)g/24h,都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33±0.45)g/24h和(1.35±0.38)g/24h(P<0.05),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水肿症状评分分别为(0.98±0.45)分和(1.89±0.32)分(P<0.05),都明显低于治疗前的(4.56±0.56)分和(4.61±0.44)分,同时组间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肌酐含量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治疗后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泵入利尿剂治疗能有效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水肿症状,增加尿蛋白定量,促进肾功能的恢复,从而提高总体治疗疗效。
作者:邱雪梅;张承英;赵锐;韩宁;肖肖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置管血液透析的使用情况、透析疗效、并发症及处理、影响因素。方法:对58例血液透析患者行颈内静脉置管,观察留置时间,感染、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处理结果。结果:导管总体使用情况良好,常见的并发症有栓塞、血流量不足、感染,能够通过加强护理、抗感染等处理改善,未见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颈内静脉置管透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加强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延长留置导管时间。
作者:王莉;徐博;陈淑媛;赵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肱骨近端复杂骨折采用锁定钢板结合中药治疗对肩关节功能的恢复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患者15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研究组(n=75)和对照组(n=75)。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锁定钢板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锁定钢板结合中药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90.7%(68/75)显著高于对照组65.3%(49/75)(P<0.05),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EQ-5D 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5.3%(4/75)显著低于对照组26.7%(20/75)(P<0.05)。结论:肱骨近端复杂骨折采用锁定钢板结合中药治疗能够有效恢复患者的肩关节功能。
作者:刘铀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滴虫性阴道炎的佳实验室检验方法,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方法:选取80例来本院就诊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悬液法进行检查,对照组采用传统培养法。两组患者年龄跨度16~50岁,全部为女性。结果:采用悬液法检查的实验组患者检查时间平均为(1.53±0.04)小时,采用传统培养法的对照组患者检查时间平均为(57.36±7.19)小时。实验组比对照组所需时间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检出率是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检出率67.5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滴虫性阴道炎过程中,悬液法是直接快速和准确的诊断方法。
作者:林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肺癌脑转移病灶患者伽马刀放射治疗(放疗)及全脑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0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500例肺癌脑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使用伽马刀放射治疗或全脑放射治疗。伽马刀放疗组和全脑放疗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伽马刀放疗组和全脑放疗组在近期疗效、中位生存期和1年无颅脑病灶进展生存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伽马刀放疗组的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全脑放疗组;伽马刀放疗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全脑放疗组。结论:使用伽马刀放疗的不良反应率较小,疗效较好,因而整体由于全脑放疗,但是在临床实践中也应该考虑患者具体情况而决定治疗方案,对于肿瘤较大的患者可以将二者结合以取得更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刘敬聘;秦坤明;王仁生;阮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全身麻醉(全麻)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4例老年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7例,均接受全麻,术后镇痛分别予以盐酸羟考酮注射液镇痛和硫酸吗啡注射液镇痛。观察两组镇痛后2、24、48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情况以及补救镇痛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镇痛效果满意率,并进行比较。结果:镇痛后2h,两组VAS评分经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后24、48h,观察组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时点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过程中,观察组的补救镇痛率为12.77%(6/4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04%(16/47),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64%(5/4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28%(10/47),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镇痛效果的满意率为97.87%(46/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85%(38/47),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患者术后进行镇痛的过程中,较之硫酸吗啡注射液镇痛,使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镇痛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作者:苏亮;朱佳琦;薛洋;段立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刀口局部浸润罗哌卡因和口服曲马多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40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根据随机化分组表分为两组。A组采用静脉给予舒芬太尼加曲马多镇痛泵。B组多模式镇痛组采用术前局部注射0.5%罗哌卡因加术后口服曲马多。记录术后6,12,24小时疼痛VAS评分以及其它并发症。结果:B组患者在术后6小时镇痛评分明显低于A组,术后12小时两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恶心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部镇痛加口服曲马多可满足腹腔镜阑尾切术后镇痛需要,并有较少的并发症,利于患者早期下床和排气。
