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立平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静脉输注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行短小手术小儿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行七氟烷吸入麻醉,观察组行瑞芬太尼静脉输注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麻醉效果、麻醉不良反应、满意度等指标.结果:⑴两组T1,T3~T5 HR、RR、MAP与T0时刻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T2~T4 HR、RR、MAP明显高于与对照组(P<0.05).⑵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送返病房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及停药后10min清醒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停药后15min两组清醒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⑶术中躁动、恶心呕吐、呛咳、呼吸困难、咽部不适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瑞芬太尼静脉输注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可稳定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加快清醒过程,缩短苏醒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王潇;赵斌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DN)护理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4例DN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7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对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干预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临床干预以后,干预组患者的血糖、尿素氮以及肌酐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DN护理当中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相关症状得到有效改善.
作者:王会接;徐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内脂素在肥胖人群中的水平及其与2型糖尿病(T2DM)间的关系.方法:160例入选者分为正常组(NW)、腹型肥胖但不超重组(NW-V)、体型正常但肥胖/超重组(OW)、和腹型肥胖且肥胖/超重组(OW-V)4组,比较不同肥胖程度内脂素变化.比较T2DM患者与对照组内脂素水平.结果:各组腰围、腰臀比、BMI、血压、TG、HDL-C、FBG、FINS、HOMA-IR、内脂素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W及OW-V组血清内脂素水平显著高于NW组(P<0.05).T2DM患者内脂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血清内脂素与腰臀比,BMI、FPG,FINS,ln(HOMA-IR),HbA1c,TG,TC具有线性相关关系(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HbA1c和ln(HOMA-IR)是内脂素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内脂素与腹型肥胖、胰岛素抵抗等具有密切联系,很可能是T2DM发病的影响因素.
作者:赵薇;秦明照;高璐;陈一文;刘谦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经深浅静脉途径应用胺碘酮治疗围手术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138例围手术期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经深静脉途径应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患者经浅静脉途径应用胺碘酮治疗.结果:用药后两组患者的疗效相当(H=1.372,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心率均较用药前有所好转,接近于正常值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心率的差值相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深静脉与经浅静脉途径应用胺碘酮治疗围手术期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相当,无浅表静脉炎的副作用,依从性较好,安全可靠.
作者:李冰;郭占领;陈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足月新生儿224例,通过随机分组方式,干预组109例和对照组115例,出生后12h内干预组给予口服微生态制剂双歧四联活菌片,对照组无干预措施.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方面比较,干预组为13.76%;对照组为28.70%,干预组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口服微生态制剂双歧四联活菌片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邸菁华;海冬;王岩;王彩芳;宋立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匹伐他汀对冠心病(CHD)心力衰竭(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CHD HF患者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方法,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服用小剂量匹伐他汀.6周后测评患者血浆BNP、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心脏超声心动图测量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A、B组患者治疗后的所有指标均有所改善,A组治疗有效率59.51%,远低于B组86.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伐他汀能够对CHD HF患者的心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改善CHD HF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穆丽萍;陈超;张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比较切除子宫与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式对患者盆底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改善的疗效.方法:本院行全盆底重建术的56例患者分成A、B两组,A组26例患者子宫切除,B组30例患者保留子宫.结果:术后与术前12个月POP-Q分度值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上,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两组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盆底重建术保留子宫对患者损伤小,手术安全有效.两种手术治疗对患者盆底功能和生活质量的疗效基本无差异.
作者:田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血清肿瘤标记物在胃癌的联合诊断中的实际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例胃病患者,其中100例为胃癌患者,100例为胃良性病患者,利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来对患者进行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的测定,分析单项肿瘤标志物与三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于胃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似然比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三项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患者通过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上明显高于任一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诊断(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诊断对胃癌的诊断有着重要运用价值.
作者:马东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考察多潘立酮混悬液中抑菌剂的有效性.方法:确立平皿法(1ml/皿)为多潘立酮混悬液计数测定方法,按要求对其抑菌效能进行测试.结果:对于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5种试验菌而言,多潘立酮混悬液的抑制作用比较好.结论:潘立酮混悬液中的抑菌剂系统有效,能保证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作者:杨晓莉;马英英;绳金房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钢板固定(MIPPO)技术闭合复位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MIPPO技术闭合复位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24例,男17例女7例,年龄23~65岁,平均42.4岁,胫骨中上段骨折15例,胫骨中下段9例.结果:2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4m,平均9.6m,术后采用Johner-Wruhs关节功能评定标准,24例患者优21例,良2例,中1例.结论:运用MIPPO技术闭合复位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能有效的降低软组织创伤,减少血运破坏,骨折愈合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有效办法.
作者:邵安泽;岳洋;潘长军;顾飞;吴瑞;聂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多索茶碱是甲基黄嘌呤的衍生物,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优于氨茶碱[1].笔者现将多索茶碱与常用药物配伍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供临床用药参考.