作者:孙逊;吴振茹;程庆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白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54例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103例)和死亡组(51例),检测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血浆白蛋白水平,并对其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发生情况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经检测和比较,死亡组在血红蛋白水平以及血浆白蛋白水平方面分别为(105.32±28.15)g/L和(30.55±5.21)g/L,均显著低于存活组的(125.12±25.13)g/L和(38.12±5.25)g/L,均P<0.05。经检测和评定,存活组的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发生率分别为19.42%和30.98%,均显著低于死亡组的50.98%和62.75%,均P<0.05。结论: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白蛋白的表达水平会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并对其预后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作者:胡江乔;皮林;宋丽芬;贾博;赵晓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续断为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Dipsacus asper Wall.ex Henry)的干燥根。性微温,味苦、辛,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功效,临床上常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筋伤骨折,崩漏,胎漏等疾病[1]。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主伤寒,补不足,金疮,痈疡,折跌,续筋骨,妇人乳难,久服益气力。”《本草汇言》载:“续断,补续血脉之药也。大抵所断之血脉非此不续,所伤之筋骨非此不养,所滞之关节非此不利,所损之胎孕非此不安,久服常服,能益气力,有补伤生血之效,补而不滞,行而不泄,故女科、外科取用恒多也。”《本草求真》载:“续断,实疏通气血筋骨第一药也”。
作者:汪文来;鞠大宏;刘梅洁;赵宏艳;于峥;王少君;潘静华;李岳泽;吴佳莹;赵红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比研究氯沙坦、坎地沙坦酯与缬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统计分析2011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9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组内比较,治疗后氯沙坦组患者的FBG、HbA1c水平均明显比治疗前低(P<0.05),三组患者的PBG水平均明显比治疗前低(P<0.05);治疗后氯沙坦组和缬沙坦组患者的TC、TG、LDL-C、UAER水平明显比治疗前低(P<0.05)。组间比较,氯沙坦组患者的血清TC、TG、LDL-C水平均明显比缬沙坦组低(P<0.05);氯沙坦组患者治疗后UAER水平明显比缬沙坦组和坎地沙坦酯组低(P<0.05);氯沙坦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0%(1/33)明显比缬沙坦组和坎地沙坦酯组11.8%(4/34)、13.3%(4/30)低(P<0.05)。结论:氯沙坦比坎地沙坦酯与缬沙坦能够有效保护早期糖尿病肾病。
作者:宋晓军;肖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L1CAM在Ⅰ期Ⅰ型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Ⅰ期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免疫组化试验对其病理标本中的L1CAM含量进行检测,对比分析50例研究对象的L1CAM检测结果情况以及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情况。结果:分别对50例患者实施检测后,阳性患者所占百分比(72.00%)与阴性患者所占百分比(28.00%)相比明显较高,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患者疾病反复发作情况(83.33%)与阴性患者疾病反复发作情况(14.28%)相比明显较高,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1CAM在正常子宫内膜中不表达,在内膜癌组织中表达,且L1CAM阳性的患者其术后的5年生存率低,复发率高,预后较差,可以用于对子宫内膜癌的检测与诊断,以及预后的判断。
作者:鲍二臣;陆晓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胎儿透明隔腔缺如的产前超声表现,并评价分析其转归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产前超声筛查中被诊断为透明隔腔缺如40例的超声图像特征,并跟产后病理与随访结果给予比较分析。结果:本组接受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16854例中,有40例筛查出胎儿透明隔腔缺如,占比0.24%,其中,胼胝体发育不良17例(占比42.5%),前脑无裂畸形14例(占比35.0%),孤立性透明隔腔消失9例(22.5%)。胎儿至足月分娩的为2例,均属于孤立性透明隔腔消失的病例,并对其随访到生后,大者已达12个月,目前没有发现明显的先天性结构异常,其他的病例通过引产后病理或者标本影像学检查均得到证实。结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透明隔腔缺如应用价值比较高,对孤立性透明隔腔消失要谨慎作出畸形诊断。
作者:鲍天萍;石德峰;牛宗保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维持化学治疗(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的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晚期胃癌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的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60.0%(24/40)、85.0%(34/4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0.0%(16/40)、60.0%(24/40)(P<0.05),中位生存期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1年、2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耐受性、延长生存期。