作者:李红;周盛;许晶;李晓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口服维生素D和甲状旁腺手术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患者的疗效.方法:行甲状旁腺全切术的原发性甲状旁腺亢进患者23例,术后每日口服活性维生素D3 0.5g,碳酸钙1g,2次/d,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检测甲状旁腺激素(PTH)、血红蛋白和血清钙、磷.结果:甲状旁腺激素于手术后1周降至正常水平.血红蛋白术后6个月升高明显,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钙术后1周降至正常水平,血清磷术后1周降到正常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PHPT患者经口服维生素D和甲状旁腺切除术,可有效治疗PHPT,预防术后低血钙的发生.
作者:孙逊;吴振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畸胎瘤剥除术中减少瘤体破裂的手术方法.方法:行腹腔镜下卵巢畸胎瘤剥除术的患者8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n=40)与常规组(n=40).常规组给予传统腹腔镜下卵巢畸胎瘤剥除术治疗,实验组给予改进后的腹腔镜下卵巢畸胎瘤剥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恢复和住院时间、畸胎瘤破裂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进后的腹腔镜下卵巢畸胎瘤剥除术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王琳;梁青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对先天性缺牙患者的咀嚼功能及满意度的影响效果.方法:92例先天性缺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先天性缺牙正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正畸治疗基础上实施口腔修复.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咀嚼功能及语言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咀嚼功能评分及语言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患者,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牙列、牙间隙及上下牙齿间关系,提高患者咀嚼功能及语言功能水平、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治疗满意度.
作者:戴东晓;李创;王毅;李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8例BO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的发病年龄、病因、临床特点、影像学变化、肺功能改变、治疗方法等.结果:病因分为感染、非感染和原因不明三类.感染48例,腺病毒20例,支原体17例,麻疹6例;非感染8例;原因不明2例.肺功能显示小气道阻塞性通气障碍45例;混合性通气障碍6例.全部患儿均使用激素、小剂量大环内酯及孟鲁司特口服.随防半年到5年的病例中,0~3岁的患儿临床缓解21例,>3岁的7例临床缓解;得到早期诊治的38例中临床缓解28例,死亡6例.结论:早期诊断、治疗儿童BO,可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减少患儿死亡率,改善预后.
作者:张永菊;张会武;孟秋云;赵玉岐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220例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呃逆的消失时间和症状缓减情况.结果:改善患者呃逆症状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临床康复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
作者:李东冬;赵伟;刘经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血清长正五聚蛋白-3(PTX3)浓度升高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斑块稳定性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的ACS患者100例,入院后立即测定血清PTX3水平,以血清PTX3水平中位数3.75ng/ml分组,A组>3.75ng/ml患者为A组,B组<3.75ng/ml;行冠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随访1年,以全因死亡和再发心血管事件作为研究终点.结果: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34例,其中死亡3例,非致命性心肌梗死6例,非致命性心力衰竭9例,反复心绞痛16例,再次血运重建24例,A组患者较B组患者血管内超声定量结果显示血管重构指数、偏心指数、斑块面积、斑块负荷较血清明显升高(P<0.05).1年内A组再发不良心血管事件较B组明显增加(P<0.01).非致死心肌梗死、反复心绞痛、血运重建发生率A组较B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PTX3浓度升高可增加ACS患者斑块的不稳定性和远期心血管事件的再发,可能是ACS患者斑块稳定性和预后的危险预测因子.
作者:费玲;张军;牛和平;马晓丽;穆丽萍;孟冬颖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美罗培南联合裸花紫珠软胶囊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3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5例.对照组采用美罗培南常规持续静脉滴注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美罗培南联合裸花紫珠软胶囊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愈率为95.7%,对照组治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LA、CRP、PCT水平较治疗前都明显的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1).结论:美罗培南联合裸花紫珠软胶囊治疗脓毒血症的疗效好,能有效降低血清中TNF-α、LA、CRP、PCT的水平.
作者:杨双喜;董丽丽;贾志彬;刘路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小儿急性哮喘患者72例以完全随机数字表法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接受舒适护理干预后总有效率、75%TEF、50%TEF、25%TEF、PTEF/VT水平、生活质量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急性哮喘患儿推行舒适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程君;吴惠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制备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方法:取新鲜猪脑匀浆,加入脂肪酶酶解,85%乙醇脱脂,酸水清洗,收集沉淀物脑蛋白.将脑蛋白经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解后,浓缩,超滤,稀配、灌封、灭菌.按照国家药典委员会2012年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标准进行检验.结果:经测定,该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色谱图与对照品溶液色谱图的相似度为0.91,其余检测项均符合标准要求.结论:该注射液制备工艺可行,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作者:靳颖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