作者:黄印强;吴清艺;朱英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分析常规治疗辅以运动康复训练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中对其血浆BNP及醛固酮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实验组53例和对照组54例,另取50例心功能正常的健康体检者作为空白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增加运动康复训练,空白组不做任何干预措施,对比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BNP和醛固酮水平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BNP和醛固酮水平与其心力衰竭程度呈负相关性;经过治疗后,两组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BNP和醛固酮水平均有所下降,但是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86.8%)明显优于对照组(66.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运动康复训练治疗后其血浆BNP和醛固酮水平明显下降,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宋丽芬;皮林;赵晓静;胡江乔;高蕾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浆D-二聚体、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肺功能指标变化与老年肺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56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研究组),与56例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分析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血浆D-二聚体、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三项肺功能指标。结果:在治疗之前老年肺心性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全血黏度(高/低切还原黏度)、BNP、PaCO2以及D-二聚体水平、血浆黏度都处于较高水平,PaO2处于较低水平;并且全血黏度(高/低切还原黏度)和PaO2呈现负相关关系(r=-0.59,P=0.03);而与PaCO2呈现正相关关系(r=0.58,P=0.04)。血浆BNP和全血黏度(高/低切还原黏度)、D-二聚体水平以及血浆粘度呈现出正相关关系(r=0.63,P=0.001)。在治疗后患者的血浆粘度、D-二聚体水平、BNP、PaCO2以及全血黏度(高/低切还原黏度)显著性降低,PaO2显著性提高,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t=5.63,P=0.02)。但各项指标的正相关、负相关关系和治疗前相同。此外,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凝血功能(TT、APTT、PT)明显较短,但是治疗以后数值明显延长,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t=6.13,P=0.01)。结论:血浆D-二聚体、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三项肺功能指标可作为评价老年肺心病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疗效的参考指标。
作者:郎永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儿科实施医护一体化对护士护理能力的提高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3年5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患儿1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责任制护理模式,而观察组则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对两组护理评估准确率、护理措施落实率、护理记录准确率、家属对护理指导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评估准确率、护理措施落实率、护理记录准确率、家属对护理指导满意度均比对照组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实施医护一体化对护士护理能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不仅能够有效提护理质量,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岳俊秋;李莉;伊美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我国药品抽验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的思路,为平台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以我国药品抽验数据共享平台为研究对象,采用SWOT系统分析方法,全面分析平台建设的优势、劣势、挑战与机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新的发展思路和方向。结果与结论:平台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今后要从拓展数据分析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作者:朱嘉亮;朱炯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辅助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hs-CRP、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4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研究组(n=42)和对照组(n=42)。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磷酸肌酸辅助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0.5%(38/42)显著高于对照组61.9%(26/42)(P<0.05),血清hs-CRP和NT-proBN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6min步行距离显著较对照组(P<0.05)长,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VESD、LVEDD均显著较对照组(P<0.05)短。结论:磷酸肌酸辅助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hs-CRP、NT-proBNP水平。
作者:车艳娟;马微;都星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微型种植体支抗与传统的正畸方法应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5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正畸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的观察组和采用传统强支抗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X线测量项目的差值、咀嚼功能以及牙龈情况。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6周时,两组患者A-RL、U6A-RL、U6S-RL、U1A-RL、U1E-RL差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咬合力、咀嚼效率均以及牙龈指数、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可以取得与传统强支抗相当的固定效果,且能够更为有效地改善咀嚼功能和牙龈情况,是口腔正畸治疗的理想方法。
作者:杨英双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